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微法院
❶ 微法院立案審核通過後接下來怎麼辦
移動微法院的實施現在於全國各省份均鋪展開來,以河南移動微法院為例,在網上立案審核通過之後,法院會向案件當事人或者委託代理人(取決於網上申請時的登記信息)電子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及繳費通知書,按照提示在指定期間內完成網上繳費即可,有的法院在分到承辦法官之後可能也會在開庭之前主動聯系案件當事人通知郵寄紙質案件材料等,有的法院可能會一直電子送達法律文書,包括開庭傳票等。
❷ 有誰知道微法院嗎我想知道微法院的作用有哪些,是不是在微法院立案了,受理之後等開庭時需要本人到場嗎
「移動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讓公眾「打開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審現場,通過移動微法院遠程參與庭審。
在移動微法院主頁,我要立案、我的案件、多元化解等9個功能模塊呈九宮格排列,當事人使用移動微法院參與訴訟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有提示、告知、提醒或釋明等,這種「一步一導引」的智能化服務,便於當事人更好地掌握和遵循訴訟規則。
此外,移動微法院對部分常見的訴訟文書預置了格式樣本,上傳相關訴訟材料時,當事人既可以拍照上傳,也可以使用內置模板,填空式輸入後發送給法官。
為確保訴訟過程安全、真實,4.0版應用了最新的互聯網防偽技術和防失真技術。在當事人身份認證上,移動微法院採用微信的標准人臉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已經能夠覆蓋全國。實名認證期間,4.0版要求當事人留下標准簽名,並用區塊鏈技術對標准簽名進行防偽,在隨後的手機簽名過程中,當事人只需點擊簽名位置和簽名按鈕,即可完成簽名。
對於當事人而言,移動微法院促進打官司從「讓當事人跑」向「讓數據跑」轉變,可讓群眾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在執行案件中,移動微法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執行幹警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定位等方式,向申請執行人實時推送查封、扣押、司法拘留等14個節點信息,申請執行人也可向執行幹警發送執行線索,還能視頻連線執行現場,當事人與法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移動微法院便利當事人的同時,也給法官帶來諸多便利,程序性、事務性工作用時得到壓縮,司法效率得以提升。
❸ "微法院"平台有什麼用,可以打官司嗎
「微法院」平台是騰訊互聯網+政務的連接方式,藉助「政務連接器」騰訊慧眼, 「微法內院容」實現微信與法院工作深度融合,讓司法審判資源更合理,方便當事人快速參與訴訟活動,無論身處何地,開庭審理都可以有序開展。也讓更多人少跑累,法官少受累,真的很便捷。
❹ 我在微信河南省移動微法院小程序裡面立案以後顯示審核通過了為什麼沒有顯示已立案啊連續通過5天了。
: 別人欠你錢,在移動微法院立案狀態顯示的是已經立案了,等了15天之後受理的結果還是在待審核
❺ 微法院在哪裡打開
從微信小程序中進入,下面演示微法院入口具體位置:
演示設備:華為暢享20、EMUI9.1、微信8.01 。
一、打開手機微信,進入發現頁,點擊打開小程序。
❻ 微法院可以查詢和自己有關的所有案件嗎
這樣是可以的,您可以通過法院案號在很多法律網站包括法院網站上查到案件信息
(6)鄧州微法院擴展閱讀:在移動微法院主頁,我要立案、我的案件、多元化解等9個功能模塊呈九宮格排列,當事人使用移動微法院參與訴訟過程中,每個步驟都有提示、告知、提醒或釋明等,這種「一步一導引」的智能化服務,便於當事人更好地掌握和遵循訴訟規則。此外,移動微法院對部分常見的訴訟文書預置了格式樣本,上傳相關訴訟材料時,當事人既可以拍照上傳,也可以使用內置模板,填空式輸入後發送給法官。
為確保訴訟過程安全、真實,4.0版應用了最新的互聯網防偽技術和防失真技術。在當事人身份認證上,移動微法院採用微信的標准人臉識別技術,身份識別已經能夠覆蓋全國。實名認證期間,4.0版要求當事人留下標准簽名,並用區塊鏈技術對標准簽名進行防偽,在隨後的手機簽名過程中,當事人只需點擊簽名位置和簽名按鈕,即可完成簽名。
2發展歷史
2018年1月2日,在浙江省餘姚市人民法院先行試點基礎上,一款可以讓公眾「打開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寧波移動微法院」在寧波兩級法院全面推開,標志著寧波步入「掌上訴訟」新時代。
201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成立全國聯合項目組,在寧波移動微法院的基礎上,研發更為成熟的產品,向全國法院推廣。
2018年8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組建的全國聯合項目組歷時4個月開發的移動微法院4.0版即全國版,在寧波兩級法院上線試運行。4.0版以寧波經驗為藍本,充分吸收了3.0版本的成熟做法,始終貫穿便利當事人、便利法官的「兩利」原則,在提供更強大功能的同時,也提供了更簡便的操作模式。
2018年10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人民法院「良慶微法院」正式上線,,當事人和律師只需搜索並進入「良慶微法院」微信小程序,便可完成網上立案、申請執行、網上繳費、提交證據、聯系法官、案件查詢等全方位、全流程訴訟事項的「一站式」辦理,無需多次往返法院。
