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翻譯員
1. 中國都有哪些職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將我國職業歸為8個大類,共1838個職業。
這部大典是我國第一部具有國家標准性質的職業分類大全,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統計局聯合頒布的。大典參照國際標准職業,從我國實際出發,按照工作性質同一性的基本原則,對我國社會職業進行了科學劃分和歸類,全面客觀地反映了現階段我國社會職業結構狀況,填補了我國職業分類的一項空白。
這部大典將我國職業歸為8個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8個大類分別是:第一大類: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第三大類: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第四大類:商業、服務業人員;第五大類: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第六大類: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第七大類:軍人;第八大類: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人員。
常見職業有:
保鏢 保姆 保安 船夫(水手) 裁縫 CEO
程式設計師 出納 演奏家DJ導游電工 飛行員 管家
顧問 鼓手 工程師 公務員 畫家 紅衣主教
化學家 海員 經紀人 建築師 建築工人 教練
記者 劇作家 教育家 教授 經理
空中交通管制員 考古學家 會計
科學家 劊子手 煉丹家 律師 領事
麻醉學家 麵包師 美容師 木匠 秘書
馬車夫 牧師 農民 泥瓦匠 牛仔
潛水員 企業家 漆匠 生物學家 書商 攝影師
司機 詩人 天文學家 天體物理學家 鐵匠
推銷員 探險家 舞女 馴獸師 細菌學家
小丑 演員 銀行家 運動員
養蜂人 藝術家 太空人 驗屍官
骨科醫生 漁夫 園丁
占星家 證券經紀人 指揮家 指導員
裝訂員 工作家 音樂家 sales
作曲家 舞台指導 殺手
舞蹈家設計師 [室內 / 時裝 / 珠寶設計…] 演員電話接聽員
助理 主任 行政人員 生物學家
化學家 / 化驗員物理學家 地理學家 人類學家
心理學家 實驗室技術員 項目經理 土目工程師
土目測量師 工料測量師屋宇/保養測量師 機械工程師
建築師 核數員 記者 電腦工程師
電腦程式/系統分析員 圖書館理員 資料研究/分析員網頁編寫/設計員
翻譯員 產業測量師 人事主任 土地測量師
五金技術員 土木/結構/土力工程師 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書院/教師
生產管理員 地盤總管/監安全指導員 安全主任 統籌員
中醫師推拿師 護理員 空氣調節技術員
保險顧問 客戶服務主任 品質測驗/評估/控制/調查員
建築技術員 繪圖員 時裝樣板統籌員
正稿員 監工資料 搜集員 統計分析員
攝影師 聯絡員 營業主任 營業代表
護士 助護
