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發布時間: 2022-05-25 19:00:03

㈠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審判權獨立行使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組織法、訴訟法均明確規定了這一原則。該原則包含以下兩層意思:1、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只服從法律,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干涉; 2、在我國,審判權獨立行使是指人民法院作為一個整體獨立行使,而不是西方法治國家的法官個人獨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二條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案件,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保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㈡ 法力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各種社會力量的法外干預,這體現了哪項原則

選擇A正確,具體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是司法公開,法律責任制,具體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七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公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八條人民法院實行司法責任制,建立健全權責統一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

(2)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擴展閱讀:

人民法院的分級和最高審判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分為:

(一)最高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三)專門人民法院。

第十三條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第十四條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設立的人民法院的組織、案件管轄范圍和法官任免,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金融法院等。

專門人民法院的設置、組織、職權和法官任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㈢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怎麼理解

黨的十五大以來,中共中央推進的歷次司法改革,都將落實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這一憲法版原則作為重要內容。黨權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更是推出多項重大改革舉措,確保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

一是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和跨行政區劃人民法院,打破訴訟「主客場」現象,杜絕地方因素對司法公正的影響。

二是完善司法人員履職保障機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規定:「法官、檢察官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受法律保護。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檢察官調離、免職、辭退或者作出降級、撤職等處分。」

三是健全司法責任制,建立法官懲戒制度,在省一級設立法官懲戒委員會。法官非因故意違反法律、法規或者有重大過失導致錯案並造成嚴重後果的,不承擔錯案責任。法官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非經法官懲戒委員會審議不受錯案責任追究。

四是建立法官單獨職務序列和薪酬制度,推動實現法官等級與行政職級脫鉤,確保法官薪酬高於普通公務員一定比例,並據此完善法官退休、培訓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㈣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什麼的干涉

這句話真正的精準就在於:
第一個角度,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確實沒有受到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但是作出審判的那些人是可以被干涉的,而這種干涉,在現行設計下是通過另外的法律和制度去保護的。
第二個角度,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不屬於個體行為,是集體意志,而集體意志要服從領導,這個領導既不是行政機關、也不是社會團體還不是個人。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審判制度:
1、根據現行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其組織體系是: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各級各類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統一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根據行政區劃設置,專門法院根據需要設置。
2、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可以自己進行辯護,也可以委託律師或者近親屬、監護人等其他公民進行辯護。
3、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各種社會力量的法外干預這體現司法獨立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人民法院堅持司法公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護個人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尊重和保障人權。

(4)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合議庭或者法官一人獨任審理。合議庭和法官獨任審理的案件范圍由法律規定。
第三十條合議庭由法官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成員為三人以上單數。合議庭由一名法官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理案件時,由自己擔任審判長。審判長主持庭審、組織評議案件,評議案件時與合議庭其他成員權利平等。

㈤ 人民法院行駛審判權應遵循哪些原則

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時應遵循的原則:
(1)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2) 公開審判。
(3) 迴避制度。
(4) 兩審終審。
(5) 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6) 合議制度。
(7) 審判委員會制度。

㈥ 如何理解依法獨立審判原則

我國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是從憲法的高度規定了人民法院的地位和法院獨立審判的原則,明確了獨立審判是法官的權利,也是他們的義務。
獨立審判,是指行使審判權的法院和法官,依據法律獨立地審判案件,不受任何干涉,也就是說,法官應根據自己對案件事實的判斷和對法律的理解,獨立地作出裁判,不受任何限制、影響、誘導、壓力或威脅。
實現獨立審判的重要意義
(一)獨立審判是實現法律價值——公正的保障
公正,是法律的精髓。不論哪個國家的法律,都確立了公正的精神。法院審判案件適用法律就是將確立在法律中的公正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來並發揮其功效,法院審判如果不公,法律就沒有得到實施。可以說,立法中的公正是一種靜態的公正,司法公正則是動態的公正,法律中蘊含的公正期待著通過司法行為體現出來它的價值。在這一過程中,法院的職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居中裁決糾紛。這種職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司法權威是社會公認的權威,是法制中的最高權威。如何維護司法權威呢?獨立審判是最根本的保障。這就要求法院不加入任何一方,不介入任何利益,保持獨立地位,才能既實現程序公正,又實現實體公正。因此,實現公正是行使審判權的根本,獨立審判則是實現公正的保障。
(二)獨立審判是實現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手段
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作為治國方略正式確定下來,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而法治的實現是要通過立法、守法和執法來實施各類法律,實現法治精神。立法機關制定完備、先進的法律,使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處於有法可依的狀態,這是實現法治的第一步。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再好的法律也只是一紙空文。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法律的實施和遵守,是實現法治的更重要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法院以其特殊的地位擔負著適用法律的使命,使法律維護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規范社會成員行為的目標得以實現,其作用尤為顯著。因為作為國家審判機關的人民法院,對一切法律爭議有最終裁判權,它的裁判是給予受到侵害的權益補償的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社會公正、保障法律實施的最後一關。因此,建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對於實現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只有人民法院嚴格依法公正審判,依法治國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才能最後實現。而公正的司法制度又是以法院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為其前提條件。所以,獨立審判是一項重要的法治原則,是實現法治的重要手段。正因為如此,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方略後,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從制度上保證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這既表明了獨立審判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已將司法改革、保證法院獨立審判的工作提到了治國方略的高度,擺到了改革的日程上來了。

