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法院六龍
① 徐州六龍區在哪點
② 紅與黑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紅與黑的寫作背景:「紅」是象徵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熱血和革命;而「黑」則意指僧袍,象徵教會勢力猖獗的封建復辟王朝。
《紅與黑》這部小說的故事據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聞》所登載一個死刑案件。在拿破崙帝國時代,紅與黑代表著「軍隊」與「教會」。
是有野心的法國青年發展的兩個渠道(一說是輪盤上的紅色與黑色)。司湯達創作《紅與黑》時,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已經失敗,他想用自己的筆去完成拿破崙未竟的事業。
他要通過《紅與黑》再現拿破崙的偉大,鞭撻復辟王朝的黑暗。為此作者以「紅與黑」象徵其作品的創作背景。
(2)徐州法院六龍擴展閱讀:
《紅與黑》內容簡介:
作品講述主人公於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後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
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與此同時,於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
最後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於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台。
人物介紹:
於連(Julien)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為了實現自己的巨大野心而孤身一人在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里辛苦地奮斗著,其間不乏種種不光彩的手段。
正當他自以為踏上了飛黃騰達的坦途和得到了超越階級的愛情之時,社會卻無情地把他送上了斷頭台。於連出生於小城維埃爾的一個木匠家庭,父親是一個自私的木材廠老闆。
兩個哥哥都是粗俗之輩。瘦小清秀的於連崇拜拿破崙,但是他看到拿破崙的時代已經終結,為了盡快飛黃騰達他只得從事神職工作。憑著超常的記憶力,他被市長雷納爾選作家庭教師。
但他卻與雷納爾夫人產生了感情。後來為避免事情敗露,他不得不到貝藏松神學院學習。受人推薦,他來到德拉穆爾府任秘書,得到了拉穆爾小姐的愛情。
正當他以為自己將要獲得成功時,雷納爾太太的來信告發了他。憤怒的於連瘋狂地在教堂打傷了雷納爾太太,也因此被判死刑,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作者介紹:
司湯達(Stendhal,一譯「斯丹達爾」)是馬利-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的筆名,他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1783年1月23日,司湯達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他的本名叫亨利·貝爾。他早年喪母,父親是一個有錢的律師,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湯達在家庭中受到束縛和壓抑。
從小就憎惡他父親。1796年司湯達進入格勒諾布爾中心學校學習,期間曾獲美文獎和數學首獎。1799年,司湯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來到巴黎,原來准備投考著名的綜合工藝學校。
但為革命的形勢所鼓舞,加入了拿破崙領導的軍隊,並通過表兄達呂在軍部謀到一個職務。1800年5月司湯達跟隨拿破崙南下義大利,戰勝奧地利軍。
1800年6月初入米蘭,9月23日被任命為第六龍騎兵少尉。之後辭去軍並在米蘭定居,開始練習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