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曾征
Ⅰ 歷史上何輔堂有幾個老婆,都是誰
《一代梟雄》中何輔堂的原型魏輔唐。妻妾6人,正妻羅氏。其餘年代久遠,無從考究。
魏輔唐,原名魏元貴,陝西省寧強縣青木川魏家壩人。魏身體肥胖,門牙齜露,目光逼人,少小無賴,勇猛好鬥。幾年私塾之後,加入地方民團,任過團總、區團長、自衛隊長、等職務,又是國民黨、紅幫大爺。
1952年4月27日,寧強縣人民法院以惡霸殺人反革命罪判處其死刑,解回青木川處決。1982年平反,定性為開明紳士,於青木川立碑。
2013年電視劇《一代梟雄》中何輔堂的歷史原型是民國時期的魏輔唐。
(1)法院曾征擴展閱讀
貢獻
魏曾征調農民興修水利,開堰拾田;修建橋梁和道路,便利交通;興辦地方文化教育,網羅人才,組建戲班,創辦私立輔仁中學;維持地方治安,穩定社會秩序。客觀上對當時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魏輔唐開辦了中小學。兒童入學不僅費用全免,而且還給學生家庭一定的補助,以補償家庭勞力的損失。學習成績好的,魏輔唐就將他們送入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北農大乃至於天津南開、上海復旦大學深造並承擔一切費用。
近20年時間中,魏輔唐送出了十餘名大學生。文化的發展又促進了文明的進步。
參考資料
網路-魏輔唐
Ⅱ 真的有這個人嗎
何輔堂的原型為魏輔堂(唐)
少小勇猛好鬥。幾年私塾之後,加入地方民團,任過團總、區團長、自衛隊長、寧強縣獨立自衛大隊長、寧西人民自衛總隊長、川陝甘9縣(文縣、武都、康縣、江油、平奚、召化、青川、寧羌、彰明)聯防辦事處副主任等職務。同時為紅幫首領。統治青木川20多年,政由已出,人稱「土皇帝」。
民國13年(1924),因他本性爭強好勝,經常上街玩耍,就夥同他朋友魏達幫殺死隔房的三爸魏徵先魏大爺,奪了槍,然後在茶館招集鄉紳、名流說話,要大家推舉新的主持人做舵手,這樣,他就順理成章成了青木川的舵把子。。
15年(1926)前後,魏多次接受縣府征調,參加南山等地巢匪戰斗,因功受賞,名聲始震。而他也乘機從中奪得大批槍桿,壯大自己的武裝力量。
魏統治青木川期間,兼並土地,佔有200多畝良田美地和大片耳山林木,侵吞幾處祠堂、廟宇的房、地產。巧立名目橫征暴斂,光他自行制定徵收的苛捐雜稅就有8種之多。開辦「輔友社」百貨店、手工製革廠、「唐世盛」綢布店、「同濟堂」中葯鋪等,壟斷市場。
魏無償勞動大興土木,建有關各式房屋200多間。妻妾6人,穿綢掛緞,膏梁珍羞,生前即修起壯觀的陵墓。
魏曾征調農民興修水利,開堰拾田;修建橋梁和道路,便利交通;興辦地方文化教育,網羅人才,組建戲班,創辦私立輔仁中學;維持地方治安,穩定社會秩序。客觀上對當時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民國38年(1949)秋,魏接受國民黨漢中十八綏靖區司令官曹日暉的使命,將原有武裝擴編為「寧西人民自衛總隊」,接軍隊團的編制,官兵達千餘人。但面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和進步人士黎民黨、劉甲三的策動,1950年1月29日,帶所部300餘人來縣向人民政府和駐軍繳械投誠,接受整編。
1952年4月27日,寧強縣人民法院以惡霸殺人反革命罪判處其死刑,解回青木川處決。
1986年4月,陝西省委將原國民黨寧西人民自衛總隊定為投誠部隊。寧強縣委對魏輔唐一案進行復查。
1987年5月25日,本縣法院對此案重新審理,認為魏輔唐解放前雖有歷史罪惡,但解放後未犯新罪,且向人民政府繳械投誠,屬投誠人員,故撤銷1952年的刑事判決,對魏輔唐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關於輔仁中學
輔仁中學建在回龍場南面的高台上。
輔仁中學始建於1942年,於1947年竣工落成。土地50畝由魏輔唐長兄魏元臣捐獻,技術工人從四川聘請,建校資金由魏輔唐負擔,小工由當地農民義務擔任。有教室數十間,禮堂和教師辦公樓各一座,陸續聘請教師20多名。初始由魏輔唐擔任校長,稍後即聘請寧強籍人劉甲三為校長。學校建成後,將原文廟、五穀廟等私塾學生招進輔仁中學,最多時有學生600名。
學校坐南朝北,正對筆架山,式樣「筆架式」的校門上橫書「寧強縣私立輔仁中學」,院內兩旁各3座教室,正中為一可容納近千人的大禮堂,後面是一座高大考究的辦公樓。大禮堂是學校召開例會和春節期間自衛隊集會、輔仁劇社唱戲的地方。學校例會時,魏輔唐一般都要登台演講,鼓勵教師,鞭策學生。
學校教師的待遇很高,每月薪水為7-12個大洋不等,每年一雙勞保皮鞋,由皮革廠無償發給。開架子賣肉的,每殺一頭豬都要給學校無償送3斤大肉,用於改善老師和住校生的伙食。魏輔唐凡有重要活動或者請客,都要把老師請來坐上首。
在輔仁中學讀書全部免費,且對四川、甘肅等外地學生一視同仁。大齡生不受班級限制,可隨時插班。本轄區內滿7周歲的孩子必須到輔仁中學讀書,否則其父母要受懲罰。學校除了開設常規課程,還有外語、戲曲、武術、體育等科目,外語分英語、俄語,戲曲有秦腔、川劇和京劇。
至寧強解放,輔仁中學共招收過三期學生,但均未及畢業。但這些受過新式教育的學生,許多人後來卓有建樹。魏輔唐出資送許多優秀學生到漢中、武漢、重慶、成都的中學或大學深造。
[1]
百變人生
