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法院
Ⅰ 材料一:目前,隨著中學生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問題食品、垃圾食品、洋快 餐等嚴重影響著中學生的身體健
(1)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 (2)直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撥打消費者維權電話投訴;尋求新聞媒體幫助解決;到當地公安派出所報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Ⅱ 請幫忙翻譯,需要法律、專利方面的專業術語,希望盡量用詞准確,萬分感謝!
申請人認為D1並未描述所謂的發明被奪去,因此它不能事奉預計上述聲稱自從D1不滿足要求的Sanofi-Synthelabo加拿大公司v。Apotex 69 C.P.R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宮)。主考人恭敬地不同意申請人的分析原有的藝術。在Apotex法院清楚闡明v。賽諾菲,supra.發明一個所謂「被認為已先前描述條在標的按先前透露,如果可以的話,執行、侵犯以後的索賠」。同理,法院也聲明它是無關的性能評估新穎性是否給定的成分充分了解當時的原始信息披露(見雅培v,加拿大(為衛生部長)(2006),56歲的心肺復甦術。(第四位)387在para.24-25)。
Ⅲ 問一部美國家庭喜劇片的名字,主要講的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有三個小孩倆男孩一女孩 特別搞笑
《成長的煩惱》電影版的劇情簡介
80年代紅極一時的家庭喜劇影集「歡樂家庭」回來了!相信許多喜愛這個影集的觀眾一定還記得席維爾一家人,如今原班人馬再次重現螢光幕,讓大家看見他們的成長。
七年後,Seaver一家住在華盛頓的新房子里。Jason,Maggie和Chrissy住在一所大房子里,Ben以在網際網路上賣東西為工作,Carol在最高法院工作,Mike與他的妻子Kate生活得多姿多彩。
他們收養了三個不同種族的孩子,這些孩子都喜歡把Mike和Kate當作父母。華盛頓進行了一次政俯選舉,Maggie發現她的候選人用了骯臟的手段獲勝。
很快地她就被解僱了,但是馬上她決定與他斗爭到底。她的對手找來一個叫Craig的人來幫他,而Carol則幫助Maggie。Craig和Carol很快的好上了並且開始秘密的約會。
Chrissy養成了拍攝她所見到的各種東西的習慣,以此來作為學校作業。Ben犯了一個錯誤,一個叔叔和邁克的孩子們全都被捲入了車禍,這差點讓Maggie失去作議員的資格,但結果卻以外的讓Maggie贏得了更多的選票。
Carol發覺Craig參與了對外界大肆宣傳這起小事故後就與他分了手,但是為了Craig的兒子,他們很快重修舊好。Ben去城郊為Maggie拉選票,與一位美籍非洲姑娘相戀。Mike發現了Carol與Craig秘密的幽會,他決定給Craig一個小小的警告。
Maggie以壓倒性的勝利擊敗了競爭對手,成為華盛頓的新議員。 Chrissy把Maggie的勝利記錄了下來,並因此她的學校作業得了個A+。Ben與他遇到的姑娘確立了關系,而Caig聽從了Mike的建議向Carol求了婚,最終他們結為了夫妻!
(3)雅培法院擴展閱讀:
《成長的煩惱:電影版》是Alan Metter導演的一部喜劇電影。
主要演員
Alan Thicke、Joanna Kerns、Kirk Cameron、Tracey Gold、Jeremy Miller、Ashley Johnson、Chelsea Noble、Brandon Douglas、Matthew Harbour
Ⅳ 被玩壞了的復檢怎麼破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食品檢測擺"烏龍"背後:被玩壞了的復檢怎麼破?
初檢不合格、復檢又合格,屢屢發生的食品檢測"烏龍門",儼然已成為涉事企業的模板化解釋流程。食品檢測機構之間互相矛盾的結論,也在挑戰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記者梳理發現,從2012年起的三年之間,食品界已接連出現過7起初檢、復檢結果互相矛盾的"烏龍門",如輝山乳業硫氰酸鈉事件、海南椰島"偉哥門"等,均是初檢被認定不合格遭處罰或警告,但企業很快又拿出復檢合格報告自證清白,無一不在業界引起軒然大波。
層出不窮的"烏龍門"背後,隱藏著對復檢申請時間、復檢機構的資格、復檢結果有效性的諸多疑問。
專家指出,大多數企業自行采樣委託第三方機構檢測得到的復檢合格結論,程序是違規的,並不具備推翻初檢結論的法律效應。對初檢、復檢程序和結論存在的重重矛盾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可採用AB對照式兜底復檢、初檢復檢機構共同參與等辦法,來確保食品檢測結果的公正中立。
疑問1
復檢申請時間多久?
