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媒體法官

媒體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6-05 12:04:58

Ⅰ 哪些媒體對法官貪贓枉法敢於報道

你得搜集證據
法制頻道好像有專線,你要是有證據或者需要幫助可以聯系一下

Ⅱ 法官不作為可以找媒體嗎

找吧,找法院院長

Ⅲ 媒體曝光法官有用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8

Ⅳ 媒體曝光法官有用嗎

可以找媒體進行爆光,但是作用不大,最好是向上級法院投訴舉報,或者向當地人大,紀委投訴舉報。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

Ⅳ 如何利用媒體對案件審理進行監督

民法院的獨立審判與新聞輿論的監督均有其憲法性依據和現實合理性。司法公正與新聞監督都是民主法治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石。既然兩者都不可舍棄,那麼,就只能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我國的新聞輿論監督人民法院的獨立審判活動要進入良性互動的狀態,有賴於民主與法製得到完善,新聞體到健全,以及新聞媒體、人民法院一道成熟起來。
一、新聞媒體監督法院審判工作應遵循的一些制度
1、明確采訪采范圍。明確范圍是平衡輿論與司法公正發生沖突的有效方法。根據《法官職業道德准則》規定,法官一般不接受新聞媒體采訪,以保證中立公正的形象。此外,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陰私以及影響社會穩定的案件,也不宜列入輿論監督范圍,使輿論監督在法定范圍內進行。
2、新聞媒體一般不宜公開報道正在審理和雖審理但未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即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新聞媒體全面客觀地予以采訪,人民法院可積極配合。新聞媒體在了解案件全貌及本質的情況下,可以公開報道,但應把握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於涉及到案件適用法律有不同理解的,不得輕率發表肯定或否定的結論性意見。二是對確屬審理有誤的,為維護法律尊嚴,一般應當在內部提出或反映,不宜公開大肆炒作。要努力做到了解案件的全貌和問題的實質,特別是對案件偵查和審理情況的追蹤報道中,必須按照法律和相關規定進行客觀公正的報道,決不能摻入個人主觀情緒,更不能代替法官對案件作出影響正常、公正審理的結論。
3、限定監督方式。在實踐中,至少有三種監督方式可能對司法公正造成負面影響,應予限制使用。一是記者一定要有自己客觀的調查結論,不能人雲亦雲,否則將會嚴重混淆是非;要將新聞事實的來源出處真實地交代給公眾。如「據法庭審理查明」、「據被告人供述」等。這樣做,可以避免記者在報道中僅憑主觀臆斷便輕易下結論,從而減少報道的主觀性隨意性。二是發表貶損、侮辱執行審判職務的法官的言論。媒體可以監督法官超越職務或者職務以外的行為,但法官執行職務是家行使審判權的行為,隨意評論損害的不僅是法官個人的聲譽,而且還對司法制度造成了損害;三是亂下結論的報道。記者不能根據自身的道觀念或法律知識,對案件提前隨意作出結論。對於案件的監督報道,要嚴格注意案件的真實性和准確性,把握監督和報道的尺度。對於沒有把握或在案件事實、適用法律上有爭議的案件以及尚未做出終審判決的案件,一般只宜報道破案、起訴或審理的消息,不得超越司法程序,搶先報道,更不得利用媒體監督之名,對案件事實、審判程序妄加評議,施加輿論壓力。對於不公正審理的案件,新聞媒體應受到相慶的限制,一般只宜報道案件開庭的時間和案件審理結果以及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所涉及的內容。在陳述事實和報道過程中,不得故意捏造事實歪曲報道,不得使用帶有侮辱和誹謗性的語言對訴訟參與人,特別是審判人員進行人身攻擊和侮辱。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司法報道宜專門化、專業化。從事司法報道和監督的記者由於要承擔更重的法律責任,因此,應由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熟悉司法運作過程的記者報道審判活動,同時,由於我國法律法規眾多,還需請法律專家對輿論監督把好政策法律關。
5、建立不當監督處罰機制。為了防止新聞監督被濫用,必須對新聞監督規范化、法制化。媒體有權報道和評論庭審活動,但如果報道失誤,媒體應承擔有關責任。
6、庭審采訪要經人民法院許可,服從法庭安排。1998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十大電影廠訴訟案時,中央電視台獲准在現場實況轉播。但是參加旁聽的其他諸多新聞記者卻不得記錄、錄音、錄像和攝影。因此,記者並非進入法庭就能任意采訪,采訪必須經人民法院許可。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3月8日發布的《關於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規定:「依法公開審理的案件,經人民法院許可,新聞記者可以記錄、錄音、錄相、攝影、轉播庭審實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九條規定:「旁聽人員必須遵守下列紀律:(一)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二)不得隨意走動和進入審判區;(三)不得發言、提問;(四)不得鼓掌、喧嘩、哄鬧和實施其他妨礙審判活動的行為」。