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老版法官法

老版法官法

發布時間: 2022-05-29 17:05:16

① 最新《法官法》是哪年頒布的

現行的法官法,是2001年6月30日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版會議通過的,權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月24日下午,《法官法(修訂草案)》專家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2018年第7期立法專家咨詢會在北京召開 ,正在著手准備修改新的法官法。

② 法考的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什麼意思

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針對法律職業崗位,只對新進法律職業崗位人員實行考試和職前培訓。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明確規定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需要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已經在行政機關中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工作且勝任現職務的人員,沒有從業資格方面的要求。二是針對專業學歷條件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第九條的規定就是「新人新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則為「老人老辦法」。

③ 法官法哪一年施行施行的事有什麼變化或成果

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頒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中明確提出,「高級人民法院可以對法官配備法官助理和取消助理審判員工作進行試點,摸索經驗。」

④ 法官法是哪年頒布的

通過時間:2001年6月30日
施行時間:2002年1月1日

⑤ 2002年法官法全文哪裡能找到

目前最新的法官法是2001年6月30日修正的法官法。
是的,因為修訂的只是部分條款,對原法的主要內容影響不大,因此整個法律仍然是95年開始實施。就象刑法,自97年頒布以來已修改過六次,但其開始實施的時間仍然是9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6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提高法官的素質,加強對法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第三條 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四條 法官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

第二章 職責

第五條 法官的職責: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六條 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除履行審判職責外,還應當履行與其職務相適應的職責。

第三章 義務和權利

第七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第八條 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依法審判案件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四)獲得勞動報酬,享受保險、福利待遇;
(五)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六)參加培訓;
(七)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八)辭職。

第四章 法官的條件

第九條 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本法施行前的審判人員不具備前款第六項規定的條件的,應當接受培訓,具體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適用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確定,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擔任法官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
第十條 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法官:
(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
(二)曾被開除公職的。

第五章 任免

第十一條 法官職務的任免,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人民法院的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任免。
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的任免辦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
第十二條 初任法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應當從法官或者其他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第十三條 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提請免除其職務:
(一)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
(二)調出本法院的;
(三)職務變動不需要保留原職務的;
(四)經考核確定為不稱職的;
(五)因健康原因長期不能履行職務的;
(六)退休的;
(七)辭職或者被辭退的;
(八)因違紀、違法犯罪不能繼續任職的。
第十四條 對於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任命法官的,一經發現,做出該項任命的機關應當撤銷該項任命;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命有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的,應當建議下級人民法院依法撤銷該項任命,或者建議下級人民法院依法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銷該項任命。
第十五條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檢察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第六章 任職迴避

第十六條 法官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同時擔任下列職務:
(一)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
(二)同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和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三)同一審判庭的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四)上下相鄰兩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
第十七條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第七章 法官的等級

第十八條 法官的級別分為十二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級法官分為大法官、高級法官、法官。
第十九條 法官的等級的確定,以法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業務水平、審判工作實績和工作年限為依據。
第二十條 法官的等級編制、評定和晉升辦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八章 考核

第二十一條 對法官的考核,由所在人民法院組織實施。
第二十二條 對法官的考核,應當客觀公正,實行領導和群眾相結合,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結合。
第二十三條 對法官的考核內容包括:審判工作實績,思想品德,審判業務和法學理論水平,工作態度和審判作風。重點考核審判工作實績。
第二十四條 年度考核結果分為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等次。
考核結果作為對法官獎懲、培訓、免職、辭退以及調整等級和工資的依據。
第二十五條 考核結果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本人對考核結果如有異議,可以申請復議。

第九章 培訓

第二十六條 對法官應當有計劃地進行理論培訓和業務培訓。
法官的培訓,貫徹理論聯系實際、按需施教、講求實效的原則。
第二十七條 國家法官院校和其他法官培訓機構按照有關規定承擔培訓法官的任務。
第二十八條 法官在培訓期間的學習成績和鑒定,作為其任職、晉升的依據之一。

第十章 獎勵

第二十九條 法官在審判工作中有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應當給予獎勵。
對法官的獎勵,實行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
第三十條 法官有下列表現之一的,應當給予獎勵:
(一)在審理案件中秉公執法,成績顯著的;
(二)總結審判實踐經驗成果突出,對審判工作有指導作用的;
(三)對審判工作提出改革建議被採納,效果顯著的;
(四)保護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損失,事跡突出的;
(五)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事跡突出的;
(六)提出司法建議被採納或者開展法制宣傳、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效果顯著的;
(七)保護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有顯著成績的;
(八)有其他功績的。
第三十一條 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
獎勵的許可權和程序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章 懲戒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工資和等級。
第三十五條 處分的許可權和程序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二章 工資保險福利

