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員額制離職

法官員額制離職

發布時間: 2022-05-23 23:56:15

① 員額制辭職簡不簡單

一般來說不簡單。
自動離職也是要走流程的,如下:1.離職周期。2.離職管理交接。離職手續應該有《離職職員申請表》、《離職職員工作交接單》。員工必須首先完整填寫《離職職員申請表》的各項信息,交直屬部門主管和人力資源部、公司高管簽字同意後,開始辦理離職交接手續。
自動離職是指勞動者不向用人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自動離職與曠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復函》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條第1項中的「自動離職」的解釋,是指職工擅自離職的行為。

② 基層的法官檢察官,離職率很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基層法官和檢察官為什麼離職率這么高?根據我的觀察,現在的基層法官和檢察官的離職絕對數確實比以前明顯的高,有更高的傾向,但是相對的離職率還處於可以控制的范圍內。有很多這樣的原因。具體如下分析。

首先,責任越來越大。司法改革以後,推行司法責任終身制,也就是說不管任何時候發現你辦理的案件有問題,都要追究案件承辦人的責任。按理說,實行司法責任制是好事,應該支持。但追究責任的前提應該是能獨立做主決定,現階段由於種種原因,法官還做不到完全自己做主,但追究責任的時候卻追究法官,你說這責任大不大?

最後,提升空間有限。根據現行政策,基層院入額以後的法官和檢察官在四級高級之前可以按期晉升,但是在基層院長才是四級高級法官,副院長基本是一級法官。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直待在基層,很可能到退休也就是個一級法官而已,想要有更大的作為,基本是不可能的。基層的升職天花板也成為很多基層法官和檢察官離開典當重要原因。

③ 如何面對法官員額「自覺退出」機制

推行法官員額制度是當前全國法院改革的內容之一,是推進法官職業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所謂法官員額制度,筆者理解,就是將法官定編,確定一個科學的、相對穩定的員額,經過嚴格的遴選,使少數專業化、道德化、法律化的高素質人才擔任法官,行使審判權,而其他任何人都無權行使審判權,其他一些審判輔助性事務由法官助理和書記員承擔的一種審判工作制度。
實行法官職業化、建立法官員額制度是中國司法改革的方向。但是,任何一項改革都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穩妥推進,要充分考慮到地域的差別,經濟文化的差別和自身條件的差別。任何一項改革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都必須由其他方面的改革相配套,都必須爭取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就建立法官員額制度而言,有條件的法院應當積極探索,搞好試點,加強調研,廣泛宣傳,不具備條件的法院不能盲目趕時髦,貪功冒進,草率行事,急於求成。推行法官員額制度改革還應當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配套進行。
一是努力提高法官的整體素質。通過提高法官「門檻」,嚴把「進口」,疏通「出口」,保證法官質量,實現良性循環;通過拓寬法官的遴選渠道,保證有充足的人才供應;通過嚴格法官選任程序,確保少數高素質的法官行使審判權;通過強化學歷教育、在職培訓等形式,提高法院現有人員的素質;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著力提高法官的職業意識。
二是改革法院現行的管理體制,改變目前「司法權力地方化、司法活動行政化、法官職業大眾化」的現狀,建立一套符合審判工作特點、有利於司法公正的法院人、財、物管理體制。
三是建立和完善對法官的監督制約機制。通過實行對法院各類人員的分類管理和流程化管理,創新監督機制;對法官八小時以內和八小時以外,實行全方位監督;拓寬監督渠道,自覺接受人大、政協、檢察機關、上級法院、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監督;堅持「防範在先」原則,做好事前監督,加大懲戒力度,做好事後監督。
四是建立法官的職業保障。通過立法的形式確立法官的職業地位、職業收入,改變現有的按照國家公務員的職級確定法官工資待遇的體制,使法官真正成為一個擁有崇高職業地位、極高法律素質、豐厚職業收入的社會階層,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法律的公正與權威,才能真正推動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進程。

④ 「法官員額制註定失敗」是什麼意思

員額制改革,無疑是當前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決定司改成敗的關鍵環節,也是整個司改進程中最大的「攔路虎」。如果最高決策層不拿出反腐「打虎」的決心,以堅定科學審慎的態度率先擺平這只攔路虎,那麼,廣大司法人員剛剛被激發出來的改革熱情、參與意識和職業理想就將在短時間內湮滅,整個司法體系亦將陷入失去活力生機、充滿怨懟不滿的「暗黑時代」。

這恐怕不是聳人聽聞。因為,我們對員額制改革方式的選擇,其實即意味著我們在司法體制改革的方向上所面臨的道路抉擇:是走行政司法的傳統老路,還是尋求民主司法的創新之徑?

