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最高法院關於信訪

最高法院關於信訪

發布時間: 2022-05-22 04:01:26

Ⅰ 最高法院信訪申訴立案條件

最高法院信訪申訴立案條件具體如下:
1、對收到的申訴信訪材料,執行信訪部門應進行形式審查,決定是否受理;
2、申訴信訪材料反映的是本院或轄區內下級人民法院執行問題,應予受理,並根據有關規定辦理;
3、申訴信訪材料反映的是上級人民法院執行問題,不予受理,告知申訴信訪人向上級人民法院反映;
4、申訴信訪材料反映的問題明顯不屬執行問題,不予受理,告知申訴信訪人向有關單位或部門反映。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Ⅱ 國家最高法院信訪接待時間

北京市國家最高人民法院信訪部!周三全天不接待,其餘一、二、四、五全天接訪,地點在紅寺村,71路能到。我國界別最高的法院只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依照《憲法》規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15天內給你答復。答復不滿意進行30天內復查。三級復查終結後不再受理。

《信訪條例》有關條文:

有關行政機關收到信訪事項後,能夠當場答復是否受理的,應當當場書面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應當自收到信訪事項之日起15日內書面告知信訪人。但是,信訪人的姓名(名稱)、住址不清的除外。

信訪事項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本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信訪人對復查意見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答復之日起30日內向復查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請求復核。收到復核請求的行政機關應當自收到復核請求之日起30日內提出復核意見。

復核機關可以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舉行聽證,經過聽證的復核意見可以依法向社會公示。聽證所需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定的期限內。 信訪人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信訪(complaint letter and visit)又稱上訪,主要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2014年4月23日,國家信訪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范信訪事項受理辦理程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2014年5月1日起實施。

Ⅲ 法院信訪能解決事嗎

法律分析:法院信訪對於解決問題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信訪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即其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法院信訪工作可以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權益和維護社會穩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信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關於辦理執行信訪案件的基本要求1、執行信訪案件,指信訪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訴信訪,請求督促執行或者糾正執行錯誤的案件。執行信訪案件分為執行實施類信訪案件、執行審查類信訪案件兩類。2、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應當設立執行信訪專門機構;執行信訪案件的接待處理、交辦督辦以及信訪終結的復查、報請、決定及備案等各項工作,由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統一歸口管理。

Ⅳ 法院信訪案件的處理程序和方法

法律分析:處理程序:

1、登記來訪情況。登記信訪人的基本情況,登記人數、姓名、身份證號、所屬單位、人員身份、之前信訪單位等。

2、聽信訪人陳述,了解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共有幾個,各屬於什麼性質的問題。

3、答復受理范圍。根據信訪人反映問題辨認信訪人的訴求應該歸哪些部門管,哪些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哪些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給予答復。

4、業務范圍內的,進一步聽取其詳細介紹情況。每個問題盡量了解全面,了解清楚被反映人、線索來源、信訪要求、真實動機與目的。群眾信訪目的與動機多種多樣。

5、填寫信訪舉報登記表。由工作人員提出處置意見,報領導拿出最後處置意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法院信訪工作的通知》

一、今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仍然很重。維護社會穩定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政治任務,各級法院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信訪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各級人民法院要立即對本院的信訪工作做一次認真的檢查和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切實加以改進。特別是越級上訪和進京上訪人員較多的法院,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認真研究逐個解決。對上訪人員提出的問題,依照法律和政策應當解決的,應盡快予以落實,不能久拖不決;對申訴無理的,要加強教育,做好疏導工作,使其息訴停訪。

三、高度重視並及時處理好集體上訪。發現集體上訪苗頭的要及時控制、主動做好工作,一旦形成集體訪,要立即向黨委、政府和上級人民法院通報情況,並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進行勸阻疏導,努力化解矛盾。要堅持「分級負責,歸口辦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群眾集體上訪發生在哪裡,就要在哪裡控制住、處理好。對已進京的集體訪,有關法院在接到通知後,要立即派人到京接回,不得拖延,不能推諉,更不得將矛盾上交。

