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董法官
A. 廈門有幾個法院
廈門有62個法院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於1957年11月,其前身系於1950年組建的廈門市人民法院。下轄思明區法院、湖裡區法院、集美區法院、海滄區法院、同安區法院、翔安區法院6個基層人民法院。全市兩級法院現有幹警939名,其中法官393名;市中院幹警244名,其中法官97名。廈門中院目前內設辦公室、審判管理辦公室、立案一庭、立案二庭、刑事審判第一庭、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知識產權審判庭、民事審判第四庭、民事審判第五庭、清算與破產審判庭、涉台案件審判庭、生態環境審判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研究室、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司法鑒定技術處、幹部處、宣傳教育處、督察室、機關黨委、法警支隊25個職能處室和市法官協會。
廈門市兩級法院近五年年均受理案件13.1萬余件,其中中院1.6萬余件。2020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159830件,辦結145559件,同比上升9.32%、11.71%。中院受理案件16351件,辦結14827件。
近年來,廈門中院在黨委領導和上級法院指導下,依法審理了最高法院指定管轄的河北省委原書記周本順受賄案等9件省部級幹部大要案及賴昌星走私普通貨物、行賄案,成功審結了全省首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首例退市公司破產重整案、首例執行轉破產等一批新類型疑難復雜案件。中院連續多年被最高法院評為「案例工作先進單位」。
近年來,廈門中院始終秉承「明德達理、尚法至公」的院訓精神,致力於建設高品質的特區法院,先後被最高法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榮記「集體一等功」,獲評「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優秀法院」。涌現出「全國模範法院」思明區法院、海滄區法院,「全國優秀法院」同安區法院、集美區法院,「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模範法官」張嶸、「全國模範法官」「全國審判業務專家」葉炳坤、「全國法院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法官」李緣緣等一批先進典型和個人。
B. 廈門市中院糊塗的二把刀法官把保姆丫鬟當成乾女兒,義女,進而混淆是非,當成養女,這下都有繼承權了。
確實有問題
C. 我起訴廈門市思明區法院法官以權壓法法警充當打手,起訴書己2016年1月6日寄到廈門市中級法院至今沒
你這不是案件,像投訴
建議當地咨詢律師,按照合法的程序處理
D.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歷史發展
近年來,廈門中級法院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公正與效率主題意識不斷強化,審判工作全面發展。200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54585件,審結51138件,審限內結案率100%。其中,審結刑事案件3764件;審結各類民商事案件31707件;審結行政案件554件;受理執行案件14533件,結案13617件,結案率93.69%,執行標的總額27.47億元。市中級法院受理各類案件7996件,審結7291件,審限內結案率100%。
積極穩妥地推進法院改革,不斷完善司法管理。落實公開審判制度,強化庭審功能;深化審判組織形式改革,發揮審判長在庭審過程中的指導協調作用;完善刑事司法領域人權保護保障工作,率先在全省法院施行注射式執行死刑,實行刑事被告人有權選擇出庭時著裝的規定,體現司法文明;深化執行工作改革,成立了執行局,下設三個處,分別行使執行裁判權、執行實施權;在全國率先實行執行信息管理系統,將執行過程中的重大事項輸入系統,方便當事人查詢、監督;實行被執行人信息公布制度,提高執行效率;以建立公平、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為目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中層領導幹部競爭上崗,通過競爭擇優選任代理審判員、審判員、審判長。不斷完善法院管理,建立了以審判流程管理、審判質量管理為重點的審判管理機制,以提高素質為中心的法官管理機制,以制度建設為中心的行政管理機制,著力提高審限內結案率、調撤率、服判息訴率、執行標的到位率。