當前最高決策層及社會各界對司法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法院不再是通常意義上的黨政機關,法官也不再等同於政府公務員,司法改革要尊重司法權的本質、遵循司法的基本規律來進行。這判斷無疑是正確的,但問題卻尖銳痛徹:那個存在於各級法院,經數十年行政化性思維及實踐浸淫形成的龐大的官僚化司法團隊,豈能僅通過簡單、短促的身份整合在一夜之間即華麗地轉身,變身為從骨子裡奉行「公正、平等、民主、中立」等現代司法理念的新型法官團隊?矛盾的現狀令決策者焦慮不安,洶涌的民意讓改革家血脈僨張,但真正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對策卻是:既要攻堅克難、脫胎換骨,亦當步步為營、漸次推進。

盡管司改試點工作才剛剛起步,盡管各試點地區法院對如何作為也諱莫如深,但強大的媒體輿論令那些秘而不宣的改革舉措都昭然若揭,無法掩藏。從中,人們不難發現,此次司法體制改革,尤其是員額制改革方面,暴露出了准備不足、急功近利和避重就輕的重大缺陷,為司改前景籠罩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首先,頂層設計中有關員額制改革的規劃存在明顯的先天不足。盡管中央對於員額制改革有著理想化的目標設定——讓真正稱職的法官入額辦案,並且,有著防範改革誤入歧途的原則要求——不能讓徒有法官職務的領導者法官自然入額,不能簡單粗暴地剝奪助理審判員們的辦案資格令其「就地卧倒」轉任法官助理,但這些顯然遠不足以防止在具體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出現游離目標之外,規避原則要求的變通之舉。因為改革方案的參與制定者和組織實施者,其自身也恰恰是改革的對象。3月17日,周強院長在全國法院電視電話會議上要求,「要敢於打破各種利益藩籬,不計個人得失,勇於向自身開刀,動自己的『乳酪』,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然而,「揮刀自宮」,顯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下得去手的。把問題交給「問題」自己解決,那後者得有多麼無私的胸懷和敢於擔當的勇氣才行呢?

其次,司改試點的「一窩蜂」局面凸現了改革主導者和地方司法主官們的政治功利思想。顯而易見的是,本次司法體制改革的框架藍圖比以往歷次改革的設計都更宏大、更深入,它不但突破了司法工具主義的傳統思維束縛,突破了部分現行法律乃至憲法的立法紅線,甚至也突破了許多局內局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對於如此重大的改革事項,非經中央決策、全國人大立法授權不能付諸實施,並且,必須首先經過局部試點,待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教訓後才能在修憲立法的基礎上全面推開。然而,目前的司改試點卻不再局限於之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在《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中確定的六省市,儼然已經在全國鋪開,甚至有的高級法院表態將於近期在轄區法院全面推開,改革「於法有據」原則顯見已被束之高閣。可是,若全國都開展起「試點」工作,那還能稱之為試點嗎?

第三,避重就輕的員額制改革方案不啻為逼迫部分法官盲目逃離的最後通牒。從幾個試點法院的員額制改革設想來看,院庭長、審委會委員以及審判員的入額仍是自然的,即便有些前置程序恐怕也是形式主義地走走過場而已,而對於助理審判員們則在形式上的業績評價之外,又祭起了考試這一法寶。且不論這些做法是否科學合理公平,是否會寒了眾多一線業務法官們的心,是否深深地損害了因工作需要被安置在行政綜合部門工作的非業務法官們的權益,單與改革的初衷相比較,即已南轅北轍、背道而馳遠矣。君不見,各地,尤其是發達地區年富力強法官們的辭職現象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這顯然並非科學司改所帶來的大浪淘沙式的適者生存效應,而是偏私任性改革所構造的劣幣逐良幣困局。難道本輪司改果真將像一些圈內人調侃的那樣,一如既往,有疾而終嗎?

⑤ 法官退出員額的利與弊

員額退出機制,是法官員額制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在優選法官。利是:為國家選擇出了優質法官。對於個人來說弊端就是不能當職業法官,如有不妥,煩請見諒。
實行法官員額制之前,全國法院有法官約20萬。其中,許多優秀法官走上行政領導崗位後,忙於行政事務,參加各種會議多,匯報或者聽匯報多,辦理大案難案少,身居法官之職卻長期不辦案,導致辦案資源嚴重浪費。
員額退出機制重在法官的選優,貴在法官動態更替,退出員額不是唯一導向,激勵保留法官才是目的。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⑥ 從法院或檢察院離職後,再從事律師工作的情況

1、天哪,朋友,你這80分除了有建議、還帶要取名的,你可真是個經營高手,剛上來就超范圍經營呀?
2、先說個名字,這比較好玩,說個供你參考:尤沈龍(沈在古漢語里可以解釋為「沉」的異體字,整個名字的含義就是潛龍)。如果能改成沈尤X可能好取名,但估計尤為父,好像不宜調換位置吧?

