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內容提要: 2011年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司法解釋三中有兩條引發網路熱議,第七條規定婚後父母買的房只認定為子女一方的個人財產,第十條明確規定婚前個人貸款買房歸產權登記的個人。這兩條都涉及到目前家庭共有財場中最核心最具價值的財產:房子!對此的爭議不僅涉及到現代物權概念與傳統中國家庭財產家系主義的理念分歧,還涉及到性別平等的議題。
關鍵詞: 物質化 算計 恐婚 保障 回歸 道德
2011年8月12日,歷時三年多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出台並實施,重點對「婚前貸款買房、父母出資購買的房產,離婚時如何分割」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在19個條款中,涉及到財產的條款佔了大半。該司法解釋一出,立即引起公眾極大的關注與爭議,主要集中在了「房、錢、娃、權」上。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杜萬華在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上強調,「(制定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其主要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是以實際情況中發現的問題來起草,不追求司法解釋邏輯上和體例上的完美。」最高人民法院對這些問題做出解釋的初衷是平復社會矛盾,平衡社會利益沖突。但我認為,該解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避免地把「物質利益」的陰影投射到婚姻關繫上,可能影響人們對婚姻和家庭的認識。另外,其條款對婦女權益的保障也略顯不足。
新婚姻法這些規定的出台有以下幾點背景原因。
一是市場化、高房價等等所帶來的價值觀的扭曲和婚姻觀的不正確。毋須諱言,高而不下的房價沉默了年輕人的夢想和激情,在種種壓力下他們變得世俗甚至「憤青」,擇偶觀正是這種心態的集中表現。「有車有房,父母雙亡」、「在寶馬上哭而不在自行車上笑」等等,折射出部分人對待婚姻的非理性和誤區性。新婚姻法的相應條款有助於釐清界限,明晰權利,對於避免由於上述原因帶來的更多爭議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是今年來我國離婚率連續增長,離婚案越來越多。根據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的離婚案達46.5萬件,較去年同期又增長了17.1%。這已經是我國離婚率連續7年高增長。這是誤入歧途的婚姻觀的現實表現,人們忽視了婚姻的溫情性,「閃婚閃離」等等層出不窮。新的司法解釋更加尤其明確了離婚時對於房產等敏感重要的財產權屬分配,使得法官判案有法可依,更加提醒人們將相濡以沫、白首偕老等等美好的詞彙找回並在生活中得以體現。
針對案件中相對集中的反映出婚前貸款買房、夫妻之間贈與房產、親子鑒定等爭議較大的問題,亟需進一步明確法律適用標准。最高人民法院遂於2008年1月啟動了《婚姻法解釋(三)》的起草工作。經過充分論證,特別是在廣泛徵求、認真匯集社會公眾的意見和建議後,經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了《婚姻法解釋(三)》 。希望通過新解理清權屬,公平認定、分配共同財產,防止因離婚而引發的社會矛盾,特別是被子女離婚牽涉到的父母財產流失的嚴峻社會問題。
婚姻法新解出台後引起各方的激烈博弈,持肯定和否定的人群各佔一半。我對婚姻法新解持有質疑,甚至有些不接受。其中婚姻法第七條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第十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這倆條涉及房產方面的條款是最有爭議的。我認為婚姻的本源是:私有財產需要合法子嗣繼承和男女雙方需要有相對穩定的關系以照顧子嗣。
這倆條條款不可避免地把「物質利益」的陰影投射到婚姻關繫上,可能會影響人們對婚姻和家庭的認識,可能會將婚姻變成一場宮心計。精細地算計有朝一日勞燕分飛時,房子、車子、票子、孩子該如何瓜分。精英們為婚姻贖身,無所不用其極。離婚拉鋸戰中,傷心的女人,求助律師能拋出錦囊,扼住前夫的咽喉。而律師們則以洞悉世事的口吻教導姑娘們,買房時臉皮厚點,如果不出資,最好還是把名字寫在房產證上,這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但是,搶在婚姻這家合資公司散夥前,在房產證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就有安全感了么?該是我的,據理力爭,把錢終於牢牢抓到了手裡,卻為何落寞卻如影隨形呢?更何況,如果這么較真,這樣無趣,我們幹嘛還要興師動眾折騰著結婚呢?
