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法院文書
1. 天津有幾個中級法院
摘要 您好,我是網路咨詢的合作律師,已經收到您的問題了,目前咨詢的人比較多哈~請稍等2分鍾的哦,親親,正在幫您解決問題。
2. 豐立祥判了幾年
豐立祥被判了20年... 並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
2006年至2014年馮立祥曾任大同市委副書記、市回長、市委書記期間,利用職答務上的便利,先後為多人在職務晉升、職務調整、企業經營等方面謀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3460.33萬元,2011年至2012年豐立祥為謀取職務晉升,向兩名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共計摺合人民幣87.9萬元,另有3467.35萬元的家庭財產不能說明來源。
2015年7月,經山西省紀委、省委研究、呈中央紀委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准,給予豐立祥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2016年10月12日,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行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
反腐展板:
拓展資料:
豐立祥,男,漢族,1957年8月出生,山西山陰人,
197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4年12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工學碩士學位。曾任大同市委書記。
2015年8月7日,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3. 天津北辰區法院「執行難」問題求幫助
1、如果該公司有錢履行法院判決,但是不履行,那就是犯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如果與法院同謀,那法院相關人員也是共犯。
2、如果你父親提供了財產線索,但是法院執行庭不去執行,那屬於職務侵權,可以告法院要求國家賠償。
2、公司破產的時候你們可以申報債權,從破產財產中受償。
與法院對抗是一條比較艱難的道路,要做好心理准備。另外,需要有過硬的證據才可以對抗國家機關,僅僅靠被告說跟法院關系好不能作為證據的。
附:
一、《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二、全國人大常委會第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 一十三條的解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並已發生法律效力的 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屬於該條規定的裁定。
下列情形屬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 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 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它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收受賄賂 或者濫用職權,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同時又構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 罪處罰。
三、《民法通則》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國家賠償法》第2條亦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4. 樊金榮被天津市南開法院。判決書。′
很多人都在網路上問判決書
是可以在中國裁判文書官網查的
你只要進入官方網站然後輸入當事人的名字就行
5. 剛才接到一個天津法院的傳票通知,是怎麼回事,怎麼還有刑事案件了。
一看就是騙子,法院的傳票都是直接寄過來的,不用擔心,沒有事情
6. 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法院
我是四川來農民工,自在天津誤工,『一建築公司』欠我農民工工資及工程款,80餘萬元,我於2011年向天津市津南區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受理後,於2011年6月30日第一次開庭審理,又於同年7月7日第二次開庭,可法院法官:『崔建華』辦案不按法律程序,民事訴訟法規定,簡易程序的案件三個月內審結,可我們這案件已長達一年之久,法院一直不下判決,請問我們該怎麼辦?天津市津南區法院是否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這樣的法官不依法辦事,還是人嗎?
7. 天津市人民法院對文書鑒定規定程序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的司法鑒定活動,保障司法鑒定質量,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通則。
第二條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循的方式、方法、步驟以及相關的規則和標准。
本通則適用於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從事各類司法鑒定業務的活動。
第三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第四條司法鑒定實行鑒定人負責制度。司法鑒定人應當依法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鑒定,並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負責。
第五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
未經委託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執業活動中應當依照有關訴訟法律和本通則規定實行迴避。
第七條司法鑒定人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應當出庭作證,回答與鑒定事項有關的問題。
第八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收取司法鑒定費用,收費的項目和標准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
第九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依法接受監督。對於有違反有關法律規定行為的,由司法行政機關依法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有違反司法鑒定行業規范行為的,由司法鑒定行業組織給予相應的行業處分。
第十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二章司法鑒定的委託與受理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司法鑒定的委託。
第十二條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本通則所指鑒定材料包括檢材和鑒定資料。檢材是指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鑒定資料是指存在於各種載體上與鑒定事項有關的記錄。
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擬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委託鑒定的事項、鑒定事項的用途以及鑒定要求等內容。
