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東條英機的法官
㈠ 東京審判最後投死刑的那個法官是哪個國家的
應該是匿名的。
東京審判(Tokyo Trial)是指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的國際大審判,審判對象包括東條英機、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等對中國和亞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戰犯。
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
㈡ 東京遠東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在歷史上是怎樣記述的
1945年9月11日,日本前首相東條英機等39名戰犯被宣布逮捕。11月19日,小嘰國昭等11名戰犯被捕。12月2日和16日,平沼騏一郎、廣田弘毅、近衛、木戶幸一等68名戰犯被捕,近衛在赴獄報道前服毒自殺。戰犯被關押在東京巢鴨監獄候審。
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荷蘭、菲律賓、加拿大、紐西蘭和印度10國各派出l名法官,澳大利亞的韋伯為首席法官,美國的約瑟夫•B•凱南為首席檢察官。憲章規定,被告有權選擇辯護人,但法庭可隨時不承認其選擇的辯護人。
1946年4月29日,對東條英機等28名被告正式起訴。1946年5月3日,東京國際遠東軍事法庭正式開庭。
法庭設在原日本陸軍省會議廳,庭長室設在東條英機原來的辦公室里。由於中國法官梅汝敖據理力爭,法官座次除首席法官外,按日本投降書受降國簽字順序美、中、英、蘇、加、法……等排定。審理採用英美法律,分立證和辯論兩個階段。
開庭第一天和第二天,首席檢察官宣讀了長達42頁的起訴書,歷數了28名被告在戰爭中的罪行,列舉55項罪狀,指控他們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違反人道罪。
5月6日,全體出庭被告均聲辯自己「無罪」。東條英機說:「對一切訴因,我聲明無罪。」被告方面援引「罪刑由法定」,「無法則無罪」,「禁止事後立法」等法律原則,企圖逃避制裁。法庭認為,被告罪行很早以前就被國際法認為是犯罪。被告辯護方面還強調,戰爭是國家行為,是國家間的現象,主體是國家。國際法只審理主權國家的行為。法庭認為,國家違反條約,發動侵略戰爭,責任總是在個人身上。
審理過程中,在涉及中國問題時,中國方面出證的有秦德純、王冷齋和溥儀等人。秦德純和王冷齋主要就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對北大營攻襲,日軍大肆擄掠的罪行作了揭露。溥儀由前蘇聯派人從他所在押的前蘇聯伯利監獄伴送東京出庭作證,講述了他如何被土肥原從天津劫持到東北,坂垣如何指示人毒死其親婦,逼他討娶日婦為後等情況。
1948年4月16日,法庭宣布休庭,以進行討論,作出最後判決。在討論過程中,法官們在對東條英機等戰犯是否應該判處絞刑的問題上發生了較大分歧。庭長韋伯主張流放,美國法官主張只將發動太平洋戰爭和虐待美軍戰俘的戰犯判處死刑。中國法官要求嚴懲土肥原賢二和松井石根。
從這樣一個分歧中可以看出,雖然來自各國的法官都是同盟國的成員,但是,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利益不同,對待戰犯的判決結果也不同,就美國人來說,只有那些迫害過美國人的日本戰犯才應該處以死刑,而他們雖然作為11個同盟國的法官代表,卻沒有看到其他國家的人民的呼聲和要求。到最後法庭以6票對5票的微弱多數作出死刑判決。
1948年11月4日,法庭開始宣讀1231頁的判決書,至12日宣讀完畢,對25名出庭被告判決如下:判處絞刑7人: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東條英機。判處無期徒刑16人:荒木貞大、畑俊六、星野直林、木戶幸一、平沼騏一郎、小嘰國昭、南茨郎、岡敬純、大島浩、佐藤賢二、島田繁太郎、鈴木貞一、松本欣五郎、賀烏興宣、白烏敏夫、梅津美治郎。判處有期徒刑20年1人:東鄉茂德。判處有期徒刑7年1人:重光葵。審判過程中,被告松岡洋佑前外相和永野修身海軍大將病死,日本侵略理論家大川明因發狂而中止受審,實際出庭被告25人。
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閉庭。根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規定,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於1948年11月22日批准了法庭的全部判決。
然而,麥克阿瑟並未按法庭憲章條例立即執行判決,而是將土肥原、廣田、木戶、佐藤、島田、東鄉等人的上訴書遞給了美國最高法院,從而推遲執行了對所有被告的判決。
12月6日,美國最高法院決定接受上訴,定於1948年12月16日著手分析案情。
消息傳出,世界輿論大嘩。東京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敖指出:「如果代表11國的國際法庭所作的決定要由某一國的法庭來重新審理,不管他是多麼高級的法院,都當然會使人擔心,任何國際決定和行為都要同樣受到一個國家的重審和改變。」
東京法庭的荷蘭法官羅休聲稱,美國最高法院的決定是「令人震驚的錯誤」。一位檢察官批評麥克阿瑟說:「他己超越自己的許可權,不會區分遠東軍司令和盟軍司令兩種職責的差別。」
在世界輿論的壓力下,美國司法部副部長致函美國最高法院,指出它無權干涉東京法庭的判決。美國最高法院於12月16日決定延緩對「上訴書」的審理,最後於12月20日以6票對1票作出拒絕受理的決定。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宣判40天後,1948年12月23日,東京時間0時30分時,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在東京巢鴨監獄中被絞死。其餘被判處的戰犯入獄服刑。對這些罪大惡極的日本首要戰犯作出的嚴正判決,受到了世界輿論的歡迎。
㈢ 《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是誰
梅汝璈
《東京審判》是由高群書執導,劉松仁、曾江、英達、朱孝天等擔任主演的歷史紀錄片。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該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
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
評價
電影中法庭的戲拍挺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台詞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揚頓挫。部分上海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大事件、小細節的藝術手法。