第三十六條 法官的工資制度和工資標准,根據審判工作特點,由國家規定。
第三十七條 法官實行定期增資制度。經考核確定為優秀、稱職的,可以按照規定晉升工資;有特殊貢獻的,可以按照規定提前晉升工資。
第三十八條 法官享受國家規定的審判津貼、地區津貼、其他津貼以及保險和福利待遇。

第十三章 辭職辭退

第三十九條 法官要求辭職,應當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免除其職務。
第四十條 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連續兩年確定為不稱職的;
(二)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
(三)因審判機構調整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本人拒絕合理安排的;
(四)曠工或者無正當理由逾假不歸連續超過十五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法官義務,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第四十一條 辭退法官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免除其職務。

第十四章 退休

第四十二條 法官的退休制度,根據審判工作特點,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四十三條 法官退休後,享受國家規定的養老保險金和其他待遇。

第十五章 申訴控告

第四十四條 法官對人民法院關於本人的處分、處理不服的,自收到處分、處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可以向原處分、處理機關申請復議,並有權向原處分、處理機關的上級機關申訴。
受理申訴的機關必須按照規定作出處理。
復議和申訴期間,不停止對法官處分、處理決定的執行。
第四十五條 對於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侵犯本法第八條規定的法官權利的行為,法官有權提出控告。
行政機關、社會團體或者個人干涉法官依法審判案件的,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四十六條 法官提出申訴和控告,應當實事求是。對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的,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四十七條 對法官處分或者處理錯誤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賠償。對打擊報復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

第十六章 法官考評委員會

第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設法官考評委員會。
法官考評委員會的職責是指導對法官的培訓、考核、評議工作。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四十九條 法官考評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為五至九人。
法官考評委員會主任由本院院長擔任。

第十七章 附則

第五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審判工作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各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在人員編制內員額比例的辦法。
第五十一條 國家對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實行統一的司法考試制度。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制定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實施。
第五十二條 對人民法院的執行員,參照本法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人民法院的書記員的管理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對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員,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第五十三條 本法自1995年7月1日起施行。

⑥ 刑法修正案八中關於刑訊逼供的所有法律條文!以及舊的刑法中關於刑訊逼供的法律條文!急!

刑法修正案八對刑訊逼供罪沒有修改。下面是相關規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條【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1993年2月22日七屆人大三十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 自1993年6月22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條 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一百八十八條的規定處罰;非法拘禁、刑訊逼供,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1995年2月28日八人大十二次會議通過 同日公布施行)
第二十二條 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為:
(四)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人犯;
第四十八條 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對受行政處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降低警銜、取消警銜。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試行)
(高檢發釋字[1999]2號 1999年9月16日公布施行)
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
(三)刑訊逼供案(第247條)
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
2、致人自殺或者精神失常的;
3、造成冤、假、錯案的;
4、3次以上或者對3人以上進行刑訊逼供的;
5、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刑訊逼供的。
(四)暴力取證案(第247條)
暴力取證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以暴力逼取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的;
2、致人自殺或者精神失常的;
3、造成冤、假、錯案的;
4、3次以上或者對3人以上進行暴力取證的;
5、授意、指使、強迫他人暴力取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1995年2月28日通過 2001年6月30日九屆人大二十二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四)刑訊逼供;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1995年2月28日通過 2001年6月30日九屆人大二十二次會議修正 同日公布 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五條 檢察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四)刑訊逼供;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檢察官有本法第三十五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
(高檢發釋字[2006]2號 2006年7月26日公布施行)
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案件
(三)刑訊逼供案(第二百四十七條)
刑訊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以毆打、捆綁、違法使用械具等惡劣手段逼取口供的;
2、以較長時間凍、餓、曬、烤等手段逼取口供,嚴重損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身體健康的;
3、刑訊逼供造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輕傷、重傷、死亡的;
4、刑訊逼供,情節嚴重,導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5、刑訊逼供,造成錯案的;
6、刑訊逼供3人次以上的;
7、縱容、授意、指使、強迫他人刑訊逼供,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8、其他刑訊逼供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四)暴力取證案(第二百四十七條)
暴力取證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以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以毆打、捆綁、違法使用械具等惡劣手段逼取證人證言的;
2、暴力取證造成證人輕傷、重傷、死亡的;
3、暴力取證,情節嚴重,導致證人自殺、自殘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的;
4、暴力取證,造成錯案的;
5、暴力取證3人次以上的;
6、縱容、授意、指使、強迫他人暴力取證,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7、其他暴力取證應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⑦ 法官法有出台過嘛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是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版第十二次會權議通過的。現行版本為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修訂,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⑧ 法官法的介紹