四、各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各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實行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一級抓一級,一層層抓落實。如因拖延、推諉、失職等,致上訪人在北京出了問題或集體訪事態擴大,造成不良影響或影響首都穩定的,要追究有關法院一把手、分管領導和單位主要領導的責任。

五、各級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信訪隊伍建設。在當前情況下,信訪工作力量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從事信訪工作的人員數量和素質必須適應信訪工作任務的需要。要進一步完善信訪工作制度。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法院信訪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要改善接訪人員的工作條件,確保接訪人員的人身安全,落實信訪人員的信訪崗位健康補貼。

Ⅳ 高級人民法院報最高人民法院終結涉訴信訪案件能否改判

是否改判,需要看具體情節定。一般情況下,需要改判的案件,還是回到原來的法院處理。

Ⅵ 如何向最高人民法院信訪

法律分析:登錄最高人民法院網上申訴信訪平台首先要進行賬戶注冊,登錄您注冊填寫的郵箱進行賬戶激活,用您注冊的用戶名和密碼即可進行網上信訪了。申訴人必須是案件的當事人,並提交有效身份證明,填寫身份證號碼。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代理人的身份需符合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設立信訪工作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利工作、方便信訪人的原則,確定負責信訪工作的機構(以下簡稱信訪工作機構)或者人員,具體負責信訪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是本級人民政府負責信訪工作的行政機構,履行下列職責:(一)受理、交辦、轉送信訪人提出的信訪事項;(二)承辦上級和本級人民政府交由處理的信訪事項;(三)協調處理重要信訪事項;(四)督促檢查信訪事項的處理;(五)研究、分析信訪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進工作的建議;(六)對本級人民政府其他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的信訪工作進行指導。

Ⅶ 怎樣上法院信訪

可以直接到該法院或者上一級法院的信訪窗口辦理,也可以通過網路信訪系統。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信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一、關於辦理執行信訪案件的基本要求1.執行信訪案件,指信訪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訴信訪,請求督促執行或者糾正執行錯誤的案件。執行信訪案件分為執行實施類信訪案件、執行審查類信訪案件兩類。2.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應當設立執行信訪專門機構;執行信訪案件的接待處理、交辦督辦以及信訪終結的復查、報請、決定及備案等各項工作,由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統一歸口管理。3.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健全執行信訪案件辦理機制,暢通執行申訴信訪渠道,切實公開信訪辦理流程與處理結果,確保相關訴求依法、及時、公開得到處理:

(1)設立執行申訴來訪接待窗口,公布執行申訴來信郵寄地址,並配備專人接待來訪與處理來信;(2)收到申訴信訪材料後,應當通過網路系統、內部函文等方式,及時向下級人民法院交辦;(3)以書面通知或其他適當方式,向信訪當事人告知案件處理過程及結果。

Ⅷ 到法院信訪辦有用嗎

法院信訪對於解決問題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信訪是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採用書信、電子郵件、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即其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法院信訪工作可以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群眾權益和維護社會穩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信訪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一、關於辦理執行信訪案件的基本要求
1、執行信訪案件,指信訪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訴信訪,請求督促執行或者糾正執行錯誤的案件。執行信訪案件分為執行實施類信訪案件、執行審查類信訪案件兩類。
2、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應當設立執行信訪專門機構;執行信訪案件的接待處理、交辦督辦以及信訪終結的復查、報請、決定及備案等各項工作,由各級人民法院執行部門統一歸口管理。

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信訪和訴訟時效的規定

法律分析:信訪是中國特有的一大糾紛解決機制,各級政府設立了專門的信訪機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訟時效的最新規定為三年,但是如果其他法律有具體規定的話,就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當事人可以對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但對下列債權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請求權;

(二)兌付國債、金融債券以及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企業債券本息請求權;

(三)基於投資關系產生的繳付出資請求權;

(四)其他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的債權請求權。

第二條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人民法院不應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

第三條 當事人在一審期間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在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基於新的證據能夠證明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期間的情形除外。

當事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申請再審或者提出再審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熱點內容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