打字/資料輸入員 地盤文員 收銀員
倉務文員 秘書 專門技能文員 接待員
票務文員/聯絡人船務文員
會計/簿記文員跟單/采購文員 電子資料處理員 儲物室/貨倉主任
電話接線生 銀行櫃台員 中式廚師 日式廚師布草房工人
西式廚師快餐店廚師
侍應房務員心理醫生 菜式廚師社區/福利機構工作者 孩童照顧員
美容師 砧板師傅茶水工人 救生員理發員 甜品師傅粥面師傅
診所助理傳呼員 廚房幫工廚師(其他) 樓面部長調酒員/水吧
導游/領隊燒味師傅 點心師傅 醫院服務員 麵包/蛋糕師傅
護老院服務員 店務員 園丁 禽畜飼養員
農場技工 養魚/捕魚工人
一般維修/保養技工 木工(混凝土木模板)(釘板)
木工(護土) 水喉工
平水員 (墨斗) 平水員助理 (墨斗助理)
打樁工 石工
全件制技工 (成衣) 成衣修補技工
竹棚技工 (搭棚) 冷凝/空氣調節技工
技工 批湯技工
汽車技工 汽車噴漆工
汽車機械工 車衣指導員
車身修理工 放樣/嘜架員
放樣/嘜架組管理員 金屬工
金屬棚架技工 金屬模板裝嵌工
金屬焊接工(非持有執照) 金屬焊接工(持有執照)
屋宇設備技工 建造機械技工
挑縫工/織補工 架空電線鋪設員
玻璃工 砌磚技工(泥水)
穿綜工 修布工
消防設備技工 紡織機械技工
紙樣設計員 配色員
針織衣物技工/樣辦織造技工 針織機械技工
混凝土工人 (落石屎) 混凝土修補工
細木工 組長/指導工
喉管裝配技工 普通焊接工
植字/哂圖員 渠工
無線電/電視技工 窗框工
結構鋼材焊接技工 裁剪工
雲石工 碎石工
裝修工人 裝飾陳列員
試驗工 電工/電器打磨裝配技工
電梯電器技工 電梯機械技工
預應力(拉力)工 幕牆工
漆寫技工 制衣機械工
噴漆工 敷喉技工
樣板製造技工 潛水員
鋪瓦工(泥水) 鋪地板工
鋪軌工 鞋匠
機械技工 機器打磨裝配技工
燒焊工人 鋼架結構安裝工
鋼筋屈扎工 隧道工
霓虹招牌安裝工 髹漆技工 (油漆)
薄片金屬構造技工 瀝青工 (其他建造)
瀝青工(道路建造) 灌漿工
司機 平車車工
印刷工人 印花機值車工
印花機責任工 吊機手/天秤手
多技能車位 自動化建築設備技工
前處理機值車工 染色機責任工
風動鑽機手 (風炮工) 原料調配員
梳棉機值車工(棉紡) 海面建造機械操作工
海員 特種衣車車工
紡紗機落紗工 航海事務員
針織機值機員 針織機織工
啤機操作工 接軸工
斜坡修葺工 粗紗機值車工
裁床工人 煉漂機責任工/燒毛
裝配員 噴射混凝土工
捻線機值車工 整理機值車工
整經機值車工 機械設備操作工 (非建造業)
機械設備操作工(打樁) 機械設備操作工(地盤升降及其它機械)
機械設備操作工(推土機械) 機械設備操作工(隧道)
縫盤工 鍋爐技工
織布工 織布幫工
鏟車操作員 鑽井工/鑽孔工/岩土勘探工
大廈主管 包裝工人
打小包機值車工 生產工人
地盤雜工 行李員
豆腐/黃豆加工工人
挖泥工 洗衣工
洗碟工 洗發工
派咭員 看更/警衛
家務助理 校工
病房事務員 起重工
送貨工人 停車場管理員
推廣員 清潔員
傳菜員 補漏工
電梯控制員/操作員 實驗室助理
整熨工 辦公室助理。
法院翻譯相當於法官助理
法官助理。鑒於是國家司法界一個重要的崗位名稱,所以最好不要自己翻譯,而要採用國內外司法、法律界使用的英文名稱。
美國政界使用的名稱是Law-clerk.指的是給法官提供幫助的年輕律師。
法律界使用的是Assistant-Attorney.
國內學界使用的是judge-assistant.