㈦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是指

1)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干涉。

(2)人民法院獨立審判,是指人民法院作為一個整體行使審判權,並不是審判員獨立審判,也不是合議庭獨立審判。

(3)人民法院獨立審判,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包括依照實體法與程序法),不能獨立於法律之外,自由裁決。

(4)行政案件統一由人民法院審判。人民法院設立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㈧ 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各種社會力量的法外干預這體現了哪一項原則

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各種社會力量的法外干預這體現司法獨立的原則專。

根據屬《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人民法院堅持司法公正,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護個人和組織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尊重和保障人權。

(8)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由合議庭或者法官一人獨任審理。合議庭和法官獨任審理的案件范圍由法律規定。

第三十條合議庭由法官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成員為三人以上單數。合議庭由一名法官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理案件時,由自己擔任審判長。審判長主持庭審、組織評議案件,評議案件時與合議庭其他成員權利平等。

㈨ 簡述我國刑訴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駛審判權、檢察權原則」的涵

籠統的說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行使的是審判權。人民法院是一個完整的審判機關體系,由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構成。最高人民法院是國家的最高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其職責就是通過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實現自己的任務。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行使國家的審判權。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主要有:(1) 有權對所有公訴案件、自訴案件和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作出判決或裁定;(2) 有權對依法可以調解的自訴案件和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進行調解;(3) 對已發生法律效力但認為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有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4) 有權對被告人決定逮捕、拘傳、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5) 為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必要時可以查封、扣押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財產;(6) 收繳和處理贓款、贓物及其孳息;(7) 進行附帶民事訴訟的保全;(8) 執行某些判決和裁定等。

㈩ 如何理解「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下

依據憲法規定, 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即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 行使審理和判決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經濟案件、行政案件的權利, 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均不得干涉。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包括外部獨立和內部獨立。外部獨立主要是對行政機關、政黨、人大及其領導人的獨立。內部獨立分為兩部分: 一是各級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下級法院不受上級法院影響,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不能在其進行具體審判活動時進行干涉, 而只能在其裁決作出後, 依法定程序進行監督、加以變更; 二是同一法院法官之間相互獨立, 不受其他法官包括擔任法院領導職務的法官的干涉, 法官享有按照自己對事實和法律的見解, 通過法律規定的審判組織形式作出裁決的權利。
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 從根本上說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實現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的需要, 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在制度上的保障, 也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權利在法律上的保障, 其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具體表現在: 第一, 只有尊重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 才符合憲法關於立法權和司法權的正確分工。根據憲法的精神,司法權由權力機關行使, 行政權由行政機關行使, 司法權由司法機關行使。一個機關不能代替另—個機關行使權力, 憲法規定的國家權力的合理分工, 也是審判獨立的重要依據。第二, 只有尊重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 才能實現國家權力的相互制衡。防止權力腐敗的最好辦法是以權力制約權力, 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 國家權力的合理分工本身是對國家機器進行良好的、科學的管理方式。第三, 只有
充分尊重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 才能實現司法的公正。審判獨立首先是嚴格執法的前提, 因為只有使法官依法獨立審判, 不屈從於任何權勢和誘惑, 超然獨立於任何一方當事人, 才能真正作到嚴格執法, 公正裁判。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公派出國讀博 發布:2025-02-05 04:33:25 瀏覽:832
刑法二百一十條 發布:2025-02-05 04:18:29 瀏覽:512
方濤律師 發布:2025-02-05 03:29:28 瀏覽:288
法院審執運行 發布:2025-02-05 03:26:23 瀏覽:366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