時間期限只有5天 企業多稱未收到通知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在7起"烏龍"事件中,只有3家企業稱接到了初檢通知,有3家企業均聲稱未接到通知,導致超過了復檢時間,1家未明確告知。
2015年7月,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69種保健酒配製酒違法添加通告。其中海南椰島集團的鹿龜酒,涉嫌違法添加他達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伐地那非、紅地那非。抽樣資料顯示,2014年11月,這是四川綿陽市食葯監局在解放街互惠超市,對標稱海南椰島鹿龜酒(批號20131024)抽查檢驗的。
"事發至今,公司一直沒收到綿陽市食葯監局送達的告知書,導致企業無法履行確認樣品和在時效期內申請復檢的權利。"海南椰島董秘辦公室人士對新京報記者稱,直至今年3月11日,才收到互惠超市經銷商轉送的《檢驗結果告知書》。3月12日通過經銷商向綿陽市食葯監局提交了一份陳述,明確提出"申請對涉及的送檢樣品進行確認,確認後再重新檢驗",但對方以超過時效為由未准許。
國家食葯監總局《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可自收到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不合格檢驗結論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復檢申請。復檢機構應在3個工作日內從初檢機構調取樣品,並在收到備份樣品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得出復檢結論。"逾期提出復檢申請、復檢備份樣品超過保質期"等情形,不得復檢。
從收到初檢不合格到重新復檢,留有5天的時間窗供企業申請復檢。一位地方食葯監檢測人士說,抽檢不合格後的結果會層層上報,最後統一通報,這期間也給企業留出了申請復檢的期限。
但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涉事企業中,多數均稱未能直接收到通知,而是由當地超市、經銷商轉送而來。近期硫氰酸鈉事件,輝山乳業就指出,河北省食葯監局存在未通知企業、檢測程序違規等四大問題,導致輝山無法申請復檢。
不過,一家曾在上海多次參與食葯監局執法抽檢的資深人士說,如果抽檢出不合格產品,一般會直接通知被抽檢單位、生產單位、抽檢執行監管這三個單位。
對於多個廠商未收到通知的說法,該人士認為,"不存在因機構不發通知,導致生產單位收不到或很晚才收到通知的情況。最大的原因還是企業內部信息交流不暢。我們此前也跟企業聯系過,發現許多生產企業本身存在過多問題,比如內部管理混亂。"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流通環節的被抽檢方如超市、經銷商等單位也有告知生產廠家的義務和責任,"監管部門應第一時間在網上公示,盡到共同通知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責任。"
疑問2
復檢誰來檢?
企業自行采樣復檢並不合規
對申請復檢、選擇復檢機構的程序,我國現行法規是給出了界定的。
《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規范》指出,有異議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可自收到抽檢不合格檢驗結論起5個工作日內,從已公告的食品復檢機構名錄中選擇復檢機構,提出書面復檢申請。復檢結論為最終檢驗結論。
這就是說,企業須到國家指定的食品復檢機構復檢。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從2011年起到2013年期間,國家認監委先後發布了兩批食品復檢機構名錄,共136家,包括國家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國食品葯品檢定研究所、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字型大小機構,以及地方省級質監檢測研究院、出入境檢驗檢疫中心等。
但在歷次"烏龍門"事件中,多起涉事企業的送檢樣品和復檢時間未嚴格執行該規定,復檢機構也並非全在上述規定名錄中。
2013年,山東福膠被江西九江葯檢所抽檢出水溶物超標,後委託江西省葯檢所復檢並得出合格結論,但這是在時隔一年之後且自行采樣的。
2015年8月,海南椰島鹿龜酒涉嫌非法添加"偉哥"後,委託海南省食品檢測中心、四川省食品葯品檢驗檢測院、SGS通標廣州分公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自行送檢顯示合格。不過,後兩家機構並非名錄上的機構。
2015年9月,輝山乳業被公布硫氰酸鈉超標後,委託沈陽食品葯品檢驗所、北京譜尼測試復檢合格。但送檢的為其他批次產品,後者也不是名錄機構。
"目前大多數的所謂復檢合格,在程序上都存在問題。"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員劉清珺表示,只有嚴格執行復檢程序,保證初檢、復檢的檢測樣品一致,才能降低檢測過程中帶來的誤差,並且保證立場中立客觀。"不能說是由企業自己來挑樣品、挑機構,得出個合格產品就可以算復檢合格了。"
疑問3
什麼樣的復檢結果才真正有效?
