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如此隨意

法官如此隨意

發布時間: 2022-05-29 17:50:09

㈠ 開庭為什麼法官還有公訴人員都隨意在庭上看手機,旁聽人員不允許帶手機,這樣合理嗎

我覺得合理,因為旁聽者如果帶手機可能會拍照甚至錄像,然後上訴人和被上訴人的隱私得不到保護。

㈡ 法官如此表態,是「任性」還是「無奈」

隨著我國司法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法官裁量權漸漸成為人們爭論不休的焦點之一。在我國,普通老百姓基於認識上的偏頗,並不認可法官享有裁量權,認為法官判案就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進行裁判,非黑即白。不依照法律審判,隨心所欲,就是不公正的。傳統觀念如此,依據裁量權所作出的裁決便不能產生應有的權威,老百姓並不認可這樣的裁決是公平公正的,尤其是當法官裁量權被普遍濫用的時候,更是如此。然而,從法的運行規律看,法官裁量權是與法共存的,也就是說,法官在審判案件的過程中不可能不運用裁量權。正如「法官絕對不可以改變法律織物的紡織材料,但他可以也應當把法律的皺褶撫平。」 而要把法律的皺褶撫平實際上就是一個法官為追求正義而行使裁量權的過程。故法官裁量權存在和發展有重要的價值。 一、法官裁量權的概念、特徵 依《牛津法律大辭典》所謂裁量權,指(法官)酌情作出決定的權力,並且這種決定在當時情況下應是正義、公正、正確和合理的。法律常常授予法官以權力或責任,使其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行使裁量權。有時是情勢所需,有時則僅僅是在規定的限度內行使之。[2]法官裁量權,亦稱司法裁量權(當然,在我國,廣義的司法裁量權的主體還包括檢察機關),是指法官或者審判組織根據自己的認識、經驗、態度、價值觀以及對法律規范的理解而選擇司法行為和對案件作出裁判的權力。 其基本特徵為:1.法官裁量權貫穿於法律適用或案件審理過程的始終。即始於對案件事實認定後法律的適用,終於對案件的審結(即判決的作出); 2.法官裁量權由特定的主體——法官或審判組織來行使,主體具有特定性; 3.法官裁量權的行使,必須以事實認定正確為基礎和前提(即法官不能對事實進行亂認定,事實認定錯誤,可能導致法律適用的錯誤); 4.法官行使裁量權「有時是根據情勢所需,有時則僅僅是在規定的限度內行使」; 5.非經法定程序變更或撤消,法官裁量權一經作出,即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 6.法官裁量權的行使必須正當、合法、合理,體現和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原則。因為「正義是人類一種最基本的價值理想」,「作為一種法價值對其它法價值具有優越性」,「法必須體現一定的正義要求,最終必須以正義為依歸」。 二、我國法官裁量權的現狀 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司法的范圍不斷擴大,法官裁量權存在於司法的全過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3]。司法審判包括發現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和作出裁判三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里都存在著裁量權的行使。如證據是否採信、無證據佐證的部分事實認定、情節嚴重的認定、如何承擔責任,如何定罪量刑等過程通常都需要通過一定的裁量來實現。 法官裁量權具有普遍性,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是由社會事務、社會存在的復雜多變性決定的。法律用來調整社會關系,但社會關系紛繁復雜,而且日新月異,不斷變化,要使固定的法律明確、詳盡地規范所有變化的社會關系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由人的認知能力的局限性決定的。人在制定法律的時候不可能對所有的關系都規定得周密、詳盡,也不可能對所有的事物都作出無誤的調整,因而在客觀上不得不留有一些餘地,有時候是故意為之,並不是水平問題或失誤所致。 第三、是實現個別正義和實質正義所決定的。司法追求的目的是公平、正義,但如果僅僅用一個簡單的條文去規范千差萬別的社會關系時,表面看來也許公正,但實際上不一定公平,從整個社會來看,可能實現了絕對公平,但對於個案來說不一定公平。比如,古話說「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句話流傳了幾千年,但考慮到殺人有很多種情況,包括故意殺人、過失殺人、正當防衛致人死亡、依法執行死刑殺人等如果統統套用「殺人償命」那就會更加不公平了。所以就要求具有一定的裁量權,具體情況具體,區分情況區別對待,以實現個別正義和個體公平。 