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人大監督法院的法官

人大監督法院的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6-02 17:53:20

① 對法院法官有監督權的機構有哪些

你所述情況,監督渠道有很多。如人大及常委會,政府部門,檢察院,新聞媒體,社會監督等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② 淺析基層法院如何接受人大監督

(一)、深化思想認識,增強接受監督的自覺性。

要深入開展學習討論活動,統一全體法官思想,不斷強化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的意識。要從建設政治文明的高度接受監督。

民法院居於社會矛盾和糾紛的司法裁判位置,是維護社會正義、保護人民權益的最後一道法律屏障。法院接受人大監督是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的具體體現。

(二)、採取多種形式,增強接受監督的主動性

要根據法院工作特點,採取多種形式,增強接受監督的主動性,確保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落到實處。

一是主動做好向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報告工作。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做好人代會上的法院工作報告。

二是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開展的檢查、視察和評查工作。積極接受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及審判人員執法情況進行的檢查評議,對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在檢查評議中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整改,務求實效。

三是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組織的執法檢查。為人大執法檢查組開展的調查或檢查工作提供方便,積極協助配合,如實匯報工作。

(三)、完善監督渠道,增強接受監督的實效性

要以高度負責的精神,接受人大監督,使監督工作取得實效。

③ 如何加強人大對人民法院的日常工作監督

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而人大監督就是這道防線的最高「守護神」。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對同級人民法院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是人大常委會的法定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各級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
實踐證明,只有加強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法院的工作監督,才能確保司法公正,才能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結合我國憲法、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工作實踐來看,要加強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法院的工作監督,就必須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嚴把「入口」關,選好「操刀人」。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除院長以外,上至副院長下至普通審判員,都是由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命產生的,但現在的任命程序大多是形式性審查,缺乏任前實務考察環節,不能保證被任命人員完全符合工作要求。為此,我們應當在任前法律考試、表態發言等常規性考察措施之外,通過旁聽審判、走訪案件當事人和律師、辦案協作單位工作人員等方式,全面了解擬任命人員的業務能力和工作實績,把那些法律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群眾公信度高的幹部配備到審判工作崗位上,把那些德、能、勤、績、廉存在問題的幹部擋在審判崗位之外,確保人大常委會任命的審判工作人員不僅辦案能力強,而且能夠真正踐行司法為民的宗旨要求,使人民群眾有理由信服審判人員及其作出的司法裁判,進而信服社會主義法治
二、以旁聽促執法,保障程序正義。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組織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定期的深入本級人民法院旁聽審判人員對具體案件的審判,尤其是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有重大影響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的旁聽和監督,確保審判人員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切實履行審判職責,以庭審程序正義保障案件實體正義。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按照事前不打招呼、事中不幹涉辦案、事後要求釋案說法的原則進行旁聽和監督,既不能聽而「無為」,也不能對案件的實體裁判「指手畫腳」,要把監督的重點放在相關訴訟程序的遵守和執行上。要通過旁聽提高審判人員的庭審駕馭能力和當庭裁判能力,增加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對裁判結果的信服指數,進而提高司法公信力。要通過旁聽提高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法律素養,為監督執法、保證法律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三、關注熱點問題,適時監督整改。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廣開言路,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廣泛了解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適時確定各個時期不同的工作議題,使人大監督緊貼群眾實際需求,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要充分運用視察調研、執法檢查、聽取專項工作報告、特定問題調查等監督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人民法院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科學分析其中症結,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交由人民法院限期整改,並通過後續跟蹤督辦確保整改實效。
四、加強個案督辦,以個案問題促全面提高。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高度重視涉法涉訴信訪個案,認真對待當事人的信訪訴求,嚴格依據法律規定分類處理和跟蹤督辦,既不能以司法獨立為由推脫不理,也不能越俎代庖為人民法院提供「指導性」意見。對於無理取鬧、明顯缺乏法律依據的信訪事項,要做好法律解釋工作,消除當事人不必要的誤解和疑慮,勸說當事人罷訪息訴並依法履行裁判義務;對於確屬人民法院工作不力、程序不當引起的信訪個案,人大常委會應當理直氣壯的進行監督和糾正,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同時,人大常委會應當根據一定時期內信訪個案集中反映的普遍性問題,要求人民法院專題報告某一方面的工作情況,著重就信訪突出問題進行反思和整改,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杜絕發生類似問題。
五、嚴格責任追究,樹立監督權威。有的地方、有的審判人員濫用司法職權、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不僅給當事人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害,也給司法公信力蒙上了厚厚的陰影,使公眾的法治信仰受到沖擊和踐踏。為此,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建立健全審判人員問責制度,細化問責的事由和程序,切實發揮詢問和質詢、特定問題調查、撤職、批轉檢察機關和監察部門立案查處等監督手段的作用,不斷加大問責力度,樹立人大監督權威,使有權必有責、有錯必究真正落到實處,確保審判人員時刻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提升司法公信力。

