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美老法官
① 老法官的寄語,退休老幹部
你好,解答如下;
要做一名好的法官,前提是為人剛正不阿,在審判中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不畏權勢,不懼打擊迫害,不貪戀錢財美色作出合理合法的判決。
② 用好的詞語贊頌法官有哪些
1、執法如山
【拼音】: zhí fǎ rú shān
【解釋】: 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八回:「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2、剛正不阿
【拼音】: gāng zhèng bù ē
【解釋】: 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出處】: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謁者,便以為不賢。」
3、鐵面無私
【拼音】: tiě miàn wú sī
【解釋】: 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個『監社御史』,鐵面無私才好。」
4、明鏡高懸
【拼音】: míng jìng gāo xuán
【解釋】: 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人心膽。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
【出處】: 《西京雜記》卷三:「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5、正義凜然
【拼音】: zhèng yì lǐn rán
【解釋】: 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於胸懷正義而神態庄嚴,令人敬畏。
【出處】: 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大義凜然,奮裙首倡。」
③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馬背上的法庭觀後感 法庭,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詞,儼然是神聖的。這部《馬背上的法庭》 ,也是從一個 側面講述了這個司法權力運作的空間維度。 影片講述了一個「司法下鄉」的故事,五十多歲的法官老馮、因為法官職業化而行將退休 的摩梭族書記員楊阿姨還有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彝族大學生阿洛三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 法庭——馬背法庭,在這個移動的法庭上,他們在情與法碰撞中定紛止爭。 在一般的法律人或中高層階級的眼中, 糾紛應該通過傳喚當事人到法庭的方式解決, 但 對於基層甚至是底層司法來說,卻有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馬背上的法庭》中, 「法庭」是處 於一種主動上門服務性質的,這也油然成為了中國法制的一大特色。因為地區差異的關系, 另外再加上種種自然的、 人文的和歷史的不定項及無可避免因素, 我國的國家權力對某些農 村鄉土社會的控制相對來說還是較為松動和薄弱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以及 各方面不等的基礎層面,因此, 「司法下鄉」一詞也成為了國家權力在其權力的邊緣地帶試 圖以法律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權威的有效屏障和保證,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使得國家意求的秩序 得以了貫徹落實。 在浩瀚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國家權力對廣袤的農村都是顯得望成莫及,渺小而卑微,曾 經的「農村包圍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如今,卻也只是沒多大性質度的存留,而 在影片中,也只有國徽和法官服昭示著國家權力的存在,彷彿成為了一種信仰,有些許宗教 意味了吧,但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 「豬拱罐罐山案件」或許是對這部影片的一個 小概括,在這個案件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話語系統,一種是以老馮為代表的鄉土性 話語系統,一種是以阿洛為代表的精英化話語系統。精英化話語系統是現代化的,在現階段 中國話語系統中處於強勢地位, 它總是表現為一種對傳統的革命態度, 對西方文明的推崇備 至,以法治為其主要精髓。而鄉土性話語系統是中國傳統的表述,一種依靠傳統生活的生存 態勢,它注重倫理親情、傳統習慣,法律成為解決糾紛的補充性手段,是退而求其次的策略 性手段。 現代化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但是, 中國不應該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迷失方向。 迷失自我。 一個社群之所以稱其為民族, 就在於它擁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模式, 法治究其實質就是規則之 治,是一種能夠有效運作的生活模式,在建構規則的過程中,不能總是照搬西方模式,更應 該的是「量體裁衣」。
④ 老公是法官怎樣誇他
無論老公是什麼樣的職,只要他正常工作,盡心盡力對家庭負責,都是好老公,不能因為老公是什麼法官等特殊職業就無限期的誇獎他,任何崗位,任何職業都有好有壞,只要你的老公並公執法,你就可以正常的誇他,但是也不能誇大其詞的誇自己的老公
