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智慧庭審系統調解

法院智慧庭審系統調解

發布時間: 2022-06-05 19:06:37

㈠ 微信上的小程序法院在線調解還需要開庭嗎。

不需要。
調解員便告知其可運用手機微信小程序登陸人民法院調解平台,進行線上調解,調解員根據調解需要安排線上調解。小程序原被告均不用到庭審現場,通過該程序即可遠程參與庭審。

㈡ 你好!法院庭審結束後,雙方都願意調解,如何組織調解,是有法院安排時間嗎這個有沒有時間限制。謝謝!

調解員可以採用其認為有利於當事人達成和解的方式對爭議進行調解。這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調解程序開始之後,調解員可以單獨或同時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調解;調解員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的,可向他方當事人通報單獨會見的情況,當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

調解員可以對爭議進行面對面的調解,也可以進行背對背的調解;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出書面或口頭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員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聘請有關專家就技術性問題提供咨詢建議或鑒定意見;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交補充材料。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向當事人提出解決爭議的建議;經過調解,在當事人之間仍無法達成和解的情況下,調解員可以提出最後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在調解中心所在地進行。

如當事人另有約定,經調解中心同意,或由調解中心建議並經當事人一致同意,亦可在其它地點進行。由此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聘請有關行業的專家參與調解工作,所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經過調解,如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由各方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上簽字及/或蓋章。

應當事人的要求,調解員可根據和解協議的內容,作出調解書,由調解員在調解書上簽字並加蓋調解中心的印章。除非為執行或履行之目的,和解協議或調解書不得公開。雙方當事人簽訂和解協議時,可以在和解協議中加入仲裁條款。

該仲裁條款的內容如下:「本協議書對各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任何一方均可將本和解協議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請求該會按照現行有效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各方同意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一名獨任仲裁員,組成仲裁庭,進行書面審理。

仲裁庭有權按照適當的方式快捷地進行仲裁程序,仲裁庭根據本和解協議的內容作出裁決書。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各方當事人均有約束力。」

(2)法院智慧庭審系統調解擴展閱讀

調解書

(1) 製作調解書

《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調解書由審判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

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2) 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 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 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 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 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對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協議,應當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調解不成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調解

㈢ 法院調解流程是什麼樣的

一、調解的開始:《民事調解規定》第2條規定:對於有可能通過調解解決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調解。但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調解。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調解在訴訟的各階段、各審級中均可進行。具體來講,法院在案件受理之後開庭之前可以進行調解,在庭審過程中可以進行調解,在二審中乃至在再審中也都可以進行調解。

庭審中的調解,通常情況下是在法庭辯論結束後進行。根據司法實踐,調解可以當庭進行,也可以在休庭之後另定日期進行。調解的開始,一般由當事人提出申請,法院也可以依職權主動提出建議,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開始調解。

二、調解的進行:法院的調解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議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中的一個審判員主持;調解可以在法庭上進行,也可以在當事人所在地進行。法院進行一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

調解協議通常是在調解方案的基礎上形成的。調解方案原則上應當由當事人自己提出,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出調解方案。

三、調解結束:調解因當事人拒絕繼續調解或雙方達成協議而結束。當事人拒絕繼續調解而未達成調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對案件繼續審理,並及時作出判決;調解達成協議的應要求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字,並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製作調解書。

(3)法院智慧庭審系統調解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04年8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二條 調解協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

(一)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侵害案外人利益的;

(三)違背當事人真實意思的;

(四)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性規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院調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調解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

㈣ 法院雲審可以裝不知道嗎

法院雲審不可以裝不知道。
央廣網沈陽2月21日消息今天從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技術處獲悉,日前,由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牽頭建設的「遼寧法院互聯網庭審雲平台」上線使用,全省128家法院可共享此平台開展遠程辦案。據介紹,遼寧是全國唯一一個所有法院可通過互聯網專業庭審平台辦案的省份。

2019年初,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被遼寧高院確定為「遼寧省互聯網庭審平台」示範性工程承建單位,負責為全省法院搭建雲端平台,並完成系統深度對接事宜。經過一年努力,在今年1月基本完成軟硬體設施建設。恰逢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省法院加緊系統調試,於2月17日全部上線應用。當天下午,遼寧高院召開「遼寧法院互聯網庭審雲平台」上線培訓會,組織全省法院技術部門、部分一線法官千餘人學習軟體應用。