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幹警的綜合素質有了顯著提高。全市法院以加強隊伍建設、維護司法公正為目標,按照「奠定基礎」、「規范機制」、「構建格局」、「落實目標」、「鞏固成果」的工作規劃,努力把公正與效率的各項要求落實到隊伍建設中。堅持政治建院的工作方針,致力於道德的培養和理念的更新,努力推動特區法官新思維、新理念的建立。特別是發揮特區法院改革實驗田的優勢,積極推進審判改革,加強法官文化建設,傳播法治新文化,使公開、平等、中立、良知等法治理念在法官中不斷深入。堅持人才興院的工作方針,致力於人才素質的提高,努力打造特區法院人才高地。目前全市法院幹警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佔73.68%,其中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的81人。
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物資裝備有了明顯改善。落實司法為民的各項措施,完善適應審判工作、滿足群眾需求的便民機制。加強物質裝備建設,中級法院審判法庭於2006年8月竣工,兩級法院的計算機區域網基本建成,三級視頻、電話等專線開通,辦公、交通等設備進一步改善。
E. y李小龍是怎麼死的
鑒於李小龍名氣之大,死亡疑點又很多,故當局決定組成死因研訊法庭來公開進行審理,以爭取給民眾一個滿意的答復。為查明真相,在1973年9月3日、9月4日、9月17日、9月18日、9月20日、9月21日及9月24日先後七天在九龍荃灣裁判署第二法庭進行「李小龍死因研訊」,由董梓光法官主審,還有9名陪審員。
法官首先向鄒文懷及丁佩詢問了李小龍去世當天的情況,接下來又重點對朱博懷醫生進行了盤問。朱博懷先生回答說,他是於7月20日晚上10點接到丁佩的電話後,趕到她的家裡對一名叫「李振藩」的男子進行救治的。當時他發現李小龍側卧著已不省人事,對身體外部的推、拍動作全無反應,而且無呼吸、無脈搏。時瞳孔尚未完全放大,無法斷定李小龍當時是否已經死亡。為了進行有效的救治,他便建議召喚救護車。李小龍在送院途中仍未見好轉。法官問他有沒有對病人全力進行搶救時,他回答說:「病人已無生命跡象,但我仍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救治。」法官問他以前有沒有給丁佩看過病,他回答說:「有。」法官問他到達出事地點後,那裡共有幾個人,他回答:「只有病者、丁佩與鄒文懷。」
中國第二天(1973年9月4日,星期一),法官對救護車負責人彭德生進行了詢問。彭德生回答說,他是於7月20日晚上10點30分由急救中心出發,約7分鍾後到達出事地點,發現衣著整齊的病人已陷入昏迷狀態,且另有兩男一女。由於各項救治措施均無明顯效果,他便決定將昏迷者送到設備齊全的伊麗莎白醫院進行搶救。將病人送往醫院途中,他仍與同事對病人進行全力搶救。法官問他現場有沒有掙扎過的痕跡,他回答說:「我不是警察,這不關我的事,現場好像未發現有此種跡象。」
中國繼彭德生之後,又由伊麗莎白醫院急症室的曾廣照醫生回答法官的提問。曾醫生回答,1973年7月20日晚上11點鍾,他正在急症室值班。為李上龍進行檢查時,發現他早已沒有心跳,且瞳孔放大,對光彩奪目沒有任何反應。他仍與同事按操作規程對病人進行救治。當時發現陪同李小龍到急症室的只有鄒文懷與琳達兩人。直至晚上11點30分,經全力搶救無效,才宣告病人死亡。1973年9月4日上午所進行的審理便告結束。
經過六天冗長的聆訊後,主審法官董梓光先生於9月24日上午10時開始,對「李小龍死因研訊」作出案情總結並分析重點,以協助陪審團作出死因裁決。法官根據三位專業人士的見解(負責解剖和化驗遺體的萊西特醫生及林景良博士,還有專程來提供專家意見的英國法醫界朗勞.迪雅教授),相信李小龍是因「腦水腫」導致立即死亡,至於發病原因,則是「裁決死因」的症結所在。
闡述過案情及研訊重點後,法官再向陪審團逐一解釋七種死因的法律定義,並分析各種死因的可能性。
