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馬法官
A. 馬彩霞 法官被槍殺案是怎麼回事
你登錄她你和她都臭不要臉、燒逼燒貨、豬狗不如、被車撞死、
B.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亞軒,江西南昌人,律師、法學家。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雲譜朱姑橋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間在清華學校學習,1924年考取公費赴美留學項目,入讀斯坦福大學,1926年獲得文學士學位,進入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學習,192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1929年歸國後曾任教多所大學,曾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外交部部長王世傑的助手;1946年,並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任中國代表法官,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之審判日本對亞太地區引發大規模戰爭和傷害所應負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案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1973年在北京逝世,終年68歲。
2、倪征燠
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倪征燠可以說是與中國二十世紀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我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一個『法』字。」
1906年出生於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的黎里鎮,中學畢業後,他立志學法,報效國家。他先在東吳大學法學院讀法律專業( 1915年法學院設立於上海),192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
之後留學於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受聘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榮譽研究員。1931年起先後在上海東吳大學、大夏大學、持志大學講授國際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法理學等課程。1946年-1948年參加東京審判。1987年當選為國際法研究院聯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劉墉
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五歲,追贈太子太保,賜謚號文清。
4、海瑞
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5、包拯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
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瑞
網路-倪征燠
網路-梅汝璈
C. 一生清正廉潔,為民做主的官員有哪些
一生清正廉潔,為民做主的清官:
1、西門豹(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魏國(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安邑一帶)人。魏文侯時任鄴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勛。初到鄴城 (今河北臨漳縣、河南安陽市一帶) 時,看到這里人煙稀少,田地荒蕪蕭條,一片冷清,百業待興,於是立志改善現狀。後來趁河伯娶妻的機會,懲治了地方惡霸勢力,隨後頒布律令,禁止巫風。教育了廣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園。同時,他又親自率人勘測水源,發動百姓在漳河開圍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還實行「寓兵於農、藏糧於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鄴城民富兵強,成為戰國時期魏國的東北重鎮。
2、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涿郡蠡吾縣(今河北博野縣)人,一代名臣。執法不避權貴,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漢昭帝後期及漢宣帝前期(公元前73年前後)。《漢書》說:「廣漢為人強力,天性慧於孝職。」他嫉惡如仇,以強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處置豪門權貴,深受百姓愛戴。而趙廣漢最終遭朝廷腰斬處死的結局,更為其不平凡的經歷增添了一層迷離的色彩。
3、黃霸(前130年—前51年),字次公,漢族,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漢大臣,事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三朝。
黃霸自幼攻讀法律之學,少有大志。漢武帝末年,捐官出仕,先後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揚州刺史、潁川太守等地方官職。漢宣帝五鳳三年(前55年),出任丞相,總攬朝綱社稷。甘露三年(前51年),黃霸去世,謚號定侯。黃霸善於治理郡縣,為官清廉、外寬內明,文治有方,政績突出,後世常將黃霸與龔遂作為「循吏」的代表,並稱為「龔黃」。
4、徐有功(640—702)名宏敏,字有功,唐洛州偃師(今偃師市緱氏鎮)人,徐有功是國子監博士徐文遠的孫子。青年時期舉明經及第。歷經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大理)寺丞、秋官(刑部)郎中、侍御史、司刑寺少卿等。長期在司法任上,是武則天時期與酷吏斗爭的一面旗幟,也是歷史上罕見的一位以死守法、執正的法官、清官。《新唐史》對他有「雖十歲未見其比」之贊譽。他死後武則天追贈他為大理寺卿。唐中宗李顯登位後加贈他為越州都督(一品)頭銜,並特下制書表彰:「節操貞敬,器懷亮直,徇古人之志業,實一代之賢良」和「卓然守法、雖死不移。無屈撓之心,有忠烈之議。」
5、狄仁傑(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懷英,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狄仁傑早年考中明經科,歷任汴州判佐、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擔任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宰相。但不久就被來俊臣誣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契丹之亂時被起復。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傑再次拜相,任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納言、右肅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進封內史,並於同年病逝,追贈文昌右相,謚號文惠,後又追贈司空、梁國公。