結婚本是我愛你,從心底里喜歡你。我們結婚吧,我願意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幸陪你走一程,我不希望,我們有那些世俗的沒完沒了地算計。但是如今,在司法解釋三的背景下,甚至有人提議,如果步入婚姻殿堂,就必須放下感情,面對殘酷的財產公證,才能保障自己應得的權益。司法解釋三打破了許多年輕人對婚姻的浪漫期待,給年輕人對婚姻家庭的認知帶來巨大沖擊。有的人婚前就開始盤算財產的事情,結了婚也會擔心不安全。
在網上調查中,當被問及「此次司法解釋會導致怎樣的後果」時,47%的網友選擇「離婚率會上升,國人的婚姻價值觀、女性擇偶觀、生育觀會發生重大變化」,另有近23%的網友則認為「這體現了人們對婚姻的信心不足,『恐婚族』隊伍會壯大」,僅有7%的人覺得「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婚前財產個人所有,婚後財產夫妻共有,這是2001年婚姻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參與調查的網友中,有超六成的人認為「新司法解釋對財產分配的強調會使婚姻過於計較,影響夫妻間的感情」。恐怕這以後很多女性再不敢輕言嫁人了。一段婚姻破裂,以前可作為共同財產分割的房子,如今已經成了一方的私有財產。有網友戲稱,好的方面說,婚姻法的新解倡導了女性獨立,不靠男人靠自己;壞的方面說,女人們都不嫁了,光棍就多了,同時因為對房子的需求變大了,房價也會更加高漲。
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婚姻法》最新的司法解釋的初衷是平復社會矛盾,平衡社會利益沖突。但有人認為,該解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可避免地把「物質利益」的陰影投射到婚姻關繫上。
而且,此次解釋三中的部分條款仍有些美中不足,是不完善的。婚前一方按揭購房多認作一方的個人財產,而對方只能分得婚內所還貸款的一半。此次解釋三是採取的折中的做法,讓配偶方離婚時能夠享受增值部分,這實際上是保障了『弱勢方』的利益。但是,如何公平合理地計算配偶應分享的增值,最高法並未給出具體的公式,只是給出這樣的寥寥數語:「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該條款的真正用意是要考量婚後還貸部分對於房屋增值所做出的貢獻,離婚時再根據貢獻大小給予配偶補償。同時在決定將此房屋判歸非婚前按揭貸款購房一方當事人所有時,首先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判決由取得房屋所有權一方將夫妻共同還貸支付款項及其所對應財產的增值部分的一半向另一方支付補償;二是妥善處理尚未歸還的銀行貸款,一般應當判決取得房屋權的一方當事人承擔繼續還貸的義務。但是,在中國,結婚時,一般是男方負責買房,女方負責裝修或是傢具家電。而到了離婚時,男方的房屋早已是天價,而女方的裝修或是傢具家電卻變得一錢不值。因此,在司法解釋三的語境下,女性應轉變自己陳舊的思想觀念,參與到買房這件大事中來。
結婚不易,離婚更難。當婚姻更加物化,它也就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貫徹落實《物權法》之後,確實會有與《婚姻法》產生交叉和銜接的問題,客觀上也使女性產生了一定的危機意識。據了解,我國現行的《婚姻法》中,其實已經有對婦女進行保障的條款,如家務勞動補償制度(婚姻法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但實際操作中,此條卻形同虛設,因為該條有個前提條件是,雙方財產實行分別所有制。在中國幾乎沒有家庭是夫妻財產分別所有的,而且一般實行AA制的家庭,財產都是比較多,生活較好的,家裡都有傭人,也就談不上做家務了。
此外,《婚姻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該條被稱為婚姻法中的「經濟幫助制度」。我國現行《婚姻法》所確立的離婚救濟制度主要由家務勞動補償、經濟幫助和離婚損害賠償三個部分組成。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和不足,在社會生活中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離婚糾紛中受損害及弱勢配偶一方的合法權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這次《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公布後,社會反響強烈,婚姻中對弱勢群體的救濟及利益平衡問題日益突出,但最高人民法院不能承受之重,應由上位法來加以解決,現行離婚救濟制度應該被更為完善的夫妻離婚後扶養制度所取代,從而保護婚姻當事人人格平等和離婚自由的精神。
我們一直批判的充滿銅臭味的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離婚時的財產分割有兩種制度。美國有10個州在實行共有財產制,一個州在實行公平分配財產制。共有財產制強調夫妻的任何財產、收入、增值或債務基本5/5分配。從法律文本來看,這些共有財產包括婚前財產,除非有婚前協議。而公平分配財產制則強調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收入、增值或債務都進入分配;當事人要盡可能地創建一個合理的戰略來爭取權益。在涉及到離婚財產分割時,法院會酌情考慮夫妻婚姻關系持續的時間、夫妻的生活水平、子女實際需要等因素,在分割雙方婚前及婚後財產時,一般不拘泥於個人或共同財產的范圍,以保障弱勢方離婚後能繼續原水準生活的前提,並且在分割財產時強調需求而非簡單的財務貢獻,通常這種規定的實現以贍養費為依託。