據介紹,相比其他網路視頻系統,遼寧法院建設的互聯網庭審平台優勢主要包括6個方面,即布局多樣,可支持10路信號,9個視頻源同框,具備添加旁聽人功能,滿足更多庭審場景需要;與公安系統對接,可有效識別身份證件,確保為當事人本人參加庭審;可自由控制語音、畫面,系統可以一鍵播放法庭紀律,還為法官提供了禁止語音以保障庭審秩序、禁止視頻以保障證人隱私、通過隔離進行合議等功能,有效把握庭審節奏;共享屏幕實現遠程質證,法官可以將自己的電腦桌面分享給當事人,以便庭審過程中質證環節高效進行;語音識別生成筆錄,提高庭審效率;當事人手寫簽字確認筆錄,確保線上線下筆錄確認程序一致。

截止2月19日,沈陽、大連、鞍山、本溪、丹東、營口、朝陽、盤錦、葫蘆島地區及大連海事法院均通過「雲審」模式成功審理案件,累計通過平台審理案件265件,得到法官和當事人的一致好評。

下一步,遼寧高院將不斷加強智慧法院建設,在總結在線審判經驗基礎上,積極推進立案、庭審、調解等線上訴訟活動常態化、智能化、規范化,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訴訟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㈤ 開庭前法院是不是都要調解

一般民事糾抄紛,現在都進行襲調解。不僅起訴前調解,起訴後開庭前調解,開庭後還可以調解。即使到執行階段,也能進行執行和解。案件進入二審程序,進入再審程序,還可以調解。簡單說,調解貫穿民事糾紛的始終。訴訟中間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調解協議一旦雙方簽字,並經法院依法確認,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1、訴前調解。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後,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並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4、書信(網路、簡訊)方式調解。5、社會化調解。6、開庭調解。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7、庭後調解。庭後調解是指庭審結束後,判決下發前法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㈥ 法院開庭被安排到調解室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走流程
一、法院起訴前調解的程序
訴前調解需要提交的材料:
原告應提交起訴狀正本及副本;
提供證據清單及證據的原件、復印件;
當事人應提供身份證明材料:當事人為自然人,提供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提供單位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當事人有委託代理人的,提供特別授權委託書及本人、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特別授權委託書註明具體許可權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和解,接受調解,代為申請撤訴,簽收法律文書等;

㈦ 法院調解流程

法院調解流程調解的開始,調解的進行,調解結束。
具體內容如下:
1、調解的開始,對於有可能通過調解解決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應當調解。但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調解,法院調解在訴訟的各階段,各審級中均可進行。具體來講,法院在案件受理之後開庭之前可以進行調解,在庭審過程中可以進行調解,在二審中乃至在再審中也都可以進行調解,庭審中的調解,通常情況下是在法庭辯論結束後進行。根據司法實踐,調解可以當庭進行,也可以在休庭之後另定日期進行。調解的開始,一般由當事人提出申請,法院也可以依職權主動提出建議,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開始調解;
2、調解的進行,法院的調解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進行。調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議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中的一個審判員主持,調解可以在法庭上進行,也可以在當事人所在地進行。法院進行一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調解協議通常是在調解方案的基礎上形成的。調解方案原則上應當由當事人自己提出,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出調解方案;
3、調解結束,調解因當事人拒絕繼續調解或雙方達成協議而結束。當事人拒絕繼續調解而未達成調解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對案件繼續審理,並及時作出判決,調解達成協議的應要求雙方當事人在調解協議上簽字,並根據情況決定是否製作調解書。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
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㈧ 法院開庭人民調解程序如何進行

當事人申請啟動人民調解的程序是:
1、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主動調解;
2、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對適宜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的糾紛,可以在受理前告知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3、調解民間糾紛,由糾紛當事人所在地(單位)或者糾紛發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調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第十七條
當事人可以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
第十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對適宜通過人民調解方式解決的糾紛,可以在受理前告知當事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第十九條
人民調解委員會根據調解糾紛的需要,可以指定一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也可以由當事人選擇一名或者數名人民調解員進行調解。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