6、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曾任天章閣待制,人稱「包待制」,後為龍圖閣直學士,故後人亦稱「包龍圖」,卒贈禮部尚書,謚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包黑炭」。
7、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於世,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相公庄街道房庄村人,房彥謙之子,唐初名相。
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秦王參謀劃策,典管書記,是秦王得力的謀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貞觀十一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齡病逝,謚文昭。
永徽三年,玄齡次子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房玄齡配享太廟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齡善謀,而杜如晦處事果斷,因此人稱「房謀杜斷」。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新唐書》本傳對房的評價是「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或以事被讓,必稽顙請罪,畏惕,視若無所容」。
8、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1587年(萬曆十五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贈太子太保,謚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9、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於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一年(1446年),因進京覲見時不向王振獻媚送禮,遭其黨羽誣陷,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額森)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其時朝野多事,乃獨運征調,悉合機宜,號令明審,片紙行萬里外無不惕息。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固剛直,頗遭眾忌。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成化初,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謚肅愍。萬曆中,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明史》稱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於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10、於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清代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成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後遷任湖廣黃岡的知州,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加兵部尚書、大學士等職。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後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
於成龍在20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
D. 浦口法院馬法官結案書搞錯這是誰的錯。像這樣馬虎法官能做法官嗎
你以為法官還管你的結案書?那是文書的事,別亂咬人了
E. 海口法院旅遊巡為何假日「不打烊」
近日,海口法院旅遊巡迴法庭法官,假日「不打烊」風里雨里服務遊客
自2016年10月1日海口4個區法院旅遊巡迴法庭掛牌成立以來,各區旅遊巡迴法庭堅持「人在旅途,法在身邊」的宗旨,採取「定點」+「巡迴」的方式,將法庭前移至遊客身邊,打造訴前調解、法律咨詢、案件快審快結快執「一站式」服務模式,為海口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和經濟社會發展扛起司法擔當。
據統計,今年國慶假期,海口旅遊巡迴法庭各審判點發放法律宣傳手冊1200餘份,接待遊客1400餘人次,為遊客提供法律咨詢服務260餘次等。
F. 如果你是當事人 你希望法官怎麼做
給你些材料把。具體的自己發揮吧。可以嗎?
追求公正是法官應該恪守的一個職業准則
[主持人]:各位網友上午好!歡迎收看人民網視頻訪談,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全國法院模範人物、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宋魚水以及她的同事馬秀榮。前不久,宋魚水法官剛被評為2004十大法制人物,我們的網友知道她們要來人民網做客,早早就准備了很多問題,也向兩位法官表示了他們的敬意。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做人民滿意的好法官。大家都知道,宋法官是被稱為司法公正的新型法官,請問兩位法官是如何理解這個含義的?
【宋魚水】:我覺得當事人對法官的界定來講可能主要是兩個角度,一個是法官是一個廉潔的人,在執法上能夠廉潔,一個是公正上要求法官能夠嚴格地按照法律進行司法。司法,我覺得從法官來講它的內涵要豐富得多,廉潔可能對於法官品德上有一個至高的要求,法官把所理解的法律的公正在個案中傳達給公眾,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復雜過程,要對抽象的法律進行仔細的分析。對於法官來講,每個個案的司法公正可能都是一個課題,可能是針對這個案件的一個專題研究,最終的結果如果是當事人接受了,我想這就是一個法官最直接的司法公正。
[主持人]:馬法官,請談談您的看法。
【馬秀榮】:我覺得就是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沖突,能夠解決這些沖突,目前來講最好的方式就是制定法律,當發生這些沖突的時候,法律的用處實際上主要是司法職責,公正司法講的實際上就是把法律真正的含義、精神貫徹到具體的實際案件中,所以我們看到如果一個公正司法,就能使法律的真正精神發揮出來,人們才能去相信法律,這就是司法的公正實際上是維護法律真正實際尊嚴的最重要的方式。
[主持人]:謝謝兩位的回答。宋法官,您曾經說過,雖然法官很難讓所有的當事人滿意,但是辯法析理,公正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您在工作中如何體現呢?