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在分割家庭財產時採用和分割公司財產完全不同的邏輯,就在於大家都明白:家務勞動、養育孩子、家庭照顧等人類重要的勞動沒有被納入到報酬體系中,因此,法律有義務保護承擔這些勞動的人的權利,而這部分人主要是女性。因此,在全世界都很難找到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分割家庭財產以財產來源作為最重要的分割依據。
所以,我反對新解的理由是:它是一種性別隱性歧視:即對所有的人都施以相同劃一的要求和標准,而這個劃一實際上是把男人看作是客觀和標准,沒有看到性別在具體語境中不同的地位。
首先,從各種數據來看,無論是家務勞動還是養兒育女,女性在家庭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比男性大,並因此不得不付出職業發展的代價。而這代價不僅要在婚姻存續期間付出,在婚姻結束後,由於耽擱或滯緩了職業發展的腳步,在婚姻解體後,女性依然要為此付出代價。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離婚法都要保障女性的重要理由。如果家庭最具價值的財產在離婚時不考慮女性的這部分付出,那麼實際上就抹煞了女性的這部分勞動,這是一種嚴重的歧視。
其次,長期以來,在中國的很多地方流行男方准備房子,女方負責裝修或者家電等嫁妝的任務。房子一直是保值或增值的,而裝修和家電等卻在貶值,因此,即使在結婚的時候,男女雙方的父母付出了等值的貨幣,在離婚時,男方付出的得到了保障,而女方付出的完全被抹煞了。因此,該司法解釋完全不顧及原來的習俗做法,僅從物權角度來處理財產,損害了女性的利益。
再次,該司法解釋不考慮現實已經存在的婚姻中的不平等狀況。暫且不論男性的婚外情幾率更高,但從婚姻市場上來說,離婚後的男性和女性的處境是很不相同的,女性更容易因為離婚和年齡增長而貶值,男性卻可以通過金錢來彌補。如果財產分割不考慮已有的不平等,反而雪上加霜的話,那麼女性的處境會更艱難。
市場的邏輯是弱肉強食,而法律和政策不能以同樣的邏輯來進行,必須要考慮到保護弱者的利益,才能獲得事實上的公平。此司法解釋完全沒有保護弱勢群體的意識,反而站在強勢一方的立場上,無視家庭財產的特點,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僅用財產來源來處理復雜的家庭財產,這是需要強烈抵制的。它不僅會損害女性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也必將損害男性的利益。因為這一司法解釋將會調動個體人性中的「惡」。
第一「惡」:家庭必須要有妥協和分工才能維持和發展,而該司法解釋逼迫人們不能為家庭作任何的犧牲,不能承擔家務勞動,不能為了養育孩子耽擱自己的發展,否則,在離婚時,你將什麼都得不到。
第二「惡」:家庭成為了算計的場所,只有在婚姻存續期間明確財產的歸屬才能放心,否則,你不爭取自己的權益,沒有法律會為你證明你的付出。(比如今天出台的房產證加名字不交契稅,就是因為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婚姻存續期間的財產證明的重要性。)
第三「惡」:強勢者在剝削弱勢者時更加理直氣壯,因為有了法律依據,就可以更加肆無忌憚,而弱勢群體會更加無處伸冤。結婚多年的外來媳,無論為家庭做出過什麼樣的貢獻,離婚的時候將「活該」一無所有,家庭的倫理道德進一步崩潰。
該司法解釋,就像幾年前做好事被訛的法庭判決一樣,將會不斷地調動起人們人性中惡的一面,因為人們發現,傳統的好妻子好母親在司法判決中一定是吃虧的。隱性的性別歧視最終導致的不僅是女性利益受損,還會導致家庭分工的沖突。
公共政策作為指導社會發展,規范人們行為的准則和依據。它的利益傾向應該要服務於政策主體的利益,應該要照顧夫妻雙方的利益,但現在的婚姻法新解,卻在婦女利益方面存在欠缺。而且,它缺少一種預見性,可能會導致很多不好的影響,AA制夫妻,婚姻物質化等等。
婚姻法執行至今已經判決出很多錯案,很多婦女被丈夫凈身出戶,得不到應得的補償。其中的一個典型的案例是一對夫妻婚前購買100萬元的房產,男方首付30萬元,餘下70萬元,20年中每月還款5000元。女方產後在家操持家務,男方一人還貸。婚後10年雙方離異,房產增值到300萬元,產權歸男方,男方償還女方4萬元貸款,並酌情補償10萬元。40歲人老珠黃的女方帶著14萬元現金默默離場,40歲一枝花的男人坐擁豪宅滿面春風。在日常生活中,女方可能在家庭中承擔家務、撫養子女、照顧老人等等,這些是不可計算而真實存在的隱性付出,離婚時,妻子付出的消耗品加上隱性付出,將使離婚婦女遭受心靈和財產的雙重損失。
我認為婚姻是不應僅靠法律來約束,更應通過精神建設來正化,通過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道德觀來教育、發展和弘揚。首先,婚姻中原本重視的互相扶持、互相敬愛等等核心思想,是法律無法通過條文來約束的。這就需要我們對婚姻,對家庭這個社會基本單元進行有效的思想引導,通過樹立典型、弘揚傳統等等方式,倡導婚姻本質的回歸。其次,新婚姻法在操作性上,還可能面臨著種種問題。比如「房產加名稅」、「第三方贈予收回」等等,在實際判決案件上,仍有一個摸索、探究的長期過程。而法律究竟能否在道德滑坡的時候止住向下的加速度,還有待後期的實踐結果。最後,我們應該看到,當前唱紅歌、重孔儒等等一系列活動,是對精神文化的重新重視。在法律之前,我們也確實更應該重視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建設,有機地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市場經濟精神文明、先進文化思想等等加以融合,建立完整的社會倫理道德體系。
法律不是萬能的,好的法律環境還要有道德基礎才能支撐。我們完善法律,更要完善道德,最後,通過道德的完善,努力讓婚姻回歸愛情本質,不要讓婚姻物質化。
『貳』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三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 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 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叄』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司法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