須調取原檢測封存的樣品
初檢不合格、復檢又合格,這套矛盾的結論,成為涉事企業對公眾的唯一解釋。但這一套並非處處適用--山東福膠集團就在上面栽了大跟頭。
2013年起,山東福膠集團一紙訴狀,兩度將九江食葯監局告上法庭,以復檢合格為由,認為其在2012年抽檢時對福膠的行政處罰證據不足。
資料顯示,2012年,九江市葯檢所在九江市醫葯有限公司,對其銷售的山東福膠的阿膠抽樣,發現其性狀不符合規定,水不溶物達到2.6%。據此,九江市食葯監做出處罰,沒收其銷售劣葯違法所得42000元,並處以兩倍罰款84630元。九江市醫葯公司交納罰款後於2013年提起訴訟,要求山東福膠承擔賠償責任。
新京報記者從法院判決書看到,兩次起訴,福膠集團均提交了由濟南市葯檢所和江西省葯檢所做出的檢驗報告,顯示同批次阿膠符合規定。但九江市食葯監認為,福膠兩份檢驗報告所檢測的樣品,並不是由初檢機構的留樣,且其未按法定程序申請復檢,是自行在一年後向江西省葯監局委託送檢。
最終,法院終審判決認為福膠集團委託送檢的結果,不具推翻初檢結果的效力。值得注意的是,判決書特別指出,福膠集團兩次所檢測的樣品,並不是九江市食葯監檢驗後的留樣,"故該兩份檢驗結果對本案不具有約束力。"
"企業有復檢的權利,但必須嚴格執行法定程序。"劉清珺告訴新京報記者,按照規定,企業發起復檢申請時,可以指定一家擁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或在國家公布的復檢機構名錄中選擇,同時原承擔初檢機構送去封存樣品。"樣品必須是原檢測封存樣品,復檢機構必須具有相應資質,這才是正規復檢程序的兩個條件。"
爭議
初檢VS復檢
食品初檢和復檢機構存在責任不對等
"食品初檢、復檢結論不一致,頻頻出現'烏龍',已經上升到了考驗檢測機構公信力的層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復檢程序"要避免受到人為因素和行政干預影響。"
頻頻發生的食品初檢與復檢的矛盾,在監管部門內部也引起了反思--如果復檢結論有錯誤,初檢機構的權益該如何保障?
資料顯示,2012年3月,張家港保稅區工商局委託崑山市流通領域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對紅酒、白酒抽樣檢驗。初檢顯示億家樂經銷的"湯勝"濃香型白酒酒精度不符合標簽明示值。
之後億家樂公司向保稅區工商局提出復檢,南京某質檢院復檢顯示:復檢樣品酒精度為合格。但初檢機構對復檢結論存疑,又進行了自主再檢驗,其酒精度仍然不合格。
對此,張家港保稅區工商局曾在官網刊發《從一起不合格食品的復檢案探討現行食品復檢程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指出初檢機構只能對復檢結論予以認可,而不能再次提起復檢申請,除非是對復檢機構發起行政訴訟,維權成本太過高昂。
"初檢機構和復檢機構的權利義務不對等,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也是復檢程序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劉清珺告訴新京報記者,在接受監督部門委託抽檢中,初檢機構往往承擔著更大風險和責任,"做出不合格報告時,初檢機構必然面臨著企業起訴等一系列法律風險。復檢機構卻無需考慮此類問題,並且即便得出完全相反的結果,也相當於最終定論,完全否定了初檢機構的抽樣結果。"
劉俊海則認為,初檢機構面向監督部門和消費者,復檢機構面向企業,"在復檢機構的否定原則面前,初檢機構已淪為弱勢群體。"
國外情況
國外食品檢測也鬧過"烏龍"
食品檢測的"烏龍門"不僅在國內頻繁上演,國外其實也不例外。
2013年,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宣布在生產的濃縮乳清蛋白粉中檢出肉毒桿菌,達能、娃哈哈、可口可樂、雅培等國際食品巨頭均受波及。
然而,2013年8月28日,紐西蘭初級產業部突然宣布,進一步檢測結果證實恆天然生產的原料中不含肉毒桿菌。"這是整個紐西蘭的尷尬。"由於恆天然最初委任的檢測機構是紐西蘭政府下屬部門,紐西蘭貿易部部長對這樣的錯誤檢測感到"非常不舒服"。紐西蘭政府隨後發布對"烏龍"事件的調查報告,指出恆天然及紐西蘭初級產業部在處理中存多處問題。
這一檢測失誤,為恆天然集團及其客戶企業造成巨大損失。法國達能2014年1月將恆天然告上紐西蘭高等法院,稱"烏龍"事件給達能旗下紐迪希亞造成巨額損失,要求恆天然賠償10億紐西蘭元(約7.1億美元)。但紐西蘭高等法院表示,不支持達能的訴訟,要求企業首先參加2016年2月的仲裁。
