法院副庭長職責
『壹』 法院執行庭有幾個庭長
法律分析:各級人民法院一般設民事庭、刑事庭、行政庭、審監庭等,各庭設庭長一人,副庭長若幹人。各級審判機關,視事務繁簡,設民庭與刑庭各一或各幾個,每庭設庭長一人、推事若幹人,擔任審判職務。大理院(中國最高法院)庭長為簡任官,余多為薦任官。庭長、副庭長的職責庭長是主持審判庭工作的負責人,受本院院長領導,向院長負責並報告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十八條 法官的任免,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辦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庭長、副庭長,由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的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任免。
『貳』 基層法院的庭長是何級別
基層法院的庭長一般是科級。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三級就是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
庭長、副庭長的職責庭長是主持審判庭工作的負責人, 受本院院長領導,向院長負責並報告工作。 其職責就是主持本庭全面工作,保證全庭審判住務的圓滿完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零四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項;監督本級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不適當的決議;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罷免和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個別代表。第一百零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
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叄』 民事審判庭副庭長的職責是什麼
包含職務職責和司法活動中的職責。
第一條業務庭庭長(副庭長、局長、主任、科長等)在院黨組、分管領導的領導下,團結全庭同志認真抓好工作,保證完成審判、執行等任務,業務庭副職協助正職開展工作。
第二條按照本院各項管理目標和上級有關部門布置的任務,制定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完成各項工作指標,並負責督促、檢查,年底負責完成本庭科室的工作總結。
第三條主持召開庭務會議,及時掌握全庭科室的工作動態和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傳達貫徹有關會議精神,通報情況,部署相關工作,討論審判、執行工作中遇到的復雜、疑難問題,保證本院的規章制度得到貫徹落實。
第四條組織開展政治學習,做好本庭科室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紀律、作風教育,鼓勵和支持全庭科室人員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不斷增強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
第五條充分發揚民主,虛心徵求和聽取同志們的意見,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直接負責處理或指定審判員辦理上級交辦的案件,處理當事人的批評、表揚和其他反映等事項。
第六條依法決定是否受理案件,確定適用審判程序,指定承辦案件的合議庭組成人員或者獨任庭人員,以及指定合議庭審判長;決定更換合議庭成員。
第七條支持本庭審判工作,審核簽發有關法律文書。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主動辦理和指導審判員辦理疑難案件,完成或超額完成辦案指標。
第八條根據本庭科室的工作實際,積極開展並認真組織好調查研究工作。
第九條根據本院規章制度,結合工作實際情況,負責做好本庭科室人員的行政管理、考勤考績和提請獎懲等工作。
第十條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肆』 法院里的庭長有什麼職責
庭長的職責:
一、庭長在院長、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全庭工作,以身作則,嚴格管理,帶領全庭同志完成本庭各項任務。
二、依法辦案,嚴把案件質量,嚴守案件審限,檢查、督促本庭人員不辦人情案、關系案,保證不出假案,力爭不辦錯案。
三、帶領全庭人員貫徹落實崗位責任制及各項規章制度。
四、組織好本庭政治、業務學習,不斷總結審判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時向領導提出建議性意見。
五、副庭長協助庭長履行上述職責,搞好本庭工作。
(4)法院副庭長職責擴展閱讀:
法庭審判工作的流程
1、起訴——刑事自訴案件——民商事案件。
2、審查立案——刑事自訴案件普通程序七日簡易程序三日內審查完畢,內容為有無管轄權、被告人、訴訟請求及自訴犯罪事實是否明確,主要證據是否齊備。
不符合法定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動員其撤回自訴或裁定駁回起訴———民商事案件原告與本案是否有直接利害關系,被告是否明確,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是否明確,本院是否有管轄權。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在七日內裁定不受理。