法釋〔2011〕18號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三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江蘇省律師協會《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理解與適用講座筆記最高人民法院 吳曉芳法官
時間:2011年9月3日,地點:南京金陵晶元大酒店第一條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吳:1、重申婚姻法第十條的規定;2、對主張撤銷的,因為婚姻法明確只有一種可撤銷的情形,即脅迫,民政部後來的《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中也是強調只有受脅迫的婚姻才撤銷,除此之外,均不屬於可撤銷的情形,而現實中,有的當事人對於結婚登記過程中的瑕疵,如一方未親自到場提出異議,主張撤銷,行政程序顯然不好走,怎麼辦?從行政法的相關規定來看,只能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後面如何操作,是行政庭的事情,提醒注意5年的訴訟時效(行訴法解釋42條);3、總的原則,維護婚姻穩定,不輕易撤銷。第二條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吳:1、之前的審判中,可依據證據規則75條,持有不提供不利推定原則;2、第一款的主體是婚內夫或妻,第二款的主體包括子女,近親屬;3、只有提供了必要證據才可以推定,具體實務中要掌握必要證據的尺度,私下做的親子鑒定能否成為必要證據?吳法官認為不可以,因為私下做的無法保證標本的確切性;4、一方死亡的,另一方要求兄弟姐妹之間做鑒定不同意的,也不可以推定,因為兄弟姐妹之間的准確率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第三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吳:1、以往這類問題,沒有離婚,主張撫養費的,有的法院不予受理,現實中,比如一方常年在外,錢不歸家,另一方辛苦帶孩子,無法維持生活,起訴到法院,要求支付撫養費,如果不支持,顯然不公平,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是法定義務,離婚不是必要條件;2、關於「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2001年的司法解釋一限定為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現實生活中,大學里學生能自食其力的很少,對這部分子女,如果主張撫養費,應不應支持?目前法院的做法是盡量調解,調解不了的,也只能按照解釋一的規定,現在來看,解釋一這一條有點超前,期望將來立法解決。第四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吳:婚姻期間,分是例外,現實生活中,第一次沒離掉,等第二次再起訴中間有六個月時間,這個時侯,如果對方隱藏、轉移,怎麼救濟?因此,規定可以起訴分割共同財產,《物權法》第99條也規定共同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第五條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吳:1、婚姻法17條確定,生產經營的收益為夫妻共同財產,司法解釋二明確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為共同財產,此處進一步補充;2、房子的升值視為自然增值,如果婚前個人房產,婚後升值變現,再用於購房,再升值,對再升值的部分,可作為投資收益,屬於夫妻共有;3、個人房屋租金,傾向於共同財產,出租房需要對房屋修繕管理,可認為是經營管理,舉北京例子,男的依靠祖上幾間房屋租金過活,不上班,女的上班,工資作為共同財產,租金不作為共同財產,顯然不公平。第六條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吳:現實中,對這一問題有不同判決,有法院認為,根據合同法,未經登記的可以撤銷,但也有法院認為,根據婚姻法19條,「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主張贈與有效,不能撤銷。最高院研究認為,贈與本來就主要發生在親屬之間,合同法對贈與的規定當然應當適用於夫妻關系,為了同案同判,維護法律尊嚴,作此統一規定。賈:對於小產權房,雖然未經合法登記,但如果也履行了相關的證明手續,也可按照本條處理。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吳:1、這一規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老年人的利益,現實中贈與一方還是雙方之爭時,產權登記就說明了問題,登記在誰名下,就是贈與誰;2、該條的出資僅限於全額出資,對婚後父母付首付,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僅視為對子女的個人贈與;3、登記在雙方名下,當然屬於共有,未做份額約定的,視為共同共有;4、其他近親屬贈與的,參照執行。第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吳:先要走一個特別程序。第九條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吳:生育要尊重女方的意見,對男方的訴求,給的出路是,可以找別人生。