⑤ 贊美法官的成語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
執法如山、秉公辦案。
不徇私情、剛直不阿。
不畏權勢、鐵面無私。
明察秋毫、體恤民情。
正大光明、一視同仁。
有法必依,堅貞不屈。
⑥ 歌頌人民法官的詩歌
法官,一份普通的抄職業
他們為了襲柴米油鹽而努力工作
法官,也是神聖的事業
他們為了公平、公正法治而鞠躬盡瘁
網路配圖
法官,在國徽的注視下
用一柄金色的法槌
敲響正義響鍾
法官,是當今的忒彌斯
左手高舉天平
度量世間不公之事
右手持誅邪劍
誅殺世間邪惡之徒
網路配圖
法官,肩負著法律賦予的使命
為了弘揚法治
與家人聚少離多
為了堅守使命
不惜以生命為代價
網路配圖
我們的吳興國法官
我們的高德文法官
還有很多很多
為了法治事業而獻出生命的法官們
你們的生命逝去了
但是,還有很多後輩晚生、青年才俊
正朝著你們用生命堅守的事業而前行
網路配圖
你們放心吧
我們也是青年法官中的一員
你們放心吧
我們也會用生命去堅守這份使命
你們放心吧
我們將秉持公平正義之心
網路配圖
常懷弘揚法治之志
讓不公之事盪然無存
讓作惡之人得到應有的懲罰
讓我們的法治之路更加寬敞
⑦ 跪求一篇朗誦稿,4人朗誦,歌頌法官或是法院方面的~~
歌頌法官 你平凡得像一滴水 你踏實得像一座山 你敏銳得像劃破雲層的閃電 你一腔愛柔情似水 折射出陽光下七彩的斑斕 你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你那雙睿智的眼睛閃耀著人民法官的威嚴 你那怦怦跳動的心臟與人民的利益血脈相連 你身穿黑色的法袍 卻像花一樣耀眼 高潔得如同盛開的雪蓮 綻放著神聖與庄嚴 端坐在高懸的國徽下 你的凜然正氣讓犯罪分子聞風喪膽 金色的法槌敲定便撐起一片藍天 你的情感像春雨一樣細膩 你的胸懷像海洋一樣寬廣無邊 你堅毅又柔情 平凡又偉岸 愛與恨 血與淚 在你身上如此巧妙的融合 你志在兼濟天下 以鏟除邪惡伸張正義為己任 你執著於廉潔奉公出淤泥而纖塵不染 是誰為無助老人的贍養 而忘了家中年邁的父母 是誰為夫妻的團圓生活 而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 是你 自豪的人民法官 城市的街巷 田間的阡陌 山區的風塵 在這廣闊的大地上 為了法律的尊嚴 為了這片土地的安寧與發展 在善與惡、正與邪的較量中 你總是站成一個精確的坐標 捍衛著人間正道 留住了世間溫情 在這份安寧這份溫馨中 有你的夢境你的追求 有你付出的每一份熱忱 每一滴血汗 把綠色奉獻給大地 把白鴿奉獻給和平 把法律奉獻給人間
⑧ 贊美檢察的句子
【第1句】春夏秋冬天上雲,風霜雨雪腳下路。三年前,正值花季歲月的我,踏進了人民檢察的聖壇,幾多感慨、幾多喜悅,是幸運,是挑戰,是磨礪,更是奮發。我想:人生,是短暫的,短暫得像流星,一閃即逝。生命的本身並不特別,是價值賦予她靈氣與色彩,生命的價值是由每個人自己創造的,只有依靠自我的執著與追求,才能做好人民滿意的檢察官,為生命揮灑絢麗。
【第2句】厚厚案卷,好似荊棘叢林一片,檢察官,手執正義,擊落一個個骯臟的飛蟲,喚醒一個個沉睡的心靈,你是法律的使者,度化人間的丑惡,你是道德的化身,蘅定世間的不平,法庭上燦美的國徽,時時為你照亮前行的征程,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為縛世間凶頑,日夜搜尋在字里行間,撥開層層迷霧,躲過顆顆糖彈,分辨「羔羊」與「惡虎」,是您,持法律之箭,為社會的安寧,懲惡揚善,你雄壯的軀體,是共和國的銅牆鐵壁,你矯健的身影,是正義的獵獵旗幟,檢察,因你而更加磅礴,正義,因你而更加偉岸,你狹窄的天地,比宇宙還博大精深。
【第3句】你不是法官卻擁有法官一樣的威嚴,你不是警察卻擁有警察一樣的威武,你是檢察官一名平凡而普通的戰士,檢察一個特別又令人尊敬的崗位,你手擎正義之劍懲凶除惡,你不畏強權反腐倡廉,你一身傲骨不懼各種誘惑,你歷經風雨歷練不改執著信念,你沒有刻意的雕琢和偽裝你不怕流言惡語的傷害,你就是一個無私無畏的檢察戰士,幾十年風風雨雨,信念與執著鑄就了一個正義的執法者,我只看見你一臉剛毅,我只看見你忙碌中疲憊的背影,公正是你的靈魂,歲月寫就成熟與厚重,年輪刻寫搏擊的足跡,光榮鑄成輝煌的理想,風霜雨雪凝聚成熟與厚重,累累碩果是你靚麗的風景。
【第4句】三年的檢察生涯,使我對人民檢察官這五個大字有了深深的感悟,讓我看到了法庭上公訴人義正辭嚴指控犯罪的亮麗風采,看到了檢察幹警不畏權貴,與罪犯鬥智斗勇的颯爽英姿。我們人民檢察官用熾熱的愛、深深的情踐行了「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誓言;以自己的青春和執著呵護著公平正義,用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鑄就了永恆不朽的檢魂。
【第5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有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是艾青的兩句詩,讀著這樣的詩句,我就會聯想到那些為腳下的這片聖潔的土地默默奉獻的人民警察官。他們很普通、很平常,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出一點特殊的地方,但是正是這些普通人他們憑著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和熱愛,懲處了一個個犯罪分子,用法律的尊嚴維護了黨和人民的利益,象盤石牢牢捍衛著我們的祖國。
【第6句】這難道就是我們檢察官嗎?不,當然不是。檢察官是人,食人間煙火。他們同樣擁有妻兒老小,同樣需要親人、朋友和友情。你看:在送往災區的一床床被褥,一件件衣服,一張張人民幣,就是檢察官們拳拳愛民之心、兒女情長之意!這才是我們的檢察官,是責任在身,心繫人民,默默奉獻的人民檢察官!也許有人要問:這是為什麼?是啊為什麼呢?我來告訴你:因為他們選擇了從檢之路,就是選擇了一種責任,選擇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那將是屬於形形色色、沒完沒了的案件;屬於厚厚薄薄、長長短短的卷宗;屬於長城和橄欖枝構成的神聖的檢徽。一句話,為了就是這片聖潔的土地。
