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的姐姐
❶ 法官姐姐是不是一定是法官才能這樣稱呼
你要稱對方為法官姐姐的話,那肯定對方是做法官工作的嘛,所以才能稱呼對方為法官姐姐。
❷ 《致親愛的法官大人》結局怎麼樣
韓劇《致親愛的法官大人》結局宋素恩和韓江浩手拉手回家幸福的在一起了。
韓江浩以法官的身份為宋素恩的姐姐洗刷冤屈,宋素恩為了表達感謝做飯給韓江浩吃,韓江浩也趁機鼓起勇氣表白,兩情相悅的兩人喜極而泣,宋素恩的手鏈掉在地上預示著兩人新生活的開始。
劇集評價
《致親愛的法官大人》以一些真實發生過的案件為基礎和原型,以完全不懂法律知識的不良法官的成長之路為主線,向人們展現了有表現力和共鳴感的故事。
男主角韓江浩「身負多次犯罪前科卻依然懷有善良的心」為觀眾帶來了希望和正義感,「想扶持弱者卻又受限於力量微弱」的無力也讓觀眾感受到了社會的殘酷性和沉重感。
在劇中,尹施允為了表現雙胞胎兄弟完全相反的性格,在動作、語氣、表情等方面使用了不同的表演方式,這使得雙胞胎兄弟看起來像是完全不同的人物,但是也有一些觀眾認為他在飾演弟弟「韓江浩」時的表演有些過於誇張。
李裕英用細膩和純真感的演技,將司法進修生「宋素恩」堅信正義理念的心態和在殘酷現實中逐漸成長的過程表現得很有說服力。朴秉恩、成東鎰等實力派演員扎實的演技也加強了該劇的厚重感。
❸ 嚴幼韻的人物事跡
嚴幼韻在復旦大學求學時,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楊光泩。楊光泩(1900—1942)是湖州大絲綢商的子弟,192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獲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在美國時曾以隨員身份在中國駐美使館工作。剛回國即作為專家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了1925年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鴉片會議。他才華出眾,一表人才,獲得了嚴幼韻的傾心。1929年9月6日,嚴幼韻與時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外交部顧問的楊光泩在上海大華飯店舉行了婚禮。婚禮非常豪華,由外交部長王正廷主持,出席婚禮的有千餘人。新郎是年輕有為的外交官,新娘是復旦校花、名門閨秀,如此典型的郎才女貌的結合,自然成為媒體追捧的對象,驚動了整個上海灘。
1930年,楊光泩奉國民政府派遣赴歐洲任職,後任駐倫敦總領事,並在顧維鈞指導下參加過中國出席國際聯盟代表團的工作。嚴幼韻隨行,開始了外交官夫人的生活。
1938年,楊光泩以公使銜擔任中國駐馬尼拉總領事,時值國內軍民正奮力抵抗日本侵略者,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外交才能,在華僑中募集愛國捐款,成績卓著。而嚴幼韻親手設計並操辦了總領事官邸的裝潢,陪同出席各種外交活動,這位善於理家、精於治家和好客的女主人,還常招待菲律賓和美國官員及華僑領袖。
抗日戰爭爆發後,菲律賓華僑婦女界發起組織了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會菲律賓分會。婦慰會的主要任務是動員全菲華僑婦女,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採取各種方式,慰勞前方將士。1939年7月該會在名譽主席嚴幼韻等帶領下,深入工廠、商店、報館、街道等地勸募。一個月共募款額數萬比索,全部匯繳祖國,支援抗戰。不幸的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初日軍攻佔馬尼拉。4月17日,堅貞不屈的楊光泩和留守總領事館的另7位外交官為國壯烈捐軀。此時,嚴幼韻已是3個女兒的母親,面對命運驟變,這位從小就過著無憂無慮的富家生活,幾乎沒有吃過苦的上海灘名媛卻鎮定地承受著一切,並未被擊垮。她感到有責任照料好其他7位外交官的妻兒,當時這個大家庭共有近40個躲避戰亂的親朋好友。她們自己動手,種菜,做鞋,還在院子里養起了雞和豬,又學會了做醬油、肥皂。嚴幼韻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空閑時她常坐到鋼琴前彈上一曲。
