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公安查封與法院查封

公安查封與法院查封

發布時間: 2022-05-23 11:04:24

『壹』 房屋被公安機關查封,何時可以解封法律有規定期限嗎

不動產被查封之後2年自動解封,不過沒有執行完畢的話,會續封的。要想解除對房產的查封,一是原告申請解除,二是提供現金擔保,就是講同等數額的現金交給法院,三是原告撤訴,案件審結,四是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起訴或者是訴訟請求,並且案件已經生效。除此之外,法院是不會解除查封的。
法律分析
法院查封房子是有可能你沒有可執行的財產,或者是當事人申請的保全,如果現在已經判決終止的話,你可以去法院申請解綁。解封有兩種:一是需要向債權人清償債務,債權人主動向法院申請解除查封。二是提供現金擔保,就是講同等數額的現金交給法院。 裁定採取保全措施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解除保全裁定:(一)保全錯誤的。(二)申請人撤回保全申請的。(三)申請人的起訴或者訴訟請求被生效裁判駁回的。(四)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解除保全的其他情形。解除以登記方式實施的保全措施的,應當向登記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財產保全的被保全人提供其他等值擔保財產且有利於執行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保全標的物為被保全人提供的擔保財產。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八十七條 人民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人民也可以依職權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四條 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貳』 公安機關能否對人民法院判決生效的東西進行查封,凍結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如果在案件處理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沒有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而無法返還,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沒有提出過附帶民事訴訟的話,可以直接提出民事訴訟。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負有舉證義務,而如果當事人已經有生效的有關詐騙犯罪的刑事判決書的,法院在刑事判決中所認定的事實具有法定的證明力,不需要當事人再行提供其他的證據來證明。所以,當事人可以直接以生效的刑事判決書為證據,向對方追討被詐騙的財物。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叄』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適用查封、凍結措施有關規定有什麼

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下列的財產不得查封、扣押、凍結:
1、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傢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2、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所必需的生活費用。當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必需的生活費用依照該標准確定3、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完成義務教育所必需的物品4、未公開的發明或者未發表的著作5、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用於身體缺陷所必需的輔助工具、醫療物品6、被執行人所得的勛章及其他榮譽表彰的物品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部門名義同外國、國際組織締結的條約、協定和其他具有條約、協定性質的文件中規定免於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8、法律及司法解釋規定的其他不得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三條 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的下列財產不得查封、扣押、凍結:(一)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傢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二)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所必需的生活費用。當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必需的生活費用依照該標准確定;(三)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完成義務教育所必需的物品;(四)未公開的發明或者未發表的著作;(五)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用於身體缺陷所必需的輔助工具、醫療物品;(六)被執行人所得的勛章及其他榮譽表彰的物品。

『肆』 法院查封與公安局查封區別

法律分析:司法機關為了辦案需要,會根據案件需要對涉案財產進行查封,公安局和法院都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有查封財產的權力。公安機關與法院的查封目的都不同,公安機關為了固定證據、順利的偵查而進行查封。人民法院是為了使判決最終順利執行為查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可能因被告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附帶民事判決難以執行的案件,根據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申請,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未提出申請的,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採取保全措施。

第一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伍』 法院凍結和公安凍結哪個嚴重

法院凍結和公安凍結都比較嚴重。兩者有以下區別:
1、案件性質不同,偵查階段,偵查機關主要對經濟犯罪案件實行凍結,而法院的凍結是當事人向法院申請進行財產保全,案件范圍較廣泛;
2、案件所處階段不同,偵查機關的凍結是在案件偵查過程中採取的措施。而法院的凍結可能是在提起訴訟、申請仲裁前,訴訟中,執行過程中等階段採取的措施;
3、程序不同,刑事訴訟法中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偵察機關的凍結是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不是根據受害人的申請實施,法院凍結是根據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採取的保全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利害關系人對於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有權向該機關申訴或者控告:(一)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不予以釋放、解除或者變更的;(二)應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不退還的;(三)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四)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不解除的;(五)貪污、挪用、私分、調換、違反規定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受理申訴或者控告的機關應當及時處理。對處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陸』 公安機關辦理查封的有關規定

法律分析:公安機關辦理查封對於扣押的物品、文件、郵件、電子郵件、電報,應當指派專人妥善保管,不得使用、調換、損毀或者自行處理。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扣押,退還原主或者原郵電部門、網路服務單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三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柒』 公安局查封和法院查封的區別

法律分析:公安機關與法院的查封目的不同,公安機關為了固定證據、順利的偵查而進行查封。人民法院是為了使判決最終順利執行為查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捌』 公安局或法院查封房子會通知房主嗎

公安局無權封房子 ,法院查封房子一定會通知房主 ,會告訴房主幾天內搬出去

『玖』 公安查封的房產法院能否處置

法律分析:已被查封、凍結的涉案財物,涉及扣押或者民事訴訟中的抵押、質押或者民事執行等特殊情況的,公安機關應當根據查封、凍結財物的權屬狀態和爭議問題,與相關國家機關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各自報請上級機關協商解決。協助執行的部門和單位按照有關爭議機關協商一致後達成的書面意見辦理。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適用查封、凍結措施有關規定》 第四十四條 不同國家機關之間,對同一涉案財物要求查封、凍結的,協助辦理的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送達相關通知書的先後順序予以登記,協助首先送達通知書的國家機關辦理查封、凍結手續,對後送達通知書的國家機關作輪候查封、凍結登記,並書面告知該涉案財物已被查封、凍結的有關情況。

『拾』 公安局查封和法院查封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查封主體不一樣。公安查封是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法院查封是審判執行階段所進行的措施。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二百二十七條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當查封、扣押;但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持有人拒絕交出應當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的,公安機關可以強制查封、扣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熱點內容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
民法課推薦 發布:2025-02-05 15:33:50 瀏覽:4
昌平法院法官遭槍殺 發布:2025-02-05 15:33:45 瀏覽:56
單位規章制在哪公示 發布:2025-02-05 15:30:02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