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發傳票
『壹』 法院傳票
一、怎麼分辨「你有一張法院傳票」的真假?
接到「傳票」首先要判斷「真假」,「你有一張法院傳票」的騙局不少,以致於有媒體告訴大家「凡是自稱是公檢法打來的電話都是騙子,千萬別接!」可這么說公檢法就不幹啊「你還讓我們打電話不?」
都是自稱法院打來的電話,誰真誰假?其實這個分辨起來很簡單!
4、高級騙子來襲,掌握關鍵來防範!
當然,騙子的騙術也在升級換代,一些精準詐騙的騙局,騙子可能事先知道你的准確身份信息,甚至知道你剛剛買了房、買了車之類的行為。並根據這些行為設定騙局,甚至用改號軟體增加迷惑性。
但沒關系,楊文戰律師告訴您關鍵:如果是法院送傳票,通知的內容一般僅限於前面第2條所述的內容,不會要你提供銀行卡信息,也不會要求你配合轉賬,只會通知你去法院。掌握這個關鍵,就不會上當!
二、法院會通過什麼方式送達傳票?
法律規定的傳票送達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電話送達、司法快遞送達、上門送達、公告送達。
當然,法院在第一次發送傳票給被告時,通常會先電話通知當事人到法院領取書面傳票。
1、接到真的電話傳票該怎麼辦?
接到法院電話通知,在分辨真假的情況下,當事人應該記下法官或書記員姓名、電話、法院內具體領取傳票的地點,並確認具體的領取時間等。
一定確認清楚領取地址,比如北京東城、西城法院都分南北區,其它法院雖然不分南北區,但也有不少派出法庭,問清楚准確地址以免白跑。
如法官通知領取傳票的時間不太方便,可以根據自己時間同法官協商調整領取時間。
2、接到電話通知不理睬是什麼後果?
法院如果電話通知不到被告,或者雖然通知到了但被告不來領取,法院會通過司法快遞送達傳票、或者上門送達傳票等方式送達。
按法律規定在傳票未合法送達前,案件不能審理。有人說了,那我是不是可以躲出去不領取傳票,讓法院沒法審理?以楊律師的觀點來看,被告沒必要因此故意不配合、給傳票送達設置障礙。
因為按上述方式仍無法送達的,法院是可能通過公告的方式送達,公告期到達後,無論被告是否實際收取傳票,法院都可以缺席審理判決了。拒絕領取傳票最多能起到拖延一定時間的作用,沒有特別理由意義不大。
三、到法院領取傳票要注意哪些事?
1、案子還沒審呢,別跟法官鬧情緒。
有人接到法院傳票就開始鬧情緒,「原告起訴沒道理、說的都是假話,你們法院為什麼受理?」甚至有因此拒絕領取傳票、拒絕開庭的。
法院受理原告起訴,不代表認可原告的訴求,一切是非對錯得審了再說。所以,在領取傳票這個階段沒必要折騰,回來准備證據是正事!如果因為這個原因拒絕配合,導致沒參加訴訟,喪失了抗辯權和舉證的機會,可能會產生不利後果。
2、開庭時間不合適,可以商量調整。
法官首次通知領取傳票,有時不定開庭時間,只給訴狀和相關資料。但也有不少會直接確定開庭時間並發放開庭傳票的。
原告起訴時就已經做了准備,而被告可能需要准備證據、組織材料。所以,如果法院定的開庭時間比較短,被告覺得緊張,可以同法官協商調整時間。至少按《民訴法》規定,被告在領取傳票後可以有15天的答辯期,所以如果被告要求,首次開庭時間至少可以爭取在15天後。
特別提示:到法院領取傳票時可能有一堆文件要簽署,如果有後面這兩樣文件,要特別重視!
3、《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地址一定要准確
《送達地址確認書》是一份相當重要的文件!楊文戰律師提醒您:如果法院要你簽這份文件,一定要保證地址和聯系方式的准確。
因為將來法院發送傳票、判決等文件,可能會按你提供的這個地址快遞送達,如果因為提供的地址不對或我無人接收導致文件無法送達,法院可視為已經送達。
因為地址錯誤而錯過開庭、上訴的機會可能會導致有理沒地方說!
4、如有《舉證通知書》,應注意按通知上的時間舉證。
關於舉證,大多數案件是可以在開庭時當庭舉證,如果開庭時覺得還有其它證據,還可以要求下次開庭再舉證。
但是如果法院向你出具了《舉證通知書》,那就不一樣了,請特別注意舉證通知書上的時間限制,應該在法院限制的期限內向法院提供證據。
『貳』 法官通過郵箱發送的傳票在哪查
查詢案件信息。
可以查詢案件信息,法院傳票需要案號,當事人信息案件的進展信息都可以查看到。傳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訴訟開始時發出的書面通知,查詢法院傳票可以到法院申請。
承辦法官約好時間,去一趟法院,復印銀行提交的訴狀和全部的證據材料。
『叄』 法院傳票送達方式
一、法院通過什麼方式送傳票?