【宋魚水】:首先我們的認同標準是什麼,我覺得很重要,大家服什麼?在司法當中大家可能是根據法官的形象和法官審判的結果和過程來信服法律,所以我覺得這里的信服主要是大家對公正有一個認同,對法律有一個認同,對司法的過程有一個認同,如果這樣是大家所希望的標准,也是要求法官的標準的話,我覺得針對個案來講,法律的主要任務就是辯法析理,根據法律,把事實分析清楚,讓當事人感覺到,從到法院的第一天起,從拿走判決書離開法院之日起,能夠感受到司法的理念,司法的公正,把法律的信任傳達給當事人,並通過當事人傳達給社會。所以說,我覺得個案中這種追求,其實一個最高的境界,其實也是一個最低的境界,是法官應該恪守的一個職業准則。
[主持人]:謝謝您,宋法官。通過對您的簡介的查找,我們知道您所畢業的大學就是在您現在所工作的海淀區的管轄范圍之內,我們特別感興趣,在您工作當中是否遇到過您以前的老師或同學,因為打官司找您說情的,如果您在審理過程當中有來自領導的壓力您會怎麼處理?可以給我們舉一些具體例子嗎?
【宋魚水】:我工作的轄區就是我母校所在的轄區,大學畢業的同學也好,老師也好,都是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所以說我們都是法律工作者。確實是有這樣的案件,我記得我在開始辦案的時候,我遇到一個案件的原告代理人和被告代理人,都是人民大學的老師和同學,我當時想,因為我們都是法律系的,這個案子,我給他們調了算了,因為雙方都很熟悉,對於一些法律問題,我確實想到了,希望通過人情的關系來把矛盾化解了。但是我發現,無論是原告的律師,還是被告的律師,他們都非常認真地在准備自己的證據,因為這個官司涉及到公司法的問題,我覺得他們都很職業地在為各自的當事人服務,這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個法官,扮演法官的角色,站在中立的立場上來處理這個案件,所以這個案件判決之後對我的影響特別大,而且我非常慶幸在我剛辦案的時候,遇到的雙方爭鋒相對的代理人是我的同學和老師,這樣的案件對我在今後的審判當中一個法官的職業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剛才提到有沒有領導過問的案件,其實我想表達的一個含義是什麼?我覺得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法官就是法官,應該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同時我也在想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真有一天領導來過問案件的話,如果領導過問的是宏觀的,涉及到社會穩定的案件,我覺得我們一定要聽從領導的意見,但是如果領導過問的是私人的案件,我覺得那是領導的問題,我們國家應該是誰有問題處理誰、制裁誰、杜絕誰。我是有這樣一些觀念。所以對我來講,法官就是法官,法官就是有原則的,必須堅持法律的,大致是這樣的意見。
保護弱勢群體,更多的是提供一些程序上的保證
[主持人]:謝謝您,馬法官。宋法官是知識產權庭的庭長,既是你們的領導,也是你們的同事,我們想知道在同事之間,對於宋法官是怎麼樣的一個評價?
【馬秀榮】:我覺得她應該是承接以前的法官,以及未來我們理想中的法官,在這個中間階段轉型期法官的一個角色。怎麼說呢?她身上有很多傳統的優勢,比如非常勤奮,非常鑽研,吃苦耐勞,善於尊重和理解他人,中國傳統這種利他主義的精神還是比較明顯的。按照現在的現狀來看,僅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作為法官可能也不夠。我們知道司法一直在前進,所以對法官的職業要求是更高了,現在對法官的職業能力、司法理念,以及在司法理念的要求下,職業的提高都是非常明顯的。我覺得她是一個承接傳統和未來的角色。另外,她能夠把所學習的現代司法理念比較切實地跟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這一點我深有感觸。
[主持人]:您能再具體談一談嗎?