在中國,法官法是指管理法官、約束法官行為的法律。在國外,法官法是基於法院的內判決而形成的具容有法律效力的判定,這種判定對以後的判決具有法律規范效力,能夠作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據。法官法是英美法系國家的主要法律淵源,它是相對於大陸法系國家的成文法或制定法而言的。法官法的來源不是專門的立法機構,而是法官對案件的審理結果,它不是立法者創造的,而是司法者創造的。因此,法官法又稱為判例法或普通法。

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2001)

一、第一條修改為:「為了提高法官的素質,加強對法官的管理,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二、第七條第四項修改為:「(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第五項修改為:「(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三、第九條第一款第六項修改為:「(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第二款修改為:「本法施行前的審判人員不具備前款第六項規定的條件的,應當接受培訓,具體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
第二款後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適用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的學歷條件確有困難的地方,經最高人民法院審核確定,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將擔任法官的學歷條件放寬為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專科畢業。」四、第十二條修改為:「初任法官採用嚴格考核的辦法,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從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取得資格,並且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
「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應當從法官或者其他具備法官條件的人員中擇優提出人選。」五、第十三條第七項修改為:「(七)辭職或者被辭退的」。
刪去第九項。六、第十三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四條:「對於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任命法官的,一經發現,做出該項任命的機關應當撤銷該項任命;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法官的任命有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的,應當建議下級人民法院依法撤銷該項任命,或者建議下級人民法院依法提請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銷該項任命。」七、第十五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七條:「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所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八、第二十二條改為第二十四條,並將第二款修改為:「考核結果作為對法官獎懲、培訓、免職、辭退以及調整等級和工資的依據。」九、第三十條改為第三十二條,並將第七項修改為:「(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第九項修改為:「(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十、第三十八條改為第四十條,其中關於「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予以辭退」的規定修改為:「法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辭退」。十一、第四十二條改為第四十四條,修改為:「法官對人民法院關於本人的處分、處理不服的,自收到處分、處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可以向原處分、處理機關申請復議,並有權向原處分、處理機關的上級機關申訴。
「受理申訴的機關必須按照規定作出處理。
「復議和申訴期間,不停止對法官處分、處理決定的執行。」十二、第四十五條改為第四十七條,修改為:「對法官處分或者處理錯誤的,應當及時予以糾正;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賠償。對打擊報復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依法追究其責任。」十三、刪去第四十六條第三款。十四、第四十七條後增加二條,作為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
「第五十條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審判工作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各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在人員編制內員額比例的辦法。
「第五十一條國家對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實行統一的司法考試制度。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共同制定司法考試實施辦法,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實施。」
此外,根據本決定對條文順序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⑩ 如何理解法官法36條中所審理的案件是指本人審理的嗎

第三十六條說的抄是"法官從人民襲法院離任後兩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法官被開除後,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沒有
所審理
的字樣
估計問的是:
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他不是指本人辦理的
是說這個這個法院的都不可以

熱點內容
律師職業險 發布:2025-02-04 18:20:05 瀏覽:116
什麼情況下有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4 17:44:37 瀏覽:221
滿城哪有律師 發布:2025-02-04 17:12:56 瀏覽:863
房產聯系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4 16:52:25 瀏覽:256
刑法宮廷劇 發布:2025-02-04 15:59:01 瀏覽:588
經濟法自然人 發布:2025-02-04 15:43:42 瀏覽:739
行政法庭審筆錄 發布:2025-02-04 15:22:21 瀏覽:280
民事訴訟法是民告官嗎 發布:2025-02-04 15:06:06 瀏覽:876
國家法官學院新校區 發布:2025-02-04 14:39:00 瀏覽:126
2014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試題 發布:2025-02-04 14:26:57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