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要求復議後法院還是用以前法官

要求復議後法院還是用以前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6-07 04:11:34

⑴ 不服基層法院執行裁定申請復議是個人拿去還是由法官往上級拿申請書

對基層法院執行裁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由個人提交復議申請書!檢察院抗訴由檢察院提交,個人抗訴或申請復議由個人提交。

⑵ 開廷後如果被告不復上訴後,還是原來的法官嗎

上訴以後二審就是上級法院審理了,肯定不是原來的法官了。就是二審發回一審法院重審,那也是要重新組成合議庭的。

⑶ 法院從審案件還可以是原來的法官嗎

發回重審的案件,由原審法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不可以是原來的法官。
重審是一審之後,當事人提起了上訴,二審法院發現一審的事實不清、有問題,證據不足或者程序有違法之處,就把案件發回一審按照一審的程序處理重新審理。
重審,指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於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重審依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其判決為一審判決。
再審,為了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錯誤,依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的重新審理活動,叫作再審。再審須由本院院長提出,或最高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向下級人民法院指令,或因上級人民撿察院提出抗訴而實行,再審應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原為一審案件,按一審程序進行,所作出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或抗訴;原為二審案件,依照二審程序進行宙理,其判決或裁定是終審的判決或裁定,不得上訴或抗訴。
提審,是指上級人民法院為糾正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的錯誤,把案件提上來由自己審理。提審,應按第二審程序進行,所作的判決或裁定是終審判決或裁定。此外,上級人民法院依法將下級人民法院受理的(尚未作出判決的),認為以自己作為第一審為宜的案件,提上來由自己審判,也叫提審。

⑷ 第一次起訴和第二次起訴是在同一個法院嗎,法官還是第一次的法官嗎

如果是同一案件的,第二次起訴稱為上訴,是向更高一級法院提起訴訟,庭審的法官當然不是第一次的法官了。

⑸ 民事案件一審敗訴後,想上訴的話,必須通過原審法院的那個法官嗎謝謝!

不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4條規定,上訴人上訴可以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

⑹ 法院復查案件的人員必須是法官嗎

法院中負責案件申訴復查的職位就是由專門的審判人員負責,這些人員現在歸口在立案庭,他們審查後,認為符合再審的,就下裁定書,一般有二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中止或不中止如刑事原判決的執行,二是原審由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然後送達給雙方當事人。這個環節叫申訴。在申訴環節就是結案了,然後又將裁定書作為重新立案的依據,這個環節又立再審字型大小,然後將案件送交審判監督庭辦理。現在法院內部規定。凡是發回重審或進入再審的案件都全部由審判監督庭負責。綜上所述可以斷定這些復查案件的人員必須是法官。

⑺ 復議前置的法律規定是什麼復議有什麼作用

1、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已經依法取得的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同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必須先依照稅務機關的納稅決定繳納或者解繳稅款及滯納金或者提供相應的擔保,然後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3、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決定不服的,應當在收到審計決定之日起15日內先向上一級審計機關申請復議,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就是審計行政復議前置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已經於2010年2月2日國務院第100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修訂後的《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機關依照審計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和本條例第十五條規定進行審計監督作出的審計決定不服的,可以自審計決定送達之日起60日內,提請審計機關的本級人民政府裁決,本級人民政府的裁決為最終決定······」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除本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可以提請裁決的審計決定外,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機關作出的其他審計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4、專利復審委員會復審前置。
5、反壟斷
6、 對價格違法的處罰
1999年7月10日國務院批准1999年8月1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發布《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六條 規定: 經營者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2010年12月4日《國務院關於修改〈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決定》,第三次修訂後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20條規定,經營者對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行政復議就是對於前面的行政規定有所不服,要求法院進行再次進行審理,一般需要到更高一級的法院去要求進行復議,復議的結果需要根據案件本身,以及法官對於該案件的相關判斷來決定。如果對於復議不服還可以進行訴訟。

⑻ 第一次復議和第二次復議是同一個法官但二次結果相反可以再審嗎

如果第一次二審和第二次二審的法官是同一人,屬於違法行為,可以申請迴避。
根據《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2000年3月10日起施行)第三十六條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原告撤訴後,原告以同一事實和理由重新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據《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2007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八條:申請人在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自願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經行政復議機構同意,可以撤回。
申請人撤回行政復議申請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申請人能夠證明撤回行政復議申請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的除外。
第三十五條法律、法規未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行政訴訟必經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後,又經復議機關同意撤回復議申請,在法定起訴期限內對原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由此可見,對於無須復議前置的行政復議,申請人撤回行政復議後,不能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申請行政復議,但是在訴訟期內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撤訴後不能再以同一事實和理由申請行政訴訟,但是行政訴訟撤訴後能否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行政復議呢?如果對復議結果不服是否可以再次提起行政訴訟,法律並未明確規定。

⑼ 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可以更換法官嗎

1、這是可以的。你說的情況不是「更換執行法官」,而是「審理過程中合議庭成員的更換」,現行有關規定規定,合議庭成員因為需要迴避或特殊情況需要更換的,可以更換。2、「要求雙方重新把案子的事情經過敘說一遍」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這是該法官在司法實踐中遵守「集中審理原則」和「直接原則」的體現。根據這兩個原則的要求,該法官在重新參與到這個案件中後,需要自己親自審查證據,檢驗物證,讓當事人、證人、鑒定人出庭並親自聽取他們的口頭陳述,聽取法庭辯論,所以也就需要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 附上相關規定,供你參考:《關於人民法院合議庭工作的若干規定》
第三條 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後,除因迴避或者其他特殊情況,不能繼續參加案件審理的之外,不得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更換。更換合議庭成員,應當報請院長或者庭長決定。合議庭成員的更換情況應當及時通知訴訟當事人。
集中審理原則,又稱不中斷審理原則,是指法院開庭審理案件,除特殊情況下應在不更換審判人員的條件下連續進行,不得中斷審理的訴訟原則。直接原則指法官、陪審人員必須親自接觸案件的所有材料,在審判庭上直接審查證據,檢驗物證,讓當事人、證人、鑒定人出庭並親自聽取他們的口頭陳述,聽取法庭辯論,然後據此對案件的實質問題作出裁判。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