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㈣ 東京審判中,是誰將東條英機送上了絞刑架
抗日戰爭時期,東條英機是日本的首相,是他炮製了一系列侵略擴張的行為,同時發動偷襲珍珠港也是他的授意,日本的野蠻侵略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梅汝傲還積極勸說其他國家代表,不要被日本人的一些虛假的承諾迷惑。最終在投票的時候,支持判決死刑的國家以6票對5票,最終決定對東條英機,松井石根等一批罪惡深重的戰犯判處死刑,而東條英機則被判處絞刑。
㈤ 《東京審判》中那個中國法官和那幾個日本犯人叫什麼
《東京審判》中日本戰犯的名字與中國法官的詳情
中華民國: 梅汝璈 律師;立法院立法委員 (吳學義法律顧問)
共有28個被告被審判,大部分是軍事或政治的領導者。兩個被告(永野修身、松岡洋右)於審判期間自然因素死亡。大川周明在審判期間裝瘋,而逃脫了正義的審判。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絞刑
七名甲級戰犯因為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判決絞刑。他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池袋的巣鴨監獄執行死刑。
東條英機,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遠征軍指揮官、前陸軍大臣、前首相。
板垣征四郎,陸軍大將,日本陸軍大臣、前關東軍參謀長、前中國派遣軍參謀長。
木村兵太郎,陸軍大將,前駐緬甸日軍總司令。
土肥原賢二,陸軍大將,特務、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軍官。
廣田弘毅,男爵,日本前首相。東京審判被絞死的唯一文官戰犯。
松井石根,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武藤章,陸軍中將,日本前第十四師團參謀長、前陸軍省軍務局局長。
▲終身監禁
16個被判決終身監禁。三個(小磯國昭、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死於獄中,而其他的於1955年假釋出獄。
荒木貞夫,陸軍大將,日本前文部大臣。
梅津美治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參謀總長、前關東軍司令。死於獄中。
大島浩,日本前駐德國大使。
岡敬純,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省軍務局局長、海軍次官。
賀屋興宣,日本前大藏大臣。
木戶幸一,侯爵,日本前內大臣、前文部大臣。
小磯國昭,陸軍大將,前朝鮮總督,日本前首相。死於獄中。
佐藤賢了,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省軍務局長。
嶋田繁太郎,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大臣、前海軍軍令部總長。
白鳥敏夫,日本前駐義大利大使、外務省顧問官。死於獄中。
鈴木貞一,陸軍中將,日本前內閣企劃院總裁兼無任所國務大臣。
南次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軍司令、前朝鮮總督。
橋本欣五郎,陸軍大將,中日戰爭的煽動者、日本翼贊政治會(法西斯統治下的議會)總裁。
畑俊六,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平沼騏一郎,男爵,日本前國務大臣。死於獄中。
星野直樹,日本前書記官長兼國務大臣。
▲有期徒刑
重光葵(7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 ,假釋後於鳩山一郎內閣服務。
東鄉茂德(20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死於獄中。
判決前病死
永野修身,海軍元帥,日本前海軍軍令部總長(1947年1月2日死亡)。
松岡洋右,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1946年6月27日死亡)。
▲免予起訴
大川周明,日本法西斯文人、種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理論家、九一八事變直接組織者和參與者,受審後即患梅毒性腦炎而引起的精神異常而被認為免除追訴
[編輯本段]審判前已死戰犯
杉山元 ,陸軍元帥、第一總軍司令(戰敗畏罪自殺)
本庄繁 ,陸軍大將、前關東軍司令(戰敗畏罪自殺)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近衛文麿,公爵(繼承),前日本首相(戰敗畏罪自殺)
山本五十六,海軍元帥(追贈),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戰時擊斃)
南雲忠一,海軍大將(追贈),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官(戰時戰敗自殺)
阿南惟幾,陸軍大將,陸軍大臣(戰敗當天自殺)
中島今朝吾 ,陸軍中將,原第十六師團的師團長(抓捕前一天病死)
柳川平助,陸軍中將,原近衛內閣國務大臣,原第十軍司令(戰時病死)
㈥ 東京審判 內容簡介
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 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的國際審判。1946年1月19日,遠東盟軍最高統帥部根據1945年12月16—26的莫斯科會議規定,發表了特別通告,設置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同時頒布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其內容與英、美、蘇、法4國在倫敦簽署的《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基本相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英、美、蘇、法、澳、荷、加、新(西蘭)、印(度)、菲各1名法官組成,共11名;11國又各派檢察官1人。澳大利亞法官 W. F. 韋布任庭長,美國律師J.基南任檢察長。中國委派法學家梅汝璈為法官。由11國檢察官組成的委員會於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拆書。被告28人,除松岡洋右等3人已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外,實際受審25人。