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吳:1、相對應增值部分,未做具體規定,審判實踐中,還是要按照婚姻法第39條「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處理;2、如果房價跌了,是否也要另一方承擔,傾向性意見,無需承擔,至少應補償還貸的一半,因為,跌應該是暫時的,總體還是升。第十一條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吳:徵求意見稿中有一個除外,即「但該房屋屬於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後來還是去掉了,主要考慮,加上除外與《物權法》106條沖突,也易為那些因房價上漲而惡意毀約的人提供違約的途徑。第十二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吳:1、有人提出來,作為債權不公平,我們錯過了最好的買房機會,返還時應考慮增殖因素,最高院的意見還是不考慮增殖因素,畢竟房子的性質福利色彩濃;2、要不要考慮利息,如果子女沒有住,可以考慮利息,如果一直居住,,則不考慮利息,不問你要租金就算便宜了。第十三條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吳:司法解釋二11條,養老保險金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參照上海高院的做法,只分割個人繳納的保險費,不涉及統籌部分。第十四條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吳:1、法律依據,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條件為離婚;其他教授的觀點,離婚是主訴,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是附帶,主訴不成就,附訴當然無效;證據規則67條「當事人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案件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後的訴訟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2、如果協議中明確約定,不以離婚成功為條件,如果登記離婚或協議離婚不成,訴訟離婚時,仍按協議辦理,則屬於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可按協議處理。第十五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吳:如果一方明放棄暗繼承,你也沒轍,不可以主張放棄無效,因為按照繼承法46條,只有「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才可認定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沒有絕對的公平,任何一方均不應企望從婚姻中獲利。第十六條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吳:以前,有的法院對這類案件不予受理,認為左口袋借到右口袋,現在統一尺度。第十七條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吳:當前實踐中,一方有家庭暴力,另一方包二爺,都不能主張賠償,婚姻法46條明確規定,必須是無過錯方。第十八條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吳:主要針對現實中,假離婚不分割後來真離了,或者離婚時為了少交訴訟費,未要求分割,後來又要分割,或者離婚後作為商業合作夥伴共同經營,後來再要求分割的情形。賈:不受解釋一31條2年時效的限制,因為之前是一種共有的持續狀態,隨時可以主張分割。第十九條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吳:目前一審、二審案件都適用,司法解釋是解釋法律的,應當與法律同步,現行婚姻法2001年就頒布實施了,不過再審案件不適用。幾 點 補 充1、司法解釋二和三其實不沖突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子女購置房屋出資的,產權登記在一人名下,就是贈與一方的明確意思表示,登記在雙方名下,就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是在不同層面闡述同一個問題。2、關於買斷工齡款買斷工齡款是一個不規范用詞,所以沒有就此專門規定,實踐中可參照司法解釋二軍人名下復員費處理。3、關於夫妻債務原徵求意見稿第18條「離婚時,夫妻一方主張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由雙方共同償還的,舉債一方應證明所負債務基於夫妻合意或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經營」顛覆了解釋二24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是保護債權人利益,還是保護離婚訴訟中一方當事人利益,平衡的結果,最終使該條沒有通過,為了平衡離婚訴訟中一方當事人利益,法院可以援引婚姻法41條,考察是否用於家庭共同生活?是否有共同舉債的合意?4、關於探望權現實中,一方去世,另一方帶走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思孫心切,要求行使探望權,有法院判支持。但根據目前法律,不應當支持,因為婚姻法第38條只把探望許可權定在「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雖然不支持不近人情,雖然看孫子天經地義,但是有違法律規定,寄望於立法修改。