委託鑒定事項屬於重新鑒定的,應當在委託書中註明。
第十三條委託人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第十四條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應當對委託的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及鑒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委託,應當予以受理。
對提供的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委託人補充齊全的,可以受理。
第十五條司法鑒定機構對符合受理條件的鑒定委託,應當即時作出受理的決定;不能即時決定受理的,應當在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通過信函提出鑒定委託的,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並通知委託人;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可以與委託人協商確定受理的時間。
第十六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本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情形的。
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其提供的鑒定材料。
第十七條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與委託人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
司法鑒定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委託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基本情況;
(二)委託鑒定的事項及用途;
(三)委託鑒定的要求;
(四)委託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的簡要情況;
(五)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的目錄和數量;
(六)鑒定過程中雙方的權利、義務;
(七)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因鑒定需要耗盡或者可能損壞檢材的,或者在鑒定完成後無法完整退還檢材的,應當事先向委託人講明,徵得其同意或者認可,並在協議書中載明。
在進行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變更協議書內容的,應當由協議雙方協商確定。
第三章司法鑒定的實施
第十八條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中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委託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十九條司法鑒定機構對同一鑒定事項,應當指定或者選擇二名司法鑒定人共同進行鑒定;對疑難、復雜或者特殊的鑒定事項,可以指定或者選擇多名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第二十條司法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委託人、委託的鑒定事項或者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迴避。
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迴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要求司法鑒定人迴避的,應當向該鑒定人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是否實行迴避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鑒定委託。
第二十一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嚴格依照有關技術規范保管和使用鑒定材料,嚴格監控鑒定材料的接收、傳遞、檢驗、保存和處置,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制度。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因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材料損毀、遺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二條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依下列順序遵守和採用該專業領域的技術標准
和技術規范:
(一)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
(二)司法鑒定主管部門、司法鑒定行業組織或者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
(三)該專業領域多數專家認可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
不具備前款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的,可以採用所屬司法鑒定機構自行制定的有關技術規范。
第二十三條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對鑒定過程進行實時記錄並簽名。記錄可以採取筆記、錄音、錄像、拍照等方式。記錄的內容應當真實、客觀、准確、完整、清晰,記錄的文本或者音像載體應當妥善保存。
第二十四條司法鑒定人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需要對女性作婦科檢查的,應當由女性司法鑒定人進行;無女性司法鑒定人的,應當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
在鑒定過程中需要對未成年人的身體進行檢查的,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場。
對被鑒定人進行法醫精神病鑒定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被鑒定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
對需要到現場提取檢材的,應當由不少於二名司法鑒定人提取,並通知委託人到場見證。
對需要進行屍體解剖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見證。
第二十五條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的,可以向本機構以外的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但最終的鑒定意見應當由本機構的司法鑒定人出具。
第二十六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託事項的鑒定。
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或者檢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間可以延長,延長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司法鑒定機構與委託人對完成鑒定的時限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
