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案由
① 行政訴訟案由規定
行政訴訟案由的現行規定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案件案由的暫行規定。
按照規定,行政案件案由分為三級,案由按照被訴行政行為確定。
行政訴訟案由的分類標准有以下幾點:
1、法院在確定行政案件案由時,應當首先適用三級案由;
2、無對應的三級案由時,適用二級案由;
3、二級案由仍然無對應的名稱,適用一級案由。例如,起訴行政機關作出的罰款行政處罰,該案案由只能按照三級案由確定為「罰款」,不能適用二級或者一級案由。
行政案件案由是行政案件名稱的核心組成部分,起到明確被訴對象、區分案件性質、提示法律適用、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等作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
(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
(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② 民事案件的案由分類
一、人格權糾紛
1、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2、姓名權糾紛;
3、肖像權糾紛;
4、名譽權糾紛;
5、榮譽權糾紛;
6、隱私權糾紛;
7、婚姻自主權糾紛;
8、人身自由權糾紛;
9、一般人格權糾紛。
二、婚姻家庭糾紛
1、婚約財產糾紛;
2、離婚糾紛;
3、離婚後財產糾紛;
4、離婚後損害責任糾紛。
(2)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案由擴展閱讀:
認定標准:
1、民事案件案由應當依據當事人主張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確定。
註:
鑒於具體案件中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爭議的焦點可能有多個,爭議的標的也可能是兩個以上,為保證案由的高度概括和簡潔明了,民事案件案由的表述方式原則上確定為「法律關系性質」加「糾紛」,一般不再包含爭議焦點、標的物、侵權方式等要素。
2、對少部分案由也依據請求權、形成權或者確認之訴、形成之訴的標准進行確定。
註:
考慮到當事人訴爭的民事法律關系的性質具有復雜性,為了更准確地體現訴爭的民事法律關系和便於司法統計,《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在堅持以法律關系性質作為案由的確定標準的同時,對少部分案由也依據請求權、形成權或者確認之訴、形成之訴的標准進行確定。
3、對適用民事特別程序等規定的特殊民事案件案由,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直接表述。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以民法理論對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為基礎,結合現行立法及審判實踐,將案由的編排體系劃分為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物權、債權、勞動爭議與人事爭議、知識產權、海事海商、與鐵路運輸有關的民事糾紛以及與公司、證券、票據等有關的民事糾紛。
適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等共十大部分,作為第一級案由。為保持體系的相對完整,並考慮規范民事審判業務分工,對某些案由進行了合並和拆分。如知識產權糾紛類中,既包括知識產權相關的合同糾紛案件,也包括知識產權權屬和侵權糾紛案件。
在第一級案由項下,細分為三十類案由,作為第二級案由(以大寫數字表示);在第二級案由項下列出了三百六十多種案由。
作為第三級案由(以阿拉伯數字表示),第三級案由是實踐中最常見和廣泛使用的案由。基於審判工作指導、調研和司法統計的需要,在部分第三級案由項下列出了部分第四級案由(以阿拉伯數字加()表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事案件案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③ 案由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實際,對2011年2月18日第一次修正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作如下修改:
一、修改第一級案由3個
1.變更第一級案由「第四部分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為第一級案由「第四部分合同、准合同糾紛」。
2.變更第一級案由「第十部分適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為第一級案由「第十部分非訟程序案件案由」。
3.增加第一級案由「第十一部分特殊訴訟程序案件案由」。
二、修改第二級案由13個
4.增加第二級案由「三十、獨立保函糾紛」。
5.變更第二級案由「三十三、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為「三十四、認定自然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
6.增加第二級案由「三十五、指定遺產管理人案件」。
7.增加第二級案由「三十七、確認調解協議案件」。
8.增加第二級案由「三十八、實現擔保物權案件」。
9.增加第二級案由「四十二、公司清算案件」。
10.增加第二級案由「四十三、破產程序案件」。
11.增加第二級案由「四十六、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
12.增加第二級案由「四十七、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案件」。
13.增加第二級案由「五十一、與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有關的糾紛」。
④ 2019民事案由規定是怎樣的
2019民事案由抄規定:2019民事案由規定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為方便審理和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根據法律關系的性質對受理案件所進行的分類。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以民法理論對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為基礎,以法律關系的內容即民事權利類型來編排體系,結合現行立法及審判實踐,將案由的編排體系劃分為一級案由、二級案由、三級案由和四級案由。
一級案由包括:人格權糾紛,婚姻家庭繼承糾紛,物權糾紛,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勞動爭議與人事爭議,海事海商糾紛,與公司、證券、保險、票據等有關的民事糾紛,侵權責任糾紛,適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共十大部分。
⑤ 行政訴訟案由規定是哪些分類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案由分為三大類,即:作為類、不作為類及行政賠償類。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 第一條 行政案件案由的構成要素和確定方法行政案件的案由分為:作為類案件、不作為類案件、行政賠償類案件。
⑥ 人民法院受理醫療損害糾紛案件的案由范圍包括
法律分析:1、醫療服務合同糾紛;即然是合同糾紛,追究的是違約責任。當然不包括精神損害問題。違約責任是一種彌補損失的責任。患方要提供雙方存在醫療服務合同關系的證據,還要提供醫療機構違約的事實證據以及由於院方違約給患方造成損失的證據。2、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由於在新案由規定中取消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案由,所以在今後的起訴時都是以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進行訴訟,只是人民法院在審查時,發現如果是構成醫療事故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對患者的訴請進行評判。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六條 侵權責任糾紛中醫療損害責任糾紛包括:(1)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糾紛(2)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⑦ 最高院案由什麼規定
您好,現行《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自2011年制定《案由規定》以來,民事訴訟法、郵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農村土地承包法、英雄烈士保護法等法律有了很多新的制定或者修訂,審判實踐中出現了許多新類型民事案件,新規定結合現狀對2011年《案由規定》進行補充和完善。《案由規定》依照嚴格依法原則、必要性原則、實用性原則三大原則,以民法學理論對民事法律關系的分類為基礎,以法律關系的內容即民事權利類型來編排案由的縱向體系。在縱向體繫上,結合民法典、民事訴訟法等民事立法及審判實踐,將案由的編排體系劃分為人格權糾紛,婚姻家庭、繼承糾紛,物權糾紛,合同、准合同糾紛,勞動爭議與人事爭議,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海事海商糾紛,與公司、證券、保險、票據等有關的民事糾紛,侵權責任糾紛,非訟程序案件案由,特殊訴訟程序案件案由,共計十一大部分,作為第一級案由。在橫向體繫上,通過總分式四級結構的設計,實現案由從高級(概括)到低級(具體)的演進。修改後的《案由規定》採用縱向十一個部分、橫向四級結構的編排設置,形成了網狀結構體系,基本涵蓋了民法典所涉及的民事糾紛案件類型以及人民法院當前受理的民事糾紛案件類型,有利於貫徹落實民法典等民事法律關於民事權益保護的相關規定。
希望上述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