三、理性正確對待法官裁量權 法官裁量權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但是,法官裁量權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必須理性正確地對待法官裁量權,一方面要看到她的優越性,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她的危害性。 法官裁量權的優越性表現在:1、司法裁量權是實現個別正義和實質正義的工具;2、是實現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的方法;3、是克服我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造成司法標准不統一負面影響的重要手段;4、是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培養法官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科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如果法律把任何事物都規定得很具體,法官就會成為一個適用法律的工匠,而不可能成為司法[4],這顯然不適應現階段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 法官裁量權的危害性表現在:1、可能造成法官濫用權力,使作出的解釋和裁判遠離法律的精神和目的;2、可能造成對同一類事實作出不同的裁判,出現「同罪而異罰」現象;3、可能成為個別法官消極判案、枉法裁判、破壞法律實施,甚至打擊報復的工具。 正是由於法官裁量權具有雙面性,所以必須對其進行適度的限制和規范: (一)嚴格依法裁量。即行使裁量權要體現法的公正價值,切實做到有法必依,這既是對裁量權的約束和限制,也是對裁量權的引導和指導。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說具體法律規范在執行時可以根據情況加以改變的話,那麼法律的精神、法律的原則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能改變的,都必須加以遵守和執行。」嚴格依法裁量要求法官在具體案件中必須依據已有的證據法規則審查和運用證據,從而認定案件事實;必須正確、全面地理解和適用法律,依據已有的法律原則對此作出評價,並在此基礎上依法作出公正、公平的裁判。如果違背了法律的指引,法官任意的裁量便成為濫用權力。如果法官不能從法律精神的基本要求出發,片面、機械地適用法律,必然導致裁判的錯誤。 (二)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公平正義。也就是《牛津法律大辭典》里所謂的「這種決定在當時情況下應是正義、公正、正確和合理的。」具體地就是要求法官行使裁量權必須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相統一、審判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程序是實現正義的必由之路,是實體公正的前提和基礎。忽視程序公正的價值,將難以保證實體公正;反之,如果只注重程序公正,忽視實體公正,將會導致更大更多的不公正。因此,法官在行使裁量權時,必須堅持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並重。法律效果是審判工作的立足點,是社會效果的前提條件。社會效果則是審判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法律效果的集中體現。所以,法官行使裁量權既應追求法律效果,又應追求社會效果。 (三)必須是在特定情勢下對正義和合理的事物行使衡平權。這是設定裁量權的價值目標。這里要注意把握四個問題,第一是必須在特定情勢下才能行使裁量權,沒有特定情勢這個條件,法官不能行使裁量權,否則就是「向一般條款逃避」。第二是必須針對正義和合理的事物,如果不是正義的事物和合理的要求,就沒有必要行使裁量權來予以保護。第三是為了對正義和合理的事物行使衡平權,對正義和合理的事物如何進行保護,需要法官行使裁量權來衡平各方當事人的利益,也就是說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公平正義。第四是對該正義和合理的事物衡平各方當事人的利益沒有法律的具體規定,只能由法官行使裁量權來實現。 (四)依據合乎情理原則裁量。所謂情理即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觀,指事物的客觀規律和多數人關於公平合理的社會共識。這種價值觀表現為一定時代的社會結構所決定的並被普遍接受的某些正義觀念。合乎情理就是指「不任性、不個人化和不(狹義上的)化」。[5]在實施法律過程中應給大眾合理的正義期待,法官行使裁量權不僅應讓大眾知道他們是在主持正義,而且更重要的是讓大眾知道並能合理地期待他們會主持正義,會就爭議的事項作出合理的裁決。

