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副院長的任命
『壹』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事任免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履行法律賦予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成都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成都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人大常委會)任免、決定任免、批准任免、決定代理、推選代理、決定接受辭職、決定撤銷職務等事項。第三條市人大常委會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由常委會以全體組成人員過半數通過。第二章任免范圍第四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因故不能擔任職務或者缺位時,市人大常委會根據主任會議提名,在副主任中推選一人代理主任職務,直到主任可以工作或由市人民代表大人選出新的主任為止。第五條根據主任會議提名,任免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個別副主任委員和部分委員。第六條根據主任會議提名,任免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負責人。第七條市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時,市人大常委會根據主任會議提名,從副市長中決定代理市長。
代理市長的人選不是副市長的,應先行命為副市長,再決定為代理市長。第八條根據市長或者主任會議提名,決定任免個別副市長。第九條根據市長的提名,決定任免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委(辦)主任、局長。第十條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時,市人大常委會根據主任會議提名,從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中決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市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決定代理檢察長,須報省人民檢察院和省人大常委會備案。
市中級人民法院代理院長、市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的人選不是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的,應先任命為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再決定代理。第十一條根據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提名,任免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根據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名,任免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第十二條根據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批准任免區(市)、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第三章任免程序第十三條提請市人大常委會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名人一般應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十五日前向市人大常委會書面提交任免案,並附提請任免幹部呈報表和考察材料。第十四條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人事任免案,由市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作委員人徵求有關專門委員會意見並提交主任會議審議。提名人或被委託人應到會說明任免理由,介紹情況。第十五條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人事任免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議程。第十六條人事任免案提出後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期間,有人民群眾檢舉、揭發被提名人重大問題的,提名人或被委託人應向主任會議或市人大常委會作出書面報告或口頭說明。第十七條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人事任免案時,提名人或被委託人須到會說明任免理由,介紹情況,聽取意見,回答詢問。第十八條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任命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個別副主任委員、部分委員,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負責人,市人民政府組成人員、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必要時被提名人應到會並接受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詢問。第十九條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在審議人事任免案時,如果常委會組成人員對被提名人提出有重大問題,足以影響其任命的,經主任會議同意,可暫緩表決。第二十條人事任免案在交付表決前,提名人要求撤回的,對該人事任免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撤回人事任免案,應書面報告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條人事任免案未獲通過的,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條件,可再次向市人大常委會會議提名。兩次未獲通過,不得再提名為同一職務的人選。第二十二條人事任免案採用無記名表決方式,以市人大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第二十三條任免、決定任免、批准任免、決定代理、推選代理、決定接受辭職、決定撤銷職務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由市人大常委會公布。
『貳』 山西省大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事任免辦法(2001修正)
第一條 為履行法律賦予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地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做好人事任免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人大常委會)行使任免權,應嚴格依法辦事,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法律規定的須由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任免、任免、批准他、任免的地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第四條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因健康情況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時候,由市人大常委會在副主任中推選一人代理主任的職務,直到主任恢復健康或者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主任為止。第五條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在市長、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在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一名代理的入選,決定代理檢察長須報省人民檢察院和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第六條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提名,補充任命市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個別副主任委員和部分委員。第七條 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任免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各工作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第八條 根據市長的提名,決定任免秘書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等市人民政府組成人員。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決定個別副市長的任免。第九條 根據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的提名,任免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第十條 根據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名,任免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批准任免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第十一條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出缺的代表和罷免個別代表。第十二條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提名,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通過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第十三條 提請市人大常委會任免的地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請機關應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召開七日前將人事任免案報送市人大常委會。
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人事任免案,必須附有擬任免人員的簡歷,現實表現和任免理由的書面材料。第十四條 市人大常委會應對被提請任命的人員,在任命前進行法律、法規等知識的考試。考試成績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公布,考試不及格者暫不任命,經補考仍不及格者不予任命。第十五條 在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人事任免案之前,由提名人向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作擬任免人員情況的介紹和任免說明。
被提名任命的個別副市長和市人民政府秘書長、主任、局長,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人選要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前到會,同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見面,並作供職發言。第十六條 市人大常委會審議人事任免案時,提請機關負責人應到會,聽取意見。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詢問,提請機關應作出答復。第十七條 市人大常委會接到人民群眾檢舉,反映被提名任命人員問題的材料時,應由提請機關或者提請人向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作出書面報告或者口頭說明。第十八條 提請機關提請的人事任免案,在交付表決前要求撤回的,市人大常委會對該任免案的審議即行終止。第十九條 市人大常委會決定人事任免案、撤職案、接受辭職以及補選和罷免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一律採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逐人表決。表決須經市人大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第二十條 市人大常委會在一次會議中進行任職和免職表決時,就同一職務應先進行免職項的表決,後進行任命項的表決。第二十一條 經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的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和研究室主任,副主任、各工作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決定任命的市人民政府個別副市長和市人民政府秘書長、主任、局長,任命的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批准任命的縣,區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或者副主任在常委會會議上頒發任命書。任命書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署名。
『叄』 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誰任免
