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過錯賠2萬法官
⑴ 交通事故雙方均無過錯如何賠償
如何賠償應當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公平責任原則與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區分。本案中,一審法院適用的是公平責任原則,而二審法院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雖然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都是適用於雙方當事人均無過錯的情形,但兩者的適用後果卻截然不同。無過錯責任原則將全部的風險轉嫁由一人承擔,而公平責任原則則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分擔該風險。正因為此,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下才能適用。在適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的情形中,不存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權。而公平責任歸責原則隱含著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適用時應該更加謹慎,稍有不慎將會導致該原則被濫用。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定:(1)在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非機動車和行人有過錯的情形下,機動車一方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2)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而非機動車、行人一方存在故意的情形下,機動車不承擔賠償責任。從該條款機動車免責前提的規定中可以解讀出機動車一方的免責事由就是受害人故意行為導致損害後果的發生,所以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關於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所採用的歸責原則與民法通則關於特殊侵權民事責任中的高度危險作業設計的民事責任形式在理論上是一致的,即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
二是能否適用不可抗力,判決雙方都不承擔責任。首先,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三項的規定:「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故機動車的免責事由僅有一條:交通事故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因而,除了以上事由,其他的抗辯和反證(如事故是由於第三者的原因造成的),都不屬於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規定的法定免責事由。雖然民法通則規定了不可抗力作為民事侵權的免責事由,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對於民法通則來講屬於特別法,根據「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法律適用原則,道路交通事故應該優先適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來處理。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不可抗力不屬於法定免責事由,故即使交通事故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也不應作為機動車的免責事由。
其次,根據報償責任理論,即「誰享受利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汽車所有人是汽車運行利益的享有者,自然應由其承擔因汽車運行所帶來的風險,這符合經濟理性原理,亦符合民法之公平、合理原則。否則,因為機動車一方的行為造成行人的傷害,行人並無任何過錯,卻要承擔機動車一方的風險。。。
⑵ 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來原則和無過錯責任源原則的區別:
主要區別就是根據侵權行為人的有無過錯不同,是否承擔責任不同。
1.過錯責任是指侵權行為人只有主觀的故意過錯,才能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2.無過錯責任則是指不管侵權行為人是否有主觀過錯,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在侵權責任法中,基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例外,則無過錯責任原則。
PS:遵循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民事侵權案件有:
產品缺陷責任、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2.環境污染責任、
3.高度危險責任、
4.違規飼養動物的責任、
5.飼養違禁動物的責任。
⑶ 我因為交通肇事被人家起訴了,金額是2萬,對方給我票據以後我就如數交了錢,交錢以後法官還和我要罰款
恩!應該不會存在這種情況!正常你就承擔訴訟費就可以了。兩萬元的賠償,訴訟費也就5百左右。如果處罰你也要有個名目啊!不能無緣無故啊!你可以再交錢的時候,採用錄音錄像作為證據,這樣事後如果處罰的不合理,還能把錢要回來。
⑷ 南京判那個救扶老人的男孩賠償2萬元。這個法官後來怎麼樣了
當年的彭宇案,
那個法官早已離開法院
不良的開端,導致社會道德水準下降,沒人敢扶他人的先河
⑸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無過錯一方可以要求損害賠償,這個賠償額度是多少
因為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每個家庭的情況也不一樣,所以這個沒有固定數字,說起來,賠5000的我見過,賠200的我也見過,其實這個就是你提出一個數字,對方對這個數字做個辯解,然後法官會酌情考慮,判一個數字。
所以,建議你提出高一些的數字,不要太離譜就基本都會得到的!
