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官偏袒被告
❶ 在離婚案件中法官嚴重偏袒另一方該怎麼辦
除非你有證據證明法官受賄等,否則你雖然有權要求換但不會給你換的。
對判決不服,可以上訴。另外,聘請律師維權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❷ 如果法庭上法官偏袒被告怎麼辦
告訴你標準的處理方式,你可以申請該法官迴避。還不行的話,可以像上級人民法院申請司法審判監督程序
❸ 法官判決明顯偏袒被告可以投訴嗎
法律分析:可以向法院申請更換法官,或者向中院,紀委等部門投訴舉報。如果對法官的裁決不服的,也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申請再審。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❹ 法院辦案偏袒被告!原告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果法官違法辦案會被內部處罰給予行政處分乃至追究刑事責任等。在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法官要秉公執法,如果違法辦案給當事人造成損害,當事人舉報給檢察院。對於的確違法的,要追究法官的法律責任,記過甚至是免職。
法律分析
法官程序違法屬於審判階段程序性違法,一般的處理意見是發回重審,法官在法院內部接受處罰。故意違反法律、審判紀律、審判管理規定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相關法律法條規定予以處分。故意違反規定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有些法官辦案可能存在程序違法,經投訴舉報後,查清事實,法院會對涉事法官行政處罰,該停職就停職,如果有受賄等犯罪情節的,還會開除公職並移送檢察院立案處理,追究其刑事責任。違法的辦案就是屬於亂使用自己的職權,傷害到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只要當事人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懂得如何用法來進行保護自己的利益,讓法院來進行重審自己的案件,但前提也是必須要有合法的證據,這樣才能得到執法人員的認可。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前兩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❺ 法官偏袒被告怎麼辦
法律分析:法官的這種行為已經涉嫌違法了,如果有證據證明法官偏袒原告,按照相關規定被告可以向法院申請更換法官,或者向中院,紀委等部門投訴舉報。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第四十七條 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
第四十八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迴避申請,應當在申請提出的三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作出決定。申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決定時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迴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對復議申請,應當在三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通知復議申請人。
❻ 法官偏袒一方該怎麼辦
法律分析:如果法官判案不公,存在偏袒對方,你可以向法院的紀檢監察部門投訴。也可以向政法委或者檢察院投訴。對判決不服,還可以上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 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三十一條 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❼ 民事訴訟法官袒護被告怎麼辦
1、你可以申請法官迴避,但是否得到支持需要院長批准。
2、你可以提出延期審理。找個理由,比如需要調取新的證據、因什麼客觀原因不能出庭等等。
3、如果你的申請未得到法庭的准許,那你就要去出庭。否則,你是原告,法庭可以按撤訴處理;你是被告,法庭可以缺席審理。
坦白說中國是個熟人社會,你要想一個法官和他周圍的所有人都沒有聯系是不現實地,法官也不是活在真空當中的。對於你的擔憂三點建議:首先你打聽一下你這個案件的主審法官和對方以及對方的訴訟代理人有什麼特殊關系沒有,例如親戚、朋友、同學等會影響到案件公正審理的關系,如果有這些關系,搜集相應證據,然後開庭申請法官迴避,更換為一名和案件當事人沒有任何關系的法官審理;其次,打官司其實還是打證據,你與其在這里擔心來擔心去,還不如抓緊時間搜集對你有利的證據,例如如果你自己撫養孩子,有什麼優勢,例如你的物質條件,工作,能為孩子提供的學習生活環境,你之前照顧孩子的證據,給孩子看病的費用票據,最重要的,這類案件,法官會很看重孩子自己的態度,問問孩子,到底想和誰一起生活,說實話,這種案件,最可憐的還是孩子,希望你無論是輸是贏,一定要為孩子的利益著想;最後,找一些對對方不利的證據,例如她的單位證明,實際居住地的證明,等等,你既然知道她搞到了空頭支票,那就想辦法找一些相反的證據證明對方這些支票是虛假的不就行了,法官開庭時很看重當事人的誠信度,如果證明一方作虛假陳述,她不僅要受到相應的處罰,裁判結果對她也不會有利。因此,建議你盡快搜集證據吧。任何案件沒有經過審理,誰也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你想當然地臆測法官因為認識對方就會成為不公正的官司,對法官和法院也不公平。