3、受理——刑事自訴案件符合立案條件的,十五日內立案受理,並通知自訴人———民商事案件符合起訴條件的,七日內立案受理,並通知當事人。
4、庭前准備——刑事自訴案件]送達訴狀或反訴狀副本給被告人、自訴人;指導當事人舉證,告知其可以委託辯護人等———民商事案件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指導當事人舉證,進行庭前證據交換,根據當事人申請依法調查取證。
根據當事人申請依法採取財產保全、先予執行、證據保全等強制措施等;組織庭前調解,決定開庭審理的,依法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加人(——調解達成協議,製作調解書——移送評查—— 歸檔)。
5、開庭審理——刑事自訴案件]核對當事人情況,宣布案由、法庭組成人員名單,告知訴訟權利義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
當事人最後陳述、法庭調解;合議庭評議———民商事案件核對當事人情況,宣布案由、法庭組成人員名單,告知訴訟權利義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當事人最後陳述、法庭調解;合議庭評議。
6、宣判——刑事自訴案件當庭宣判的五日內送達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送達判決書———民商事案件當庭宣判的十日內送達判決書,逾期未領取視為送達,定期宣判的立即送達判決書;離婚案件宣判時應告知當事人在判決生效前不得另行結婚。
7、上訴——刑事自訴案件當事人不服裁判,可在收到判決書後十日內或收到裁定書後五日內向中級法院提出上訴———民商事案件當事人不服判決,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或收到裁定書之日起十日內提出上訴。
8、移送評查
9、歸檔
『伍』 法官的職責
法官的職責是:1、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2、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法官是在司法機構中審判人員的通稱,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中國大陸法官是依法行使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法律分析】
在庭審中,法官的基本職責首先是查清案件事實,司法上稱之為事實審,其基本原則是「以事實為依據」。這一職責要求法官必須當庭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的發言,根據庭外的調查取證和庭審雙方當事人的陳述,查清與案件有關的每一個事實和情節,盡可能地恢復案件事實,訴訟活動中的直接言詞原則即體現在此。審判活動即使審和判的活動,審理是裁判的前提,審判中查清案件事實是審判活動的一個關鍵環節,因此查清案件事實也就是法官的首要職責。其次,法官的基本職責是正確適用法律。司法上稱之為法律審,其基本原則是「以法律為准繩」。在案件事實查清楚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法律專業知識,判斷案件應該適用的法律。在這個過程中法官應該是獨立的,他作為裁判的標准只能是案件事實,而不能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擾。也就是說,法官在裁判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要受到法律的支配,嚴格依法判決。一個判決是否合法、公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司法審判人員是否嚴格執行法律程序,是否針對特定的客觀的事實而正確地援引並解釋法律。最後,法官必須依靠案件事實和相應的法律規范作出合理判決。選定要適用的法律之後,其適用程度必須恰當。在刑法中稱為量刑。定罪是前提,在一種罪名下選擇適當的量刑幅度一般需要依靠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這個環節要求法官不偏不倚地作出合理的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一條 為了全面推進高素質法官隊伍建設,加強對法官的管理和監督,維護法官合法權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陸』 副庭長必須是員額法官嗎
是。當然需要的,除了辦案,還要處理相關行政事務,所以設庭長等職務是必須的。需要。庭長和副庭長只需一人簽字。一般調解案件副庭長有許可權簽,簡易程序判決由庭長簽發,普通程序需要法官-庭長-分管副院長三級簽署。院長當然可以過問案件,但是干涉案件審理結果,一般還是不會的。一是法官任免要通過人大,有底線的法官還是多數,院長權力並沒大到為所欲為地步;一,是法律條文是公開的,也會有司法監督,
二,是一般案件有二審,判的不對,上級法院會改。
三、改革審判權力運行機制
1,獨任制與合議庭運行機制
2.基層、中級人民法院可以組建由一名法官與法官助理、書記員以及其他必要的輔助人員組成的審判團隊,依法獨任審理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和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
