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告擾民

法院告擾民

發布時間: 2022-05-22 10:20:29

⑴ 噪音擾民可以去法院起訴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噪音干擾了當事人的正常生活,當事人可以選擇報警,也可以選擇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或者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法院受理了此類案件,一般也是對雙方進行調解,和報警的結果是一致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⑵ 鄰居擾民可以起訴嗎

可以起訴,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他人的噪音如果幹擾了正常休息,給生活、心理和身體造成了影響,這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賠禮道歉、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可以起訴,請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賠禮道歉。
法律分析
首先作為被噪音騷擾者,要知道關於噪音分貝限制,是有相關的規定限制的,相關規定,有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標准適用於城市區域。鄉村生活區域可參照本標准執行。比如居民區白天不超過五十五分貝,夜間不超過四十五分貝。如果鄰居的音樂晚上大於四十五分貝,此時可以要求對方調低音樂,同時也可以報警,不過建議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解決:協商解決,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題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的權益。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若是鄰居製造噪音,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此時雖然可以報警,但是實際上,民警也是無法保證一定能處理好這種鄰里關系的,故此面對鄰居經常製造噪音的行為,可以直接書寫民事訴狀之後,將鄰居告上法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七條 業主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業主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請求其承擔民事責

⑶ 鄰居擾民如何起訴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鄰居擾民最好的辦法就是協商解決,如果你不去找她,她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擾民了,所以最好找他溝通,如果溝通沒有解決問題,那就找物業,一般情況下物業也有保障業主的責任,如果物業也沒有用,你就直接報警處理就可以咯!

⑷ 擾民如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提交哪些證據

如果是噪音擾民可以打環保局的的電話12369投訴!
如果是違規擾民可以打110報警讓警方處理!
如果是鄰里糾紛,建議去找社區或者是村裡來協商解決!
如果實在不行再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1)糾紛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的證據;其他部門處理糾紛的相關證據;
(2)被告實施侵害行為的證據;
(3)人身受到侵害及傷害後果的證明(病情診斷、法醫鑒定、有關照片等);
(4)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及交通費的證據(醫療費單據、誤工天數和誤工收入的證據、醫療部門准許專人護理的證明和護理費憑證、車船票等);
(5)要求賠償喪葬費或生活費的,關於親屬關系的證明、受害者生前撫養、扶養、贍養情況的證明、喪葬費憑證;
(6)被告無過錯或受害人對發生損害亦有過錯的證明;
(7)其他證據。

涉及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1)糾紛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的證據;
(2)被告實施侵害行為的證據;
(3)財產受損害情況的證明(財產名稱、數量和發貨票、受損害現場和實物的公安機關、醫院關於被繼承人死亡的證明;被繼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戶籍資料或宣告死亡的判決書;照片、有關部門的鑒定等);
(4)財物修復所需費用的證明;
(5)產權有爭議的受損財產的產權證明;
(6)被告無過錯或者受害人對發生損害亦有過錯的證明;
(7)其他證據。

⑸ 關於噪音擾民,法律法規是怎樣規定的

一、新《治安管理處罰法》關於噪音擾民的規定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這就直接把很簡單的、常見的噪音擾民的情況直接歸入了法律的調整范圍之內。

2、根據國家《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准》規定,在居民區內,戶外允許噪音級晝間為50分貝,夜間為40分貝,但實際上超標的情況十分嚴重。在日常生活中,對環境的污染形形色色,如果是重大的污染環境的案件,一旦是觸犯了刑法,可以直接用刑罰的手段去解決,直接去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社會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輕微的污染環境的情況,這種情況一直有我們的環境保護部門進行處理。

3、以前,經常把一些噪音繞民大額行為當成是一種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依靠當事人的內心確信去解決這些問題,效果十分的差。尤其是在學生的考場的周圍、小區的周邊、公園等一些場所,經常會出現這些問題。現在如果有人製造了噪音對人的生活造成了侵犯,就是違法行為,就執法人員就可以依據法律的規定實施處罰。這種規定,將會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維護人們優美的生活環境。

二、噪音擾民標准

城市5類環境雜訊標准值如下:

1、0類50分貝40分貝。

2、1類55分貝45分貝

3、2類60分貝50分貝

4、3類65分貝55分貝。

5、4類70分貝55分貝。

【法律依據】

《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⑹ 法院起訴噪音擾民要怎麼提供證據

法律分析:起訴噪音擾民需搜集能夠證明噪音存在的證據,比如證人證言、錄音、當事人陳述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⑺ 噪音擾民可以起訴到法院嗎

法律分析:噪音擾民是可以去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但是,業主在起訴之前也可以先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協調處理。如果協調不成,再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⑻ 居民樓小飯桌嚴重擾民,如何起訴

居民樓小飯桌嚴重擾民,可以到當地法院起訴。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也可以在起訴前到以下地方進行投訴:
1、可以到教育局投訴,小桌飯面對的是幼兒或小學生,教育局有行政義務;
2、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任何的經營都必須辦理營業執照,具備合法經營的場所,小桌飯一般沒有營業執照,應該予以取締;
3、可以向衛生局投訴,小桌飯面對的是幼兒、兒童,飲食環境、飲食設施設備,以及食物都必須符合規定的標准,而且必須辦理衛生許可證。這三項在民房裡一定無法具備,必須予以取締;
4、如果這三方都沒有盡快解決,可以直接撥打110,以擾民投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雜訊污染防治法規,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以警告;警告後不改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由公安部門查處。如果協商無效,可以依相鄰權向法院起訴,也可以由公安機關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對損害國家、集體或者個人民事權益的行為,可以支持受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熱點內容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