【馬秀榮】:可能以前也多次有人提過這一點,我老是把她跟我自己來對比,因為可能主持人也是學法律的,我們學的都是一套西方的法律傳統,很多設計在現在看來還是跟我們中國有差距的,從設計、制度、理念跟法律還有一個結合的過程,很多設計都是那種純粹理想、抽象的設計,比如公正,什麼是公正?法官應如何做?你是不是就坐在那兒,孤獨、冷漠、跟公眾遠離,一定是一個理想中的公眾法官,我覺得從宋法官身上看到,這個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可能從各種媒介大家知道比較多的也是她,她更多地去傾聽當事人的很多問題,法律上的問題,包括有關和無關的,來的路上我們還在討論,我們在目前發展的時期,實際上還缺少整體或者未進的體制,人們的信仰在這樣的時期實際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缺失的,所以有的時候當法官不只是想尋求法律給他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更多的時候他是希望從感情上得到一種撫慰。我覺得宋法官在這方面不僅充當了一個仲裁、裁判的角色,更多的時候她也擔當起傾聽者、安撫者的角色,實際上這對我是有很多啟發的。我們可能在這樣的時候要深思。
[主持人]:謝謝您的回答。宋法官,我想您在日常工作當中,可能也遇到過很多普通人的小額案件,跟那些大標的的案件比起來,處理起來是否要簡單輕松?
【宋魚水】:我覺得是這樣,各有不同,大的案件,法律的問題要多一些,按照抽象的法律適用起來的話,可能面臨的困難要多一些,所以說在法律上要刻苦鑽研、多聽聽同事、老師、同學的意見,最終形成自己的意見;那麼小額案件我覺得可能精神壓力要大一些,因為小的案件,法律問題可能比較簡單,比如說是不是技術轉讓,技術轉讓合格了應該付錢,不合格的話,那麼是質量的問題應該按照質量問題的辦法進行處理。通常還有一些小的案件就是欠款,那麼為什麼說小額案件面臨精神壓力大一些,第一,有可能他打不起官司,幾千塊錢對他來說要掰著算,比如外地人來北京打官司,住宿、吃飯、請不起律師,表達不清,我覺得他需要一些法律的咨詢和幫助。另外常常是被告賴帳的比較多,比如我們有一個案件,是南方的原告到北京來告一個被告的案件,被告開始的時間提出管轄異義,後來又上訴了,回來之後我們再開庭審理這個案件的時間,被告找不著了,被告不僅找不著了,他所有公司的地址都已經搬遷了,等等這些事件讓你感覺到,實際上問題很簡單,錢也應該給付,但是怎麼給付,能不能盡量地幫助原告,讓被告來給付,去說服被告,有一線希望就給他爭取一線希望。所以在這方面法官的精神壓力比較大,總覺得這個案例解決不了的話,可能關繫到他的生計等等,有人說就等著這點兒錢去給孩子上學、去治病,比如買種子的技術等等。所以剛才馬法官也提到了,因為我確實是從事了這么多年的法官工作了,有些問題還是應該用現實的辦法來解決。一方面我們呼喚一種理想的法官理念,希望能夠坐堂辦案,另外面臨一些具體的困難,希望盡量地幫助當事人,最大限度地保護權利人的利益,使權利人的利益得到實現等等。
[主持人]:謝謝您的回答,就您剛才的回答,我們想引申一下,剛才您說到,馬法官也提到,宋法官更多的時候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剛才您也提到,有些原告確實在經濟上有一些不足的時候,面對弱勢群體的時候,如何平衡法與情、法與理的關系,想請您接著談一談。
【宋魚水】:是這樣的,因為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同情弱者的話是不是會導致司法不公,因為弱勢群體的保護也是法律的理念,保護弱勢群體,在民商法里也是一個大的司法理念,但是我想說,從司法的角度來講,保護弱勢群體,保護什麼內容?更多的是提供一些程序上的保證,比如說他打不起官司的情況下,有可能減免他的訴訟費用,請不起律師的情況下給他提供一個法律的幫助,但是法律保護的肯定是他的合法權益,就是該保護的一定要保護,但不是說一個違法的人,甚至去搶別人錢的人,欠別人錢的人,法律要提供保護,這不是保護弱勢群體的本意。從司法的角度來講主要是這個含義,同時因為他有可能在法律的訴訟當中,因為法律訴訟當中追求當事人地位平等、程序平等,但是有時間,比如說雙方都有律師的情況下,可能這種對抗的情況可能會比較充分,但是有一方沒有,他在整理證據上、發表意見上,都可能會表達得不夠充分,整理得不夠充分,那麼法律也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指導,是這樣一些情況。但是弱勢群體實際上在法律上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它是滲透了很多法律的理念,比如在合同案件當中,在著作權案件當中,著作人有時候可能是弱者,因為他要保護他的獨創性,使他的獨創價值能夠實現,但是通常來講,他的作品一旦發表,他就有可能被傳播,這個傳播他有可能得不到兌價,我覺得法律的概念有時候理解起來是一個很寬泛的,但是也有它的原則性在裡面。
