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免於刑事處罰
A. 法院判免於刑事處罰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免於刑事處罰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六條 免於刑事處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特赦。一經特赦,對罪犯不得再予追究。(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按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其他生效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依據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不予追究。
B. 法院判決構成犯罪,免於刑事處罰,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
既然法院判決構成犯罪那就不是無罪判,而是有罪判決;
免於刑事處罰是指因某些原因犯版下罪行,需要刑權事處罰,但因為自首或其他情節,導致不用接受刑事處罰。
既然法院判決構成犯罪,免於刑事處罰,那就不能轉為治安處罰了。(治安處罰是針對一些較輕違法行為的一些處罰,這些違法行為不構成犯罪。)當然是有罪判決,免於刑事處罰就是不判刑罷了,也不轉為治安處罰,法院雖然免於刑事處罰,但是是否還有其他判決,比如罰款,賠償等,既然法院判決了就按判決辦理,不再轉為治安處罰。
C. 法院判決免於刑事處罰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免予刑事處罰是人民法院認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但因犯罪情節輕微,而判決免予刑罰的一種處罰。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在定罪上,行為人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構成犯罪,也即是會留下案底;二是在量刑上,由於行為人的犯罪情節輕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七條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D. 免於刑事處罰會有案底嗎
免於刑事處罰會有案底的。
免於刑事處罰,是法院已經認定行為構成犯罪,但是根據《刑法》規定,不對其進行刑事處罰的一種方式。已經構成犯罪,就會有案底。
免予刑事處罰,只是免除對被告人刑罰而沒有免除被告人的刑事責任。這點從免予刑事處罰的前提必須確認被告人構成犯罪這一條件中就足可得到證明。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第三十七條【非刑罰性處置措施】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E. 法院免於刑事處罰的條件
法律分析:免於刑事處罰的條件:1、犯罪情節輕微,不認為是犯罪的;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F. 刑事免於處罰的條件
【法律分析】
免予刑事處罰是人民法院認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但因犯罪情節輕微,而判決免予刑罰的一種處罰。免於刑事處罰,是有罪而免罰,仍然構成刑事犯罪,通俗地說就是有犯罪前科。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免予刑事處罰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七條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第三十七條之一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從事相關職業的人違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決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其從事相關職業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的,從其規定。
G. 免予刑事處罰算被追究刑事責任嗎
法律分析:不追究刑事責任:是因為立案後經偵察後確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案件就此終結。免於處罰:是有刑事犯罪的發生,但因其他法定情形,如行為人不滿14周歲或不滿16周歲等,作出的一種處理結果。綜合上面所說的,免於刑事處罰就是犯了罪但不承擔刑事的責任,對於這種判決的結果也代表著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而承擔了相應的結果,所以,對於犯罪人員在犯了罪之後就要積極的自首,從面給予受害者相應的賠償,這樣才能得到減輕和免除刑事的責任。
法律依據:《刑法》第三十七條 免於刑事處罰,是人民法院認定某種行為構成犯罪,因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判決免予刑罰的一種處罰,是有罪而免罰,仍然構成刑事犯罪。但是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H. 法院可以判免於刑事處罰嗎
您好,「起訴」是指檢察院向法院提起的公訴,既然免於刑事起訴,就不會提交到法院。上海國暉律師事務所 刑事法律部為您服務
I.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法院可以免於刑事處罰嗎
不可以的,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有諒解書的情況也不能被免於追究刑事責任的,在駕駛員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況下,受害者家屬出具的刑事諒解書可以減輕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的處罰,但諒解書並不是免於刑事處罰的法定情形。
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是指車輛行為人在行駛過程中,發生碰撞、碾軋、刮擦、翻車、墜車、爆炸、失火等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交通事故,承擔事故相應責任的情形。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而交通肇事所致的社會危害性達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規定的定罪條件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法律責任,其實,部分情節比較輕微的刑事案件,如果雙方和解的話也可能被免於刑事處罰,但交通肇事罪屬於公訴案件,所有的公訴案件在定罪證據已經確實充分了的情況下,犯罪嫌疑人盡可能的爭取受害者及其家屬的諒解,對將來的量刑是有利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控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前款規定的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