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光碟
Ⅰ 為什麼法院要光碟不要u盤
不同法院規定不同,u盤,刻錄的光碟是存儲錄音證據的介質,作為存儲介質的光碟和u盤在保存數據的穩定性上是有差異的,相比較而言,u盤不利於長期保存。
關於存儲介質沒有統一的規定,不同的法院是否規定和規定內容不盡相同,為保證所移交的證據長期保存和訴訟的順利進行,建議和法院溝通後移交安全程度更高的存儲介質。
對於法院光碟證據的具體情況,根據相關法律可知,您好,照片如果存在於拍攝案件當時的相機里,應屬於法定證據中的音像製品,是直接證據。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書證應當提交原件。物證應當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交復製品、照片、副本、節錄本。
第七十一條: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辨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Ⅱ 向法院提交的視頻光碟需要整理一份文字說明嗎不整理文字說明不行嗎需要在開庭前就給法官嗎
最好有文字說明,起碼列個證據目錄表示內中是什麼東西。也肯定是法院在給當事人傳票後舉證到期日前給法院的,多媒體資料最好連原始載體都提供。
法律分析
錄音也是證據的一種,也要在舉證期限內提交。提交時要拷貝到光碟上一式幾份,然後整理出來錄音說話的內容也一式幾份提交。真偽如果對方否認由對方申請鑒定來證明。在訴訟實踐中,如果要使用錄音證據,必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一是應該提供原始載體,即錄音未經過處理,具有連續性、真實性。出具的錄音是其手機中的錄音,也當庭使用手機進行播放,錄音連貫、真實。二是錄音資料中記載的內容應當盡量清晰、准確,雙方就所談論的問題及表態均有明示。錄音可以作為追付欠款的證據,但如果要取得勝訴,還需要相關的證據佐證。相關法律中明確指出:對於一方當事人提出的有其它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但是,相關規定中並未提出自行錄制的視聽資料證據效力的具體認定規則。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決定》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書證,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經核對無誤的副本或者復製件。是副本或者復製件的,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來源和取證情況。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物證應當是原物。被調查人提供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品或者影像資料。提供復製品或者影像資料的,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取證情況。
第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提供復製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調查筆錄中說明其來源和製作經過。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電子數據採取證據保全措施的,適用前款規定。
Ⅲ 法院視頻證據是u盤還是光碟
法律分析:法院視頻證據u盤和光碟都可以。視頻屬於視聽資料,證據要有證明效力需要滿足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該證據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當事人出示的視聽資料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2、視聽資料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3、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Ⅳ 法院為什麼用光碟做證據
法律分析:作為音影證據使用,光碟是存儲錄音證據的介質,作為存儲介質,光碟有利於長期保存,關於存儲介質沒有統一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Ⅳ 法院錄音證據用的是什麼類型的光碟
首選一次性的光碟(刻錄完則成為只讀光碟,不能擦寫);法院光碟證據錄音類的比如手機錄音證據用CD光碟;視頻類的比如監控證據用DVD光碟。
只有當事人的講話才能對他本人有約束力。實踐中有人不承認被錄音人是他本人,這時應及時申請進行司法鑒定,但鑒定費用先預交,最後鑒定費用承擔問題由法院判決。當然撥打的電話最好是被錄音者在電信或者移動等公司登記的號碼。
如果是遇到欠款的情況的話,那麼錄音應讓債務人完整說出欠錢的具體金額和來龍去脈。金額最好具體到個位,越具體越好,越准確越好。
(5)法院的光碟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二條
對視聽資料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
(一)是否附有提取過程的說明,來源是否合法;
(二)是否為原件,有無復制及復制份數;是復製件的,是否附有無法調取原件的原因、復製件製作過程和原件存放地點的說明,製作人、原視聽資料持有人是否簽名或者蓋章;
(三)製作過程中是否存在威脅、引誘當事人等違反法律、有關規定的情形;
(四)是否寫明製作人、持有人的身份,製作的時間、地點、條件和方法;
(五)內容和製作過程是否真實,有無剪輯、增加、刪改等情形;
(六)內容與案件事實有無關聯。
對視聽資料有疑問的,應當進行鑒定。
Ⅵ 提交給法院的光碟要求
法律分析:一般是不接受,證據要存檔,錄音也不例外,這個還需直接問你的案子的法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三十三條 規定的證據包括下列8類:(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民訴中,證據是認定案情的根據。只有正確認定案情,才能正確適用法律,從而正確處理案件。因此,證據問題歷來是訴訟中的關鍵問題。證據的三性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不符合證據「三性」的不能作為證據來使用。證據的種類有下列七種:(一)物證、書證;(二)證人證言;(三)當事人陳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五)鑒定結論;(六)勘驗、檢查筆錄;(七)視聽資料。
Ⅶ 法院光碟要求cd還是dvd
法律分析:首選一次性的光碟(刻錄完則成為只讀光碟,不能擦寫);法院光碟證據錄音類的比如手機錄音證據用CD光碟;視頻類的比如監控證據用DVD光碟。 只有當事人的講話才能對他本人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九十二條 對視聽資料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
(一)是否附有提取過程的說明,來源是否合法;
(二)是否為原件,有無復制及復制份數;是復製件的,是否附有無法調取原件的原因、復製件製作過程和原件存放地點的說明,製作人、原視聽資料持有人是否簽名或者蓋章;
(三)製作過程中是否存在威脅、引誘當事人等違反法律、有關規定的情形;
(四)是否寫明製作人、持有人的身份,製作的時間、地點、條件和方法;
(五)內容和製作過程是否真實,有無剪輯、增加、刪改等情形;
(六)內容與案件事實有無關聯。
對視聽資料有疑問的,應當進行鑒定。
Ⅷ 很急 法院提交錄音證據是光碟還U盤
不同法院規定不同,u盤,刻錄的光碟是存儲錄音證據的介質,作為存儲介質的回光碟和u盤在保存答數據的穩定性上是有差異的,相比較而言,u盤不利於長期保存,關於存儲介質沒有統一的規定,不同的法院是否規定和規定內容不盡相同,為保證所移交的證據長期保存和訴訟的順利進行,建議和法院溝通後移交安全程度更高的存儲介質。〔摘自網路搜索〕
Ⅸ 法院光碟要什麼格式
法律分析:首選一次性的光碟(刻錄完則成為只讀光碟,不能擦寫);法院光碟證據錄音類的比如手機錄音證據用CD光碟;視頻類的比如監控證據用DVD光碟。原則上是只要能夠當庭予以播放質證即可,在法庭質證階段一般需要當事人自己准備播放設備,條件好的法院在庭審現場可能有專門的播放設備。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 視聽資料包括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錄音資料和影像資料,適用電子數據的規定。
Ⅹ 法院為什麼必須用光碟
法律分析:因為這類證據較直觀、穩定,容易判斷與案件的關聯性,只要能確認其真實性和合法性,一般可以直接作為定案依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六十八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