【馬秀榮】:首先講法與理,實際上我們追求的是盡量讓合理化成為合法化,也許在有些情況下會有些沖突,這個時候就需要,我講的,我也理解比較多的就是法律精神怎麼樣去把握,法律的發展也是這樣的,通過這樣不斷地去找一些這之間的差距和漏洞,通過司法的努力慢慢地去彌補它,當這個問題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的時候,能夠推動立法的改變。我覺得法律設計的本身肯定要考慮一個法理的問題。法與情我所想的,法律絕不僅僅是一些理性或抽象的設計,它有著豐富的內涵,這個就是情這一面,剛才宋法官講了,簡單是同情啊,或者我們一般意義上理解的情感上、感官上的感受,我想是這個「情」。確實,同情不能代替法律,宋法官在她的仲裁里,很強調這一點。在同情的時候反倒是法官需要警惕的時候,比如有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無力的,我們感覺會同情他,有的時候恨其不爭,恨不得代替他,因為法律除了維護的目的,還有懲戒、指導,各種各樣的價值在裡面,但是總的來講我們也是這樣的感覺,法律絕不是沒有人情的,它要制定了,還要實施,一定要考慮人性的很多東西,而且是切實考慮,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法官其實也是考慮很多的。
法官真正的難點是如何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
[主持人]:>現代法律在知識產權方面發展尤其迅猛,我們想知道您是如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特別是在有些法律還沒有具體的相關規定的時候,您是如何保證辦案質量的呢?
【宋魚水】:是這樣,其實我想澄清一個什麼樣的事實呢?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覺得,時代在發展,經濟在發展,好象法律在滯後,有諸多的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法官如何進行司法?我想說,其實現在來講,我們國家法律的制定是非常多的,實際上完備的法律體系正在形成,倒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有些法律需要,我不太傾向於法律一下子全部制定起來,因為它有些精神要充分展現的情況下,可能法律考慮問題會更周全一些,實際上咱們國家目前來講,尤其民商法的領域,法律是很多的也是很完備的,法官真正的難點不是在於怎麼去創新法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如何在法律的適用當中,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精神,更好地貫徹法律。至於這個貫徹,我覺得要考慮幾個方面:一個是考慮法條本身的含義,這個法條一旦與現實的問題相沖突的情況下,那麼法條制定的背景是什麼,現在實踐的背景有哪些差異,這些差異是否足以導致法官進行重新的選擇,或者重新界定和分析。所以我覺得更多是這樣一些問題,尤其作為一個基層法官來講,我們可能確實審理了一些疑難的案件,甚至是一些先行審理的案件,但是我覺得,其實個案來講,每個案件都有它的難點,每個案件在法條上,比如說我們在審理改編權的問題,什麼是改編,我覺得我們在理論上是認同的,就是它的獨創性達到一定程度,再達到一定高度它可能就享有一個完整的著作權;但是如果在音樂領域里,在繪畫等專業領域里怎麼去界定它這種改變的獨創性,獨創性有多大,這可能就不會有更具體的法律,需要法官根據現有的證據,根據原被告雙方提供的一些專業內容進行反復的比對。所以說時代的發展,我覺得對法官來講,一定要耐心地聽當事人講,耐心地分析每一條證據,尤其是對專業問題要更多地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因為他們是專業的人員,他會盡可能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講清楚,當然法官也要對一些背景知識進行深入了解。