3、「他們對『從法院或檢察院離職後,再從事律師工作』這個問題的見解也不盡相同, 特別是比較嚴的那條,離職後不得在任職地以律師身份參與訴訟代理和辯護」:朋友,實話告訴你吧,有幾個人嚴格遵守這規定?又有幾個法官會嚴格審查?但一般影響比較大的案件可能會審查較嚴。

4、公務員的編制現在是千金難求,家裡人的想法也可以理解,符合社會趨勢。但如果你的性格不適宜於干那個(看你用的那些詞:「混進公務員編制再說,然後繼續在政治這嘆8渾水裡趟著」就知道,政治上的那一套對於你來說可能很難適應),還是不要走入流俗,人生苦短、金錢有價,把幾年的人生浪費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中,對青春是一種糟蹋、對自己是一種折磨,不如直接去做律師,早做早出道。

5、至於開始難熬的5年:收入也不會太低,起碼維護溫暖沒問題,但只要你用心、只要你努力,以後奔小康的日子應是有希望的;而且,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的那份愉快是做公務員工作給不了你的:有穩定的公務員工作,體面,但只能是給別人看的,舒心還是煎熬只有自己知道。

⑦ 法官離職的原因有哪些

復首先,法官職業尊嚴不高制,社會對法官的尊崇度不夠。職業尊嚴關乎一個職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影響這個職業的社會評價。反觀中國法官的職業尊嚴,和公務員群體幾無區別。和法官同屬一個職業群體的律師,多數人卻不願意做法官,而法官辭職後卻多願意做律師。這一點,即印證了從律師中選任法官的先天不足,因為,法官職業對律師沒有多大吸引力,少有律師願意放棄自由職業去選擇束縛更多的法官職業。
第二、法官職業保障不足,待遇不高。我一直認為,法官的待遇應高於公務員,並且,應高於公務員一倍工資,這樣,可以讓法官摒棄社會現實的困擾,專心於司法審判。只不過,在當前這種司法格局裡,我們還很難為法官謀得高工資,畢竟,現有的法官待遇是由同級財政負擔,法院和政府的其他部門相比,並無多少優勢,而政府對法院的認知和評價也決定了其不會為法院專門增加財政撥款。現在,正在探索省級財政統一管理,到底如何運作,尚在試點中。

⑧ 法官員額制是否叫停

【法律分析】
法官員額制目前尚未叫停。法官員額制,目的就在於使得這些法官的工作僅限於審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門以及法官助理人員去進行。但是由於該制度存在種種局限性,目前已經有《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自2020年2月1日起開始施行,但是這不意味著整個制度的叫停,該制度目前還在改革之重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法官員額退出辦法(試行)》
第一條為進一步完善法官管理制度,不斷深化法官員額制改革,建立能進能出的法官員額管理機制,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法官法等相關規定,按照中央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精神,結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法官員額退出,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黨管幹部;
(二)人崗相適;
(三)業績導向;
(四)能進能出
(五)公開、公平、公正。
第三條法官退出員頻,包括申請退出、自然退出、應當退出三種情形。
第四條法官自願申請退出員額,具備正當理由的,經批准後可以退出法官員額。
第五條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然退出員額:
(一)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二)調出所任職法院的
(三)退休、辭職的;
(四)依法被辭退或者開除的;
(五)實行任職交流調整到法院非員額崗位的
第六條法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退出員額:
(一)符合任職迴避情形的
(二)因健康或個人其他原因超過一年不能正常履行法官職務的;
(三)辦案業績考核不達標,不能勝任法官職務的;
(四)因違紀違法不宜繼續擔任法官職務的;
(五)根據法官懲戒委員會意見應當退出員額的;
(六)入額後拒不服從組織安排到員額法官崗位工作的;
(七)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儒但子女均巳移居國
(境)外的;
(八)其他不宜擔任法官職務的情形。

⑨ 員額制的意義是什麼

一、優化司法資源配置

員額制改革的目的就在於將一部分法官入額,從而使得這些法官的工作僅限於審理案件,而其他的工作交由行政部門以及法官助理人員去進行。

二、提高法官素質,提升司法公信力

目前我國法官的整體素質呈上升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法官的素質在不斷提升但司法的公信力卻依舊未達到人民的期許。

三、是法官職業化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法官的離職現象越來越普遍,究其原因就在於法官的工資收入相比於法律共同體中的其他職業相對較低,而辦案壓力卻逐年提升。

例如同樣從事著法律職業的律師收入要相對高於法官整體的收入水平,在面臨著案件越來越多,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法官們得到的薪酬卻不甚理想,這就導致了法官中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離職轉行去做一些高薪酬的工作。

員額制改革總體上看是對於我國長久以來司法系統制度的一次突破性嘗試。

現在的改革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對於員額制改革如何具體進行應用各地都在努力探索,員額制改革必然會使我國司法水平具有實質性的飛躍,關鍵在於找到科學的具體改革方式,隨著員額制改革本身的優勢和深入推進,我國司法水平必然會上升到一個新台階。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