新京報記者查詢了解到,在歐美,不少食品的隱患、預警由第三方機構率先發現。這些檢測機構獨立於政府,受法律約束,如果檢測出問題,將面臨復檢和法律制裁。
像美國直接引入獨立的第三方審核和檢測機制,將常規性檢測交給其認可的認證機構或各州的獨立檢驗中心、實驗室。第三方檢測機構如果在檢測審核中發現存在"對公共衛生的重大風險"時,須立即向FDA報告。
為防止出現弄虛作假,法律規定,食品企業向第三方審核機構或審核員作虛假陳述, 或第三方審核機構向FDA作虛假陳述,可處以罰金和5年以下監禁的刑罰。
解決出路
緩解矛盾 可借鑒AB式對照復檢
事實上,針對業界對復檢存在的程序質疑,在今年10月剛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已經首次確定了隨機盲選原則,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對檢驗結果有異議,可提出復檢申請,由受理復檢申請的部門在公布的復檢機構名錄中隨機確定復檢機構。這就是說,原先由企業作為復檢申請人,來選擇復檢機構的權利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由受理部門隨機盲選,進一步保證復檢機構的中立性。
江蘇工商曾建議AB對照式復檢,制定兜底性規定,建議抽檢部門可在復檢申請人委託復檢的基礎上,由初檢機構另行委託一家復檢機構同時復檢。兩家復檢結果一致的,為最終檢驗結論;復檢結果不一致的,另行委託復檢機構復檢,並作為最終檢驗結論。"雖較繁瑣,但可切實保障三方的合法權益,避免復檢錯誤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復檢機構一定要秉持程序公正,避免暗箱操作。"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員劉清珺建議,初檢機構和復檢機構之間應互相公開檢驗流程,如果初檢機構認為復檢結論有疑問,"可以公開發出申請,由雙方共同派出檢驗人員,按照同一套操作規范和流程,對原封存樣品進行檢測,進而得出檢測結論。"
希望能幫到你,求採納。
Ⅳ 進口奶粉也保險購買需要注意:跨境電商貨源雜需認准四項標識
進口奶粉再曝假冒,據立陶宛警方官網的消息顯示,3月2日,立陶宛經濟犯罪偵查局官員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所在的縣維爾紐斯縣查獲超大批量德國版愛他美奶粉假貨。該批企圖在歐盟國家售賣的假奶粉多達1.8萬盒重11噸。問題來了,面對洋奶粉我們該如何分辨真偽呢?專家表示,跨境電商貨源雜需認准四項標識。根據現行法規,經檢驗檢疫合格、具備「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方可入境銷售。沒有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均屬於非正規渠道進口的食品,具有相當大的風險。
日前,山東濟寧金谷制罐包裝有限公司、陳明江等11人生產銷售假冒嬰幼兒乳品案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而與此同時,又傳出了「立陶宛查獲大批仿冒愛他美德國版奶粉的假貨」「佛山一廠房內發現數百箱假冒奶粉」的消息,一時間,假冒奶粉的話題再度受到輿論廣泛關注。
11噸假冒德國版愛他美被查處
上海公安部門去年破獲的一起生產、銷售假冒「雅培」「貝因美」奶粉案件,經媒體曝光後,引起巨大關注。 2016年4月,最高檢在官網發布消息稱,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門依法查處一起跨全國多省市仿冒品牌嬰兒奶粉案。犯罪嫌疑人陳某、唐某組織他人仿製假冒品牌奶粉罐、商標標簽,收購低檔、廉價或非嬰兒奶粉,在非法加工點罐裝出售,共計生產銷售了假冒奶粉1.7萬余罐,非法獲利將近200萬元。
而就在不久前,又有一款外資奶粉被假冒了。據立陶宛警方官網的消息顯示,3月2日,立陶宛經濟犯罪偵查局官員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所在的縣維爾紐斯縣查獲超大批量德國版愛他美奶粉假貨。該批企圖在歐盟國家售賣的假奶粉多達1.8萬盒重11噸。