年逾百歲的嚴幼韻談到在馬尼拉的這段日子時,感慨地說:「現在回過來看,當時的我們確實非常勇敢。我們那時比我現在大多數的孫輩都要年輕——我與莫太太(莫介恩領事的夫人)30多歲,其他一些人則更年輕。盡管我們不知自己的丈夫生死如何,非常擔憂我們的孩子,我們自己的命運也完全無法確定,但我們直面生活,勇往直前。」
1945年,嚴幼韻和3個女兒來到紐約,不久出任聯合國禮賓官,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禮賓司的工作從接待到任大使,安排他們遞交國書,到接待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國家元首,涉及了聯合國所有官方禮儀事宜,不能出點滴差錯。她幹得異常出色,成為一名傑出的女外交官,直到1959年10月正式退休。同年她與著名外交家顧維鈞(1887—1985)結婚,百分之百地充當了「好管家、好護士、好秘書」的角色。她無微不至地照顧顧維鈞,每天凌晨丈夫醒來後,她已准備好一杯熱牛奶,讓他喝下後繼續睡覺,唯恐他從晚餐到早餐間空腹時間過長,於身體不利。顧維鈞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著名的外交家,曾擔任過中國駐美、英、法使節,中國出席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大會的代表,海牙國際法院法官、國際法院副院長等職。他健康長壽,歷時17年完成11000頁、長達500萬字的口述回憶錄,是與嚴幼韻的精心照護息息相關的。顧維鈞於1985年去世,享年97歲,兩人一起生活了26年。1990年,嚴幼韻向顧維鈞的家鄉——上海嘉定博物館捐獻了顧維鈞的155件珍貴遺物,還為建立顧維鈞生平陳列室捐助10萬美元。
2006年9月22日,北京中央電視台「人物」欄目首播了嚴氏的專訪。
她與姐姐嚴彩韻、嚴蓮韻被合稱為「嚴氏三姐妹」。
❹ 腸腔里的會議閱讀感想怎麼寫
很多腦瘤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整天在那裡自暴自棄,在這里,專家告訴大家,患上腦瘤也不要對生活絕望,並且應該更加註意腦瘤的飲食保健工作,那麼腦瘤如何食補比較好?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腦瘤如何食補比較好?
我們知道,中醫重視食療,中醫的食療食養,不單著眼於食物的營養,還著眼於食物的性味、歸經、功用。在中醫看來,所有的食物都是功能食品,都有醫療價值。以下例舉的腦瘤食療方,經中醫臨床檢驗,證明是十分有效的,腦瘤患者不妨一試。
1、腦瘤食療之腦髓「韭菜合子(或包子)」
[原料]豬腦(牛、羊、狗、兔腦亦可)1個,韭菜量為豬腦的4倍。 [製法]豬腦等蒸熟後切成小丁,韭菜洗凈切末,加油鹽適量,拌勻成餡,用白麵包成合子烙熟食之,或發面蒸包子食用。
[功能]補腎益精,養血潤燥,補腦填髓。適用於精血虧損,虛勞神疲的神經組織惡性腫瘤及淋巴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
2、腦瘤食療之「蒜苗肉包子」
[原料]蒜苗8份,瘦肉2份。
[製法]將蒜苗和豬肉按8:2製成餡,調味,做包子,蒸熟。
[功能]補腎養血,潤燥行氣,解毒殺蟲。適用於一切惡性腫瘤,白血病,成骨肉瘤等患者。
說起腦瘤很多朋友都極為害怕,因為腦瘤讓很多患者及其家屬備受煎熬,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專家說,只有我們了解了腦腫瘤病因,我們才能更好的預防和治療。
❺ 寫法官姐姐的讀後感
姐姐17歲了,已經由少女成長到青春期了「她的身體已經蓬勃,心思像野草一樣瘋長。她既便管得住自己的心,也管不住自己的手腳。她是有事沒事必得往街上跑。」「她之所以東張西望的,乃是對世上的一切,都有新鮮和好奇。她抬頭看一眼綠樹,覺得是好的,低頭踢一下石子,也覺得歡喜。她的天性實在是很開朗的,有時走著走著就差不多就要微笑了,至於為什麼笑,她卻是不知道的,似乎整個身心,都沉浸在一種不能可知的甜蜜里,可能她都沒意識到自己在笑。」