法院送達傳票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電話送達、司法快遞送達、上門送達、公告送達等等。法院在第一次發送傳票給被告時,習慣是電話通知當事人到法院領取傳票。
那麼問題來了「你有一張法院傳票」詐騙電話太多了,怎麼分辨接到的傳票電話是法官打來的,還是騙子打來的?
三、首次到法院領取傳票要注意什麼?
首次領取傳票都領取什麼呢?
原告的起訴狀、審理法官的信息,這是肯定會有的。還可能有舉證通知書、開庭時間傳票、送達地址確認書、訴訟風險提示等相關文件。
在法院領取傳票等文件要注意什麼呢?
1、程序上的工作應配合。
有人接到法院傳票就開始鬧情緒,「原告起訴沒道理、說的都是假話,你們法院為什麼受理?」甚至有因此拒絕領取傳票、拒絕開庭的。
法院受理原告起訴,不代表認可原告所說事實和訴求,是非對錯得審了再說。在這個階段沒必要折騰,回來准備證據是正事!如果因為拒絕配合,導致沒參加訴訟,喪失抗辯權,可能會產生不利後果。所以,建議配合法官積極領取傳票,並核對後簽字確認領取到相關文件。
2、開庭時間不合適,可以商量調整。
法官首次通知領取傳票,有時不定開庭時間,也有直接確定開庭時間並發放開庭傳票的。
被告一方可能需要准備證據、組織材料,如果法院定的開庭時間比較短,覺得緊張,可以同法官協商調整。至少按《民訴法》規定,被告在領取傳票後,有15天的答辯期,首次開庭時間至少可以爭取在15天後。
3、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地址一定要准確
法院通常會在領取傳票或首次開庭時要當事人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這是一份相當重要的文件!將來法院發送傳票、判決等文件,可能會按該地址按快遞送達,如果提供的地址不對,導致文件無法送達,法院可視為已經送達。因為地址錯誤而錯過開庭、上訴的機會可能會導致有理沒地方說!
4、如有「舉證通知書」,應注意按通知上的時間舉證。
關於舉證,通常是可以開庭時當庭舉證,還可以要求下次開庭再舉證。但是如果法院向你出具了「舉證通知書」,那麼就應該在法院限制的期限內舉證。
這很重要!曾有人收到「舉證通知書」卻根本沒注意這份文件,導致在限定期限內未舉證,而喪失舉證權,最終敗訴的。
四、打官司最重要的是准備證據
法律上的事實,是由證據組成的,而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實!
真正的事實是什麼,除了當事人以外,沒人知道。法院認定的事實,是證據組成的事實,所以,要說服法官,請用證據說話!
經常有人神情激動地拍著胸脯大聲說「我說的全是事實!」「我一輩子沒說過謊」,碰到這種情況,法官或律師通常是不為所動,冷靜地問一句「證據呢?」(大家可以腦補一下這個場景)
有的人確信自己說的是實話,反而忽視了舉證,最後吃虧。到法院要記住兩句話「口說無憑」、「誰主張,誰舉證」。
當然,案件的舉證工作是個專業的活兒,如果案情重大或案情復雜,還是找專業律師幫助為好。
五、開庭後對庭審筆錄要核對後再簽字。
審理時書記員會記錄審理過程。審理結束後,會要求當事人在筆錄上簽字。很多人覺得法庭記得不會有錯,連看都不看就簽字。這是不對的!
一定要核對,要看書記員記錄的自己在法庭上說的話是否准確。記得不太全、或個別內容措辭上的調整,如果不影響意思,不必要求調整。但如果筆錄內容與你本意不符,一定要提出來要求更正!
俗話說「一字入公門,九牛曳不出」,就是說這很重要!
楊律師代理上訴和申訴案件時,常有敗訴的當事人都聲稱自己在法庭上說的一些關鍵內容在判決中沒有體現,但事後去調取庭審筆錄卻根本沒發現所謂的關鍵內容。也有說法院筆錄記錯了,但卻沒法解釋自己為什麼在記錯的筆錄上簽字確認!
六、法院為什麼開庭後遲遲不發判決?
常有人問:楊律師,我的案子開庭都過了一個月,法院怎麼還沒動靜?
