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質證兩名法官

質證兩名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5-30 14:36:28

㈠ 浙江第一懸案嫌犯受審如何評價自己

2017年10月17日,隔著鐵柵欄,徐利向前來提審的檢察官供述自己曾犯過的那些事——1993年以來發生在台州臨海、湖州長興、寧波市區、紹興諸暨等地的系列搶劫殺人案,確認7起搶劫案均系自己所為。

這涉及二十多年前的系列搶劫殺人案,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展開摸排、偵查工作,曾被稱為「浙江第一懸案」,直到今年3月29日,徐利在諸暨市一家棋牌室內被抓獲歸案。

為慎重辦理這起重大案件,紹興市檢察院成立了由該院檢察長胡東林任組長、公訴部主任楊琦等員額檢察官組成的辦案組,經過近一個月的忙碌,審查分析相關事實、證據,形成了長達236頁、14.7萬字的公訴案件審查報告,也逐漸還原了這塵封二十餘年系列搶劫殺人案的真相始末。

10月20日,紹興市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搶劫罪、非法持有槍支罪對徐利提起公訴。今天(11月10日),該案在紹興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這個殺人惡魔究竟為何如此瘋狂?更多細節隨著庭審的展開將浮出水面。

9點庭審將正式開始。據浙江24小時記者前期了解,法庭上有證物指認環節,到時候會拿出20多年來的犯罪工具讓徐利指認。

8:40堪稱史上最嚴安保

一大早,時針8點整一過,紹興中級人民法院門口就出現了絡繹不絕的車流。國旗高高飄揚,國徽無言肅穆。

1998年4月7日凌晨,紹興縣供銷大廈發生劫案,值班保安遭槍擊,所幸只擊中衣服,未造成傷亡,案犯逃離現場,並將自製手雷、撬棒等丟棄於紹興富民坊橫街魯迅小學圍牆內;

2004年1月22日,諸暨第一百貨發生劫案,保安受傷,現場發現了手槍、尖刀、護膝、黑色線褲等物。

2007年11月6日,諸暨嘉瑞珠寶店值班室防盜窗突然爆出火花,後發現是有人預謀以高壓電擊暈值班人員,被發現後案犯將斷線鉗、飲料瓶等遺留在現場後逃離。

2017年3月29日,徐利在諸暨一家棋牌室被抓獲。

9:40自述材料里徐利自稱「雙手占滿鮮血殺人如麻窮凶極惡」

自從1995年寧波綠洲珠寶案以來,人們一直只能從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推理揣測案件背後的兇犯其人,自徐利落網,數起案件更多細節得以從他的角度還原和補全。

徐利,浙江臨海人, 出生於1972年11月下旬。犯罪的時,他大膽瘋狂、冷靜果斷,像一個天蠍男;而在日常生活乃至法庭上,面容浮腫、身材鬆弛、聲音低沉的這個男人,一點都沒有天蠍的影子。


利15歲初中畢業後先後在水泥廠、紡織廠打工,當時就曾為了上班方便偷竊自行車,此後因在臨海大廈偷皮衣和錄音機被捕,1990年被臨海市人民法院判處有
期徒刑三年。服刑期間因腦膜炎保外就醫至台州市人民醫院,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熟悉了醫院基本情況,也有了之後1993年首次搶劫。

這次作案劫
得的8000元成了他入讀衛校的學費,「也許畢業之後能有個正當工作,同時也想逃避我做的事情。」但校園生活並沒有讓徐利從此走上正軌,「搶來的錢不當錢
用」,用完後再去搶,僅1994年就連續犯下兩起劫案,殺害兩條人命。入讀三個學期後,徐利就因為頻頻曠課被學校勸退。

1995年,作案前一個月,徐利經過寧波綠洲珠寶行門口,看見商場門口保安站在外面很隨意,店裡也只有兩個服務員,沒有其他人,「當時就感覺裡面管理很鬆散好動手作案」。


後徐利結婚生子,對家人自稱是做葯材生意,經常裝作出門做生意一走數日,但事實上他沒有工作,沒有固定收入,離開家的時間不是去賭博,就是踩點作案,賭得
山窮水盡了就再次犯案。2004年1月22日大年三十晚上,在家裡吃完年夜飯,家人入睡後,他又去了諸暨第一百貨作案,「我想著鞭炮聲可以掩蓋槍聲」,但
由於保安奮力反抗沒有得手。2007年,諸暨嘉瑞珠寶行劫案被人發現沒有得手。