【第7句】在「兩個率先」的偉大征程中,是我們人民檢察官,緊握法律的利劍,檢徽閃耀。在和諧社會的藍圖繪制中,是我們人民檢察官,不畏艱難,較量污穢與邪惡,捍衛公平和正義,三水大地可鑒,七彩日月作證。群眾的囑托、百姓的期望和人民的心意,讓我們一點一滴的輸進記憶。青天白日的花朵,裝點著湛藍和美麗,雷霆萬鈞的怒吼,讓邪惡無處逃逸。我們,將除暴安良的信念深埋於心底,用鐵肩柔骨擔當起社會道義。
【第8句】贊美你,人民檢察官,你英姿颯爽,大義凜然。贊美你,人民檢察官,你肩負著黨的信任,人民的期盼。為了共和國的肌體永遠健美,你把反腐的利劍高懸;為了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你披荊斬棘智斗凶頑。
【第9句】又是一年春草綠, 花開花落幾度秋。數不清多少個黑夜白日,多少個嚴寒酷暑,我們姜堰一代又一代檢察官的青春,就在這里流逝著,沉澱的是本本厚厚的案卷,鍛造的是懲惡揚善的決心,承載的是重重疊疊的生命。
【第10句】為了藍天的明亮,你揮利劍把烏雲驅散;為了正義的承諾,你終把罪惡交給人民審判;為了公平的社會,你把公道討還給群眾。為了社會的安寧,為了母親和孩子的笑臉,你臨危不懼,英勇不屈,一往無前。為了經濟的騰飛,為了檢察事業的發展,你服務大局,繪就藍圖,譜寫了壯麗詩篇。為了強化法律監督,為了實現公平正義,你勤奮工作,甘於奉獻,把人生價值的風采盡展。
⑨ 一首桑榆不言老,夕陽釋余暉。是哪一首古詩中的
搜不到,可能是現代人寫的。改編自:
名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詠志見示》
人誰不願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⑩ 關於敬老;孝老;愛老;贊頌老人的名言;格言;諺語
關於敬老、孝老、愛老、贊頌老人的名言;格言;諺語:
1、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
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
出自《孝經》。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意思是:孝子奉養啊,快樂的心,不違背他的意願。
出自《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意思是:大尊尊親屬,其次不辱,這下能養。
出自《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意思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不知道啊。一則以喜,一則因為害怕。
出自《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意思是:孟武伯問孝,孔子說:「父母希望他們的疾病擔憂。」
出自《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意思是:父母所愛的也愛他,父母的所敬也尊敬他。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意思是: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可以運行在掌管天下。
12、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13、母羊要是聽不見她自己小羊的啼聲,她決不會回答一頭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亞
14、黃昏,你把清晨驅散的一切收集回來;羊群歸棚,孩子回到母親身邊。——薩福
15、我看見過挨餓的孩子。我看見過母親和妻子們的悲痛。我痛恨戰爭。——羅斯福
16、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法)羅曼·羅蘭
17、親人不睦家必敗。——(美)林肯
(10)贊美老法官擴展閱讀
關於敬老愛老的故事
一、忠孝雙全
出自二十四孝。明朝湖南道川守將沈至緒,有一個獨生女兒,名叫沈雲英。自小聰明好學,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因其父率兵迎異軍死在戰場上,當時沈雲英才十七歲,她登上高處大聲呼曰:「我雖然是一個小女子,為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要決一死戰。
希望全體軍民保衛家鄉。」大家深受感動,發誓要奪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圍,取得了勝利。沈雲英找到父親的屍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都穿上孝服,參加了葬禮。朝廷下令追封沈至緒為副總兵,並任命沈雲英為游擊將軍,繼續守衛道州府。後來人們為她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有詩頌曰:
異軍攻城圍義兵,娥眉汗馬解圍城;父仇圍難兩湔雪,忠孝名。
二、上書救父
上書救父是一個歷史典故,主人公是漢文帝時一位叫淳於意的人。
漢文帝時,有一位叫淳於意的人,拜齊國著名醫師楊慶為師,學得一手高超的醫術,曾經做過齊國的倉令。他的老師去世以後,棄官行醫。因為個性剛直,行醫的時候,得罪了一位有權勢的人,導致後來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兒名叫緹縈,雖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辭勞苦,長途跋涉一同前往長安向皇帝訴冤。她陳述了肉刑的害處,並說明了父親做官時清廉愛民,行醫時施仁濟世,現在確實是遭人誣害。願意替父受刑。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赦免了她的父親,並且下詔書廢除了肉刑。有詩頌曰
隨父赴京歷苦辛,上書意切動機定; 詔書特赦成其孝,又廢肉刑惠後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敬老愛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