[主持人]:謝謝您,最後一個問題想問一下馬法官,剛才您談了同事們對宋法官的看法,我想知道宋法官的這種先進事跡在海淀法院內部是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請您回答一下。
【馬秀榮】:首先她是我的同事,我剛才也講了,她的很多想法對我們是有啟發的,我是一個很堅持自己觀念的人,我們在法律上會有很多探討,包括有時候甚至有爭論,但是確實是,我自己的感受是「水漲才能船高」,整體司法的理念也好,或者形象也好,絕不是一個人能夠完全改變或者推動它的,需要一個整體的力量,我覺得宋法官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來帶動大家,實際上也是有成效的。另外一點呢,她是我們的領導,所以她更多地可能會在一年工作里如何貫徹她的一些想法,當然我在這裡面也講,她這個人很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領導的頤指氣使,更多地是去指教你什麼的,比如她會有一些好的想法或觀念,她有的時候會跟我們說「我建議你」,這是她最喜歡用的詞,有的時候法官也是獨立性比較強,個性比較強,但是確實能在宋魚水的領導下團結合作,在主流的方面,我們會向著一個非常一致的方向去努力。你的領導跟你,或者你能跟你的領導在工作的方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生活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有的時候高興,有的時候不愉快,但是我們在工作上應該整體上保持一種良好的方向,而且是愉快的氣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或者是什麼樣的情況下,偶爾有些牢騷,但是總的來講我們都知道,我們是一個法官,我們要用法官所有的職業要求來要求自己。我寫了一個東西,那個時候關於宋法官事跡的一些想法,我覺得宋法官的工作可能會帶動我們一批人,整個的集體向著合格、優秀的法官方向前進。
[主持人]:謝謝您,由於時間關系,本次的視頻訪談到此結束,下面由兩位嘉賓跟大家進行文字交流,謝謝大家,再見。
一個法官不能在金錢、人情、友情面前動搖法律的信念
[我是老頭兒]:宋法官,搞知識產權這東西,對咱國家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宋魚水】:肯定是利大於弊,因為知識產權是為了鼓勵創造知識產權的人,給社會創造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技術產品,這一切都會在精神領域和物質領域推動社會的發展,給人民帶來最大的精神享受。如果不保護知識產權,就不會有更多的人去創造,這個社會就不會發展,國家也無法富強。比如: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對研發的投入不夠,研發人員也經常跳槽,這最終會損害企業的利益。中國有四大發明,但我們卻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至今擁有先進的生產力,究其原因,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夠,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保護知識產權確實要考慮經濟成本,使社會用更便捷、更經濟的方式合法使用知識產權,既為創造知識產權的人帶來最大的利益,同時,也為分享知識產權的人帶來更經濟、更便捷的方式。
[六十歲的派出所所長]:法官,你理解的公正難道就是原被告雙方都接受嗎?是不是笑話?
【馬秀榮】:當然不是,法官裁判案件不是以求得當事人滿意為目標,法官的職責在於還法律以本來面目。但是,當前的現實是老百姓對法律對法院、法官不信任,因此法官的工作首要的職責恐怕就是要建立起當事人對法院的信任。這可能就是我們說的讓原被告都服氣。實際上這只是司法公正追求一個階段上所提的一個說法,比較現實也相對比較可行,但它絕不是司法的價值追求。如果沒有參加實際工作,我也會和您一樣認為這是一個可笑的問題,但是當我面對那麼多紛繁的案件,各種類型的當事人一些更多的人對社會的抱怨的時候,我知道在每個具體案件裡面,盡可能的讓當事人信任我,信任我所處理的結果就很難得了。
[2005一凡]:宋大姐!其實你在生活中也曾面對過金錢財富的誘惑,但是你不為所動,能告訴我們您當時腦海里是怎樣想的嗎?