法官手裡原案子可不是一個兩個,所以,當庭判決或開庭後幾天就出判決的情況很少見!也沒有法律規定,一個案子要開庭後多長時間出判決。
當然,從立案到判決,法官的時間也是有限制的:
簡易程序(一個法官審),應該在立案後,三個月內判決;普通程序(三個法官審)應該在立案後,六個月內判決。按簡易程序審理的案子,審理中發現案情復雜的,可轉為普通程序審理。
只要在審限內,開幾次庭、什麼時候判決,完全是主審法官來定。當然,有些案情復雜的,可能會有審限延期或中止計算的情形。
七、對一審判決不服怎麼辦?
除《民訴法》162規定的小額訴訟是一審終結外,我國是二審終審制,一審判決下達後,不服的一方可以上訴。一方上訴的,一審判決就不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判決一旦作出,您再有意見跟一審法官也沒必要糾纏,他沒法改的,只能是上訴到二審見分曉。
這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要簽收判決書並注意簽收日期。
對判決不服,拒絕簽收絕對是錯誤的!拒絕簽收的後果是你可能拿不到判決書,不好依據判決書准備上訴!
判決書上的日期可能同發放日期不同,要注意按收到判決書的日期簽收,這決定著上訴期限,很重要!
2、對判決不服,要在規定時間內及時上訴!
對判決不服上訴期為15天,對裁定不服的上訴期為10天,在判決和裁定的最後一部分內容中會有相應的提示。從領取相應文書的次日起算。當然,可能的話盡早辦理,別趕最後一兩天出意外無法辦理,導致喪失權利!
訴訟是件專業性比較強的事情,很多缺乏訴訟經驗的人由於種種原因出現失誤,事後悔之晚矣,需要專業幫助,最好的選擇是找律師。本文列舉了部分常見的問題,希望能大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以免有一天碰到情況覺得無從應對。
『肆』 法院給我發了傳票,我現在在外地去不了該怎麼辦
當事人收到傳票未按時出庭的,當事人為原告的,人民法院有可能按撤訴處理;如果當事人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有可能按缺席處理。
『伍』 收到法院傳票不要慌,一定要注意這7點
摘要 1、法院傳票是干什麼的?
『陸』 一般法院傳票多久送達
法律分析: 雖然法律規定是在開庭3日前以傳票的方式通知當事人,但是很多時候,法官往往是定下開庭日期就會通過電話的方式,通知當事人到法院來拿傳票,當然,也有法官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過郵寄送達傳票的方式向當事人進行送達的,並應當確保當事人在開庭3日前收到法院的開庭傳票。
如果是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法官是可以通過電話、捎口信、傳真、電子郵件等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來開庭或調解。當然,如果法院是以上述非傳票的形式發送的開庭通知,未經當事人確認或者沒有其他證據足以證明當事人已經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將其作為按撤訴處理和缺席判決的根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
被告提出答辯狀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一百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審理的,應當公告當事人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
第一百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柒』 法院傳票一般是什麼樣的方式
傳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訴訟開始時發出的書面通知。傳票的送達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式:
1、直接送達,又稱交付送達,是指人民法院派專人將訴訟文書直接交付給受送達人簽收的送達方式。
直接送達是送達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說凡是能夠直接送達的,就應當直接送達,以防止拖延訴訟,保證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
2、留置送達,是指受送達人無理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依法將訴訟文書放置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產生送達的法律效力的送達方式。
3、委託送達,是指負責審理該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時,依法委託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委託送達與直接送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郵寄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所送達的文書通過郵局並用掛號信寄給受送達人的方式。實踐表明,法院採用郵寄送達通常是受送達人住地離法院路途較遠,直接送達有困難時所採用的一種送達方式。
5、轉交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訴訟文書送交受送達人所在單位代收,然後轉交給受送達人的送達方式。轉交送達有三種情況:
(1)受送人是軍人,通過其所在部隊團以上單位的政治機關轉交。
(2)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和勞動改造單位轉交。
(3)受送達人正在被勞動教養的,通過其勞動教養單位轉交。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後,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並以其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時間為送達日期。
6、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受送達人原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採用公告送達必須是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無法送達時,才能使用。
公告送達產生的法律效力與其他送達方式送達效力是相同的。 如果法院傳票不能親自送到被告手裡,可以通過上述的其他方式送達。其它方式是不合法的。
(7)法官發傳票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精神,傳票由人民法院簽發,通常適用於傳喚當事人,並應當依法先期直接送達受傳喚人。
受傳喚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傳喚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傳喚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傳喚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傳喚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的,送達人應當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傳票留在受傳喚人的住處,即視為送達。
『捌』 法院傳票一般應該是法院那個庭發出
案件由哪個庭審理,傳票就由哪個庭發出。具體來說,就是由審理案件的法官簽署,由書記員向當事人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