魏輔唐是個相當復雜的人。當地人說:「這人有多好就有多壞!」青木川這個深山小鎮,能成為陝、甘、川三省邊最繁華的鎮子,倒確確實實是因了魏輔唐的緣故。魏輔唐,8歲入私塾讀書,14歲停學,讀6年書。 16歲加入紅幫,18歲抱給羅家,娶妻羅氏,岳父,羅文煥,住水槽溝。民國十三年,夥同魏達幫,殺死舵爺,魏爭先,登位。民間十六年建老宅,十八年落成。民國17——21年,先後開鑿了西溝——沈家壩、趙家壩大堰、崔家溝、袁家坪四條大堰。民國29年,胡宗南任命魏輔唐為三省(川、甘、陝)九縣(文縣、武都、康縣、江油、平奚、召化、青川、寧羌、彰明)聯防辦事處副處長,處長為胡宗南。民國28年始建輔仁中學,陸續將原文廟、五穀廟等私塾生招進輔仁中學,全面建設完工民國35年,並召開了盛大的輔仁中學落成典禮大會。民國37年,輔唐奉縣政府命令帶全部人馬到寧強南山剿匪之前,民國34年也曾排兵前往文縣幫縣政府剿匪。民國38年底,也就是49年12月,上寧強交槍。交步槍391支,手槍41支,機槍、小自動步槍8支,湯姆遜沖鋒槍1支、機關槍六挺,步槍子彈13950+600+200+2箱=21950發,其它手榴彈幾口袋,散子彈不等幾口袋。民國39年3月,時隔3個月,通過學習改造,又說出了還有部分槍支,是縣長吩咐為保青木川安全,今後使用留的。因此,秦科長(當時管教科)同輔堂一路回青木川再次取槍,在家住6天後才返回寧強至到1951年分別關押在漢中、寧強、勉縣、南鄭。1951年8月16日南鄭分庭判處死刑,判決後於1952年3月16日滑桿抬回青木川後,於3月20號處決,他大女兒魏樹金收葬。但誰也想不到魏輔唐,死在了他一手締造的輔仁中學操場邊。這就是歷史。魏輔唐出身貧苦,後因娶了一個富家小姐而繼承了十幾畝山地,他用來種罌粟賣大煙,積累了財產。上世紀30年代,青木川一帶大小土匪多如牛毛,為了保護煙土他購槍自衛,並組織民團,自任團總,幾年後就成了青木川的首腦人物。由於山高林密,地處偏僻,漢中國民政府無暇顧及,使青木川具有了高度的自治性質。魏輔唐著力發展煙土業,使青木川成為當時陝、甘、川三省交界處最大的煙土集散地。魏輔唐從稅收和安全兩方面保護外地客商。在稅收上,無論交易額多大,他僅收本地商人稅款;交易中若有爭執,他首先嚴處本地商人。若外地客商購貨較多,他會派出團丁一路護送至安全地區。他的這一系列護商措施,有力地促使了青木川商業的繁榮。青木川商業的發達,不僅僅表現在煙土交易上,除了煙土,這里也是絲綢茶葉的集散地。另外,魏輔唐還在回龍街上開辦了一個絲綢紡織廠。據老人們回憶,當年連漢中府的人還沒見過玻璃窗,可青木川的居民已經用上了玻璃窗。由此可見當年青木川的繁華與富庶。商業的繁榮促使了文化的發展。魏輔唐除了組織一個漢劇班外,還開辦了中小學。魏輔唐規定,凡青木川居民家有適齡兒童,一律得送入中小學念書,否則家長將受處罰。兒童入學不僅費用全免,而且還給學生家庭一定的補助,以補償家庭勞力的損失。學習成績好的,魏輔唐就將他們送入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北農大乃至於天津南開、上海復旦大學深造並承擔一切費用,畢業後可以回來也可以不回來,回來者給予保長待遇。近20年時間中,魏輔唐送出了十餘名大學生。文化的發展又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在青木川,魏輔唐定有許多規矩:不得吸食鴉片參與賭博、不得賣淫嫖娼、不得隨地大小便及吐痰等等。若有違反必得嚴懲。懲罰的方式稀奇古怪,例如:吸食鴉片者,當眾灌以屎尿;隨地小便者,責令其脫了褲子,坐於尿漬上直至烘乾為止;小輩與長輩爭鬧,一律用蕁麻抽嘴……方式野蠻但確實有效果,在魏輔唐時期青木川確實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魏輔唐出身貧苦,因此對窮人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上世紀30年代,紅四方面軍一部在國民黨軍的圍剿下被迫轉移,途經青木川。國民政府下令魏輔唐截擊,而紅軍方面也派出代表與魏談判。據傳,紅軍代表對魏說:紅軍是窮人的隊伍,魏也是窮人出身,希望魏能讓出一條路,並給魏講了許多革命道理。這時,魏輔唐已有700多人馬,截擊一支幾百人馬的疲憊之師應當不是很困難的,但魏輔唐聽後一笑說:「看出來了,富人的隊伍沒有穿得這么破爛的!」後來,魏輔唐不僅讓出了路,而且挑選了50名團丁讓他們帶著槍械彈葯加入了紅軍。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葯品極為緊張,當年參加紅軍的一個青木川人回到家鄉,對魏輔唐講了抗戰的形勢和晉察冀邊區的困難,魏輔唐二話沒說就捐出了5000兩大煙土為晉察冀邊區購買葯品。這在當時是很大一筆財富。1950初年解放軍南下川康,第19軍一部奉命在寧強一帶剿匪,先後消滅了劉芳等部。對擁有近千人馬,且處於易守難攻位置的魏輔唐為了避免傷亡,則採取了勸其繳械的策略。是時,當年加入紅軍的一名團丁已是解放軍的團長了,他回到青木川,見到魏輔唐勸他放下武器,並對他解釋說:今天的解放軍就是當年的紅軍、八路軍。今天的天下已是窮人的天下了!魏輔唐聽了後很感慨地說:「想不到當年那支總打敗仗的隊伍也能取得天下,看來窮人是真的翻身了!」「我魏輔唐也是窮人出身,窮人不和自家兄弟打仗!」說罷,魏輔唐傳令民團集合,向解放軍交出了武器。1950年5月,魏輔唐被冠以「惡霸、土匪」名義逮捕,後被處決於青木川他創辦的輔仁學校,逝年50歲。1982年平反,定性為開明紳士,於青木川立碑。
1相關影視編輯
2013年 孫紅雷 巍子 陳數主演電視劇《一代梟雄》[2]
劇情簡介
《一代梟雄》以上世紀二十年代貧窮落後的邊境小鎮風雷鎮為背景,講述了留洋歸來的何輔堂為報父仇,勵精圖治,用先進的思想為家鄉注入新風,並在關鍵時刻,投奔解放軍,力促風雷鎮和平解放的故事。