5、事實婚能否判不離?最高院89年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若干意見》第6條「審理事實婚姻關系的離婚案件,應當先進行調解。經調解和好或撤訴的,確認婚姻關系有效,發給調解書或裁定書;經調解不能和好的,應調解或判決准予離婚」,有法院問,能否判不離,回答不可以!因為事實婚畢竟不是合法的婚姻,只能判離不能判不離。6、法院對判離的判決有權再審民訴法183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雖然當事人不得申請再審,但特定情形下,法院可以依職權再審,如「被離婚」案件,對方找人冒名頂替,把婚離掉了,自己毫不知情,之後才發現,法院可依職權再審。7、關於忠誠協議爭議太大,不宜統一規定,各級法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8、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繼父母有的意見提出按撫養時間定性,後來反對很大,最後還是各級法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肆』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三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 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 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伍』 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三是什麼
是最高院關於審理婚姻家庭案件出台的司法解釋。
參考《婚姻法解釋三》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8月13起施行)
法釋〔2011〕18號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三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
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
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
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
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
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陸』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
最高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 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這里有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啊,這里有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我還是找不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到處問哪裡有的話告訴我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的網址吧,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挺難找的,我現在真的需要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誰要是可以找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就告訴我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網址吧,謝謝告訴我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找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挺不容易的啊,這兒有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啊,這里有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我還是找不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到處問哪裡有的話告訴我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的網址吧,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挺難找的,我現在真的需要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誰要是可以找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就告訴我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網址吧,謝謝告訴我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找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全文挺不容易的啊,謝謝啊!!!
