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的任務
我國法院組織和審判體制分為四級二審制,即,組織上分為基層、中級、高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四級。中級人民法院則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以及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與中級人民法院是上下級法院,是業務指導關系,兩者在受案范圍、法定職責等方面都有重大不同:
中級人民法院主要負責審理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務是對本轄區內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審理不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案件,但高級人民法院也管轄少量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即管轄在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的民事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是中級人民法院的上一級法院,一個省只有一個省高級人民法院,而中級人民法院一個市就有一個。
高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設於省、自治區、直轄市,是省一級的最高審判機關,依法行使審判權並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其上級為最高人民法院,對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高級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務是對本轄區內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督,審理不服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案件。高級人民法院也管轄少量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即管轄在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的民事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是人民法院體系的一個層級,其上級單位是高級人民法院,布局在省、自治區內的地區和自治州,設區的市以及直轄市內的人民法院。
中級人民法院主要負責審理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對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裁定提出上訴或抗訴的第二審案件、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第二審案件。中級人民法院設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根據需要可以設其他審判庭。
Ⅱ 人民法院只審判犯罪分子嗎還是審判違法犯罪分子
根據憲法第123條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第1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行政糾紛,以保衛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並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
Ⅲ 法院是做什麼的
法院的職能:
法院是司法(審判)機關,是負責審理案件,解決基本民事、內行政、刑事案容件糾紛的國家機構。各基層法院都擁有和行使調解的職能。
法院職責:
(一)審判法律規定,基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在職權范圍內受理和受理的自訴和公訴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審案件。
(二)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
(三)依法決定國家賠償。
(四)行使審判監督職能。
法院
(五)研究、徵集對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的意見;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
(六)負責指導全縣(區)法院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工作;按照許可權管理法官及其他人員;協助管理下屬法院機構、人員編制工作;主管全縣(區)法院監察工作。
(七)結合審判工作宣傳法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八)協調、管理、監督民眾陪審員和調解員的各項工作。
(九)承辦其他應由基層法院負責的工作。
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區別
法律分析:一、人民法院(一)性質和任務我國《憲法》第12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在我國,審判權必須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即只有人民法院才有審判權,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進行審判活動。(二)組織體系與領導體制全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法院、海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的關系不是領導關系,而是監督關系。上級人民法院不能直接指揮命令下級人民法院如何進行審判,只能對下級人民法院在審判活動中是否正確適用法律進行審查監督。華圖教育行測常識題庫,免費提供各種行測常識試題及答案解析。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二、人民檢察院(一)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法律監督,又稱為檢察監督,是通過人民檢察院行使檢察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公民是否遵守憲法和法律進行監督,保障憲法和法律的統一實施。華圖教育行測常識題庫,免費提供各種行測常識試題及答案解析。(二)組織體系與領導體制全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專門人民檢察院包括軍事檢察院、鐵路運輸檢察院等。人民檢察院的領導體制實行雙重從屬制,即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檢察官法和地方組織法中關於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任免的規定:也體現了雙重領導體制。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二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檢察權,追訴犯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和權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Ⅳ 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其主要職責包括哪些
1、最高人民法院,其主要職權包括:
(1)一審管轄權。
(2)上訴管轄權。
(3)審判監督權。
(4)司法解釋權。
(5)死刑核准權。
2、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1)基層人民法院,包括縣人民法院和不設區的市人民法院、自治縣人民法院、市轄區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的職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審管轄權、庭外處理權、調解指導權。
(2)中級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設區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的職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審管轄權、上訴管轄權。
(3)高級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其職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審管轄權、上訴管轄權、審判監督權、死刑核准權。
Ⅵ 人民法院的職權和作用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是黨領導下的司法機關,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積極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是人民法院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依法保障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務。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務是審判工作,但同時還包括圍繞審判活動進行法制宣傳、提出司法建議等活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第四十一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行使檢察權,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
Ⅶ 什麼是人民法院以及基層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能
人民法院以及基層人民法院的基本職能是:
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
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
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
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審判權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
(一)地方各級人民法院;
(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三)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
第三條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
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五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對於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社會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包括:
(一)縣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
(二)自治縣人民法院;
(三)市轄區人民法院。
第二十條基層人民法院審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審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基層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一條基層人民法院除審判案件外,並且辦理下列事項:
(一)處理不需要開庭審判的民事糾紛和輕微的刑事案件;
(二)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
第二十二條中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
(三)省、自治區轄市的中級人民法院;
(四)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基層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三)對基層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四)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中級人民法院對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認為案情重大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時候,可以請求移送上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高級人民法院;
(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三)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第二十七條高級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第一審案件;
(二)下級人民法院移送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三)對下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四)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審判下列案件:
(一)法律、法令規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
(二)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
(三)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
Ⅷ 人民法院的地位和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是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惟一機關,審判職權是人民法院的專有職權。
人民法院是黨領導下的司法機關,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積極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是人民法院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依法保障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第三條規定,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人民法院通過依法打擊犯罪、嚴懲嚴重犯罪,依法調節民商事關系,監督和支持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
(一)審判刑事案件。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刑事法律規定,依法應受法律嚴厲懲罰的行為。人民法院通過行使法律賦予的職權,審理刑事犯罪案件,及時查明案件事實,依照刑事訴訟法和刑法的規定,正確的定罪量刑,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使那些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正常的秩序,破壞國家的經濟建設,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同時使無辜的人免受非法追究,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二)審判民、商事案件。民商事案件屬於平等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關繫到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的行使和實現。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主要是根據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合同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對婚姻家庭、債物糾紛,合同、金融、票據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海事海商糾紛等進行審理,查明案件事實,分清責任,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調整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與法人之間的財產和人身關系,信用和契約關系,保護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和保障市場中公正公平競爭。
(三)審判行政案件。行政訴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人民法院審判行政案件,依據行政訴訟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規定,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對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行政機關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對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還可以變更;對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維持,一方面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維護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
人民法院的主要任務是審判工作,但同時還包括圍繞審判活動進行法制宣傳、提出司法建議等活動。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案件,用具體的案件事實,正確的法律裁判,對有關機關、企業、團體和廣大公民進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他們自覺的了解、學習法律,從而更加自覺地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尊嚴。
Ⅸ 我國的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和什麼呢
我國的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所以大家也有必要對這個問題進行相應的了解,因為法律知識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可能也會運用得到,所以有必要去學習相應的知識。
我國的人民法院包括的范圍
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都聽說過人民法院,而且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糾紛事件都可以在人民法院進行起訴,但是很多人對於人民法院的組成並不是特別了解。我國的人民法院分為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以及專門人民法院,根據法院組織法的相關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法院可以分為高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
具體的規定
而且有關法律對於相關的問題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解釋,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根據法院組織法的第14條有關規定,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設立的人民法院的組織和案件管轄范圍以及法官的任免,要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專門人民法院,包括了軍事法院和知識產權法院以及金融法院等等。專門人民法院的設置和組織包括法官的任免,應該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時候,也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來進行。法律法規規定了由企業管轄的和認為應該由高級人民法院進行管轄的案件,並且對於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訴案件。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規定提起的上訴和抗訴案件以及高級人民法院報請核準的死刑案件,等等都應該有高級人民法院進行審理。所以有必要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這樣的話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