上世紀20年代,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碩士畢業的何輔堂,懷揣著滿腔的建築夢想,回到川陝邊界的老家風雷鎮。不料剛到家,就親眼目睹了自己的父親被地主劉慶福及其大女婿魏正先合謀害死。突遭人生變故的何輔堂為了報得父仇,不惜設下苦肉計入贅劉家娶了劉家半癱的女兒劉二泉,最終殺了劉慶福,為父報仇,同時也為風雷鎮鏟除了一方毒瘤,可是魏正先逃走了。
完成大事後的何輔堂無處可去,只得帶著一眾兄弟投奔巨匪王三春,並成為其心腹,然而私放紅軍過境一事,導致二人火並,何輔堂雖然最終險勝,但出生不久的幼子被王三春打死。痛定思痛的何輔堂取道上海,利用在美國結識的朋友查理,在上海賺取了第一桶金,然後直接殺回老家風雷鎮,建設家鄉,逐漸開始實現自己最初的建築夢想。
何輔堂一直有意續弦,在外甥李樹敏的介紹下,去西安迎娶趙素影,但令何輔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年被自己所「殺」的魏正先並沒有死,他先後化名為閻森、霍大成,投奔了四川軍閥和西安軍統,一直試圖復仇何輔堂。何輔堂陰差陽錯地救了魏正先的新婚妻子程立雪,「奪妻之恨」讓魏正先忍無可忍,幾次三番利用各方勢力,試圖去風雷鎮奪回程立雪,都無功而返。程立雪有感風雷鎮的秀美與落後,決心留在風雷鎮教書,開啟民智。兩人日久生情,令魏正先痛苦萬分。
與此同時,何輔堂因殲滅了西安一個大毒梟,被中央軍特派員關進了大牢,魏正先通過軍統的勢力,准備慢慢將其折磨致死。關鍵時刻,程立雪之妹劉芳捨身救出了何輔堂,令其死裡逃生。魏正先報仇之心不死,慫恿胡宗南的十萬炮團攻打風雷鎮,欲將風雷鎮夷為平地。最後時刻,鄒七用紅軍佯動,牽制了胡宗南的炮團,使得風雷鎮和何輔堂逃過一劫。
風雷鎮迎來解放,何輔堂放下一切,歸老山林。魏正先秘密潛入風雷鎮,企圖最後親自殺了何輔堂,不想自己反被一耕農打死,一世恩怨就此了結。
何輔堂孑然一身,走進了一個新時代……
劇中何輔堂的歷史原型是民國時期的魏輔堂。
滿意請採納。
Ⅲ 湄公河慘案的歷史背景 怎麼發生的
湄公河慘案的發生是因為中國商船不肯交保護費、緬甸方面曾徵用中國商船攻打販毒團伙老巢等原因,糯康一直對中國船員懷恨在心,他曾表示,要把中國船員捆綁後殺掉。
2011年10月5日早上,糯康、桑康·乍薩、依萊、扎西卡等人登上了「華平號」和「玉興8號」 兩艘商船。兩艘中國商船被押到泰國清萊府清盛縣央區清盛——湄賽路1組湄公河一雞素果樹處停靠,商船被用繩子拴到樹上。桑康說,當天上午10點多,翁蔑打電話說,船到了。
這時,翁蔑將扎西卡看守的一名船員和扎波看管的兩名船員帶到了船的左舷邊。扎波正准備在廚房找點兒吃的,突然聽到一聲槍響,緊接著是一聲慘叫,然後又是一陣密集的槍聲。扎波以為是有軍警來攻打他們,慌亂著跑了出來,迎面碰上翁蔑。
據扎波說,翁蔑用手槍槍托朝其面門打來,扎波仰面摔倒,還掉了兩顆門牙,並罵他「是不是男人,膽子這么小」,並讓他朝中國船員開槍。扎波拿著槍朝有中國船員的方向開了兩槍,有沒有打到人,他並不知道。但據扎西卡說,扎波曾告訴他,他殺了一名男船員和一名女船員。
扎西卡將一名男船員帶進卧室,當時這名瘦高個船員背對他坐著,看著船板,他和傣族同夥站在卧室門口。突然,下面甲板上傳來一陣槍聲。
這時,傣族同夥用槍頂著他,要他朝船員開槍,並且說「你不打死他,就打死你」。扎西卡閉著眼睛朝這名船員開了一槍,聽到一聲慘叫。然後,扎西卡又朝這名船員開了一槍,這次沒了聲音。
據嫌犯供述,當時參與行動的約有20人,其中拉祜族人8個,傣族人有10多個。用的槍支有阿嘎槍和手槍等。在將中國船員打死後,這些人乘坐快艇逃離。
(3)法院曾征擴展閱讀
湄公河慘案罪犯被執行死刑:
2012年12月26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湄公河中國船員遇害案進行二審宣判,即對糯康等6名上訴人故意殺人、運輸毒品、綁架、劫持船隻案的上訴作出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對糯康、桑康·乍薩、依萊、扎西卡的死刑判決,維持並核准對扎波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維持對扎拖波有期徒刑八年的判決。
2017年12月21日,從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減刑假釋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湄公河慘案」罪犯扎拖波服刑期間申請減刑,法院裁定不予減刑。
2013年2月27日,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湄公河「10·5」案四名罪犯糯康、桑康·乍薩、依萊、扎西卡,將於3月1日在雲南昆明被依法執行死刑。
2013年2月28日,央視公布主犯糯康等在執行死刑前最後24小時的畫面。
2013年3月1日,糯康、桑康·乍薩、依萊、扎西卡4名罪犯在雲南昆明執行死刑。
Ⅳ 養子女可以繼承生父母的遺產嗎
曾某兄弟兩人,由於曾某一生未婚,弟弟有兩個兒子,於是過繼了弟弟的小兒子,取名曾征(化名),並辦理了合法的收養手續。曾征自小就知道養父是大伯,雖然身為養子,但是在意識中,一直是生父母的孩子。2009年,曾征生父去世,曾征與親哥哥就遺產分配上產生了糾紛。
曾征認為:我是父親的親生兒子,理所應當繼承一份財產;曾征的哥哥認為:曾征自小被過繼給大伯,將來也會繼承大伯的財產,不應該再跟自己爭奪了。