1、謀殺:死者沒有證據顯示是被殺害的,這個死因可排除。
2、誤殺:在本案中,死者顯然沒有遭到這種傷害,亦可排除。
3、合法殺人:死者猝逝根本與此無關,因無須考慮。
4、自殺:死者沒有自殺動機或傾向,所以此項不大可能。
5、自然死亡:在驗屍和化驗中找不到致死疾病,故也可排除。
6、意外死亡或死於不幸:可能服用阿司匹林導致過敏反應。
7、死因不明:如陪審團對證供及專家分析意見有質疑則應考慮。
當董梓光法官陳述完畢後,陪審團依例退庭,以閉門商討最終裁決。出乎意料之外,陪審團僅用了短短5分鍾,即就李小龍撲朔迷離的死因,作出最終裁決為:「死於不幸」。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人熱衷於探討李小龍真正的死因。
根據參加李小龍死亡原因調查委員會的法醫權威、倫敦大學朗勞.迪雅教授的分析:李小龍可能是阿司匹林成分與其他葯物成分混合後形成一種十分罕見的「過敏症」,此種過敏繼而引發致命的腦水腫。因此,迪雅教授認為李小龍的猝死是一次「意外事故」。李小龍死因揭開後,其遺孀蓮達奉勸和告誡那些還想在雞蛋里挑骨頭的人:「請不要再猜疑了,讓李小龍平平靜靜地安息吧」!
F. 法官犯罪檢察院不追究刑事責任
[檢察官法]
第三十五條 檢察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內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容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檢察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檢察官有本法第三十五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七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工資和等級。
G. 廈門法院湖裡執行局怎麼查找執行法官
廈門市湖裡區法院
地址:廈門市湖裡區華榮路54號
電話:0592-6036055
H. 董正青的公訴理由
據公訴機關指控,董正青在2006年2月至5月間,利用其主導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上市的便利,向其弟董德偉、同學趙書亞泄露內幕消息。其中董德偉在2006年2月至5月,先後買入1400多萬延邊公路股票,共投資7000萬元,從中獲利5000多萬元後,於2006年6月初將本金和贏利共計1億多元提出。經中國證監會認定,趙書亞在價格敏感期內買入延邊公路股票49.81萬股,買入金額247.8萬元;賣出29.49萬股,賣出金額182.49萬元,賬面盈利101.73萬元人民幣。據了解,2007年6月12日,董德偉被公安機關抓獲,10日後,董正青也被抓獲。
「我2006年前就開始買入延邊公路,只是數量比 較小而已。為什麼要買延邊公路,那是因為分析了他的業績和技術形態。」董德偉說,2006年2月23日延邊公路發布年度報告,此後,他開始通過幾十個拖拉機賬戶大量買進延邊公路,3月份的時候,市場開始流傳廣發要借殼延邊公路。董德偉繼續大量買進。董德偉買進延邊公路的行為直到2006年5月11日才發生改變。改天,延邊公路發出澄清公告,表示「公司主要股東和主要管理層並未與廣發證券就借殼事項有過任何接觸」。因此,董德偉說他開始賣出延邊公路。
這里有兩個疑惑,其一董德偉是在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之前的十幾天開始買入的,那麼廣發證券有意向借殼延邊公路究竟是什麼時候?其二,在傳言公開後,董德偉有沒有向其哥打聽傳言的真實性。對此,董德偉說「在2月份的時候並不知道廣發證券要借殼延邊公路」,更重要的是,盡管後來傳聞公開,但是他並沒有就借殼的事情求證時任廣發證券總裁的哥哥董正青。有意思的是,在董德偉賣出延邊公路的第二天,趙書亞開始買入。和董德偉不同的是,趙書嚴承認了曾經給董正青打過兩次電話。據董德偉稱,上世紀80年代就已認識趙書亞。趙書亞和董正青是中專同學,也是老鄉。被捕前,趙書亞的身份是湖北中安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趙在法庭上說,發布澄清公告後,5月12日立即打電話給董正青,但是「電話沒打通」,沒有求證到結果,但是還是買了。5月18日再次打電話給董正青,董正青如此回復:廣發在借殼一共有六個備選,「延邊公路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趙書亞還表示,他們本人只有43萬股股票,「其餘6萬股實際上是我妻子弟弟的。」他只不過恰巧幫其代持而已。不過,盡管否認了有內幕交易的行為,但是董德偉和趙書亞卻坦承曾經串謀作偽證。
