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郵寄送達
1. 最高人民法院郵寄送達
法律分析:訴訟參與人收到訴訟文書的方式有五種,其中郵寄送達是現在的法院普遍適用的,它的優點在於:便捷,快速。但是郵寄送達在郵遞和簽收的過程中是有風險的,因此法律也對郵寄送達方式作出了相關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書送達問題若干規定》
第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時,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受送達人送達司法文書,適用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司法文書,是指起訴狀副本、上訴狀副本、反訴狀副本、答辯狀副本、傳票、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支付令、決定書、通知書、證明書、送達回證以及其他司法文書。
第三條 作為受送達人的自然人或者企業、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人民法院可以向該自然人或者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送達。
第四條 除受送達人在授權委託書中明確表明其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接收有關司法文書外,其委託的訴訟代理人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四)項規定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可以向該訴訟代理人送達。
第五條 人民法院向受送達人送達司法文書,可以送達給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分支機構或者業務代辦人的,經該受送達人授權,人民法院可以向其分支機構或者業務代辦人送達。
2. 法院郵寄送達開庭傳票,被告拒收,郵件被退回,是否視為送達
法院郵寄送達開庭傳票,被告拒收,如果明確是本人拒收,那就算送達成功。如果是查無此人就要看情況。一般來說,一審初次送達傳票,除非明確是本人拒收,否則不能直接缺席,還得上門留置送達。還不成功,可能還需要走公告程序。
法律分析
當事人收到法院的開庭通知後,不論是電話形式還是傳票的形式,都應當按照法院通知的日期准時參加訴訟,作為原告,如果沒有按時出庭,法院會按自動撤訴來處理;如果被告接到開庭通知後沒有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缺席審理。法院送達文書的方式有: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委託送達、轉交送達、留置送達、公告送達。拒收法院訴訟文書,其實是被告放棄自己的應訴權利,喪失的是實體權益。如果是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法官是可以通過電話、捎口信、傳真、電子郵件等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來開庭或調解。當然,如果法院是以上述非傳票的形式發送的開庭通知,未經當事人確認或者沒有其他證據足以證明當事人已經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將其作為按撤訴處理和缺席判決的根據。如果對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有意見,用拒收判決書的方法來表示,除有可能拖延時間之外,沒有絲毫實質用處。如果不服一審法院判決,只能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法院上訴;對於生效判決則只有繼續申請再審、申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八條 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七條 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3. 法院郵寄送達最新規定是什麼
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交由國家郵政機構(以下簡稱郵政機構)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受送達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間內到人民法院接受送達的;
(二)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
(三)法律規定或者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約定有特別送達方式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為送達:
(一)受送達人在郵件回執上簽名、蓋章或者捺印的;
(二)受送達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法定代理人簽收的;
(三)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辦公室、收發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員簽收的;
(四)受送達人的訴訟代理人簽收的;
(五)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簽收的;
(六)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七條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八條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4. 全國法院法律文書會通過EMS送達嗎
會,通過抄EMS送達是郵寄送達的一種方式。
但一般是路途較遠,不方便通過直接送達方式送達的才會採取這種方式。
參考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交由國家郵政機構(以下簡稱郵政機構)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受送達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同意在指定的期間內到人民法院接受送達的;
(二)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
(三)法律規定或者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約定有特別送達方式的。
5. 法院寄傳票需要當事人提供身份證件嗎
這個沒有硬性的規定。如果對方拒絕提供的話,法院也可以直接就郵寄。理論上是應該要,但是實際操作的話。誰給你寄一個快件還查你身份證。
6. 法院傳票送達方式有哪幾種如果都沒收到怎麼辦
一、法院送達傳票有六種方式:
1、直接送達:由法院的審判人員和書記員或司法警察將應送達的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本人、代理人或同住成年家屬(對單位為法定代表人或專司收件的人)的送達方式。
2、委託送達:法院直接送達有困難,委託其它法院代為送達的送達方式。它是直接送達的補充。嚴格意義上講委託送達不是一種獨立的送達方式,它只是法院相互間的協助行為而已。
3、郵寄送達:法院送達人員將應送達的訴訟材料通過郵寄方式交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實踐表明,法院採用郵寄送達通常是受送達人住地離法院路途較遠,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所採用的一種送達方式。
4、留置送達:即直接交給被告,而被告拒不簽收的情況下,將傳票留在被依據,即視為已經送達。
5、轉交送達:對軍隊中的軍人以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政治部門或監所行政部門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
6、公告送達:又叫擬制送達。指在報紙或其它載體上刊登公告,經過一定期限即產生送達效果的送達方式。
二、被告沒有收到法院傳票或法院公告屬於程序錯誤,可以以此為理由申請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