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中級法院
❶ 鄂州中院工作時間
摘要 鄂州中院工作時間:上午:08:00-12:00 (全年 );
❷ 信用卡惡意透支案例
湖北省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書
(2017)鄂07刑終60號
原公訴機關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李友良,男,1968年7月2日出生於湖北省鄂州市,漢族,初中文化,私營公司法定代表人,住鄂州市鄂城區。因涉嫌犯信用卡詐騙罪於2017年1月6日被武漢鐵路公安處抓獲羈押,2017年1月9日被刑事拘留,同年1月18日被逮捕,現羈押於鄂州市第一看守所。辯護人彭旺明,湖北道博律師事務所律師。
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法院審理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李友良犯信用卡詐騙罪一案,於二O一七年四月十九日作出(2017)鄂0704刑初113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李友良不服,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經過閱卷,訊問上訴人李友良,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原審判決認定,2013年1月,被告人李友良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鄂州分行辦理卡號為52×××06、信用額度為人民幣3萬元的牡丹貸記卡一張。2014年4月,李友良申請將上述信用卡額度上調至人民幣30萬元。至2016年6月25日止,李友良經多次刷卡消費、還款,後經銀行催收人員通過電話、簡訊、上門催收等方式多次向李友良進行催款,同年7月,李友良採取改變聯系方式、外出逃匿的方式逃避銀行催收,截止到2016年11月4日公安機關立案之日,仍欠本金人民幣12.2036萬元尚未歸還。2017年1月6日,被告人李友良在漢口火車站被公安機關抓獲。同年1月19日,李友良的家屬代為償還上述全部逾期本息。原判認定的事實,有戶籍信息、到案經過、羈押證明、報案材料、涉案信用卡流水明細、涉案信用卡催收通知書、上門催收照片記錄、簡訊催收記錄、信用卡申辦及額度調整材料等書證;證人賈某的證言等證據證實。原審法院認為,被告人李友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惡意透支,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李友良歸案後如實供述其罪行,依法從輕處罰;當庭自願認罪,退還逾期本息,均可酌情從輕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款第(四)項、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之規定,以被告人李友良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五萬元。原審被告人李友良上訴辯稱,我的信用卡是可以分期還款的,由於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信用卡借款,但一直在努力還款,沒有非法佔有故意不是惡意透支,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辯護人彭旺明辯護提出,李友良在信用卡限定額度內透支,用於了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用於揮霍或者其他非法活動,不是惡意透支;因其經營的企業出現特殊困難,造成信用卡透支額未歸還,企業有資產不可能逃避欠款,沒有非法佔有故意。其行為不構成信用卡詐騙罪。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查明上訴人李友良持工行銀行信用卡超過規定期限透支,經發卡銀行多次催收,至案發前尚欠人民幣12.2036萬元未歸還的事實清楚。有發卡銀行的惡意透支金額情況說明、查詢信用卡交易明細、查詢牡丹卡賬戶信息、信用卡透支催收通知書及掛號信函收據、上門張貼催收通知單的照片記錄、簡訊催收記錄、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信用額度調整申請書及審核材料,在逃人員登記信息表、李友良戶籍信息、歸案情況說明、羈押證明報案材料等書證;證人賈某(工商銀行卡部工作人員)的證言;李友良的供述等證據證實。證據均經一審庭審宣讀、出示並質證,二審核實,其來源合法、有效,所證內容客觀、真實,本院予以確認。本院認為,上訴人李友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持信用卡惡意透支,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期限透支,並經發卡銀行兩次催收後超過3個月仍不歸還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惡意透支」;透支後逃匿、改變聯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的,應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故李友良及其辯護人上訴辯護關於其行為不是惡意透支,沒有非法佔有為目故意等辯護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李友良在公安機關立案後一審判決宣告前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依法從輕處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審判程序合法、量刑適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 鄧劍波
審判員: 徐鈺城
審判員: 明延發
二O一七年七月十二日
書記員: 梁丹
❸ 鄂州今年2月14號殘忍殺人焚屍拋屍長江企圖滅屍案在法院壓著不立案怎麼辦今年2月14日,鄂州澤林鎮