「目前,公司正在配合當地政府部門,對AptamilGUM1+段和AptamilGUM2+段產品(600克紙盒、德文版包裝、銀色內包裝袋)可能遭受仿冒一事進行調查。」愛他美母公司達能紐迪希亞相關負責人表示,涉假版本奶粉為德文版包裝,未經官方渠道在中國銷售,目前還沒有信息表明這批產品流入中國。
「經過我們的調查,我們已經可以確認立陶宛這批涉案的假冒德國版愛他美奶粉沒有流向中國市場。」3月27日,負責調查該案的立陶宛維爾紐斯縣警察總部經濟犯罪調查局高級調查員格迪米納斯(Gedimino Zagorbininas)回應媒體采訪時如是說。不過有關此批假冒奶粉的具體流向問題,他表示因保密需要無法透露。
Ⅵ 上海特大假奶粉案是什麼案件
3月27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將開庭審理上海特大假奶粉案,以陳明江、潘興兵為首的12人團伙,用國內其他品牌的奶粉進行灌裝,冒充其他奶粉品牌,進行銷售從而非法獲利。
直至2015年9月9日,上海市公安局接到雅培(上海)公司報案,先後在山東濟寧、浙江台州、廣東東莞等地將所有犯罪嫌疑人抓獲。警方查明,涉案假冒「雅培」品牌嬰幼兒奶粉中分別存在部分指標不符合產品標簽明示值,個別指標低於國家標准。
上海假奶粉案中12名被告分別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製造注冊商標標識罪,應予以追究刑事責任。
Ⅶ 法律案例分析
二審法院有可能會駁回吳先生的上訴請求
因為吳先生自稱是被銀行「忽悠」才簽了投資合同,但是卻無法舉證,大部分的案件因為上訴都是維持原判的,除非在上訴期間能夠找到新的有力證據。
Ⅷ 國家有什麼相關規定在超市購買食品不能退換嗎
許多超市都有「奶粉離櫃概不退換」的規定,常州一消費者為此和超市打起了官司。近日,常州市中級法院終審駁回了她的訴訟請求。 今年5月,陳燕在常州市一家超市花185元購買了一罐雅培喜康寶金裝1段嬰兒奶粉。幾天後,她到超市說奶粉不適合女兒,要求將其調換為雅培金裝喜康力6月-12月嬰兒奶粉。超市稱,已張貼告示「奶粉是特殊商品,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第二天陳燕向所在地法院起訴,要求換貨。一審法院認為「奶粉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的店堂告示是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應屬無效,支持了陳燕的訴訟請求。超市對一審判決不服,於8月下旬向常州市中級法院提起了上訴。 常州市中級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消費者支付了貨款,超市交付了奶粉,雙方的買賣合同已履行完畢,無法定理由,雙方均無權單方面反悔。所以如果沒有質量問題,即使沒有「奶粉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的店堂告示,奶粉不能退換。據此,常州市中級法院終審判決駁回了陳燕的訴訟請求。
Ⅸ 股票如果出了問題,一般的索賠是怎麼運行的
如果證券市場能夠誠實、透明,披露的信息能夠及時、准確、正確,那麼你投資的股票就遭受了損失,這屬於你應該承擔的市場風險,你只能“認倒霉”。但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仍存在虛假利潤、重大遺漏、誤導性陳述等涉嫌虛假陳述的欺詐行為。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證券虛假陳述期間買入相關股票,在虛假陳述披露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蒙受損失。那麼,損失不屬於正常的投資風險,而是屬於欺詐造成的損失,包括投資差額損失、傭金損失、印花稅損失和利息損失。這些都可以依法主張。
最後,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法治是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保障。只有中小投資者具備依法維權意識,違法主體才能承擔高昂的違法成本,從而積極抵制資本市場上的違法行為。讓我們共同努力,挽回損失,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充滿活力和彈性的資本市場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