《新漢英大辭典》給的翻譯是deputy-judge。
3. 法庭上有哪些成員
a)推事、地方法官與高庭法官
推事與地方法官都是受法律及司法服務局委任。他們的責任是處理所有來到面前的法律事務,也是法庭的主人。
p/s:目前高庭法官的遴選機制,是由元首根據首相的建議,繼而在咨詢統治者會議後推選出來的。而首相在未提出建議之前,首相必須先咨詢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及高庭首席大法官。
據聯邦憲法第122B(1)、(2)、(4)條文,高庭法官在未被委任前,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必須是大馬公民
2.必須成為律師或在司法界服務超過10年。(聯邦憲法第123C條文)
b)秘書或私人助理
,秘書為法官的私人助理。當法庭沒有操作時,任何食物必須先咨詢私人助理。當需要判決理由或者證據筆記時,雙方律師必須寫信給私人助理,好讓他可以提供一份判決書。
c)署理主簿管、助理署主簿官
高庭的司法人員。職責是回報案情予各自的法官。根據雙方律師要求,他們亦有責任發出強制出庭令。任何高庭的審訊展期也是得先通知他們。
d)地方法庭主簿官
司法人員,處理每天法庭的行政工作,使法庭各個部門能夠協調。
e)主控官
司法人員。他們也許是副檢察官、警方主控官以及各個政府部門的主控官。所有高庭的提控工作是由副檢察官進行。而低等法庭的提控工作是由副檢察官和警方主控官負責。
f)律師
律師是法庭成員、一名合法提出法律勸告以及能夠出庭的人。
若他是替嫌犯作辯護工作,便稱為辯護律師。
g)證人
證人是指來自不同領域的人。他們在法庭提出證據,不論是有關刑事罪案或其他方面的案件。主控官的案件勝負,將依據證人提供怎樣的證詞來決定。證人應當受到尊重和避免受到主控官和辯護律師的干擾。
h)法庭翻譯員
翻譯員對司法能否公正施行,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他們是推事或法官主要的助理,保管法庭的日歷,選擇審理刑事或民事案件的適合日期。
予法庭內室,有些翻譯員還成為新上任推事或法官的大力助手,協助法官操作法庭程序,以及給予法官有關罪案各種處罰方式的法律意見。
在公開法庭裏,法庭未開庭前,他們要確保法庭的紀律一切安好,然後通知法官可以准備出庭審案。
例如:它會告訴雙方律師坐在哪個座位。此外,他也有確保有關人士名字被叫時站起來,也要確保被告何時該講話、何時該安靜,以及何時該離開法庭。
一般上,他們會知道法庭處理案件的優先次序。他們擁有過堂或聆審的案件。他一般會先叫過堂的案件,之後才叫聆審的案件。
另外,對於展期的案件,她也負責給一個新的日期。他必須是好的策劃人,能夠使法庭案通行無阻。也必須把重要案件優先處理。
除上述外,翻譯員也兼任文書工作,例如保釋程序等等、及涉及公開法庭的案件,以及也負責有關法庭審訊時需要到的翻譯文件。
i)福利部官員
他們是負責21歲以下被告的福利部報告。
當檢察官需要21歲以下被告的報告時,他們會寫信要求福利官員准備。
j)記者
法庭也常出現記者。他們負責報道有關社會利益的案件。一般上,法庭都設有記者席位給記者們就坐。
k)傳遞人
有關刑事案件的強制出庭令是由警方傳遞人傳遞的。一般上,警方都有傳遞人負責法庭所發出的強制出庭令。
聯邦法院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是我國司法制度的領袖。
上訴庭主席(President of Court of Appeal)
高庭首席法官(Chief Judges)
聯邦法庭法官(Judges Of The Federal Court)
上訴庭法官和高等法院法官(The Court Of Appeal And The High Court)
4. 模擬法庭上主要有哪些角色
民事案子:1個審判長,2個審判員獨任審判除外,記庭審筆錄的書記1名,原告,被告,證人,法警,鑒定人,翻譯人員,代理人等。刑事案子:法官,書記員,法警,鑒定人,翻譯人員,公訴人,辯護人,證人等。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由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和審判員等人員組成。
第四十一條 人民法院院長負責本院全面工作,監督本院審判工作,管理本院行政事務。人民法院副院長協助院長工作。
第四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庭長、副庭長,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第四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第四十四條 人民法院院長任期與產生它的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由其選出的人民法院院長。在地方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人民法院院長需要撤換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的法官、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實行分類管理。
第五十一條 人民法院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可以設司法技術人員,負責與審判工作有關的事項。
5. 法官兼職非法庭翻譯官可以嗎
一、無具體法律規定禁止法官兼職非法庭翻譯官。但法官的道德准則要求內參與的活動不得營容利。
二、法律依據:
《法官法》第十五條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兼任行政機關、檢察機關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的職務,不得兼任律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准則》第十七條 不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的經營活動,不在企業及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法律顧問等職務,不就未決案件或者再審案件給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咨詢意見。
6. 法庭里坐的一排法官都叫什麼 出庭審判時台上坐著什麼人
普通程序的法庭是三個法官,中間那個叫審判長,其他兩位是審判員,也可能是人民陪審員。在做筆錄的是書記員。
簡易程序的法庭就只有一個審判員,和書記員。
一、開庭審理的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開庭審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庭審准備
庭審准備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之前,為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而進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庭審准備的內容包括:
1、傳喚當事人,通知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將傳票送達當事人,將出庭通知書送達其他訴訟參與人,傳票和通知書應當寫明案由、開庭的時間和地點,以確保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為參加庭審做好准備。