【宋魚水】:任何人都會面臨金錢的誘惑,因為金錢會給我們帶來物質財富,但問題在於,我們需要遵循取得金錢的規則,如果我們人人都是向社會去索取,那麼這個社會就不會有秩序,所索取的東西誰也得不到。作為一個法官來講,我從事的是一個法官的工作,建立規則、遵循法律,我有系統的法律理解,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如果通過行賄受賄的方式在我和一方當事人之間形成了個案的利益關系,那麼,就我而言,我可能失去了對法律的信仰和執著。對當事人而言,他可能失去了對社會的信心,對法律的信心,甚至是對黨和國家的信心,最終損害的還是個體的利益。此外,老百姓有多少關系可打?正是這樣一些思考和對法律未來的構建,使我堅定,一個法官不能在金錢、人情、友情面前動搖法律的信念。
[替父申冤]:強烈呼籲:公安部要嚴懲兇手!嚴懲有關責任人!!-----請看 (替父申冤之帖)……
【馬秀榮】:首先不知道你所講的是否全部是事實,法官的習慣就是不會輕易的僅僅相信口頭陳述,所以很難就一篇稿件給出一個具體的法律意見。這個請你理解,這是一個法官的職業要求。另外,你如果認為需要司法救濟可以採取訴訟的方法。那麼通過訴訟,首先是收集證據,整理法律意見,然後請教一下法律人士,看看是感情上的不能接受還是確實是法律上需要救濟。那麼再採取合理的方法,恐怕這樣更為妥切。也許我的回答不能直接對你的要求有所幫助,但是我想呼籲是不能夠解決全部問題的。司法可以實現一定利益的保護,但是也很難解決全部的精神痛苦。所以一方面,做好法律上的准備,另一方面,也要堅強面對生活。希望以後不是在這個論壇上看到你在申冤。而是看到你的具體行動,如果在行動上有什麼困難,大家來討論可能更為妥切。
不能因為對個別法官有偏見,就對整個法院喪失信心
[千重山]:宋法官:現在冤假錯案的比例有多大?有沒有現代版的竇娥冤?
【宋魚水】:我是一個基層法院的法官,不搞法院的統計工作,也無法從最高院的角度對你提的問題進行科學的統計,但我想說的是,我們如何去推動法律的發展。舉一個例子,在法院,告醫療事故的案件和學校的案件在逐年增多。現在有的醫生,有的醫院為了不出事故採取了以下辦法:徵求家屬的意見是否做手術;盡量用好葯給病人治病;我們試想一下,一個手術是家屬更明白做,還是醫生更明白做?顯然,醫生更具有科學依據,我想說的問題是,我們必須相信醫生,盡管在醫生的群體里,我們有這樣或那樣不滿意的地方,但是對醫生這個整體的信任,才能夠真正地起到及時治療病人、最大限度地少交醫療費,所以說,法院作為國家的裁判機關,大家要給法官創造一個文明執法的環境,鼓勵那些忠於執法的法官努力地去探索法律的精神,努力地去解決法律的問題,不能因為對個別法官有偏見,就對整個法院喪失信心,因為國家不可能沒有法院,所以說,作為一名法官,我們希望有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大家在法律的層面上,研究法律問題,推動法律發展。當然,我們自己必須嚴格自律,絕不能循私情,枉法裁判,法院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都是至關重要的,但如果阻礙法律的發展的話,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我還想說一句話,如果社會上沒有行賄的人,法官就沒有受賄的空間。所以說,讓法官廉潔辦案,我們人人都要管住自己,用法律的原則辦案、辦事。
[快活三]:在知識產權庭,你一定結識了很多打官司的名人吧?您是否認為名人打官司佔有一定的優勢?您怎麼看媒體對名人打官司的炒作,是否對案子的判決有影響?
