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區域管轄

法院區域管轄

發布時間: 2022-05-22 04:57:06

Ⅰ 民訴法地域管轄的條件

民訴立案的地域管轄的標准規定:如果是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則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則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Ⅱ 什麼是地域管轄法

地域管轄又稱「區域管轄」、「土地管轄」。同級人民法院之間,按照各自轄區對第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審理的分工。地域管轄是在級別管轄基礎上,從橫的方面來確定案件由哪個法院來受理。不同訴訟種類有不同規定:(1)刑事訴訟以犯罪地劃分地域管轄。通常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轄,如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可由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幾個同級法院都有管轄權的。由最初受理法院審判,必要時也可移送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轄。(2)民事訴訟主要以法院的轄區和當事人訴訟標的所在地確定管轄。它還分為普通的地域管轄和特別的地域管轄(見「普通管轄」和「特別管轄」)。(3)行政訴訟主要以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確定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訴訟的,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Ⅲ 訴訟中的地域管轄權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地域管轄又稱「區域管轄」、「土地管轄」。同級人民法院之間,按照各自轄區對第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審理的分工。地域管轄是在級別管轄基礎上,從橫的方面來確定案件由哪個法院來受理。民事訴訟主要以法院的轄區和當事人訴訟標的所在地確定管轄。它還分為普通的地域管轄和特別的地域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Ⅳ 訴訟地域管轄的規定

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地域管轄,即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就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所以,民事訴訟的起訴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特殊類型的民事糾紛另有規定,如對於因合同糾紛、侵權行為引起的訴訟,也可在合同履行地、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提起民事訴訟需要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提交相關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後會在七日內確定是否立案,如果原告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對此案件沒有管轄權的,不能受理。提起訴訟必須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同一訴訟案件具有多個被告住所地的、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原告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雙方因保險合同糾紛需要提起訴訟的,可以到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進行訴訟。因票據糾紛提起訴訟的,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擁管轄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Ⅳ 法院管轄范圍

一、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是哪些
(一)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二)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1、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2、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人民檢察院認為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而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的普通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後,認為不需要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可以依法審理,不再交基層人民法院審理。

3、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三)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是哪些

二、專屬管轄的法律效力
專屬管轄,又叫專門管轄,是指專門人民法院與普通人民法院之間,各類專門人民法院之間以及同類人民法院系統內部在審判第一審案件范圍上的分工。 刑事訴訟的專門管轄分工:現役軍人和軍內在編職工犯罪的案件由軍事法院管轄;鐵路系統公安機關偵破的案件由鐵路運輸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的專屬管轄分工: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專屬管轄的法律效力:

(1)專門法院對其專屬管轄的案件有管轄權;

(2)專門法院對其專屬管轄案件的管轄權來源於法律的規定;

(3)排除其他法院對專門管轄案件的管轄;

(4)專屬管轄是法律規定的,具有法定性,當事人不能協議排除專屬管轄。

三、裁定管轄分為哪幾種
1、移送管轄
移送管轄,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後,發現自己對案件無管轄權,依法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的制度。

2、指定管轄
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以裁定的形式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對某一案件行使管轄權。關於指定管轄,應當重點掌握指定管轄所發生的情況以及應由哪個法院行使指定管轄權。

(1)受移送人民法院認為自己對移送的案件無管轄權時,可以報請自己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2)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自己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3)人民法院因管轄權發生爭議協商不成時,由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3、管轄權轉移
管轄權轉移,是指經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者同意,將某起案件的管轄權由上級人民法院轉交給下級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級人民法院轉交給上級人民法院。

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整理的「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是哪些」的全部內容,在當事人未委託律師自己提直訴訟時,經常會遇到無法確定管轄法院的情況,通常就是白跑一趟,花了時間事又沒辦成。所以當事人要明確各級法院管轄范圍才能事半功倍,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找法網,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提供幫助。

Ⅵ 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法院管轄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 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法院管轄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 最高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一般地域管轄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條 特別規定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對「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管轄范圍是什麼」這一問題進行的相關解答,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關注無訟,私信咨詢。

Ⅶ 什麼是民事訴訟中的地域管轄

民事訴訟中的地域管轄是指根據案件的性質,當事人的地域情況等條件確定案件的回管轄范圍。答在民事訴訟中,基本的原則是「原稿就被告」,即以「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為主,原稿住所地法院管轄為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地域管轄做了如下的規定:「 第二十二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Ⅷ 法院管轄權是怎麼劃定的什麼情況要被法院管轄

法院管轄的劃定

一、當事人想約定管轄時,在不違反法院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情況下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當事人已經約定管轄的,以約定的為准。



三、當事人沒有約定管轄的,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由法律規定的管轄法院

1、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未載明付款地的,票據付款人(包括代理付款人)的住所地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

3、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拓展資料

一勞動爭議仲裁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優先管轄原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二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法院對勞動爭議都有管轄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勞動爭議案件在訴訟階段的管轄地與勞動仲裁時的管轄地沒有必然聯系,訴訟階段不是以勞動仲裁機構的所在地法院為管轄法院。

Ⅸ 地域管轄的規定和條件

刑事案件地域管轄規定在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熱點內容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