『柒』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有哪些內容
一、首次明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主張撤銷結婚登記應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如果將符合結婚實質要件但結婚登記程序上有瑕疵的婚姻宣告為無效,不僅擴大了無效婚姻的范圍,也不符合設立無效婚姻制度的立法本意。
從徵求意見的情況看,多數觀點主張應當本著司法便民、利民的原則在司法解釋中增加指引性規定,以方便當事人解決紛爭。
當事人對已經領取的結婚證效力提出異議,雖然不屬於法院民事案件的審查范圍,但當事人可以向民政部門申請解決或提起行政訴訟。
二、明確規定親子關系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拒絕鑒定將導致法院推定另一方主張成立的法律後果。
親子關系訴訟屬於身份關系訴訟,主要包括否認婚生子女和認領非婚生子女的訴訟,即否認法律上的親子關系或承認事實上的親子關系。
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發展,使得DNA鑒定技術被廣泛用於子女與父母尤其是與父親的血緣關系的證明。
三、首次明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財產。
一般而言,夫妻一方財產在婚後的收益主要包括孳息、投資經營收益及自然增值。婚姻法規定了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生產、經營收益及知識產權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
四、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從《婚姻法解釋(三)》公開徵求意見反饋的情況看,作為出資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均表示,他們擔心因子女離婚而導致家庭財產流失。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更為符合實際情況。
五、首次明確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
離婚案件中,按揭房屋的分割是焦點問題之一。如果僅僅機械地按照房屋產權證書取得的時間作為劃分按揭房屋屬於婚前個人財產或婚後夫妻共同財產的標准,則可能出現對一方顯失公平的情況。
六、明確規定當事人協議離婚未成則事先達成的附協議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不生效。
雙方當事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達成離婚協議,並對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等問題作了約定,但該協議是以雙方到民政部門辦理離婚登記或到法院進行協議離婚為前提條件的。
由於種種原因,雙方並未到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或者到法院離婚時一方翻悔不願意按照原協議履行,要求法院依法進行裁判。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雙方事先達成的離婚協議的效力問題,往往成為離婚案件爭議的焦點。
『捌』 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
最高法院就婚姻法司法解釋徵求意見(全文)
為了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就婚姻法第十條規定的四種無效婚姻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第二條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系約定了財產性補償,一方要求支付該補償或支付補償後反悔主張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合法婚姻當事人以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起訴主張返還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處理。
第三條 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生育的子女,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非婚生子女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的,如果非婚生子女一方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雙方可能存在親子關系,另一方沒有相反的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非婚生子女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其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一方在夫妻因感情不合分居期間及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在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第六條 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應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但另一方對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貢獻的,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七條 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一方在贈與房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已經辦理公證的除外。
第八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可以認定該不動產為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有證據證明贈與一方的除外。
第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財產權益行為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在依法變更監護關系取得監護權後,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十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生育問題發生糾紛,致使夫妻感情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經調解無效的,人民法院應准予離婚。
第十一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及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款項的比例等因素,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
第十二條 登記於一方名下的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將該房屋出售,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房屋屬於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所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的,離婚時另一方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第十三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作為雙方離婚時的債權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 當事人為登記離婚達成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未到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在離婚訴訟中一方反悔,另一方主張按該協議內容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夫妻共同財產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進行分割。
第十六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該遺產中夫妻共有份額的,人民法院不予處理。離婚後,繼承人之間分割遺產,另一方請求分割原配偶繼承所得部分財產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七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離婚時借款的一方可按照協議給予另一方實際借款數額的一半。
第十八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主張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由雙方共同償還的,舉債一方應證明所負債務基於夫妻合意或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經營。
第十九條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起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權利人,應當是婚姻當事人中的無過錯方。夫妻雙方都有該條規定的過錯情形的,人民法院對任何一方當事人主張離婚損害賠償的請求,均不予支持。
第二十條 雙方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經審查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二十一條 本解釋自2010年 月 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玖』 最高院權威解讀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是什麼書
最高人民法院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首先只是一個司法解釋文件,全稱是《最高人民法院關內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容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是最高院對現行婚姻法的補充。 婚姻法解釋三於2011年7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如果說是一本書也可以,因為書店中有婚姻法解釋三的單行本,這是一本補充《婚姻法》沒有明確的內容的書,共有19個條文,主要內容是:
(一)首次明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主張撤銷結婚登記應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二)明確規定親子關系訴訟中一方當事人拒絕鑒定將導致法院推定另一方主張成立的法律後果。
(三)首次明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婚後產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共同財產。
(四)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五)首次明確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購買的不動產應歸產權登記方所有。
(六)明確規定當事人協議離婚未成則事先達成的附協議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不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