第二十七條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鑒定:
(一)發現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二)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不真實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因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因鑒定材料耗盡、損壞,委託人不能或者拒絕補充提供符合要求的鑒定材料的;
(四)委託人的鑒定要求或者完成鑒定所需的技術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五)委託人不履行司法鑒定協議書規定的義務或者被鑒定人不予配合,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六)因不可抗力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七)委託人撤銷鑒定委託或者主動要求終止鑒定的;
(八)委託人拒絕支付鑒定費用的;
(九)司法鑒定協議書約定的其他終止鑒定的情形。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書面通知委託人,說明理由,並退還鑒定材料。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根據終止的原因及責任,酌情退還有關鑒定費用。
第二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請求進行補充鑒定:
(一)委託人增加新的鑒定要求的;
(二)委託人發現委託的鑒定事項有遺漏的;
(三)委託人在鑒定過程中又提供或者補充了新的鑒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
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
第二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託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
(四)委託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異議,並能提出合法依據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接受重新鑒定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於原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
第三十條重新鑒定,應當委託原鑒定機構以外的列入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委託人同意的,也可以委託原司法鑒定機構,由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第三十一條進行重新鑒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
(一)有本通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
(二)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的;
(三)在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過程中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
第三十二條委託的鑒定事項完成後,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指定專人對該項鑒定的實施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是否採用符合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等情況進行復核,發現有違反本通則規定情形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三十三條對於涉及重大案件或者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的鑒定事項,根據司法機關的委託或者經其同意,司法鑒定主管部門或者司法鑒定行業組織可以組織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四章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第三十四條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司法鑒定文書包括司法鑒定意見書和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
司法鑒定文書的製作應當符合統一規定的司法鑒定文書格式。
第三十五條司法鑒定文書應當由司法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司法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加蓋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專用章。
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文書一般應當一式三份,二份交委託人收執,一份由本機構存檔。
第三十六條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或者與委託人約定的方式,向委託人發送司法鑒定文書。
第三十七條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過程或者所出具的鑒定意見提出詢問的,司法鑒定人應當給予解釋和說明。
第三十八條司法鑒定機構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按照規定將司法鑒定文書以及在鑒定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整理立卷,歸檔保管。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本通則是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和採用的一般程序規則,不同專業領域的鑒定事項對其程序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另行制定或者從其規定。
天津新起點司法考試全封閉集訓課程
8.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確認問題的意見》的內容是什麼