《收養法》第22條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這說明,養子女與生父母之間已經沒有了法律上規定的子女與父母之間的種種權利義務,其中包括繼承。所以,本案例中,曾征沒有對生父遺產的繼承權。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有這樣的規定:被收養人對養父母盡了贍養義務,同時又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除可依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繼承養父母的遺產外,還可依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分得生父母的適當的遺產。因此,倘若曾征對生父的扶養盡了較多的義務,那麼他可以分的生父的部分遺產。需要注意的是:只是部分遺產,而不是法定繼承中的等額繼承。
Ⅳ 仲裁合並審理的條件有哪些
一、仲裁中合並審理的條件:
1、仲裁事項的合並與仲裁案件的合並 就仲裁中的合並而言,理論上首先可以分為仲裁事項的合並與仲裁案件的合並。前者指的是在一個案件中,圍繞著當事人提出仲裁事項是否超出了仲裁條款進行審查.對於和仲裁條款約定的事項有密切聯系的,仲裁庭決定是否合並市理。後者指的是不同的仲裁案件,其標的為同一種類或有關聯的,仲裁庭決定是否合並審理的情況。
2、仲裁事項合並下的再分類 在實踐中,通常見的最多的是請求事項與反請求事項合並審理。反請求在國際商事仲裁運用極廣,是國際商事仲裁中被申請人保障其權益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很多國際商事糾紛中,雙方當事人往往對爭議都有一部分責任,利益縱橫交錯,反請求作為被申請人維護自己正當權益的工具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實踐中,反請求被受理後,由於反請求木身與本請求是基於同樣法律關系,並且當事人也相同,因此.為了節省時間、費用、有利於審理方便,仲裁庭往往將申請人提起的本請求與被申請人提起的反請求合並審理。即使出現提出仲裁申請的申請人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撤回仲裁申請的情況,也不影響反請求的繼續審理。
3、不同仲裁案件合並下的再分類 民事訴訟合並審理有兩種情況,普通的共同訴訟和必要共同訴訟,仲裁中合並審理也可以與之類似的也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指的是訴訟標的為同一類的.案件性質,事實都是同一類的。這類案件合並處理有利於便捷地解決糾紛,更多地體現仲裁的效率性。
第二種指的是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是兩個案件具有關聯性,一個案件的判決可能影響到另一個案件的當事人的利益。這個問題和第三人問題有密切的聯系。標的共同的合並審理案件,通常其中的一方當事人對於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對於兩個案件具有關聯性,一個案件的判決可能影響到另一個案件的當事人的利益的情況下,這種合並審理的,通常另一案中的當事人可以視為相關案件中標的的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
(1)仲裁事項的合並
請求和反請求合並審理較為普遍,這得益於兩者先天性的關聯性。通常只要反請求不超出仲裁條款約定的仲裁事項,都會合並審理。反請求中超出仲裁條款約定事項的,通常只是把超出部分不予合並審理,而告之反請求申請人另案處理。其餘反請求事項和請求事項依然合並審理。對於仲裁中必要事項作為仲裁約定事項合並審理,較為少見。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一是必要事項只是作為一個學理上的概念,實際操作中很難把握。二是法院司法監督過於嚴格,稍有不慎,法院就可能以請求事項不屬於仲裁條款而裁定撤銷或不予執行。
但值得注童的是,最近,量高人民法院公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徵求意見稿)》已經規定了合並審理。其中第十五條是這樣規定的:仲裁事項.是指仲裁協議約定的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的爭議、問題。與仲裁事項不可分的應予仲裁時一並審查處理的事項,視為仲裁事項。與仲裁事項有密切聯系,且另行訴訟會給法院管轄與審理以及當事人訴訟造成嚴重不方便的,仲裁機關可以一並仲裁。可以預見,隨著司法解釋的正式出台,合並審理很有可能成為仲裁實踐的熱點。
(2)仲裁案件的合並