㈢ 我哥是法官它可以隨意隨意查我個人名下的存款嗎

法官會通過正規的渠道查詢你的個人財產,但是你不會知道的。

㈣ 氣憤求助:地方法院法官如此調解,能叫公正嗎叫受害者如何討回公道!

你好,我問一下,當時你同意調解么?你起訴到法院,調解並不是必經程序,如果在判決前你們雙方同意調解法院才可調解,否擇必須作出判決書!!!如果你沒同意,這調解是無效的,你可以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申請再審。很顯然這法官是收了人家好處了。你可否把調解協議的內容發上來我看看?

至於你的精神損害賠償:新出來的《侵權責任法》第16條規定,人身損害的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才陪給你1200元,我不知道你治療是怎麼治療的,他這1200元是如何算的?你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向法院起訴,法院應該受理的,這法院做法顯然不合法!既然現在這個法院不受理你的精神損害賠償,你可向上一級法院起訴!
既然交警隊判對方全責,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那對方就要負賠償責任,不過首先是由保險公司陪償你。

㈤ 為什麼中國的法律條款在法官的眼裡可以任意去踐踏

不能絕對地說,法官踐踏法律的案例也是極個別的。在老百姓看來,法官的隨意性很大,一樣的案件,一樣的數額,判的刑期卻會相差很大,這種情況就說法官踐踏了法律有很大的偏頗。實際上,這是個立法的問題。最近我也在考慮,我們行政機關的腐敗,權力的泛濫,司法機關判案的隨意性,與我們的立法應該存在著一定的關系。意思是在我們的立法過程中,出發點是好的,在紛繁復雜的社會情況下,賦予執法機關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同時為了保持法律的相對穩定,有些規定也是超前的。然而,這些因素卻導致了我們的法條過於寬泛,賦予執法機關的自由裁量權過大,造成的結果是,執法機關怎麼做都是合法的,守法的公民卻是怎麼做都不能達到法律規定的要求,或者要達到規定的要求,守法的成本畸高。舉個例子,我們的稅法,稅務部門每年年底都要舉行一次稅務大檢查,而且報道都說通過稅務大檢查收繳了多少多少稅款。這說明了什麼?當今社會,有幾個單位不想著能少繳點,就少繳點,又有幾個單位能做到依照稅法的規定在依法納稅?既然大家都做不到的規定,立法機關為什麼不就訂得大家都能做到的呢?這不就同時賦於了稅務機關隨時可以找任何一個從事經營的單位查查?同時,哪一個經營的單位不想與稅務機關搞好「關系」?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所有的行政機關,執法機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與稅務機關一樣的情況,我們的官員能不腐敗嗎?又干嗎不腐敗啊!
與守法的成本畸高相反,違法的成本卻是畸型地低。BP在墨西哥灣漏油,被罰了幾百億的美元,中海油在勃海灣漏油,卻說罰20萬元人民幣......。一方面是守法的成本畸高,一方面是違法的成本畸低,那你的法律有什麼用,誰會去遵守啊。
扯得遠了,對你的問題,實際上也是我們的法律制訂過程中,對某一種刑罰定的幅度較大,如: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留給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太大。判三年是合法的,判七年也是合法的。如果應該判四年的,你枉法裁判,判你七年,但法官並沒有違反法律,所以不能說任意踐踏法律,只能說也是腐敗的一種表現。

㈥ 打官司一審法官亂作為判我輸了,二審我請了一個好律師,收集了一些新證據,現在二審法官讓我調解,我怎麼

首先說明,我不是律師。律師沒良心的多著呢!法官沒有天良的更是不計其數。天下冤案如此多!二審大多數會維持原判。收集所有證據吧,打官司是有風險的,二審你要是能想得開就調解吧。不調解就只能上高院了。高院訴訟時效是兩年,時間從你拿到中院判決書那一天算起。高院申訴與前兩法院不同,在證據充足的條件下能反過來,實在不行,你在二審可省去律師,交點二審訴訟費直接上高院,上高院你就考慮找個好律師了,一方面他關系好,另一方面他真的能幫你,在中國,只有相信你父母,其他人嘛,看著辦嘍。在這里我沒有替那些壞人們說話,你們拿磚頭拍這個網頁吧。最後,祝當事人好運!好運!

㈦ 法官作出荒唐審判會受到什麼處罰

這種假設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因為沒有這樣的罪名。只有外行不懂法的人才可能專做出這樣的假設。
如果屬因為失誤,法院作出的判決書可能會出現荒唐的事,法院也會因此對案件承辦法官進行處理的。
只要不是故意的,大多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的處理。

㈧ 人民法官如此無視法律的執行,到底誰能還我個公道

把這個發到焦點訪談的和山東電視台的網站上去是采編組的細想曝光,你們哪的法院胡鬧你去檢查員找找人我就沒看明白為什麼扣你錢這案子怎麼判的·~~?

㈨ 如此任性的法官該不該殺

不該 得鞭刑至死後繼續鞭屍 直到成為一灘肉醬 方能彰顯社會公平正義

㈩ 法官錯判是職務行為,還是瀆職行為是什麼原因讓法官有恃無恐

淄博高新區法院的部分法官,可謂是臉皮厚,法律意識淡薄,執法力度差,偏袒性強。這樣的法院,這樣的法官,讓百姓失去了對法院的信任,產生了對法律的懷疑,玷污了黨的形象,損害了國家的利益,簡直是人渣。(2010)新商重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一起簡單的買賣合同糾紛案,判決錯誤如此明顯,竟然兩次上訴,究其原因,法官錯判懲罰力度差,個別法官有恃無恐···

熱點內容
兩高司法解釋最新 發布:2025-02-04 13:55:39 瀏覽:682
李榮凱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 發布:2025-02-04 13:55:26 瀏覽:233
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分為哪幾類 發布:2025-02-04 13:49:52 瀏覽:403
專利壟斷條例 發布:2025-02-04 13:48:26 瀏覽:192
事業單位臨聘人員適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04 12:46:29 瀏覽:281
銀行放貸合同法 發布:2025-02-04 12:02:27 瀏覽:172
出售非賣品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1:24:23 瀏覽:189
公司頒布規章制度後的結束語 發布:2025-02-04 10:37:18 瀏覽:907
上市公司監事會主席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4 10:37:10 瀏覽:358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確定 發布:2025-02-04 10:35:44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