該規則第十條是專門規范新聞記者在法庭的行為的:「新聞記者旁聽應遵守本規則。未經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許可,不得在庭審過程中錄音、錄像或攝影」。根據法庭場所情況和參加旁聽人數,旁聽人員須持人民法院所發的旁聽證進入法庭。上述這些規定,是為了保持人民法院公開、公正、不受任何干擾地獨立行使審判權,對違反這些規定的人,審判長和獨任審判員可以口頭警告訓誡,也可以沒收錄音、錄像和攝影器材,責令退出法庭或者經院長批准予以罰款、拘留,對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或獨任的安排和指揮。記者旁聽公開宣告判決的案件,也應遵守上述規定。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都會給予采訪審判活動的記者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特別是重大、典型案件,在群眾中有影響的案件,人民法院都會給新聞記者以協助。#p#分頁標題#e#
7、審判程序開始後,新聞調查應當終止。中宣部、中央政法委1985年發布的《關於當前輩法制宣傳方面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的通知》中強調指出:「不超越司法程序搶先報導,更不理利用新聞媒介製造對司法機關施加壓力的輿論。」這一規定仍應嚴格遵守。此外《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第三條第四款也規定:「維護司法尊嚴,對於司法部門審理案件的報道,應與司法程序一致。」司法調查是由國家規定的專門機關,由經過專門培養和訓練的人員依照專門的法律嚴格進行的獨立程序,這一程序的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實,最終作出公開裁決。而新聞報道的根本目的是傳播,是要把已經發生的事情客觀反映出來,告訴公眾。新聞報道對司法活動的監督是新聞媒體的派生功能而不是主要功能。新聞記者不是律工作者,不可也無權按照辦案程序去調查收集證據,全面了解案情,很容易形成先入為主的見解,不知不覺當成為一方當事人的代言人。新聞記者或媒體如果不能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就有可能給法庭帶來不應有的輿論壓力,影響公正審判。
8、客觀傳播,不要輕下結論或邊敘邊議。媒體的首要功能是傳播,記者的基本職責是觀察。在報道審判活動時,媒體仍應將轉播功能放在首位。新聞的時效性要求記者和媒體用最快的時間將正在發生的事情告訴公眾,而審判活動則要求按程序證明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公眾對媒體的要求是知情,對法庭的要求是結果。媒體和法庭在對待案件上的時間差別和公眾對媒體與法庭的不同要求,反映了媒體和法庭之間關系的內在規律。媒體不可能通過記者的幾次采訪及有限的調查手段迅速對案件事實作出結論,因此在報道案件審判時,應避免在法庭宣告判決前對案件的是非曲直作出結論性的報道,否則就有可能影響法庭的獨立審判,也有可能把自己推上被告席。
二、人民法院在司法實踐中應採取的對策
1、進一步落實公開審判制度,增強審判活動的透明度,為新聞輿論監督創造條件。我們應該認真落實公開審判原則,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司法活動的實際情況,給公民以知情權,法官有責任本著新聞自由的原則,承認和落實新聞自由,為新聞輿論監督創造條件,減少媒體失實的報道。另外,法官要嚴格按程序規則審判案件,而不考慮法律程序之外的信息,包括新聞媒體的信息。
2、司法機關應加強對新聞采訪活動的管理。一方面,人民法院歡迎新聞輿論監督,制定了相應的規定,為其提供必要的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對尚未判決的案件,法院有權決定是否接受有關審判活動的采訪和報道,法官有權根據案件情況對新聞媒體的報道做出某些限制。法官應有權禁止新聞媒體就本案進行帶傾向性的評論,即使對審判活動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的批評,也要認真核對真實,做到客觀真實。
3、建立法院新聞發言人制度、記者招待會制度。法院應根據案件折不同情況和訴訟的不同階段,確定可以公開或應予公開的內容,定期適時地發布司法活動的信息,以便使公眾和媒體及時地地了解事件的真相或訴訟的進展。法院應依法公開有關案卷和裁判文書,以供新聞媒體采訪人員自由查閱。法院還應當提供法官違紀違法情況,以便新聞媒體正確報道,滿足公眾知情權。
4、制定、完善新聞立法,為新聞媒體監督司法活動設定規則。建議全國人大盡快制定新聞法和藐視法庭罪的行為種類、證明標准、舉證責任、處罰標准及程序規則等一一加以明文規定,規范新聞媒體的活動,合理確定新聞輿論自由的邊界。

Ⅵ 為什麼去年媒體報道法官、檢察官、警察漲工資,現在就只提法官、檢查官,而不提警察了警察在不在范圍內

一、法官、復檢察制官,同屬司法系統,現在經常談司法改革,當然提到會多一些;
二、事實上,法官檢察官也沒有漲工資呀!警察確實很辛苦,當然應該漲工資;
這些事情都是中央統籌考慮的事情,頂層設計有一個過程。事實上,即使提了,又有什麼用?從優待警,喊了多少年了,有什麼效果嗎?基層幹警,還是耐心等待吧,關心這個有什麼意義呢,漲了,當然高興,不漲,你又能怎麼樣?活,還得干。不關心也罷。

Ⅶ 以我國為例,分析為什麼會出現 媒介審判 現象

你可以從政府部門的不作為說起,也可以從民眾的說話平台說起,兩個角度,具體要自己把握,因為很麻煩,我就不細說了!

Ⅷ 什麼媒體能投訴法官

一般情況下 電視台報社 都可以的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