07年最後一案失手至2017年被捕的十年間,徐利不敢出去作案,待業在家,繼續賭,2010年和二哥在嘉興開了家便利店,還賺了些錢,但由於沉迷賭博,不但把賺來的錢輸光了,還把老婆的車子也抵押了,直到被捕,始終無業也無固定收入。


述材料里,他寫道:「自從走上犯罪的道路,殺人,搶劫,所犯的罪惡和獲得的不義之財後,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處於深深的痛苦掙扎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罪
惡深淵里,半夜常常惡夢驚醒,自己做錯了事情沒有後悔(葯)可以補救的,對於我這個雙手沾滿鮮血,殺人如麻,窮凶極惡,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極其惡劣的罪惡之
人,我唯有跪求死者,及其家屬,不求諒解,願以生命來補償對他們所造成的傷害。」


狠手辣,行事冷靜,是徐利在屢次作案中給人留下的印象,但事實上,累累罪行在27年間始終在以另一種方式折磨著徐利,在被捕之後,他表示:「其實作案之
後,我的壓力一直很大,所以就用抽煙麻醉自己,一天要抽三包,所以已經成癮了,煙癮很大。」甚至說:「我覺得這世界上真的有鬼的,之前我作的案子里的那些
被害人,都回來找我的,就像我平時生活中,我想好好乾事情,但是都幹不成。」

關於徐利:

1972年出生於浙江省臨海市。

1990年10月26日,因犯盜竊罪被臨海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1993年9月7日,至臨海台州醫院住院部持假槍實施搶劫,搶得現金8000元。

1994年7月21日,至臨海城南信用社搶劫殺人,因未能撬開信用社金庫鐵扇門而離開。

1994年11月6日,至湖州長興龍達股份搶劫殺人,劫得價值97萬元的黃金、手錶、珠寶玉器等物品。

1995年12月6日,至寧波綠洲珠寶行劫得價值160多萬元的黃金製品、首飾等物品。並殺害兩名保安。

1998年4月7日,至紹興越城供銷大廈持槍搶劫。後因未能制服保安而逃離。

2004年1月22日,至諸暨市第一百貨公司實施搶劫,因保安反抗逃跑並呼救而逃離。

2007年11與6日,至諸暨市嘉瑞珠寶行,欲採用電擊被害人的手段實施搶劫,後因被害人發現而逃離。

2017年3月3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8日被捕。

10:00

「撬棒、尖刀、手槍、頭套、手套、膠布……」

「威脅、捆綁、開槍射擊……」

公訴人提到七起案件的作案過程,徐利幾乎記得所有的細節。他甚至還記得自己在長興龍達大廈搶完珠寶玉器,還有一條香煙。

為什麼要去寧波搶劫?

答:印象中寧波是個港口城市,那裡富裕一點。

質證環節,公訴人放出臨海台州醫院的證物照片,這是徐利作案後丟棄白大褂的地方

10:55

第六起案件,諸暨一百案件。

「我並沒有想殺他,只是想威脅。」徐利有點遲疑地回答。

庭審過程中,徐利曾轉過頭,眼神從旁聽席掃過,但是他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

主審法院隨即提醒徐利,開庭時不要向旁聽席回看。

11:23

庭審還在繼續。接下來對公訴人指控徐利非法持有槍支的犯罪事實進行指證。

悲劇的背後更加悲劇。

㈡ 法庭質證,2名被告,一個認可一個不認可,法官會怎麼判定

法院判案,不是以當事人認可不認可為依據,而是以證據為准,如果有證據證明本案的事實,法院同樣會判決有罪,反之,則不能。

㈢ 不同法官會出現不同的判決結果,這說明了什麼

我還在同一個人民法院,基本上相近的案子客觀事實和遞交的直接證據,都會出不一樣的裁定。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要素是在我國大法官數量過度巨大,據悉有二十多萬,在其中立即從業審理工作中的也是有十多萬,遠遠地超出其他國家的大法官總數。盡管這與在我國地區廣闊、人眾案多相關,但從組織社會學的角度觀察,人群經營規模越大,組員間產生矛盾、矛盾的概率也越大。