女孩到這種時候開始要大人操心了,這是從古到今傳下來的對少女訓誡:沒事不要總趴在綉樓上;走路時不要東張西望;家裡來了男客,要懂得迴避。如此等等,所以弟弟就像個小警察一樣「很自覺」地擔負起這份「監督」的責任。巷子里要是出現個適齡男子,姐姐就要弄出「花搖柳顫的。」弟弟既納悶兒又有些生氣,忙裡偷閑從地上爬起,決定要過問一下此事,便拿起一根樹枝,朝姐姐咿咿呀呀沖過來,『叭』的一聲打在她腳前,說:『吠!哪裡去?』姐姐跳了一下順勢把手塞進他的脖子里說,「買糖吃不吃?」
可姐姐和男的還是說的沒完沒了,弟弟再次沖到姐姐跟前,姐姐知道弟弟想干什麼,卻裝作不知道說,「干嗎呀。臟死了!」男子為了向姐姐表現,也是為了支走弟弟,朝雜貨店走去,弟弟把樹枝擋在他面前,瞪眼說,「不要你買!」又對姐姐厲聲道:「不要跟他說話!」
他既是小孩子,又是小大人,他沒有理由,又有充足地理由管姐姐;姐姐也無奈。
一天他看見姐姐一人偷偷地哭,問,「誰又欺負你了?」
姐姐淚眼蒙朧中轉身看見一個小不點兒,虎頭虎腦地站在她腳前,一臉嚴肅,神情凝重,儼然一個小大人。姐姐突然一個孩子氣發作尥了個蹶子,說,「不要你管!」撲到床頭大哭。姐姐並沒向弟弟告訴為什麼哭,只是告訴他「不要告訴大人」
作者把姐姐這種戀愛中遇到麻煩及弟弟過問情景寫出來,其餘都省略了給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這一省略卻省出許多滋味來。此處無聲勝有聲。
弟弟似乎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對她說,「那些不三不四的人,以後少來往,現在合家老小為你操碎了心,你好歹也替我們想想。」這話說的多精彩!不像他這個年齡能說出來的,但的確是從他嘴裡說出來的。
他總是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出現在姐姐和男人說話的時候,有時說要塊糖吃,有時領著一幫小孩圍著他們橫沖直撞,朝人吐吐沫,罵人小婦養的,打彈弓,砸玻璃窗,撥氣門芯……這使姐姐急不得惱不得的。
在姐姐長大成人的那段日子裡,他實在是忙碌的。他一邊要顧著自己玩耍,一邊還要照看姐姐,他生怕她上了壞男人的當,被人調戲、誘奸,或是被拐了帶走,人世所有的艱險,他都代姐姐想到了。他是有點無事忙的。
可是姐姐對弟弟這種呵護卻不領情,還感到很討厭,有時糊弄他說給他買糖吃,有時氣急了,拎起弟弟的耳朵往家走。這時他會對姐姐說,你「滿腦子的糨糊,又不識人的,活該你受罪。」到底受什麼罪,他也未見知道。
可是到姐姐真正大了的時候,弟弟又從大人那裡知道「這事得抓緊了,擱在家裡總歸是麻煩。」於是他開始又要為姐姐操另份心了,家裡來人就對姐姐說「有人找你」,說完就走開了。他的態度來了180度大轉彎。
作者把姐姐青春期、戀愛中的喜怒哀樂,弟弟對姐姐似懂非懂的戀愛中的那種干預表現得維妙維俏。
作者的感受力很強,表現力也不錯,該詳的地方表現充分,該略的地方省的干凈利落,這才是藝術。魏微在我心目中有了位置。見到她的作品必是搶先讀的。
❻ 姐姐是法官,弟弟還能當律師嗎
沒有問題,只是案件需要迴避的就必須迴避
❼ 有個學法的姐姐是種什麼體驗
女法學生生存其實特別艱難。當然優點就是什麼黃段子都能聽懂了,我姐現在已經是老司機了。當初姐姐想學法,有人勸退學法,她卻抱著相反的態度。非要學,最後家裡還是同意了,從此就走上一條不歸路。
但是過了司考,可能你會覺得特別空虛,真的特別迷茫,不知道以後幹嘛。然後就是擇業問題,法官挺好的,但是如果學校不強的話,基本就是基層法院。基層法院的特點就是,活多,錢少,責任大。尤其現在訴訟費還不高,特別累。我姐說她曾在沈陽中院實習,一天寫了八個判決,法官一天審了五個案子。為民做主,開始做法官的都這么想,但是時間久了,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當然法官也有優點,地位高,福利好,隱形資源豐富。兩口子都是公務員不生孩子也不錯,前提是你家能出買樓首付錢。總之,有個這樣的姐姐,有點驕傲又有點心疼,苦讀這么久,到頭來大家都是社會夾縫求生存的普通人。
❽ 人民的名義吳法官和吳老師什麼關系
吳法官是吳老師的親姐姐,陸亦可是吳法官的女兒且在劇中管吳老師叫小姨,管高育良叫過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