④ 人民法院應採取哪些形式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

(一)做好向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報告工作。人民法院每年由院長向人大報告上一年工作,這是接受人大監督的重要體現。
(二)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
(三)接受人大代表依法提出的質詢。
(四)接受和邀請人大代表視察。
(五)積極辦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等等
【法律依據】
《憲法》第一百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⑤ 法官由誰監督

法律分析:在業務工作上,規上級法院管,接受上級法院的監督和指導。

在行政上,法院接受地方同級人人大的監督;在黨務工作中,受地方同級黨委的領導;在紀檢工作中,受同級紀委監督檢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十一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民事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⑥ 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法院是什麼關系

我國人大與法院之間的新型關系

中國的政體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這種政治制度下,我國憲法規定了人大與法院之間的基本關系:

1.人大產生法院。憲法第三條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2.法院依法獨立審判。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了人民法院依法獨立審判的原則。這一原則是各國公認的一項基本法治原則,其內涵之豐富,實際上足以抵制來自各個方面的不當干預。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並沒有排除國家權力機關對審判工作的監督,同時國家權力機關對法院的監督也是要保障法院實施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的憲法原則。

3.法院對人大負責,接受人大監督。可以說這是人大與法院之間關系的具體內容。對此,我國憲法中有數個條文作出規定。可以說,我國憲法對於人大對法院的監督范圍和方式作了與獨立審判原則相一致的規定,而沒有採取人大對行政機關同樣的監督。人大不能撤銷法院對具體案件的裁判或其他決定,對於「報告工作」方式的適用也只限於行政機關。可見,憲法的這些具體規定,特別是與監督行政機關不一樣的規定,充分考慮了審判機關的性質和審判權力的客觀規律。

⑦ 法官歸誰監管

法院在業務工作上,規上級法院管,接受上級法院的監督和指導。
在行政上,法院接受地方同級人人大的監督;在黨務工作中,受地方同級黨委的領導;在紀檢工作中,受同級紀委監督檢查。

⑧ 如何加強和完善人大對法院工作的監督

1、通過統籌協調,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加強與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的聯絡溝通,增強了與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接受監督工作廣泛、深入、有效開展。

2、以旁聽促執法,保障程序正義。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組織人大代表和常委會組成人員,不定期的深入本級人民法院旁聽審判人員對具體案件的審判,尤其是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有重大影響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的旁聽和監督,確保審判人員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切實履行審判職責,以庭審程序正義保障案件實體正義。

3、關注熱點問題,適時監督整改。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廣開言路,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廣泛了解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適時確定各個時期不同的工作議題,使人大監督緊貼群眾實際需求,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8)人大監督法院的法官擴展閱讀:

加強和完善人大對法院工作的監督的意義:

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是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而人大監督就是這道防線的最高「守護神」。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對同級人民法院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是人大常委會的法定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思想認識不到位、工作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各級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

實踐證明,只有加強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法院的工作監督,才能確保司法公正,才能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結合我國憲法、各級人大常委會監督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工作實踐來看,要加強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法院的工作監督。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