㈣ 法庭質證法官必須在場嗎

 法院開庭證人要到場。因為一切證據必須經過雙方質證之後,才能作為判決依據。證人只有發表證言,經過質證,才是有效證據。證人如有特殊情況,經過法庭允許,可以不到場。法院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

㈤ 一個案件先後經過兩名法官審理誰對案件負責

建議查下《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

《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分為六章23條。分別規定了錯案追究制度設立的目的依據、錯案的概念及認定、實施錯案追究的機構以及追究的原則。為避免出現錯案後不知向誰追究責任,《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規定錯案責任承擔原則是:誰有決定權,誰負主要責任;其他參與者負次要責任;下屬出錯案,主管領導有責任;對錯誤決定持反對意見者不負過錯責任。對於經過認定屬於錯案的案件,不僅要追究直接承辦人的責任,還要追究同意錯誤意見的其他合議庭其他成員、庭長、直至院領導的責任。
你也可以直接問律師啊!

㈥ 如何以有效質證影響法官

1、質證是指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對當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證據就其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以及證明力的有無、大小予以說明和質辯的活動或過程。廣義質證通常指在訴訟或仲裁活動中,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對另一方出示的證據的合法性、與本案爭議事實的關聯性、真實性,是否有證明力,是否可以作為本案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進行的說明、評價、質疑、辯駁、對質、辯論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證據效力的活動及其過程。狹義的僅指訴訟活動中,在證據交換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的法庭調查階段,進行的前述活動。
2、質證,是指在庭審過程中,由一方出示證據,並說明證據來源及證明內容,而由對方就證據本身及證明內容進行辨認、質疑、反駁的一項訴訟活動。在質證過程中,法官可就相關證據詢問當事人,有些地方法院還允許當事雙方相互詢問。
3、《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證據有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八種。法諺曰:證據是訴訟之王。司法裁判通過證據來認定相關事實,而不問案件的客觀情況,證據是否充分、證據鏈是否完備直接影響裁判結果。
一、基本質證技巧
按照學理上的通常理解,證據應當具備三性(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才能作為有效的證據,起到證明案件事實的作用。因此,質證活動應圍繞證據的三性展開。
1、只認可真實的證明材料
可以否認一切對自己不利的復印件、傳真件等書證;可以否認利害關系人(如存在合作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出具的證據;對於有疑議的證據可以申請司法鑒定,以確認其真實性。
2、認可與案件存在邏輯關系的證明材料
所證明的內容必須與案件有關,否則是不會被採納。司法實踐中很多當事人提交的證據雖然客觀上與案件存在聯系,但單一的證據很難被認定存在邏輯關系。如在合同糾紛中主張損失時,為將損失擴大化,當事人提交一些食宿發票、火車票等,這些損失即便發生,在法律上也難認定與違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為此,直觀上不存在聯系的證據,可以與案件不存在關聯性為由不予認可。
3、認可來源合法的證據
質證時可要求對方說明證據來源,對於違法取得的證據,其真實性本身存疑且違反法律規定,不予認可。
二、質證技巧的綜合運用
質證是庭審的關鍵環節,而後面的法庭辯論不過是質證意見的補充而已。一個優秀的辯手不僅需要扎實的法律功底,而且要思維敏銳、思辯能力很強,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謀略(訴訟謀略可參見《訴訟36計》)。
1、准備充分:庭審前應全面熟悉案情,查找相關法律規定和案例,並預測對方可能出示的證據或提出的問題,作好應對預案。
2、做好開庭記錄:在對方舉證時,記錄對方的舉證意見和自己的辯解意見,這樣自己發表意見時就會很從容。
3、證據的三性應綜合運用,每份證據都可就其三性發表質證意見。
4、不要一概否認對方證據,這樣會顯得沒有誠信和缺乏職業道德。雙方都有的一些無關緊要的證據應當認可;而且對方證據和辯解意見有些還可以為我所用。
5、必要時採取相應法律措施:如申請證據保全、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提請司法鑒定。
6、遵守法庭秩序,不隨意插話,注意用詞,不搞人身攻擊。
7、如果證據存在較多瑕疵,為了防止書記員遺漏記錄律師的質證意見,可以在庭審結束後向法庭提交書面的《質證意見》。在書面的《質證意見》上,律師可以詳細地對公訴人提交的證據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
三、質證的程序:
在法庭審理中,質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
(2)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
(3)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㈦ 對方上訴,二審法官是之前在一審法院審過對方案子的法官,在質證中法官偏向對方,想換了這個法官