相比較仲裁事項的合並,仲裁案件的合並更是少之又少。只是在海事案件中曾出現過,因仲裁規則未有明文規定,曾被海事法院裁定重新審理。典型的案例是平安星輪1運費、滯期費爭議案」與平安星輪11運費、滯期費爭議案」,雖然仲裁庭在對上述兩案合並審理前,曾徵得兩案各方當事人的同意,仲裁庭在審理的基礎上分別作出了兩個裁決書。但一方當事人後向海事法院申請撤銷裁決。海事法院認為,合並審理與仲裁規則有關規定不符,向仲裁委員會發出限期重新仲裁的通知。兩仲裁庭分別進行開庭,分別重新作出裁決,內容與原先的一樣,得到了當事人的自動履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際海事仲裁發展的新趨勢和我國海事仲裁審理的需要,新修改的仲裁規則第四十六條增加下列內容:兩個或兩個以上仲裁案件涉及到共同的事實問題時,仲裁庭認為適當時,在徵得所有當事人的同意後,可以進行合並審理,由各案首席仲裁員推選一人主持開庭,但裁決書應分別作出。」這樣,海事仲裁的合並審理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但是,對於其他非海事案件來說,依然缺乏合並審理的實踐和依據。
Ⅵ 《一代梟雄》何輔堂的歷史原型是誰,現實中他的結局如何
何輔堂的原型為民國時期陝西地方梟雄魏輔唐,現實中魏輔唐的結局是在他親手建立起來的學堂里被政府實行了槍決,在電視劇中,最終是歸順於政府,雖然沒有了一方力量,但是保住了性命。
何輔堂是小城青木川馬幫之子,是個留洋歸來的建築大師,睿智勇敢,身手了得,是個有著大智大勇的男子。
回國後父親已被奸人所迫害,為了報父仇而卧薪嘗膽,並從此陷入多方勢力的傾軋中,在報仇的過程中毅然投奔了解放軍,並最終為家鄉青木川帶來了和平解放,成為了一代梟雄。
(6)法院曾征擴展閱讀:
魏輔唐,8歲入私塾讀書,14歲停學,讀6年書。 16歲加入紅幫,18歲抱給羅家,娶妻羅氏,岳父,羅文煥,住水槽溝。
民國十三年,夥同魏達幫,殺死舵爺,登位。民國十六年建老宅,十八年落成。
民國17——21年,先後開鑿了西溝——沈家壩、趙家壩大堰、崔家溝、袁家坪四條大堰。
民國29年,胡宗南任命魏輔唐為三省(川、甘、陝)九縣(文縣、武都、康縣、江油、平奚、召化、青川、寧羌、彰明)聯防辦事處副處長,處長為胡宗南。
民國28年始建輔仁中學,陸續將原文廟、五穀廟等私塾生招進輔仁中學,全面建設完工民國35年,並召開了盛大的輔仁中學落成典禮大會。
民國37年,輔唐奉縣政府命令帶全部人馬到寧強南山剿匪之前,民國34年也曾排兵前往文縣幫縣政府剿匪。
1950年3月,時隔3個月,通過學習改造,又說出了還有部分槍支,是縣長吩咐為保青木川安全,今後使用留的。因此,秦科長(當時管教科)同輔堂一路回青木川再次取槍,在家住6天後才返回寧強至到1951年分別關押在漢中、寧強、勉縣、南鄭。
1951年8月16日南鄭分庭判處死刑,判決後於1952年3月16日滑桿抬回青木川後,於3月20號處決,他大女兒魏樹金收葬。但誰也想不到魏輔唐,死在了他一手締造的輔仁中學操場邊。
Ⅶ 一代梟雄何福堂原型是什麼
魏輔唐。
魏輔唐,原名魏元貴,陝西省寧強縣青木川魏家壩人。魏身體肥胖專,門牙齜露,目光逼人,少小無屬賴。他統治青木川20多年,獨霸專行,實行「一言堂」,為本縣第一霸。
魏輔唐統治青木川期間,兼並土地,侵吞幾處祠堂、廟宇的房、地產。巧立名目橫征暴斂,窮奢極欲,魏輔唐無償勞動大興土木,建有關各式房屋200多間。妻妾穿綢掛緞,膏梁珍饈,生前即修起壯觀的陵墓。
1952年4月27日,寧強縣人民法院以惡霸殺人反革命罪判處其死刑。1982年平反,定性為開明紳士。
(7)法院曾征擴展閱讀
作出貢獻
魏輔唐曾征調農民興修水利,開堰拾田;修建橋梁和道路,便利交通;興辦地方文化教育,網羅人才,組建戲班,創辦私立輔仁中學;維持地方治安,穩定社會秩序。
魏輔唐開辦了中小學。兒童入學費用全免,學習成績好的,魏輔唐就將他們送入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西北農大乃至於天津南開、上海復旦大學深造並承擔一切費用,最多時有學生600名,並且對四川、甘肅等外地學生一視同仁。
在青木川,魏輔唐定有許多規矩:不得吸食鴉片參與賭博、不得賣淫嫖娼、不得隨地大小便及吐痰等等。若有違反必得嚴懲。維護了社會安定。
參考資料
網路-魏輔唐
Ⅷ 養子女可以繼承生父母的遺產嗎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條、一千一百一十七條、一千一百三十一的規定,自收養關系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
養子女與生父母以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據此,經依法登記成立的養父母子女關系,養子女與生父母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養子女依法可以繼承養父母的遺產,而不再是生父母的法定繼承人,不能按照法定繼承來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但如果被收養人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可以分得生父母適當的遺產。
但如果生父母生前訂立了遺囑,將遺產全部贈與被收養人的例外。
因收養關系是可以解除的,收養關系解除後,養子女與生父母之間的關系恢復,如果是在未成年時期恢復的,則其恢復為生父母的法定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後可以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但如果收養關系是在其成年後解除的,父母子女的身份關系恢復,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恢復可以協商。
如果協商確定將來被收養人在生父母去世後不繼承生父母遺產的,則依據協議,不能繼承生父母的遺產。
Ⅸ 急!救人問題!
