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賠國家償
1. 請求法院國家賠償申請立案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請求法院國家賠償申請立案標準是:對公民採取逮捕措施後,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二審改判無罪,以及二審發回重審後作無罪處理的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第二十四條 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的方式、項目、數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賠償義務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賠償請求人可以依照本條規定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第二十五條 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2.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1年最新國家賠償標准,具體有哪些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1年最新國家賠償標準是,涉及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權。賠償金標准調整為373.1元每天。
3. 申請法院國家賠償的程序和情況是怎樣的
申請法院國家賠償程序和情況是:1、申請人向賠償義務機關遞交申請書,申請書中應當載明申請人的身份信息、基本要求、申請時間等;2、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3、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製作賠償決定書;不予賠償的,應當通知申請人。
【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十三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並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進行協商。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製作賠償決定書,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賠償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並說明不予賠償的理由。
4. 國家賠償法院如何受理
法律分析:國家賠償法院的受理是:1、賠償請求人向公安機關提出賠償請求的,由公安機關法制部門受理;2、公安機關對賠償請求人的申請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立案,並通知賠償請求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作出不予受理的答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5.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國家賠償標准有哪些
國家賠償標准: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誤工費根據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醫療費等費用根據實際情況賠償。
【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三條
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
第三十四條
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定計算:
(一)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最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五倍;
(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支付醫療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康復費等因殘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繼續治療所必需的費用,以及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國家規定的傷殘等級確定,最高不超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造成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其扶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還應當支付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