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受理案件的類別,通過隨機產生的方式,組建由法官或者法官與人民陪審員組成的合議庭,審理適用普通程序和依法由合議庭審理的簡易程序的案件。案件數量較多的基層人民法院,可以組建相對固定的審判團隊,實行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人民法院應當結合職能定位和審級情況,為法官合理配置一定數量的法官助理、書記員和其他審判輔助人員。
3.在加強審判專業化建設基礎上,實行隨機分案為主、指定分案為輔的案件分配製度。按照審判領域類別,隨機確定案件的承辦法官。因特殊情況需要對隨機分案結果進行調整的,應當將調整理由及結果在法院工作平台上公示。
4.獨任法官審理案件形成的裁判文書,由獨任法官直接簽署。合議庭審理案件形成的裁判文書,由承辦法官、合議庭其他成員、審判長依次簽署;審判長作為承辦法官的,由審判長最後簽署。審判組織的法官依次簽署完畢後,裁判文書即可印發。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案件以外,院長、副院長、庭長對其未直接參加審理案件的裁判文書不再進行審核簽發。
合議庭評議和表決規則,適用人民法院組織法、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合議庭工作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定》。
『柒』 法院部門設置及職能
法律分析:法院內部組織機構是法院管理的基本載體。法院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繫到法院內部管理目標的實現。基層人民法院由院長一人,副院長和審判員若幹人組成。基層人民法院可以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和經濟審判庭,庭設庭長、副庭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設巡迴法庭,審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確定的案件。 巡迴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組成部分。巡迴法庭的判決和裁定即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和裁定。
『捌』 基層人民法院刑庭庭長的職責有哪些
庭長、副庭長的職責庭長是主持審判庭工作的負責人,
受本院院長領導,向院長負責並報告工作。
其職責就是主持本庭全面工作,保證全庭審判住務的圓滿完成。
具體說來,除依法履行法官第五條所規定的職責外,還應當 行下列職責:
(一)主持全庭的審判工作。包括:(1)參加審判案件,
並擔任審判長;(2)分配案件,
指定承辦案件的合議庭組成人員或者獨任庭人員,
指定合議庭的審判長;(3)監督,指導本庭審判王作,
主持本庭重大、疑難案件的研究;(4)
對於本庭應當報請院審委會討論決定的案件以及其他與審判工作有關
的問題,向院長提出建議,由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決定;(5)
對於合議庭、獨任庭的辦案速度、質量、效果、
工作方法等進行檢查督促等。
(二)領導本庭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主持召開庭務會議;
負責考核本庭法官和其他人員;做好本庭人員的政治、思想、業務、
職業道德教育等。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如審核本庭的法律文書等。
根據規定,副庭長協助庭長工作。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由於審判職能和審判工作的特殊性,
決定人民法院院長、庭長在管理本院(庭〉
審判工作的組織原則和方法上不同於其他國家機關,
實行的是集體領導制,而不是首長負責制。院長、
庭長與普通法官之間就審判工作而言不具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
院長、庭長對合議庭、獨任庭的裁決有不同意見的,
只能通過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個人無權直接改變合議庭、
獨任庭的決定。院長雖然主持審判委員會工作,
但其在審判委員會只有一票表決權,
審判委員會決議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
『玖』 法庭庭長是干什麼的
民國各級審判機關,來視事務繁簡,設自民庭與刑庭各一或各幾個,每庭設庭長一人、推事若幹人,擔任審判職務。庭長是各業務部門的領導和負責人,屬於法院的中層領導。
庭長職責:
一、庭長在院長、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全庭工作,以身作則,嚴格管理,帶領全庭同志完成本庭各項任務。
二、依法辦案,嚴把案件質量,嚴守案件審限,檢查、督促本庭人員不辦人情案、關系案,保證不出假案,力爭不辦錯案。
三、帶領全庭人員貫徹落實崗位責任制及各項規章制度。
四、組織好本庭政治、業務學習,不斷總結審判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時向領導提出建議性意見。
五、副庭長協助庭長履行上述職責,搞好本庭工作。
(9)法院副庭長職責擴展閱讀:
法庭庭長與審判長區別:
審判長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但審判長不是固定的職稱,是為審理某一具體案件而臨時設定的。
而庭長是一種固定職位。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