【馬秀榮】:名人會吸引媒體的注意,這是媒體的規律。法官工作有自己的規律,那就是什麼人都是一樣的。這一點很好理解,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案件,各種各樣的當事人,所以名人在這裡面也沒感覺到是名人,相反在某一個行業比較出名的人,在法律上也許跟其他人沒有任何不同。包括訴訟能力,包括對法律的了解,所以感覺上沒有什麼差異。另外,我也認為,法官的工作是不需要過多的、主動地引起媒體的注意,所以是否是名人對我們來講並不重要。當然不排除媒體對案件的關注,對此我們有自己的紀律,在全社會實際上也應該呼籲這一點,那就是在法官沒有做出判決之前,不宜過多的干涉。實際上這也是司法獨立的一個含義。
[我是老頭兒]:馬法官,讓老百姓自己搜集證據不是加重老百姓的負擔么?法院為什麼沒有這個義務呢?人民法院為人民嘛。
【馬秀榮】:您的問題很好。這種想法跟我們一直以來的習慣有關系,這也是今天我們為什麼來到人民網,來和你們交談的原因,那就是我們對法律,包括法院有很多的誤解。很高興在這里能跟你說上幾句。實際上,在民事訴訟中,法院是被動的,訴訟是由當事人自己提出來的。原告和被告都是一樣的。他們所說的是否是事實,是否能夠得到法律的支持,全部依賴於當事人自己的證據和法律的適用。法官不能代替任何一個人來打官司,像你所說,我是幫原告搜集證據好還是幫被告搜集證據好?結論就是我不能為任何人搜集證據。我們的習慣是,首先懷疑,然後根據證據和法律規則給出判斷。所以當事人要打官司一定要自己准備好證據,不要過多的去依賴別人,不僅在法律上如此,實際上事事如此。只有這樣,你才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比如說你簽個合同,你就會把合同訂立、履行過程當中的證據積累下來,不是為打官司用,從法律的角度,也是一件好事,做公司更是如此。如果你指望有人像神一樣把所有過往的事實都看清楚,那是不現實的。
」
G. 馬背上的女法官走紅網路,這名女法官身上背負著什麼樣的責任
在我國遼闊的內蒙古大地上,有著這樣一幅畫面,身穿藍色制服的女子,身後背著耀眼的國徽,駕著駿馬馳騁在草原上,那麼這名女子她是做什麼工作的呢?
現在牧區的法官條件可能要差一些,我想以後有條件的話,可能會給他們推出一些移動法庭,給他們配一些更好的設備,方便他們更好的開展工作。英姿颯爽,背著國徽騎著馬的法官們,永遠是我們中國法律最美的執行者。
H. 法院法官名單
首席大法官
王勝俊
一級大法官
沈德詠
二級大法官
張軍
萬鄂湘
江必新內
蘇澤林
奚曉明
熊選容國
李玉成
李克
劉家琛
王秀紅
黃爾梅
景漢朝
池強
張立勇
張忠厚
張文顯
康為民
周玉華
羅布頓珠
羅殿龍
鄭少三
李少平
趙祥娃
肉孜·司馬義
王維山
左世忠
公丕祥
應勇
周溯
南英
馬三剛
馬新嵐
王振華
劉玉順
孫華璞
安東
齊奇
許前飛
鄭鄂
錢鋒
高勇
董治良
梁明遠
劉曉陽
I. 遇害女法官常常加班到凌晨,法官的工作有哪些
近日,據媒體報道湖南高院副庭長周春梅遇害,她是一名優秀的法官,曾被評為年度辦案能手,法官夢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於是自從從事自己喜歡的這份工作以來,堅持白天開庭和接待當事人,晚上寫審理報告和判決書,於是常常加班到凌晨。法官這份職業也是和其他職業一樣,等級越高,那麼責任也就越大,對於優秀的法官來說,審理的案子也是比較多的,所以會比較忙。這也提醒了大多數女性,平時晚上出門在外要注意安全,因為社會上總會存在一些惡人,如果是一個人最好不要太晚了出去,這是很不安全的,如果真的有必要出去,就應該找個人結伴而行,因為防人之心不可無,自身安全還是很重要的。那麼,對於社會上這樣的害群之馬,應該給予嚴厲的懲罰,讓人們吸取教訓,從而讓社會更安定些。
J. 馬俊輝是金水法院法官,在沒有證據,就聽原告說被告已工作,不支持賠償失業金,那法律當兒戲
你在上訴時,要求被上訴方拿出來證據,並請求上訴法院撤消初審法院的枉法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