法律分析: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應該由相應的省、自治區或者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其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則是需要通過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向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申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查後任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四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任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提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肆』 廣東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事任免辦法
第一條為了使本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人大常委會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全面貫徹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堅持德才兼備的標准。第三條人大常委會任免或者通過本會人員的下列職務:
(一)任免各工作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
(二)任免省、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不設區的市、縣、自治縣、市轄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副主任;
(三)通過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委員;
(四)通過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第四條人大常委會決定任免本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的下列職務:
(一)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決定任免個別副省長、副市長、副縣長、副區長;
(二)根據省長、市長、縣長、區長的提名,決定任免人民政府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等。第五條人大常委會根據本級人民法院院長的提名,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任免專門人民法院審判人員的有關職務。第六條人大常委會任免或者批准任免地方檢察機關檢察人員的下列職務:
(一)根據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名,任免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
(二)根據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或者依法設置有檢察機關派出機構的市、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名,任免本級人民檢察院在鐵路、工礦區、農墾區、林區及勞改、勞教場所等設置的人民檢察院(分院)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
(三)根據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批准任免下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第七條人大常委會主任因為健康情況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時候,由本級人大常委會在副主任中推選一人代理主任的職務。
省、設區的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由本級人大常委會從常委會組成人員中推選一人代理秘書長的職務。
以上兩項代理職務,直至主任、秘書長恢復工作或者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主任、秘書長為止。第八條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省長、市長、縣長、區長和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由人大常委會從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代理人選。如果人選不是副職領導人,應先決定任命其為副職領導人,再決定其為代理省長、市長、縣長、區長和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決定代理檢察長,須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和人大常委會備案。
以上代理職務,直至省長、市長、縣長、區長和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恢復工作或者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省長、市長、縣長、區長和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為止。第九條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人民政府領導人員,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辭職,須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提出書面報告。經人大常委會決定接受辭職後,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備案。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辭職,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大常委會批准。第十條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人事任免案,應當由提請機關正職領導人簽署的書面報告提出,同時附送《幹部任免呈報表》、擬任命人員考察材料或者擬免職人員的免職理由。上述報告、材料一般應在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十日前送達。考察材料要反映擬任命人員的德、能、勤、績等情況。第十一條對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人事任免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提交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第十二條人大常委會審議人事任免案時,提請機關的正職領導人應當到會作人事任免案說明,並派人聽取審議意見,回答詢問。正職領導人如果因特殊情況不能到會,應當說明原因並委託熟悉擬任免人員情況的副職領導人到會代為說明。第十三條人大常委會在審議人事任免案過程中,對擬任免人員如果發現有事實依據、足以影響任免的問題,經主任會議提出,並經全體會議同意,可以暫不進行表決。待問題查清後,提出書面報告,再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交常委會另一次會議審議。
『伍』 最高法院院長,副院長怎麼任免最高檢察院院長、副院長怎麼任免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十一條
法官職務的任免回,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辦理答。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正)》
第十二條
檢察官職務的任免,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任免許可權和程序辦理。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和檢察員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陸』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是否由全國人大會議選舉產生
是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三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由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屬選舉,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
『柒』 法院院長缺額時,如何任命新院長的相關職務
選舉前,按照有關法律程序如何任命新院長?有人認為,由主任會議提出任命議案,任命其為法院副院長,決定代理院長,並同時任命其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有人則認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的任命,不應由主任會議提名,再說作為代理院長根據法律規定應行使院長職權可以主持審判委員會會議,屬於審判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在當選法院院長後更無需再自己提名自己為審判委員會委員?【觀點】代理法院院長或法院院長需要被任命為審判委員會委員,否則盡管主持審判委員會,但在審判委員會上行使表決權沒有法律依據。 【剖析】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第九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在本級人代會閉會期間,在人民法院院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從本級人民法院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代理的人選。因而代理法院院長必須是法院副院長。如果推薦人選不是法院副院長,人大常委會就要任命其為法院副院長,再決定其代理法院院長。 如何任命法院副院長?法官法第十一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大常委會任免。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四條第十一款規定,縣人大常委會按照人民法院組織法的規定,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現在院長因病逝世,提名的法定主體沒了,誰還可以提名?法律依據何在? 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提出屬於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筆者認為,「任命法院副院長」符合議案的要求,因而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以議案的形式向人大常委會提出人事任命案,由人大常委會做出決議或決定。當然一般情況下,如果法律明確規定的提名主體存在,人大常委會就不採用主任會議提議案這種辦法了,這符合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的立法理念,也符合我國的實際。 實際上各級法院的法官都只有七種職務,也即法院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助理審判員。這七種職務組成的層次,前四種職務院長、副院長、庭長、副庭長顯然是從高向低排列,後三種職務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助理審判員也是從高向低排列的。上述七種法律職務的排列方式是兩組從高向低排列方式連結在一起形成的。一組的稱呼帶「長」、一組的稱呼帶「員」。這個職務層次中只有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特殊,如果去掉審判委員會委員這個職務,上述六種職務的排列也是從高到低的。除審判委員會委員這個職務外,筆者認為有了較高的職務,再要有較低的職務就沒有必要和實際意義了。 值得強調指出的是,在我國審判委員會比較特殊,因而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也很特殊。法律並沒有規定法院院長、副院長是當然的審判委員會委員,也就是說法院院長和副院長不一定是審判委員會委員。如果要擔任審判委員會委員這一職務,就必須人大常委會任命。當然代理院長或院長可以向人大常委會提出,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也可以根據地方組織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以議案的形式提出。 盡管法院組織法第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由院長主持,但如果法院院長或代理院長不是審判委員會委員,筆者認為其主持審判委員會會議並不意味著在審判委員會會議上有表決權。這可從美國的憲法規定得到啟示。美國憲法規定:「合眾國副總統任參議院議長,但除非參議員投票時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無表決權」。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參議院議長沒有表決權,但參議院議員有表決權。只有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時參議院議長才有表決權。
『捌』 縣法院院長由哪裡任命
法律分析: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在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
在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地方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由民族自治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