2、對公開審理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開庭3日前公告當事人的姓名、案由和開庭的時間、地點。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張貼,巡迴審理的可以在案發地或其他相關的地點張貼。其目的是加強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人民法院審判活動的了解和監督,確保案件審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正式開庭審理之前,由書記員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等是否到庭,並向審判長報告。同時宣布法庭紀律,告知全體訴訟參與人和旁聽人員必須遵守。
4、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核對的順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對的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業和住所。當事人是法人和 其他組織的,核對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對於訴訟代理人應當查明其代理資格和代理許可權。核對完畢由審判長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 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二)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審判人員在法庭上全面調查案件事實,審查和核實各種證據,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奠定基礎。依照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民訴證據若干規定》,法庭調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當事人陳述;二是出示證據和質證。
1、當事人陳述
2、出示證據和質證
(三)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合議庭的主持下,根據法庭調查階段查明的事實和證據,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相互進行言詞辯駁的訴訟活動。
法庭辯論是辯 論原則最生動和最集中的體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針對法庭調查階段審核的事實和證據,圍繞案件爭執焦點,互相進行口頭辯論,爭取合議庭作出有利於自己的 裁判。同時,通過辯論,審判人員能夠掌握案件的關鍵所在,有助於查清案件事實,分清是非責任。
(四)案件評議和宣告判決
這是開庭審理的最後階段,是合議庭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和證據,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確責任,作出判決並宣告判決結果,從而解決當事人之間民事爭議的階段。
二、法庭筆錄
法庭筆錄是書記員對開庭審理活動的記錄。製作法庭筆錄,應當按照開庭審理各個階段的順序客觀、真實、全面地記載庭審的全部過程,由合議庭成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由書記員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5日內閱讀。法庭筆錄經宣讀或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記錄無誤的,應當 在筆錄上簽名或蓋章;拒絕簽名、蓋章的,記明情況附卷;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申請補正的,允許在筆錄後面或者另頁補正。
三、審結期限
《民事訴訟法》第135條對普通程序的審結期限作了如下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 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由於民事訴訟法對需要再次延長而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的期限沒有明確,因而,從 理論上講,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沒有最長的期限。2000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彌補了這一立法缺陷。
根據這一司法解釋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10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經本院 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延長的,應當在審理期限屆滿10日前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3個月。
(6)法官翻譯員擴展閱讀
開庭審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階段,是當事人行使訴權進行訴訟活動和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審判活動最集中、最生動的體現,對人民法院正確審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1、開庭審理能夠確保人民法院審判權的正確行使。通過開庭審理,審判人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認定,對證據進行全面的審核,分清是非責任,對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從而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
2、有利於對審判活動的有效監督。開庭審理將案件的審理過程置於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加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有利於保證案件處理的公正性。
3、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民事訴訟法對開庭審理中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規定,開庭審理有利於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自覺履行訴訟義務,保證庭審活動的順利進行,最終保護了當事人的民事實體權利。
4、有利於充分發揮開庭審理的教育作用,擴大法制宣傳效果。
7. 關於翻譯人員職責的問題
除了上面朋友說的之外,我覺得兩個翻譯可以起到互相審核對方翻譯是否翻譯正確的作用,因為兩名翻譯都是同時懂兩國語言的,這樣雙方都比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