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局局長
⑴ 中級法院執行局副局長與區法院民事庭庭長誰級別高
如果是副省級以上城市,中級法院一般為廳局級單位,執行局為正處級單位,內副局長則為副容處級。而區法院為縣處級單位,民事庭庭長應該為正科級幹部。
如果是地市級城市,中級法院一般為縣處級單位,執行局為正科級單位,副局長為副科級。而區法院為正科級單位,民事庭庭長則為正股級幹部。
比較以上兩種情況,中級法院執行局副局長的職務要高於區法院民事庭庭長職務級別要高一些。
⑵ 法院 執行局 比法庭廳長大嗎
首先需抄要糾正一個錯誤:法庭襲負責人叫「庭長」,不是「廳長」;執行局是單位,庭長是人,所以說單位和人是無法比較的。
法院執行局是法院下設的二級單位,其前身也可以看作是執行庭。但現設的執行局正副局長均為組織部管理的實職幹部,從級別上遠高法庭,按規定執行局長應為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下設若干庭,大多數局設有執行實施庭、執行裁決庭、綜合處,有的局還設有信訪等庭室。
所以說,按目前的設置看,執行局比執行庭大的多。
(2)法院執行局局長擴展閱讀:
中國的法官分為四等十二級,職務排名如下:
(一)首席大法官;
國際上認為首席大法官相當於國家元首,享受外交豁免權,接待外國首席大法官要按接待外國國家元首的規格。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相當於行政上內閣成員。中國稱副總理級、省、部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相當於行政上的地、市級。副地、市級、正縣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相當於縣級以下政府官員。
⑶ 法院執行庭和執行局的區別與任務
法院執行局與執行庭合署辦公,為人民法院內設執行機構是對判決結果的執行機構。其主要工作職責是根據級別管轄,執行本院一審民事、行政判決、裁定、調解書、民事制裁決定以及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執行依法應由人民法院執行的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理決定;
執行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和調解書;執行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關於追償債款、物品的債權文書;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執行上級法院指定執行的案件,執行受託執行案件,辦理受託及委託執行案件的相關事宜,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監督、指導和協調,辦理下級人民法院或利害關系人申請復議的案件。
執行庭是法院內設立的專門負責對法律文書的執行工作的組織機構。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設執行員,辦理民事案件判決、裁定以及刑事案件判決、裁定中財產部份的執行事項。
目前,大多數基層人民法院設有執行庭,由庭長一人,副庭長和執行員若幹人組成,並配有書記員和司法警察。
根據中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執行庭除負責執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和調解協議外,還負責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如生效的仲裁裁決等。
兩者有以下區別:
1、功能不同
執行局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根據級別管轄,執行本院一審民事、行政判決、裁定、調解書、民事制裁決定以及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執行庭辦理民事案件判決、裁定以及刑事案件判決、裁定中財產部份的執行事項
2、許可權不同
執行局的許可權高於執行庭的許可權
(3)法院執行局局長擴展閱讀:
法院執行局的職能:
(1)執行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
(2)執行法律規定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3)對執行異議、被執行主體的變更、追加進行審查;
(4)依照法律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扣劃等措施,對妨害執行行為人實施拘留、罰款等
強制措施;
(5)協助辦理其他法院委託的執行工作。
法院執行局受理范圍
執行局執行的案件,必須是經當事人申請,法院立案受理後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根據民訴法的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期間為兩年。
⑷ 執行局局長和行政庭庭長哪個大
一、法院執行局抄前身是執行庭襲,後來因通貨膨脹的原因由庭變成局(開玩笑)。
二、執行局與刑庭、民庭、行政庭、立案庭等都是平級的,但由於執行局在法院里只有一個,不像法庭有好多個;另執行局擔負的任務在法院里有特殊性,尤其是當今「判決容易執行難」的社會現狀下,執行局在法院里的地位往往比較高。
三、應該指出,執行局在法院地位高與公安局在司法隊伍中地位高,說明這個社會不是一個法制社會。
⑸ 法院執行局執行長和法院法官哪個職位高
這個不好說。執行局局長必須是法官,而且至少是正科級。法官可以是副科正科副處以上。 要看具體崗位
⑹ 法院執行廳廳長
買完法院法拍房全款付完25天了,一切手續也10天前就全部變更完,法院執行法官說給斷水電原房主一般就會搬走,可是至今仍賴著占著不騰空房子,現在我合法所得的新房住可以要求,直接讓執行法官強制執行嗎?
⑺ 法院執行局局長的職責
執行下列生效法律文書: (一)人民法院民事和行政判決、裁定、調解書;民專事制裁決定、支付令;刑事附帶屬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 (二)依法應由人民法院執行的非訴行政案件; (三)我國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和調解書;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有關規定作出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裁定; (四)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關於追償債款、物品的債權文書; (五)經人民法院裁定承認其效力的外國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及國外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 (六)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⑻ 找法院執行局局長辦事是叫哥還是叫局長,求各位指點
忌諱:稱兄道弟!稱局長。
⑼ 基層法院執行局副局長任命
法律沒有規定執行局的局長、副局長由同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實踐中有的由同級人大內常委會任命,有的由容同級黨委或本級人民法院任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設執行員,辦理民事案件判決和裁定的執行事項,辦理刑事案件判決和裁定中關於財產部分的執行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第二百二十八條規定:「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執行機構不屬於法院組織法規定的審判庭。
⑽ 最高人民法院的執行庭庭長是啥級別
正職正常為副部級,省級執行局正職為副廳(局)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副國家級,其下設機構如行政審判庭、刑事審判第一庭、執行庭庭長等庭長是副部或正廳(局)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六條規定:「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九)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九至十二級;
(十)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九至十三級;
(十一)科員:九至十四級;
(十二)辦事員:十至十五級。
(10)法院執行局局長擴展閱讀:
(一)一級大法官、二級大法官、一級高級法官、二級高級法官和最高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二)高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法官、一級法官、二級法官和高級人民法院其他法官的等級,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
(三)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法院的三級法官、四級法官、五級法官的等級,由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