⑹ 交強險無責賠付是哪個怪人想出來的
交強險無責賠付是天豬大神想出來的
路邊泊車遭遇無責賠償 道交法76條再遭質疑
「遇到交通事故了,並且死人了,非常非常的倒霉、無辜,有很多問題求助大家。」近日,一條出現在55打折網論壇上的求助帖引起了網友關注。發帖網友稱,她的車停在自家樓下馬路邊的正規車位里,結果一輛三輪板車撞了上去,騎車人重傷不治。交警告知機動車主,作為無責任車主,要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負擔死者10%的死亡賠償金。當事車主對此無法接受,發帖求助,希望大家給出出主意。
愛車泊在車位竟「撞死」人
「我應該賠嗎?給個理由先……難道他撞到樹,要找樹賠嗎?」記者聯繫到這位女網友時,她仍舊為賠償的事憤憤不已。「事發時我正在家裡看電視,不知道樓下的車被撞了。還是交警打電話,讓我趕緊下樓。到馬路上一看,傷者已經被送走了,車上一大攤血,我的車撞的也很嚴重。圍觀的人說,這騎三輪車得多快的速度撞上去啊,愣把自己撞死了。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把我嚇壞了。警察當時判我沒有責任。可5天後警察又打電話通知我那人死了,我還要賠他!這是怎麼回事呢?」
據這位女網友了解,死者是來京務工者,以收廢品為生,據說是新買的這個二手三輪車,事發中午又喝了點酒,向別人展示車況的時候,由於速度太快,才撞上停在路邊的車,結果不治身亡。事發後,女網友自己掏錢修了車。「我要是起訴對方賠修車錢,即便法院判了讓對方賠,以他的家境可能也賠不起。我只能自認倒霉了,但是我自己修車也就算了,郁悶的是還要讓我賠他!」
法院人士:車主依法該賠
讓人大為不解的無責賠償,就源自飽受爭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其中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記者就此咨詢了一位法院人士。對方表示,按照現行法律,車主應該賠償,因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就沒規定人、車之間發生事故機動車一方可以免責,除非行人故意為之。
對於無責賠償的具體數額,法官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本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死亡賠償金分別是49萬元和25萬元,按照10%的比例,車主要賠對方4萬余元,如果死者是農村居民,這筆賠償為2萬余元。除此之外,無責車主還應按10%的比例支付對方搶救期間的醫療費用等等。從保險方面看,商業三者險不賠償無過錯責任,交強險的無責賠付額度只有1萬余元,車主仍難逃自掏腰包支付高額賠償金的結局。
「當然,無責賠償通常按10%計算,但法官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降低賠償比例,所謂不超過10%,也就是說非機動車、行人一方如果過錯惡劣的,機動車一方可以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少賠些,比如說只賠4%、5%。」法官告訴記者。(%0.000001可以伐?)
道交法76條再遭質疑
「死者家屬如果講理,我們可以幫著走交強險賠他們一些,畢竟死者的妻子和孩子這種情況也很可憐。如果死者家屬不講理,那就去起訴我們吧!」女網友作出如此表示。在網路論壇里,網友大都也覺得如此賠償沒道理。「車里沒人,他自己撞上來結果你要賠錢,唉!有點離譜。」「太可怕了。有這樣的規定嗎?不光開車要小心,停車也要小心啦?」
到底是什麼讓法律變得「不講理」了呢?法律人士從立法層面對此進行了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確立的「無過錯責任」的原則是基於《民法通則》,根據民法的規定,機動車作為高速運輸工具,屬於高度危險作業,機動車駕駛人在駕駛機動車時對別人造成的損害,理應承擔無過錯責任。
⑺ 南京判那個救扶老人的男孩賠償2萬元。這個法官後來怎麼樣了
摘要 您好,當年的彭宇案,
⑻ 離婚時,無過錯方能不能請求過錯方給與一定的賠償
離婚時,無過錯方可以要求過錯方給一定的賠償。如果是協議離婚,過錯方同意給無過錯方一定的補償或者賠償,這個問題就好解決。如果起訴到法院,無過錯方需要提供對方有過錯證據,且過錯屬於法定情形並足以導致離婚才可以。
寫在最後:
這個問題盡量還是在協議離婚中解決,需要起訴離婚來解決的,就有些麻煩了!有此類問題的朋友,可以評論區留言,作者會盡快回復。
⑼ 無過錯方要求過錯方賠償,最高可賠償多少
這在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須根據過錯損害程度與當事人的承擔能力雙方協商或法院裁判,法官具有相應的裁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