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查控系統
㈠ 如何完善執行司法查控系統
筆者認為,執行司法查控系統之完善需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拓展空間。在橫向上,即點對點上,執行司法查控系統的簽約銀行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江蘇省范圍內的八家銀行,輻射面做到了「廣覆蓋」,但沒有事實上達到「全覆蓋」。同時,系統支持查詢的對象為自然人的銀行賬戶,並沒有拓展到單位法人和其他組織的銀行賬戶。在縱向上,即點對面上,執行司法查控系統的執行聯動領域只涉足銀行,並未輻射到工商、稅務、公安等行業。「牽一發而動全身」,健全聯動機制,打破行業壁壘,才能在拓展空間的同時,多領域合作,實現「1+1>2」的質的蛻變。 完善技術。在系統研發上,「查控」的核心在於實現查詢、凍結、劃撥、扣除一體化,但現有技術水平的瓶頸,功能的實現僅限於其中的查詢一項。在系統使用上,一整套流程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但使用人員雖大多具備專業優勢,在技術操作上卻屬「門外漢」。在系統維護上,為規范基礎管理、授權管理、運行管理、執行工作證和公務證等操作,對於法院網路管理員尤為「挑剔」,必須身兼技術、溝通、輔助、管理、服務等角色。 保障安全。執行司法查控系統讓執行權力既准確又高效,沐浴在「網路陽光」下,面對的是紛繁復雜的各類內外部環境,僅僅提防硬體故障、軟體漏洞和力圖資料庫安全無懈可擊遠遠不夠,防火牆時時運作,未必擋住「看不見的隱患」。因此,在系統的推進上,當政策、監管部署到位,系統結構和質量得到優化,軟、硬體足夠成熟時再「多管齊下」;升級程序和打補丁不妨稍微「慢半拍」;建立健全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技術標准以及風險預警和補救制度,守住安全底線。 綜上所述,為緩解執行難,首要任務是邁過空間、技術、安全這三道坎,讓執行司法查控系統這條「綠色捷徑」越走越寬。
㈡ 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查詢,是查詢什麼
你好!目前法院信息化建設日趨完善;基本上都實現了網路查控,通過與全國幾大主要銀行進行了對接,可直接對被執行主體進行財產凍結和劃撥等操作。
㈢ 法院啟動網路查控要多長時間
【法律分析】
對法院執行查控可以在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平台進行查詢。具體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根據案件的不同,網路執行查控也不同。如果終結執行程序,其後的五年內,執行法院應當每六個月通過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查詢一次被執行人的財產,並將查詢結果告知申請執行人。符合恢復執行條件的,執行法院應當及時恢復執行。
【法律依據】
《人民法院、銀行業金融機構網路執行查控工作規范》 第一條 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的銀行賬戶、銀行卡、存款及其他金融資產採取查詢、凍結、扣劃等執行措施(以下簡稱查控措施),可以通過專線或金融網路等方式與金融機構進行網路連接,向金融機構發送採取查控措施的數據和電子法律文書,接收金融機構查詢、凍結、扣劃、處置等的結果數據和電子回執。前款所述金融資產,指可以進行變價交易,並且交易價款及孳息可以存款的方式轉入金融機構特定關聯資金賬戶的各類財產。
㈣ 如何申請法院通過網路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財產
很多地方還不能聯網查看,還無法申請,因為全國法院被執行人信息查詢網與銀行信貸系統很多省市地區沒有聯網。
目前全國還有不少省份尚未開通運行協執銀行的網路執行查控系統,還沒實現全國各級法院網路與各個商業銀行存款信息聯網,各級法院與商業銀行各級分支機構和儲蓄網點之間通過網路。
㈤ 被執行人查詢系統是什麼意思如何操作
隨著網路的發展,現在很多業務都是可以在網路上辦理的,很多秘密也不再是秘密了。比如在之前我們的知識都是通過報紙、電視等等獲得的,現在可以在網路上獲取知識,知識的傳播速度是很快的。有一名朋友就在網路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被執行人查詢系統是什麼意思?該如何操作呢?
總結
所以被執行人查詢系統,專門服務於全國各大法院,只有法官才能夠登錄這個系統進行查詢。小編感覺這也是網路的發展,如果網路科技不發達,那麼這個系統也開發不出來,這個系統也是依據於現代的網路科技的。
㈥ 法院通過網路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財產
一般是查詢被執行人在法院當地的財產,同時會發函讓被執行人當地法院協助調查被執行人財產
㈦ 法院被執行人查詢系統記錄多久消除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法院被執行人查詢系統記錄,在滿足消除條件下的三個工作日內消除。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第十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刪除失信信息:(一)被執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或人民法院已執行完畢的;(二)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且已履行完畢的;(三)申請執行人書面申請刪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四)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後,通過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財產兩次以上,未發現有可供執行財產,且申請執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財產線索的;(五)因審判監督或破產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對失信被執行人中止執行的;(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執行的;(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終結執行的。有納入期限的,不適用前款規定。納入期限屆滿後三個工作日內,人民法院應當刪除失信信息。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刪除失信信息後,被執行人具有本規定第一條規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重新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刪除失信信息後六個月內,申請執行人申請將該被執行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㈧ 財產查控系統是做什麼的什麼情況下會需要用到財產查控系統
財產查控系統是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起對於被執行人強制執行財產凍結的措施。首先是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經濟糾紛,原告擔心被告在起訴期間私自轉移名下財產;其次是原告與被告在法院打官司期間,被告不提供名下詳細的財產信息,原告向法院申請利用財產查控系統對被告名下財產信息進行核實;再者是原告和被告打官司期間,被告不如實坦白自己的婚姻狀況,原告也可以向法院申請利用財產查控系統對被告的婚姻情況進行核實。筆者認為主要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了解原告與被告在打官司期間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向法院申請利用財產查控系統來輔助案件的審理判決。
一、原告與被告在打官司期間,原告擔心被告私自轉移名下財產
首先對於原告與被告而言,如果雙方因為日常的經濟糾紛通過訴訟的形式成立了相應的經濟糾紛案件,並且由法院負責開庭審理。但是在打官司期間,被告因為內心想要逃避相應的民事責任,不履行相應的債務義務。想通過私自轉移名下的財產,例如轉移不動產、車輛、證券、股票、資金等來逃避應該履行的經濟義務。在此期間,原告為了防止被告私自轉移名下的財產,可以向法院申請利用財產查控系統查詢被告名下具體的財產信息,並及時對這些重要的財產進行凍結。以充分保證原告身為債權人的利益。
注意事項:財產查控系統包括“總對總系統”、“點對點系統”。“總對總”系統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的,而“點對點”系統是由省級人民法院或者地方人民法院設立的。由於在法院開庭審理期間,被執行人往往會因為自身的逃避心理想要轉移名下的財產,並且部分的資金財產存放託管的機構比較小眾化,難以用“總對總”系統對其進行大范圍的查詢;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到“點對點”系統進行針對性查詢。畢竟“總對總”財產查控系統雖然查詢的范圍廣,但是對於一些小型的金融機構查詢存在一定的盲區;另外“點對點”財產查控系統雖然查詢的范圍相對有限,但是查詢的針對性強,精確度更高。兩種不同的財產查控系統存在互補互助的存在關系。
㈨ 法院查控系統一直查么
不會。
一般來說執行期限是六個月,這六個月內法院的查控力度很大,如果後面因無可供執行財產終本的,會有定期查詢,這個查詢是後台統一進行的。
網路執行查控系統查詢可以查詢被執行人全國范圍內的不動產、存款、金融理財產品、船舶、車輛、證券、網路資金等16類25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