起訴書控告被告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審訊自1946年5月3日開始。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處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絞刑,木戶幸一等16人判處無期徒刑,東鄉茂德判處20年徒刑 ,重光葵判處7年徒刑 。7人絞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東京巢鴨監獄執行。絞刑於1948年12月22日執行。自1950年起美國不顧世界輿論的反對,將判刑的首要戰犯陸續釋放出獄。這次審判並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意志。但確認侵略戰爭為國際法上的犯罪,策劃、准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者列為甲級戰犯,是對國際法戰犯概念的重大發展。
電影版
中文名稱:東京審判
英文名稱:The Tokyo Trial
發行時間:2006年
電影導演:高群書 Qunshu Gao
電影演員:曾志偉 Eric Tsang
曾江 Kenneth Tsang
林熙蕾 Kelly Lin
謝君豪 Kwan-Ho Tse
劉松仁 Damian Lau
朱孝天 Ken Zhu
英達 Da Ying
小池幸次
星野晃
小池榮
名取幸政
大島宇三郎
地區:大陸
語言:普通話
◇ 劇情簡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梅汝璈飛抵東京。東京的中國同仁及朋友為梅汝璈舉行了一個歡迎宴會,席間,顧毓秀鄭重地贈送了一把寶劍給梅汝璈。《大公報》記者肖南負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全程跟蹤報道。在宴會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動和歡欣,但他卻預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艱難……
大審判終於開庭了,中國的審判團遭受了種種挑戰和挫折,面對各國法官們的偏見與刁難,中國法官和檢察官們與他們鬥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不了解的種種不利因素,在庭審辯論中取得了上風。日本右翼勢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後,立即趕往告知,最終挫敗了刺殺計劃。最後的審判到來了。遠東國際大法庭做出判決,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被處以絞刑……
《東京審判》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在國際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衛自己尊嚴的故事。
當時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人居然佔多數。以梅汝璈(劉松仁飾)為首的中國法官,最終是怎麼樣將東條英機等戰爭罪犯送上絞刑架的呢?影片創作者經過大量的歷史調查,為觀眾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因為該片故事全部發生在1946年的東京,片中扮演梅汝璈的劉松仁,扮演向哲浚的曾江,扮演倪征燠的英達均一口流利的英語;扮演中國記者肖南和日本戀人和田芳子的林熙蕾操一口流利的日語漢語;而憑《南海十三郎》成為金馬影帝的謝君豪和曾志偉的對白是日語;再加上由日本演員扮演的律師廣瀨一郎、戰犯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由美國百老匯著名演員扮演的盟國檢察官季南、法庭庭長衛勃,無論敘述風格還是製作氣勢均強烈透出導演高群書深受好萊塢主流商業片的影響,是國產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萊塢氣象的大片。
㈦ 電影<東京審判>里的中國法官,裡面簡稱"梅教授"全名是什麼還有哪個壞蛋東條英機判的絞刑
中國法官梅汝璈
梅汝璈(1904~1973) 中國法學家。字亞軒 。江西南昌人 。
20年代在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學習。在清華學習期間,梅先生在《清華周刊》發表多篇文章,如第286期的《清華學生之新覺悟》、第295期的《辟妄說》和第308期的《學生政治之危機及吾人今後應取之態度》等,表達出其年輕時代的憂國憂民之心。
東京審判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
28名被告前十位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廣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貞夫、平沼騏一郎、重光葵。遠東軍事法庭從1946年5月3日第一次開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審判完畢審判期間開庭818次,審判記錄共48412頁,有419人出庭作證,有779人書面作證,受理證據4300餘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國際法庭於1948年11月4日開始宣判:判處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絞刑1948年12月22日執行。
㈧ 東京大審判的中國法官是誰,為我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東京大審判的中國法官是誰,為我國做出了哪些貢獻?
一、東京大審判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東京大審判是在二戰結束之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的東京對二戰中的日本戰犯進行的審判。當時的法庭由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在審判中,中國代表團受到了種種的困難和挫折,然而,整個法庭上不贊成對這些戰犯處以死刑的人居然佔了大多數。中國的法官和檢察官們在面對其他各國法官們的偏見和刁難的時候,他們鬥智斗勇,克服了對美國法律了解等種種的不利因素,終於在庭審辯論上取得了上風。這次審判持續了長達兩年的時間。最終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7名日本甲級戰犯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