3程序好處
對於當事人而言,移動微法院促進打官司從「讓當事人跑」向「讓數據跑」轉變,可讓群眾打官司「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在執行案件中,移動微法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執行幹警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定位等方式,向申請執行人實時推送查封、扣押、司法拘留等14個節點信息,申請執行人也可向執行幹警發送執行線索,還能視頻連線執行現場,當事人與法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移動微法院便利當事人的同時,也給法官帶來諸多便利,程序性、事務性工作用時得到壓縮,司法效率得以提升。
4司法場景
移動微法院——用科技改變訴訟模式。
北京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一庭郭晟法官介紹了互聯網技術司法應用中的「移動微法院」。在他審理的一起案件中,有位80多歲的老人在手機端通過AI法官的指導立案成功,並在線進行庭審,整個訴訟過程全部在手機上完成。
原告不在國內,被告代理人在外出差,案件承辦法官外出培訓,不具備通過PC端庭審系統進行視頻開庭調解怎麼辦。法官與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登錄移動微法院,並在移動微法院中完成調解筆錄的簽字和調解書的送達工作,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腿的轉變。
❼ 微法院是什麼
法律分析:移動微法院,是一款可以讓公眾打開微信打官司的小程序。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審現場,通過移動微法院遠程參與庭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❽ 微法院網上立案怎麼操作
立案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准備好起訴狀、身份證、授權委託書等相關材料。第一步:打開手機微信,在小程序中搜索。第二步:進入界面後,首先應按照提示要求進行實名認證 。第三步:實名認證完成後點擊左上角返回主界面正式開始立案操作,選擇您所在的管轄法院。第四步:填寫相關訴訟材料等內容,確認無誤後點擊提交。
【法律分析】
案件提交成功後,您將看到剛提交的案件狀態是待審核,之後立案法官將會在系統內對您提交的立案材料進行審核,若立案申請符合起訴條件,立案法官會及時予以立案,並通過預留的手機號通知您領取《訴訟費繳納通知書》,在七日內繳納訴訟費,即立案成功;如您提交的立案材料不符合網上立案的要求,需要補正或補充的,立案工作人員會一次性告知您需要補正的材料、期限等內容。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如有需聯系法官等訴訟服務需求也可通過撥12368司法服務熱線,根據語音提示說出您想接通的法院名稱,就可直接通過熱線電話與工作人員進行問題咨詢。工作人員將第一時間進行協調、轉辦、督辦,並將辦理進度及時反饋。 公安局受理的,就是刑事案件,不能去法院立案。同一件事情,不能同時幾個部門處理。這樣規定是為了避免出現不同的處理結果,讓當事人無所適從。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❾ 微法院立案審核要多少天
法院對民事、行政立案審查時間是七天;對刑事自訴立案審查時間是十五天;對第三人撤銷之訴立案審查時間是三十天;對執行異議之訴立案審查時間是十五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八條 對當事人提出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作出以下處理:
(一)對民事、行政起訴,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二)對刑事自訴,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次日起十五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三)對第三人撤銷之訴,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三十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四)對執行異議之訴,應當在收到起訴狀之日起十五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間內不能判定起訴、自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應當先行立案。
(9)鄧州微法院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規定:
第十二條 登記立案後,人民法院立案庭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審判庭審理。
第十三條 對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訴狀、接收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訴狀內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