這種情況不符合申請法官迴避的條件,法院不會同意法官迴避的。
法官審理過對方的案件很多回,如果答都迴避,會出現沒有法官審理案件的情況。
說法官在質證中偏向對方,只是個人的潛意識作怪。可能法官會說一些傾向性的意見,這只是法官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醒當事人注意,但不代表法官就是偏向對方。

㈧ 法庭里坐的一排法官都叫什麼 出庭審判時台上坐著什麼人

普通程序的法庭是三個法官,中間那個叫審判長,其他兩位是審判員,也可能是人民陪審員。在做筆錄的是書記員。
簡易程序的法庭就只有一個審判員,和書記員。

一、開庭審理的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當事人是法人和 其他組織的,核對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對於訴訟代理人應當查明其代理資格和代理許可權。核對完畢由審判長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 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當事人陳述;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1、當事人陳述

2、出示證據和質證

(三)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合議庭的主持下,根據法庭調查階段查明的事實和證據,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相互進行言詞辯駁的訴訟活動。

法庭辯論是辯 論原則最生動和最集中的體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針對法庭調查階段審核的事實和證據,圍繞案件爭執焦點,互相進行口頭辯論,爭取合議庭作出有利於自己的 裁判。同時,通過辯論,審判人員能夠掌握案件的關鍵所在,有助於查清案件事實,分清是非責任。

(四)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

這是開庭審理的最後階段,是合議庭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和證據,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確責任,作出判決並宣告判決結果,從而解決當事人之間民事爭議的階段。

二、法庭筆錄

法庭筆錄是書記員對開庭審理活動的記錄。製作法庭筆錄,應當按照開庭審理各個階段的順序客觀、真實、全面地記載庭審的全部過程,由合議庭成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由書記員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5日內閱讀。法庭筆錄經宣讀或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記錄無誤的,應當 在筆錄上簽名或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申請補正的,允許在筆錄後面或者另頁補正。

三、審結期限
《民事訴訟法》第135條對普通程序的審結期限作了如下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 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由於民事訴訟法對需要再次延長而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的期限沒有明確,因而,從 理論上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沒有最長的期限。2000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彌補了這一立法缺陷。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10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經本院 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10日前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3個月。

(8)質證兩名法官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1、開庭審理能夠確保人民法院審判權的正確行使。通過開庭審理,審判人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認定,對證據進行全面的審核,分清是非責任,對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從而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

2、有利於對審判活動的有效監督。開庭審理將案件的審理過程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加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有利於保證案件處理的公正性。

3、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民事訴訟法對開庭審理中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規定,開庭審理有利於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自覺履行訴訟義務,保證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最終保護了當事人的民事實體權利。