從交通事故的對象來分,可分為車輛間事故、車輛對行人的事故、車輛對自行車的事故、車輛單獨事故、車輛與固定物的碰撞事故以及鐵路道口事故等。車輛間事故即車輛與車輛碰撞的事故,包括正面碰撞型、追趕碰撞型、側面碰撞型以及接觸性碰撞型等。車輛對行人的事故包括車輛在車行道、人行道軋死、撞傷行人的事故,也包括車輛闖出路外所發生的軋死、撞傷行人的事故;車輛對自行車的事故包括機動車輛在機動車行車道和自行車道軋死、撞傷騎自行車人的事故;車輛單獨事故包括翻車事故以及墜入橋下或江河的事故;車輛與固定物碰撞事故是指車輛與道路上作業結構物、路肩上的燈桿、交通標志桿、廣告牌杯、建築物以及路旁樹木等相撞的事故。鐵路道口事故是指車輛或行人在鐵路道口被火車撞死、撞傷的事故。
從交通事故的對象來分,可分為車輛間事故、車輛對行人的事故、車輛對自行車的事故、車輛單獨事故、車輛與固定物的碰撞事故以及鐵路道口事故等。車輛間事故即車輛與車輛碰撞的事故,包括正面碰撞型、追趕碰撞型、側面碰撞型以及接觸性碰撞型等。車輛對行人的事故包括車輛在車行道、人行道軋死、撞傷行人的事故,也包括車輛闖出路外所發生的軋死、撞傷行人的事故;車輛對自行車的事故包括機動車輛在機動車行車道和自行車道軋死、撞傷騎自行車人的事故;車輛單獨事故包括翻車事故以及墜入橋下或江河的事故;車輛與固定物碰撞事故是指車輛與道路上作業結構物、路肩上的燈桿、交通標志桿、廣告牌杯、建築物以及路旁樹木等相撞的事故。鐵路道口事故是指車輛或行人在鐵路道口被火車撞死、撞傷的事故。
Ⅹ 2000年的逝世名人
1月1日——簡慧真(Regina Kan Wai Ling),香港女演員(生於1969年)。
1月1日——楊復興,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月2日(西班牙當地時間)——瑪麗亞,西班牙王太後。
1月3日——侯捷,建設部部長、黨組書記 。
1月5日——謝冰瑩,女作家 。
1月7日——閻子祥,國家建築工程總局副局長。
1月8日——黃仁宇,中國歷史學者(生於1918年)。
1月10日——李龍城,山西省政協副主席。
1月11日——鄧國忠,陝西省代省長。
1月13日——浦潔修,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1月15日——熊應棟,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副主席,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月19日——王俊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副政治委員。
1月20日——郭玉峰,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開國少將。
1月20日——楊玉山,輕工業部副部長。
1月21日——何英傑,香港大慈善家 。
1月22日——戴蘇理,中共遼寧省顧問委員會主任。
1月22日——戴金川,解放軍總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開國少將。
1月22日——金紫光,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副局長。
1月28日——董利、楊樹偉、石慧勇,陝西西安「12-1」特大殺人案主犯被槍決 。
1月29日——張明,通信兵政治部副主任,開國少將。
1月30日——葉篤庄,著名農業科學家 。
1月30日——張世蓋,第二炮兵副參謀長、司令部顧問,開國少將。
1月30日——金世柏,成都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1月30日——劉丹,中國青年演員,曾扮演還珠格格第二部里的香妃 。 2月1日——張益民,冶金工業部副部長
2月2日——陳國珍,國家海洋局副局長,中國海洋學會常務理事
2月2日——李准,傑出,作家、電影劇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月3日——二階堂進,日本政治家(生於1909年)
2月4日——吳中偉,建築材料與土木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2月7日——張楚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
2月7日——陳志彬,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開國少將
2月9日——卜虹雲,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秘書長
2月10日——劉紹唐,台灣《傳記文學》雜志社社長
2月10日——姬鵬飛,國務院原副總理,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2月10日——武博山,中國建設銀行行長
2月12日——王憨山,著名國畫大師
2月12日——史努比的「父親」查爾斯·舒爾茨因結腸癌辭世(生於1922年)
2月13日——藍凱民,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副省長
2月17日——龍道權,廣州軍區空軍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2月17日——宋鴻釗,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會副主任委員
2月18日——李延齡,財政部副部長
2月20日——盧衍豪,著名地質古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
2月20日——吉普·平措次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2月23日——王連芳,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2月25日——黃樹則,衛生部副部長
2月26日——妙善法師,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
2月28日——長江最大水匪案9名罪犯,被江蘇省高級法院核准執行死刑
(徐連建、徐兆亮、肖士海、彭友祥、張洪林、徐兆根、陳貴同、彭友兵、徐日榮) 3月1日——李文采,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鋼鐵研究總院的奠基人之一,傑出的冶金專家
3月1日——貢唐倉·丹貝旺旭活佛,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3月1日——劉鋼民,陝西省政協副主席
3月1日——丁希凌,資深報人,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副主席
3月3日——邢崇智,中共河北省委書記
3月4日——謝希德,著名物理學家
3月4日——吳大猷,台灣著名物理學家
3月6日——彭敏,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
3月7日——葉楚屏,軍事科學院辦公室主任、顧問,開國少將
3月7日——田健,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3月7日——庄果,武漢大學黨委第一書記、校長
3月8日——胡長清,江西省副省長
3月15日——陳從周,中國古建築、園林學家(生於1918年)
3月15日——潘鍔璋,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3月15日——李學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3月15日——陳忠梅,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濟南軍區司令部顧問,開國少將
3月17日——李興旺,中共雲南省顧問委員會主任
3月17日——李克,對外貿易部黨組成員,中國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理事長
3月18日——裴麗生,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3月19日——李煥之,中國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
3月21日——白壽彝,著名史學家教育家
3月23日(法國時間)——任岩松,溫籍著名愛國僑領、法國華僑華人會永遠名譽主席
3月23日——任岩松,著名愛國僑領、法國華僑華人會永遠名譽主席
3月23日——李福堯,解放軍南京高級陸軍學校副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3月23日——郭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交通部副部長