農村集體 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問題,直接涉及個人生存利益,對每個村民都非常重要。而恰恰在司法實踐中,爭議最大,又最難確定的就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無論是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土地承包、還是土地承包合同糾紛的解決,無不涉及這一問題。因此,很有必要就此問題進行一些有益的探討。我們這里要討論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主要指能否參加徵用土地補償費分配這一范圍,不含此外的界定。因此,我們認為,所謂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是指戶籍在該集體經濟組織,或生活在該組織,而對該組織的土地享有權利,負有義務的人。根據這一定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具有很強的身份性質,它可以依法定事件(如出生)而取保,和依合法行為(如因婚姻遷入)而取得。因此,確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必須堅持兩個原則:即以在該集體經濟組織有戶籍,生活在該組織為基本原則;以對該組織土地享有權利、負有義務為補充原則。具體應當符合以下條件:1、在該集體經濟有戶籍登記。戶籍是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檔案文書記載,具有較強的法定性,是確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重要條件之一。2、生存、生活在該集體經濟組織。這主要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是一種民事權利能力,人要生存才享有和具備,人死立即消滅。「生活」在該集體經濟組織,主要是指出生在該組織,且為已具備該組織成員資格的人所生的孩子。3、對該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享有權利負有義務。這主要是指對該組織的土地擁有與其身份不可分離的權利和義務。
總之,應當從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之戶籍登記和擁有與該組織不可分離的權利義務相結合來把握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有戶籍在集體經濟組織,又取得了承包土地經營權,並生產生活在該組織的,具有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應當參加並享有徵地補償費的分配權,自不必多言,主要難把握的是「外嫁女」,離婚或喪偶的婦女、服兵役和高校在校生、「爬戶口人員」等幾種人員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因此,在確定這幾類人員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時,應根據上述原則和條件,進行區別分析。
(一)「外嫁婦女」的成員資格認定。婦女結婚在本經濟組織,不涉及戶口的遷移問題,對其成員資格自然無爭論。但結婚到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是結婚到城鎮的,其成員資格就應區別對待了。
1、出嫁到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婦女的成員資格認定。婦女因結婚到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住在婆家,戶籍沒有遷出,承包土地亦存在,這要認定為原經濟組織的成員,享有參加原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的分配權。戶籍已遷到婆家,居住生活在婆家,在婆家沒有分得承包土地,在原組織保留有承包土地的,則不能享有徵地補償費的分配權,但原承包土地仍是其生存條件之一,應當按安置對象,依附於原承包農戶(娘家),對征地安置補助費則享有分配權。
2、對結婚到城鎮的婦女的成員資格。農村婦女結婚到城鎮,戶口未遷出,沒有取得非農業戶口,承包地亦保留,但在城鎮婆家居住生活的,應當認定為原組織成員,享有徵地補償費的分配權。戶口已遷出,已取得城鎮(不設區的市)戶口,居住城鎮生活,但保留原承包土地的,不再有成員資格,不能享有徵地補償費分配權,但可因保留有承包土地,應當系有承包土地被徵用後的安置補助費分配權。
(二)對新生孩子的成員資格認定。其父母均具有該村集體經濟成員資格或父母一方為該組織成員,戶籍登記在該組織的,雖然因「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原則而沒有取得承包土地經營權,但是,征地補償款的分配是法定權利,不是約定權利,且是農民生存之基本權利,可以因出生這一事件而依法律規定自然取得征地補償費分配權,且無論是計劃內生育還是計劃外生育,成員違反計劃生育之嬰兒,依法有生存權利,都應享有徵地補償費的分配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三)對喪偶和離婚婦女成員資格的認定。
喪偶和離婚的婦女,回娘家居住生活,戶籍和承包地仍在婆家的,具有婆家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享有徵地補償費分配權;若戶籍已遷回娘家,居住娘家生活,僅承包地因「減人不減地」原則而留在婆家的,不再對婆家征地補償款享有分配權,但是,該承包土地畢竟為其生存所依附,因此,應當對該承包土地被徵用後的安置補助費享有分配權。
(四)對服刑人員的成員資格認定。村民因刑事犯罪被判處較長刑期入獄服刑,喪失了人身自由權利乃至政治權利,但不因此而喪失民事主體資格即民事權利能力,征地補償款的分配權是一種私權利,即民事權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是一種民事主體資格,所以,依照民法理論,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不應失去對土地所享有的權利,承包土地經營權和征地補償費分配權仍應依法享有,不得剝奪。
(五)大中專在校生和服兵役人員的成員資格認定。在校就讀的農村大中專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其學業的完成,主要靠土地收益;從提高全民族素質和國家建設的長遠利益出發,也應鼓勵他們學習,無論戶籍是否遷出,均應為原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徵用土地補償費分配權。服兵役是國家安全的需要,軍人的安心要取決於後方家庭的安穩,對軍人這一特殊人群,政策應當給予優待,無論其戶籍是否已遷出,在法定的承包期間,都應享有徵地補償費分配權。
(六)、對「爬戶口」即「空掛戶」成員資格的認定。這里講的「爬戶口」或「空掛戶」,是指為了上小學、中學的方便,或進城經商的方便,將戶口登記在親戚的戶籍簿上的情形。上小學、中學的在校生,一般在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保留有承包土地,應為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期內,回原經濟組織享受徵用土地補償費分配權。進城經商方便,將戶口登記在城鎮親戚的戶籍上,或租房居住在城鎮,承包土地均已自願交回發包方的,不再視為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不能回原經濟組織享受征地補償費分配權,如果承包地仍保留在原集體經濟組織的,在承包期內,承包地被徵用的,應當享受征地安置補助分配權。
(七)、集體土地被徵用,征地補償費已付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後,尚未進行分配以前出生的新生兒和結婚遷入並取得承包土地經營權的婦女或上門女婿的成員資格認定。土地徵用補償費歸農民集體所有,而非農民個人所共有,所以,徵用土地補償費的獲得時間與該款的分配時間有時空間隔,在分配前,該征地補償費一直為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只要在分配時間前取得成員資格的,就應當享受該費用分配權,換句話說,分配權的取得時間,應當是集體經濟組織決定將該征地補償費進行分配時。所以,在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徵用獲得補償費後,決定分配前出生的新生兒和因結婚遷入的並取得承包土地經營權的婦女,具有參加分配征地補償費的成員資格,與其他成員平等地享有該分配權。
9. 您好天津法院傳票會以電話形式傳達嗎
不會,民事訴訟法第85條規定,是直接送達,需要當事人簽收。如果有糾紛案件,咨回詢當地的答一審法院不要誤事
第八十五條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10. 昨天接到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我所在的是平頂山市。請問法院是否可以跨地區執行。
可以
但是強制執行的話,一般委託當地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