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的內容
① 法院下達的執行通知書通知書上的內容是什麼有沒有欠債欠錢的明細
扣壓凍結財產,沒有。
一般內容是扣壓凍結被執行人財產,沒有明細,判決書上才有明細。我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幾種: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等。
歸根結底,執行就是確保法院判決能夠最終落實的手段。常言道: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②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內容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為了保證在執行程序中正確適用法律,及時有效地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實踐經驗,現對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作如下規定。人民法院根據需要,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設立執行機構,專門負責執行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執行機構及其職責1、人民法院根據需要,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設立執行機構,專門負責執行工作。
2、執行機構負責執行下列生效法律文書:(1)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判決、裁定、調解書,民事制裁決定、支付令,以及刑事附帶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2)依法應由人民法院執行的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處理決定(3)我國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和調解書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有關規定作出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裁定(4)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關於追償債款、物品的債權文書(5)經人民法院裁定承認其效力的外國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以及國外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6)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
③ 法院執行案件流程的內容
法律分析:1、法院執行局收到案件材料後,經審查認為情況緊急、需立即採取執行措施的,經批准後可立即採取相應的執行措施。2、法院執行局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規定期限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通知被執行人按照有關規定申報財產,責令被執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在指定的履行期間內有轉移、隱匿、變賣、毀損財產等情形的,人民法院在獲悉後應當立即採取控制性執行措施。3、法院執行局應當在收到案件材料後規定期限內通知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4、申請執行人提供了明確、具體的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的,法院執行局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後5日內進行查證、核實。情況緊急的,應當立即予以核查。申請執行人無法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或者提供財產狀況或財產線索確有困難,需人民法院進行調查的,法院執行局應當在申請執行人提出調查申請後規定期限內啟動調查程序。5、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承辦人一般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對被執行人收入、銀行存款、有價證券、不動產、車輛、機器設備、知識產權、對外投資權益及收益、到期債權等資產狀況的調查。執行中採取評估、拍賣措施的,承辦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評估、拍賣機構的遴選。6、執行中涉及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它財產需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承辦人應當在5日內向有關登記機關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④ 法院強制執行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法院強制執行的常見措施有:申報財產,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等。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 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⑤ 法院執行中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執行是指將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所確定的內容付諸實現以及執行過程中的變更執行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活動。其中,民事執行是指當債務人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時,人民法院依法運用國家強制力,採取民事執行措施,迫使債務人履行義務,實現債權人權利的法律活動。
法律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的決定》 十七、 將第三十二條改為第三十五條,第一款修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年舉行會議的時候,國務院應當向會議提出關於上一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本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關於上一年度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本年度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由各代表團進行審查,並由財政經濟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查。」第二款修改為:「財政經濟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查意見,對前款規定的事項進行審查,向主席團提出審查結果報告,主席團審議通過後,印發會議,並將關於上一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本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草案、關於上一年度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本年度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草案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
⑥ 刑事案件法院判決後如何執行
刑事訴訟中的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將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交付執行機關,以將其所確定的內容依法對諸實施,以及解決實施中出現的變更執行等訴訟問題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執行是刑事訴訟的最後一個程序。
法律分析
刑事判決後的執行程序:人民法院將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交付執行機關,以將其所確定的內容依法對諸實施。一、執行的概念:刑事訴訟中的執行,是指將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所確定的內容付諸實現以及處理執行過程中的變更執行等問題而依法進行的活動。二、執行的依據:執行的依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1)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2)終審的判決和裁定;(3)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裁定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權核准死刑的判決和裁定;(4)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和法定刑以下處刑的判決和裁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因特殊情況不受執行刑期限制的假釋的裁定。三、執行主體:(1)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負責無罪、免除刑罰、罰金和沒收財產及死刑立即執行判決的執行。(2)監獄。監獄負責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緩期2年執行判決的執行;未成年犯管教所負責對未成年犯判決的執行。(3)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負責有期徒刑緩刑、拘役緩刑、管制、剝奪政治權利、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和送交執行時余刑不足一年的執行。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九十八、 將第二百一十三條改為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罪犯被交付執行刑罰的時候,應當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在判決生效後十日以內將有關的法律文書送達公安機關、監獄或者其他執行機關。」第二款修改為:「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⑦ 法院執行申請書的內容
法律分析:申請人:姓名,性別,年齡,住所,電話。申請事項:追加杜XX、張XX(杜XX的妻子)為被執行人。事實和理由,落款日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⑧ 當事人向法院提交申請執行書應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執行申請書應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如果有利息的,應計算出到申請日的具體利息數額),以及申請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並加蓋印章或簽名。 涉外案件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附有中文譯本的執行申請書。申請執行人寫申請執行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接待人員對口頭申請應當製作筆錄,由申請執行人簽字或蓋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也可以由審判員移送執行員執行。調解書和其他應當由人民法院執行的法律文書,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