董德偉表示,為了規避管理層對持股比例超過5%(當時延邊公路流通盤大概為9000萬股)的監管,於是同趙書亞串謀,將部分賬戶轉給趙。董德偉還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所購入的延邊公路是通過幾十個拖拉機賬戶完成的。
「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賬戶,而用拖拉機賬戶?」法官問。「幾十年的炒股經驗決定的。」董德偉回答說。而根據《財經》的報道說,證監會開始調查延邊路股票異常時,董正青曾致電趙書亞,說董德偉有事相求。一個星期後,董德偉到武漢找趙書亞,提出請趙書亞幫忙作偽證。而作為關鍵人物的董正青則如此證明自己並沒有涉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他說,廣發證券在2006年上市的籌劃中是沿著兩條路走的。其一是IPO上市,其後是借殼,而借殼上市廣發證券意向是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因此當時的第一目標是遼寧時代(600241)。其次,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最終確定的時間是2006年6月5日。這個決定是由廣發證券領導層決定的。2007年公安部門對董正青展開調查,後來相關部門在他家搜到了一本書證。其內容涉及廣發證券的股權變更歷時過程,其中涉及某些股東身份是假的。在昨天的審判中,法官訊問該書證的內容,董正清表示,該書證對廣發證券關系重大。從而拒絕透露內容。
I. 法官在法庭上用的錘子叫什麼
法官在法庭上用的錘子叫法槌。它象徵公平正義,展示法官職業定位,樹立司法的權威,維護法庭的庄嚴秩序。
使用法槌主持庭審,既能恰當有效地提醒人們注意保持庄嚴的庭審秩序,又顯示出相當的親和力。總的來看,法袍和法槌的使用,在激發法官的神聖感、約束當事人的訴訟行為,以及培養旁聽者的法律意識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國法槌的設計與製作是大有講究的:法槌的材質一般選用花梨木,由民間雕刻家手工精雕而成;槌體的上端刻一個獨角獸頭,乃是古代陶治獄所用「性知人有罪,助獄為驗」的神獸;
槌柄刻有麥穗與齒輪,說明「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底部的圓形與方形底座,則暗喻「方圓結合,法律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
(9)廈門董法官擴展閱讀
我國最早使用法槌的是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2001年9月14日,思明區法院院長陳國猛敲響我國大陸法院庭審第一槌。2002年6月1日,《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規定》開始施行,從此,法槌成為法庭審判不可或缺的道具之一。
該規定明確規定了法庭審理中使用法槌的不同階段及程序:審判長在宣布開庭、繼續開庭時,先敲擊法槌,後宣布開庭、繼續開庭;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時,先宣布休庭、閉庭以及判決、裁定,後再敲擊法槌。其他情形使用法槌時,應當先敲擊法槌,後對庭審進程作出指令。
使用法槌時一般敲擊一次,法槌敲響後,訴訟參與人、旁聽人員應立即停止發言、喧嘩或其他有礙庭審進程的行為,否則將按照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我國法官採用法槌主持庭審活動,主要目的在於顯示庭審活動的權威性、程序性和裁判性,強化庭審的現場效果。
J. 有法不依,作為法官胡亂判案,在民政局離婚協議書中的財產判因復婚後,原來離婚協議書的財產跟著復婚失效
你好!有具體的判決書嗎?
復婚跟離婚是獨立的法律行為。離婚協議書因為離婚行為而生效,雙方按照協議書的約定分割財產,分割的財產是個人財產,在復婚時認定為婚前個人財產。
你可以申請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