❽ 法官偏袒被告,我該怎麼辦
法律分析:如原告一方當事人認為法官存在偏袒被告的行為的,可以提出證據申請法官迴避,也可以在法院作出判決後,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提出迴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迴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後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 被申請迴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迴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採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❾ 作為一名律師,如果法庭上法官明顯偏向對方,怎麼辦
看本地外地的,本地的法官,就默默忍受,把證據、文書、觀點清清楚楚的展現。重點檢查庭審筆錄,看有沒有漏記或者錯誤的。然後看法官的膽量,不行就准備二審或者申訴。外地法院的,就直接懟。
作為律師,很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但是先別著急,冷靜冷靜冷靜。可能因為以下原因:
1、刑事案件的審判。
作為律師,對方是公訴人或者是受害人。這個不用我多講,開庭時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穩定的語調。律師只是代理人,平和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好,不過有些律師為了照顧委託人的情感需要。
說一些對案件審判沒什麼實質作用但是委託人卻很受用的話,特別是啰嗦重復翻來覆去地說,可能會引起法官反感,對對方的偏袒可能更多的是用語氣的表達,發泄情緒,這個不用在意,律師內心都是敏感脆弱卻異常頑強的。
2、普通民事案件,有可能對方沒有委託律師。
可能嗎?非常可能!如果開庭,雙方都委託代理人,法官自然不必多說,程序按部就班走完。大多數律師都還是很職業和規范的,即使一同出庭的當事人表示不解,律師也可以做一定的解釋工作,減少法官的工作量。
但如果遇到一方沒有委託代理人,可能連最基本的庭審程序都不清楚,亦不知證據「三性」,完全不知質證為何物時,此刻法官都會異常耐心,聽不懂就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再解釋,而且可能會因為對方第一次打官司,難免緊張,法官還時不時安撫情緒,充分保證對方表達觀點的權利。
這樣以來庭審時間肯定就拉得很長。因此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作為律師我可能會採取適當壓縮發言時間,提出觀點但不作詳細展開,避免原文照讀法條等,並在開庭後盡快遞交書面代理意見,相信我,法官哪怕在態度上偏向對方。
但依然會對你的專業態度暗中贊賞——畢竟大家時間非常很寶貴,我要以身作則不準浪費。
3、也有可能是對方提出的訴訟請求並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撐。
法官審理案件是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准繩。但是這個「事實」是指法律事實,即需要用相應的證據確定的事實,而不是人們認為的「客觀事實」。
很簡單,在庭審中只需要用證據說服法官就OK了。但是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我明明借錢了/受損失了,打官司到法院居然判我輸?太黑了!可是有沒有想過是你的證據無法支撐起你的訴訟請求呀很簡單,民間借貸糾紛需要用證據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
並且出借人必須證明自己已經完成出借義務。很多人其實沒有保留證據的意識,拿著微信轉賬的截圖就恨不得跑到法院打官司了。因此在證據的細節上,法官很有可能偏向對方,盡可能多地盤問細節,以便最大程度還原案件事實。
相信我,這個時候作為律師,對案件細節把握越精準,對法官提出的問題回答得越詳細,證據資料梳理得清晰有條理才是把握整個訴訟案件的關鍵。
4、不排除有一些法官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我在庭審中,對方沒有委託律師,法官便頻頻暗示暗示對方可以用訴訟時效進行抗辯,還好是我反應快,及時打斷了法官,而且對方沒有會意,否則對我方結果很不利。若真這樣,就真得考慮其他的救濟辦法了。
❿ 法官偏袒對方怎麼辦
我覺得法律是公正的,法官也不會偏袒任何一方的,只要你們有有利的證據,相信法律一定會站在正義一方,所以你不用擔心他的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