本案於今年11月21日星期四上午8點30分在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公審,請關注此專案的民眾、願意參屬加的民眾,替被害人慘遭殺害鳴冤不服的民眾屆時到中院參加公審旁聽,(地址:鄂州濱湖大道摩托車市場轉盤旁),更請求鄂州市政協、人大、婦聯領導能屆時到場參加庭審旁聽,替被害人做見證。
❹ 湖北鄂州市區有幾個法院
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各區/縣的基層人民法院。
法院沒有特殊名字,只有最高人民法院/xx省高級人民法院/xx市中級人民法院和/xx縣基層人民法院以及特別法院。
❺ 鄂州公交卡去哪裡辦呢,
截止至2020年4月份,鄂州公交卡辦理網點有鄂州市政務服務中心公交IC卡窗口(市民中心)、市公汽公司一樓公交卡窗口。
持有全國交通「一卡通」的市民可在全國210座城市通過刷卡乘坐公交車。全國范圍內,凡是貼有紅綠雙色、寫著「交通聯合」四字標志的公交車、地鐵、計程車,都支持全國交通「一卡通」刷卡使用。
全國交通「一卡通」帶有「交通聯合」標志,由交通運輸部主導發行,可實現跨市域、跨交通方式消費的互聯互通新型卡種。該卡採用非實名制,不記名,不掛失。
(5)鄂州中級法院擴展閱讀:
鄂州公交包括了公交汽車、輪渡和計程車。
市區線路(鄂城區):
1路:武漢東廣場—富坤時裝。
2路:裕江花苑—馬家田鋪。
3路:市博物館—市博物館。
4路:市黨校行政學院—澤林。
5路:火車站—火車站。
6路:武漢東(西站)—武漢東(西站)。
7路:朱家堖—東方世紀城。
8路:鄂鋼二號門—海寧皮草城南。
9路:明堂市場—程潮鐵礦。
10路:火車站—火車站。
11路:明堂市場—碧石中學。
12路:市城市福利中心—火車站。
13路:市博物館—瀾都園。
15路:裕江花苑—武鋼球團礦。
16路:杜山鎮—杜山鎮。
17路:裕江花苑—吳城鋼鐵廠。
18路:裕江花苑—周鋪。
19路:裕江花苑—華光。
20路:東方世紀城—意邦游樂園。
21路:鄂鋼二號門—豪威城市廣場。
22路:裕江花苑—海寧皮草城東。
23路:火車站—新民街小學。
26路:濱湖橋轉盤—燕磯鎮政府。
27路:得勝—得勝。
28路:市中級法院—燕磯客運站。
❻ 繼續盤問的繼續盤問和留置的法律性質
繼續盤問和留置制度是由《人民警察法》第9條規定的。公安部在隨後發布的《關於公安機關執行〈人民警察法〉有關問題的解釋》中又特別規定:「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公安派出所,城市公安分局和縣(市)公安局可以設留置室」。據此,有人就理解為在事實上就形成繼續盤問和留置制度的實際內容為:被盤問人經該公安機關批准繼續盤問後,即被留置於留置室,以便繼續盤問。在留置室的設置中,公安部規定,留置室必須具備「安全、衛生、通風、採光」等基本條件。正是出於安全考慮,留置室一般都是「鐵門、鐵窗、鐵鎖」。很明顯,對於公民和社會而言,繼續盤問和留置的現實意義就是公安機關以限制人身自由為手段對被繼續盤問人進行留置以以保證繼續盤問得以順利進行的一種強制性法律措施。於是,他們就提出這種強制措施是行政強制措施還是刑事強制措施的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特別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人民警察法》並沒有明確規定繼續盤問等同於留置,也沒有對繼續盤問和留置的法律含義予以明確,同時也沒有規定對繼續盤問人必須採取留置手段。當然,《人民警察法》在這發面做了模糊處理,具體原因在此暫不討論。依筆者理解,繼續盤問和留置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法律行為。繼續盤問是一種警察調查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余凌雲在《警察調查權之法律控制》一文中就明確指出繼續盤問制度是警察調查權),留置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繼續盤問既然是一種調查權,那麼,被調查對象既可能是自願配合調查,也可能是被強制接受調查。也就是行政法學上的任意性調查和強制性調查。任意調查,是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調查方法,指純粹依賴被調查人協助和同意而進行的調查;強制性調查即是指依賴強制性手段迫使被調查人接受調查。表面上看,好像繼續盤問是強制調查,但如前所述,《人民警察法》並未規定對被繼續盤問人必須留置,那麼也就可以理解為如果被繼續盤問人自願接受公安民警繼續盤問,那麼,繼續盤問就是一種任意性調查;反之,只有當被繼續盤問人拒絕配合公安民警繼續盤問時,繼續盤問才會是一種強制性調查。
當前的一種通行的觀念是把留置與繼續盤問相等同,這於公安機關依法執行職務是極為不利的。因為留置作為一種行政強制措施,將會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後果,這在後面再討論。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說留置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關於對留置的法律性質的認定,《人民警察法》沒有作處明確的規定,對於其法律性質的認識,應當說是走過一段曲折的道路。最初就有人不承認留置是一項行政強制措施,而認為是一項刑事強制措施。
我們知道,刑事強制措施來源於《刑事訴訟法》的明確規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章的有關規定,刑事強制措施只有如下五種: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很顯然,留置盤問措施不是刑事強制措施。