3月25日——曲壽慶,中共中央國家機關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書記
3月26日——王士谷,中國新聞社原社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常務理事
3月28日——張汝光,總後勤部副部長,開國少將
3月29日——劉林,江蘇省軍區副司令員、顧問,開國少將 4月1日——王東保,成都軍區副司令員
4月1日——王尚榮,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開國中將
4月1日——唐念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4月4日——周新武,中國廣播事業局副局長
4月6日——哈比卜·布爾吉巴,突尼西亞前總統
4月10日——鄧岳,南京軍區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4月11日——李仲麟,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院長,開國少將
4月14日——左琨,遼寧省副省長,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4月16日——趙處琪,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4月16日——劉三源,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成員、顧問
4月16日——梅愛芳,梅艷芳胞姐。香港女歌手
4月23日——楊春洲,雲南省政協副主席
4月23日——臧金貴,高級經濟師
4月27日——楊國宇,海軍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4月29日——範文同,越南前總理
4月29日——古耕虞,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名譽副主席
4月29日——馬新雲,河北省政協副主席
4月30日——保羅-哈特林,丹麥前首相 5月2日——劉廉民,中共安徽省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5月2日——李成春,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5月3日——華誠一,江蘇省政協副主席
5月9日——鄭維山,北京軍區司令員,開國中將
5月10日——李福祥,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5月14日——段昆生,全國政協常務委員,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
5月14日——小淵惠三,日本第84任首相(生於1937年)
5月20日——饒興禮,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5月20日——鄔蘭亭,武漢軍區副司令員、顧問,開國少將
5月20日——穰明德,交通部部長助理,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5月21日——趙朴初,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佛教領袖、社會活動家
5月22日——周里,中共湖南省委書記
5月24日——謝國儀,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5月24日——宮達非,外交部副部長
5月27日——麥理浩,第25任香港總督(1971.11-1982.05),創立廉政公署
5月28日——羅越嘉,吉林省副省長,吉林省政協副主席
5月29日——李定,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5月31日——莫文驊,裝甲兵政治委員,開國中將
5月31日——吳愷,空軍軍訓部部長,武漢軍區空軍顧問,開國少將 6月1日——曾征,青海省軍區副司令員,陝西省軍區顧問,開國少將
6月2日——韓念龍,外交部常務副部長
6月3日——安子介,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6月3日——馬英傑,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秘書長
6月10日——阿薩德,前敘利亞總統。現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父親
6月12日——雲步龍,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
6月12日——趙宏博,解放軍海軍學院副政治委員
6月14日——邵子言,全國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6月15日——金煥城,韓國組合NRG成員(生於1981年)
6月15日——郭超人,新華通訊社社長、黨組書記
6月16日——江渭清,江蘇省委第一書記
6月16日——香淳皇後,她是昭和天皇的皇後,也是第125代天皇明仁之母(生於1903年)
6月17日——阿不都熱衣木·力提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6月19日——竹下登,日本前首相
6月19日——柯靈,中國作家
6月22日——趙一荻,張學良第二任妻子,人稱趙四小姐(生於1912年)
6月22日——石生榮,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
6月22日——張磐石,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林業部副部長
6月23日——耿飈,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央軍委原常委、秘書長
6月27日——閻子慶,解放軍總後勤部西安辦事處副政治委員
6月29日——魏欽公,河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校長、黨委書記 7月3日——關山月,著名國畫大師
7月3日——任訪秋,河南省政協副主席
7月5日——鄔福肇,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7月6日——楊琛,民政部副部長
7月8日——金寶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7月8日——徐國賢,工程兵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7月13日——李華生,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7月13日——彭貴和,中共雲南省委常委、雲南省總工會主席
7月14日——楊信,北京中醫學院黨委書記、顧問
7月15日——陳天,沈陽軍區紀律檢查委員會專職委員
7月16日——許立群,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
7月17日——張炳熹,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副主席
7月17日——趙麗蓉,中國小品、評劇演員(生於1928年)
7月18日——殷震,獸醫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7月23日——袁時光,革命烈士(生於1966年)
7月28日——郭步岳,北京市政協副主席
7月28日——徐阿文,海軍試驗基地副司令員,解放軍少將
7月28日——趙今聲,天津市政協副主席
7月28日——胡永昌,四川省軍區政治委員
7月28日——王雨亭,中共組織史資料編審委員會委員 8月1日——段志清,海南軍區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8月5日——王焰,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解放軍報社顧問
8月5日——金克木,中國文學家、翻譯、學者,燕園三老之一
8月6日——陳路得,護士長。1987年第31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生於1914年2月)
8月8日——徐深吉,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顧問,開國中將
