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勿判

法院勿判

發布時間: 2022-05-25 18:14:41

❶ 如果法院判決不公不根據事實判案怎麼辦

不服一審判決的,在上訴期間可以向上級法院上訴。

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❷ 法院錯判可以起訴法院嗎

法律分析:我國的訴訟法是兩審終審制。如果認為有錯案的話,只能通過再審程序了。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提起再審的主體有當事人、人民法院和檢察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四十一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❸ 認為法院錯判但已執行怎麼辦

法律分析:首先,如果你在一審中就認為法院判錯了,那麼你是可以直接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的。

然後,如果是對二審判決,即終審判決不服,則不能上訴了,但是可以向檢察院申請抗訴,或向法院申請再審。

最後,如果事實證明法院的確是判錯案,在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中給當事人造成了一定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的侵害和損失,當事人是可以要求國家進行賠償。

那麼,在錯案的責任追究中,法院和當事人都應該堅持什麼原則?

第一,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一旦發現有錯誤就一定要追究;

第二,錯案的責任是要終身負責的;

第三,依照法律法規進行審判,一切按照程序要求來;

第四,自己的責任自己負責,處罰的是針對錯誤的地方;

第五,處罰與教育相結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第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九)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十一)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第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第三十一條 行政復議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但是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期限少於六十日的除外。情況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經行政復議機關的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並告知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但是延長期限最多不超過三十日。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應當製作行政復議決定書,並加蓋印章。行政復議決定書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❹ 法院誤判怎麼辦

法院誤判可申請述訴,要求重新判決的。

❺ 誤判的法官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法院誤判法官的處理,對判決不服可上訴解決。如果不是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錯判,法官沒有責任。《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因法院誤判死刑,賠償請求人可提起國家賠償。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生活費的發放標准,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被扶養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至十八周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生活費給付至死亡時止。;另外因法院誤判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十四條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造成死亡的,應當支付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對死者生前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生活費的發放標准,參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執行。被扶養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費給付至十八周歲止;其他無勞動能力的人,生活費給付至死亡時止。;另外因法院誤判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❻ 如果法院錯判怎麼辦

法律分析:在一審中認為法院判錯,可以上訴。在二審中認為法院判錯,可以啟動審判監督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二百零一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❼ 法院判決書出現筆誤我該怎麼追究其責任

法院判決書出現筆誤找書記員,讓在判決上面改一下,蓋個法院的更正章就可以了。確實筆誤的書記員會改的。傳票上有電話。
法律分析
法院判決書出現筆誤,是可以更正的,但是更正後的判決書送達時間仍然是原來收到判決書的時間。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無權收回其已經公示的。審判監督程序的民事判決書,是人民法院對本院或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和調解協議,發現確有錯誤,或者根據當事人符合法定條件的再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後,就訴訟當事人之間的權力義務關系,作出重新確認處理的書面決定。可能導致審判的不當中止。如法院中止訴訟的裁定錯誤,致使法院本應進行的審判處於停滯狀態;法院送達法律文書違法,可能導致當事人不能參與到相關訴訟中去,致使當事人辯論權利被剝奪;法院的合議庭組成人員違法,可能導致當事人申請復議,當事人的復議成立,合議庭組成人員此時需要變更,法院原有的審判行為可能會被否定,此時顯然會造成法院民事審判的不當阻礙。當判決書出現筆誤,應當重新申請審判,以免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四條 裁定適用於下列范圍:(一)不予受理;(二)對管轄權有異議的;(三)駁回起訴;(四)保全和先予執行;(五)准許或者不準許撤訴;(六)中止或者終結訴訟;(七)補正判決書中的筆誤;(八)中止或者終結執行;(九)撤銷或者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十)不予執行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對前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裁定,可以上訴。裁定書應當寫明裁定結果和作出該裁定的理由。裁定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口頭裁定的,記入筆錄。

❽ 法庭上當事人隱瞞事實造成法院誤判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法律分析
原告在訴訟中故意隱瞞事實妨礙司法秩序的行為屬於虛假訴訟。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提起民事訴訟的條件有: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即原告必須指出被訴對象是誰,是某公民、某單位,還是某公司、企業。沒有明確的被告,法律關系無法證實,人民法院也無從開始審判活動。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訴訟請求指當事人通過訴訟想要達到的目的。虛假訴訟的特徵有:第一、雙方當事人通常具有某種特殊關系。第二、當事人配合默契,訴訟過程異常順利。第三、虛假訴訟案件調解率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

❾ 民事案件法院錯判了怎麼辦

法律分析:1、如有證據顯示錯誤判決,且判決書沒有生效,則可以直接上訴到上一級法院。2、如有證據顯示錯誤判決,但是判決書生效且在生效之後六個月之內,則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3、如有證據顯示錯誤判決,但是判決書生效六個月之後,那麼就只能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了。4、以上是三種法定的程序和方法,當然,你也可以走一個行政途徑:就是直接把情況反映至該法院院長辦公室,讓該法院自糾自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八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熱點內容
落實經濟法的宣傳教育 發布:2025-02-05 07:51:41 瀏覽:119
2017年南京勞動法 發布:2025-02-05 07:51:07 瀏覽:99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
刑法的無奈 發布:2025-02-05 05:43:55 瀏覽:244
青少年法律知識感悟 發布:2025-02-05 05:27:27 瀏覽:737
法律碩士公派出國讀博 發布:2025-02-05 04:33:25 瀏覽:832
刑法二百一十條 發布:2025-02-05 04:18:29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