根據《人民警察法》第6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具有雙重職能,一是刑事偵查職能,即公安機關有權對其發現的犯罪事實立案並採取偵查所需的法律措施;二是行政管理職能。公安機關行使繼續盤問和留置權是一種行政行為,這一點在理論上應當沒有分歧。1997年公安部在下發給各公安機關的《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基本系質考試復習題要》(公安部政治部編)一書中給留置所下的定義是:「留置是指公安機關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在一定時間內對被盤問人依法進行繼續盤問的一種治安行政措施。」這里我們注意到,公安部政治部在定義中並未使用「強制」二字 .那麼,留置盤問究竟是不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法學上給行政強制措施的定義是:「行政強制措施,系指國家行政機關為維護和實施行政管理秩序,預防和制止社會危害事件與違法行為的發生與存在,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針對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人身、行為、及財產進行臨時性約束或處置的限權性強制措施行為」。行政強制措施作為一種獨立的具體行政行為,又作為行政強制行為的一個構成要件,具有下列法律特徵:1、強制性。它意味著當行政機關實施強制措施時,對象人具有隱忍的義務,否則要承擔法律後果;2、非處分性。它一般是限制權利,而不是處分權利;3、臨時性。強制措施都是一種中間行為,而不是最終行為;4、實力性。以作為物理性的動作為特徵,如對人身的約束。仔細分析一下,留置的特徵與行政強制措施的特徵完全吻合。1、強制性。它是不以被盤問人的意志為轉移的;2、非處分性。《人民警察法》第9條明確規定:「經繼續盤問,公安機關認為對被盤問人需要依法採取拘留或者其它強制措施的,應當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作出決定;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能作出上述決定的,應當立即釋放被盤問人。」由此可見,留置具有非處分性;3、臨時性。留置的時間一般為24小時,最長不超過48小時。可見,它只是一種臨時性限制人身自由措施;4、實力性。留置措施是由公安機關負責實施,被留置盤問人在留置期間人身失去自由。
很顯然,從理論上來講,留置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近幾年來,公安部在一些規范性文件中已經明確承認留置是一項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如1998年10月13日公安部批復給北京市公安局的《關於盤問留置時間可否折抵勞動教養期限的批復》(公復字[1998]4號)中就明確指出「在辦理勞動教養時,對被勞動教養人採取留置等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先期羈押的,其被羈押時間應當折抵勞動教養時間。」
在司法實踐上,近年來已經有一些公民對公安機關的留置決定提起行政訴訟,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1999年4月,湖北省鄂州市農民劉祥安因涉嫌盜竊同村村民的珍珠蚌被鄂州市梁子湖區公安分局留置盤問,後因證據不足釋放。此後,劉祥安狀告該分局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當地兩級法院都認為梁子湖區公安分局留置劉祥安的行為是一項行政強制措施,劉祥安有權對公安機關提出起訴。後來經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以梁子湖區公安分局違反法定程序為由,判決撤銷了該分局對劉祥安的留置決定。
承認留置是一項強制措施,既是法學理論的勝利,也是我國依法治國方略和三個代表重要理論深入人心的必然結果。然而,留置作為一項行政強制措施,就必然會產生一定得法律後果。
❼ 中級法院的職能是什麼
人民法院以及基層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能是:(1)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專(2)通過審判活動,懲辦屬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3)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4)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5)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6)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❽ 鄂州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我賠償受傷人費用什麼時候執行怎麼執行
判決生效後,債務人沒有按判決書的判決履行義務的,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就可以啟動強制執行程序。
人民法院可以執行被執行的可執行財產,包括動產(存款、收益和可實現的預期收益)和不動產(房屋、車輛等)。
❾ 中級人民法院在哪裡
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專
(二)在直轄市內屬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三)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四)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以此來看,中級人民法院一般設立在到地州一級,也就是說一般設立在市政府、州府所在地。
❿ 鄂州10路公交路線
新火車站-新火車站(上行)06:15-21:00 收起站點
新火車站 - 胡蔡咀 - 多佳紡織城 - 城南客運站 - 廣電中心 - 觀瀾花園 - 市財政局 - 花園小區 - 市中級法院 - 五里墩小學 - 五里墩 - 水果市場 - 建材市場 - 廟鵝嶺 - 培訓中心 - 小西門 - 雨台山賓館 - 輪渡碼頭 - 新民街小學 - 東城小學 - 吳都古肆 - 市國稅局 - 實驗中學 - 區信合 - 濱湖橋 - 市六中 - 官柳小區 - 市中級法院 - 花園小區 - 市財政局 - 觀瀾花園 - 廣電中心 - 城南客運站 - 顧地塑膠 - 胡蔡咀 - 新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