4、有利於充分發揮開庭審理的教育作用,擴大法制宣傳效果。


㈨ 什麼是法庭質證

質證概念
質證制度的意義在於,通過質證程序使審理更加公開、法院能夠正確地認定證據、保障當事人的程序權利。《證據規定》第47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質證不同於訴訟中的對質。對質,是指在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各自申請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相互之間就其對案件事實中專門問題的認識所進行的說明和質辯。對質與質證的相同點在於:兩者都是在雙方之間展開的行為;其行為都表現為對某一對象的說明和質辯;兩者都涉及案件的事實。不同的是,質證是在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第三人之間進行,而對質則是在案外的具有專門知識的人之間進行的;對質的目的是便於法院通過比較獲得對專門問題的正確認識,而質證的目的在於法院正確認定證據。
3 主體客體
3.1 質證的主體
質證的主體,是指在質證過程對證據予以說明、質辯的主體。質證的主體范圍包括當事人、訴訟代理人和第三人。法院是證據認定的主體,不是質證的主體。
3.2 質證的客體
質證的客體,是指質證主體質證行為的對象。質證的客體是證據,其范圍是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證據,包括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法院調查收集的證據。在質證時,根據當事人申請由法院調查收集的證據作為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
法院依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不屬於質證的對象。法院應當將依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在庭審中予以出示,聽取當事人的意見,並可以就調查收集該證據的情況予以說明。當事人可以對法院就其調查收集的合法性、真實性和關聯性問題提出質疑,但不能同法院就這些問題在法庭上進行質辯。這是由法院在訴訟的中立、裁判的地位所決定的。如果法院在聽取當事人意見後,發現所收集的證據本身或收集證據的方法有問題時,應當自行撤回該證據。
4 質證技巧
質證,是指在庭審過程中,由一方出示證據,並說明證據來源及證明內容,而由對方就證據本身及證明內容進行辨認、質疑、反駁的一項訴訟活動。在質證過程中,法官可就相關證據詢問當事人,有些地方法院還允許當事雙方相互詢問。
《民事訴訟法》第63條規定,證據有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的陳述、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八種。法諺曰:證據是訴訟之王。司法裁判通過證據來認定相關事實,而不問案件的客觀情況,證據是否充分、證據鏈是否完備直接影響裁判結果。
一、基本質證技巧
按照學理上的通常理解,證據應當具備三性(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才能作為有效的證據,起到證明案件事實的作用。因此,質證活動應圍繞證據的三性展開。
1、只認可真實的證明材料
可以否認一切對自己不利的復印件、傳真件等書證;可以否認利害關系人(如存在合作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出具的證據;對於有疑議的證據可以申請司法鑒定,以確認其真實性。
2、認可與案件存在邏輯關系的證明材料
所證明的內容必須與案件有關,否則是不會被採納。司法實踐中很多當事人提交的證據雖然客觀上與案件存在聯系,但單一的證據很難被認定存在邏輯關系。如在合同糾紛中主張損失時,為將損失擴大化,當事人提交一些食宿發票、火車票等,這些損失即便發生,在法律上也難認定與違約行為存在因果關系。為此,直觀上不存在聯系的證據,可以與案件不存在關聯性為由不予認可。
3、認可來源合法的證據
質證時可要求對方說明證據來源,對於違法取得的證據,其真實性本身存疑且違反法律規定,不予認可。
二、質證技巧的綜合運用
質證是庭審的關鍵環節,而後面的法庭辯論不過是質證意見的補充而已。一個優秀的辯手不僅需要扎實的法律功底,而且要思維敏銳、思辯能力很強,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謀略(訴訟謀略可參見《訴訟36計》)。
1、准備充分:庭審前應全面熟悉案情,查找相關法律規定和案例,並預測對方可能出示的證據或提出的問題,作好應對預案。
2、做好開庭記錄:在對方舉證時,記錄對方的舉證意見和自己的辯解意見,這樣自己發表意見時就會很從容。
3、證據的三性應綜合運用,每份證據都可就其三性發表質證意見。
4、不要一概否認對方證據,這樣會顯得沒有誠信和缺乏職業道德。雙方都有的一些無關緊要的證據應當認可;而且對方證據和辯解意見有些還可以為我所用。
5、必要時採取相應法律措施:如申請證據保全、申請法院調查取證、提請司法鑒定。
6、遵守法庭秩序,不隨意插話,注意用詞,不搞人身攻擊。
(作者:朱木軍律師)
5 質證程序
質證的程序:
在法庭審理中,質證按照以下程序進行:(1)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2)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3)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熱點內容
疫情防控司法所 發布:2025-02-04 08:50:42 瀏覽:856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監督員 發布:2025-02-04 08:49:16 瀏覽:247
廣東省安全生產條例試題 發布:2025-02-04 08:49:15 瀏覽:279
行政訴訟法異同 發布:2025-02-04 08:33:54 瀏覽:373
失去交流能力簽名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4 08:18:58 瀏覽:325
過磅單和發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4 08:16:47 瀏覽:811
勞動法工齡賠償從哪年生效 發布:2025-02-04 06:37:54 瀏覽:922
下列關於行政許可法律責任說法錯誤的是 發布:2025-02-04 06:32:56 瀏覽:954
勞動法工資不給 發布:2025-02-04 06:30:44 瀏覽:602
合同法中對日期的規定 發布:2025-02-04 06:23:35 瀏覽: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