8月11日——梁錦光,香港入境處高級入境事務主任因公殉職
8月13日——李連璧,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8月17日——羅登義,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8月17日——田松,海軍南海艦隊副司令員
8月22日——宋昆,總後勤部營房部原顧問
8月23日——金世傑,著名書法家(生於1937年)
8月26日——卡爾-巴克斯,美國著名漫畫家。「唐老鴨之父」
8月28日——廖志高,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組織部顧問
8月28日——余活力,中共雲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9月2日——劉連仁,反法西斯鬥士「穴居野人」
9月4日——王琇瑛,我國首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
9月6日——楊學禮,原國防科委幹部學校副校長
9月9日——王德貴,原武漢軍區空軍顧問
9月9日——劉昆水,全國政協常務委員,重慶市政協副主席
9月10日——尼倫貝格,參與研製美國第一枚原子彈的猶太裔科學家
9月12日——簡而清,香港作家,評馬人
9月12日——杜禎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9月14日——成克傑,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副書記、被執行死刑
9月15日——祁峻,建築材料工業部副部長
9月16日——宋玉璽,河南省政協主席
9月16日——張玉麟,國家海洋局副局長
9月16日——特蕾莎,薩馬蘭奇的夫人
9月18日——裘維蕃,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9月20日——劉淇生,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
9月22日——阿米亥,著名猶太詩人、戰士,德國出生的猶太人
9月23日——肖志賢,蘭州軍區空軍後勤部副部長,開國少將
9月24日——楊培先,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常委、秘書長
9月24日——梅行,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副主任
9月25日——饒子健,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
9月26日——熊飛,廣東省軍區原政委
9月26日——歐陽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9月27日——潘永堤,北京衛戍區原副司令員
9月27日——龍振彪,通信兵副主任,開國少將
9月28日——皮埃爾·特魯多,加拿大第15任總理
9月28日——彭洪志,郵電部副部長
9月29日——何正文,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
9月29日——劉華峰,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黨委書記 10月3日——唐青山,沈陽軍區司令部原顧問,少將軍銜
10月3日——宋漢良,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兼新疆軍區第一政治委員
10月10日——西麗瑪沃·班達拉奈克,斯里蘭卡前總理,世界第一位民選女總理
10月12日——孫書貴,遼寧省軍區副政治委員,解放軍少將
10月13日——顧雲飛,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
10月14日——張英輝,北京軍區原炮兵司令員
10月16日——陸孝彭,著名航空設計師
10月17日——余嗣貴,原武漢軍區後勤部顧問
10月17日——李楚離,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組織部原顧問
10月17日——史立德,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國務院財貿小組副組長
10月19日——孫繼爭,福州軍區炮兵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10月22日——魯光,黑龍江省副省長,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0月27日——張少虹,解放軍原政治學院政治部主任
10月27日——武靖,蘭州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
10月30日——劉蘭亭,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10月31日——林毅,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開國少將 11月3日——劉克,鐵道兵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11月3日——陶健,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政協副主席
11月3日——李荊璞,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第七研究院副院長
11月4日——李發應,南京軍區空軍顧問
11月5日——胡繩,歷史學家(生於1918年)
11月8日——朱虛之,空軍副參謀長,開國少將
11月11日——林勝國,解放軍炮兵工程學院副政治委員,開國少將
11月12日——鍾賢文,浙江省軍區副司令員、顧問,開國少將
11月13日——王國清,殺害北京公安民警袁時光的兇手,依法執行死刑
11月14日——劉德海,第四機械工業部第十四研究院院長,開國少將
11月14日——李婉芬,著名表演藝術家(生於1932年)
11月16日——康博纓,國務院參事
11月17日——楊彪,北京軍區後勤部副政治委員,解放軍少將
11月18日——閔業富,解放軍陸軍第14集團軍副軍長,解放軍少將
11月21日——張昭,林業部常務副部長
11月22日——羅文坊,北京軍區副參謀長,開國少將
11月24日——李寶奇,南京軍區原副政治委員
11月25日——張少庭,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
11月26日——小坂善太郎,日本前外相
11月28日——沙克爾頓,前英格蘭國腳。英格蘭足壇傳奇人物
11月28日——賴少其,書畫大師
11月29日——王明宣,原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副主任 12月2日——卞之琳,著名的詩人、翻譯家(生於1910年12月8日)
12月3日——嚴家安,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員
12月3日——陳美福,沈陽軍區後勤部原副部長
12月3日——蘇仲祥,北京市原副市長
12月5日——王志勻,甘肅省政協副主席
12月6日——沈永椿,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12月8日——黃秉維,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12月11日——金昭典,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12月12日——戈茨·弗里德里希,德國著名歌劇和戲劇導演
12月12日——楊立夫,北京軍區原後勤部副部長
12月14日——李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
12月15日——江鵬堅,台灣政治人物(生於1940年)
12月19日——王明遠,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12月19日——宋雙,柬埔寨前總理
12月21日——胡昭程,湖南省桂東縣教育局原局長
12月22日——趙國斌、金建春,遼寧鐵嶺銀行搶劫案(「10-29」搶劫銀行案)罪犯,被依法執行死刑
12月22日——孟亦奇,安徽省政協副主席
12月28日——黃啟璪,全國人大常委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2月29日——胡坦,安徽省副省長 時間不詳——黃亮,男子乒乓球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