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通告最新

最高人民法院通告最新

發布時間: 2022-06-08 06:23:57

『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1979年至1989年間發布的部分司法解釋的通知(第二批)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廢止1979年至1989年
間發布的部分司法解釋的通知(第二批)
(1996年12月31日法發[1996]3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
我院公布第一批予以廢止的司法解釋目錄之後,即著手對1979年至1989年間發布的司法解釋進行了全面清理。現將經我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廢止的第二批司法解釋目錄印發給你們。這批廢止的司法解釋共69件,包括刑事審判方面16件,民事審判方面34件,經濟審判方面19件。其中,有個別文件是以「函」、「復函」等形式發出的,考慮到這些文件具有司法解釋的性質,而且在當時也起到了指導審判工作的作用,本著尊重歷史、保持原貌的原則,這次也將其作為司法解釋一並予以清理。廢止的司法解釋從即日起不再適用(有的早已自行失效)。但過去適用上述司法解釋對有關案件作出的判決、裁定仍然有效。清理司法解釋工作將繼續進行。最高人民法院與有關部門聯合發布的司法解釋性文件需要廢止的,我院將與有關部門聯合發文予以廢止。對一些司法解釋中只有部分內容不適應當前審判實踐需要的,不在這次清理之列,我院將在全面清理的基礎上,組織有關部門研究修改。各地有何意見請及時報告我院。

最高人民法院決定廢止的1979年至1989年間
發布的司法解釋目錄(第二批)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869次會議討論通過)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管轄區劃變更後復查案件審批程序問題的批復
1979年3月21日(79)法辦研字第7號
該批復是對個案問題的處理意見,現已不再適用。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報送死刑復核案件的幾項規定的通知
1979年12月12日(79)法辦字第92號
該司法解釋已被1994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代替。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幾類現行犯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若干具體規定的通知
1980年3月18日
該司法解釋已被1983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授權高級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代替。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揭批「四人幫」斗爭中清查出來的犯罪分子在逮捕前被隔離審查的日期可否折抵刑期的批復
1980年4月17日(80)法研字第13號
該批復是對特定歷史時期遺留問題的處理意見,現已不再適用。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經高級人民法院復核認為必須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案件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1981年6月10日(81)法研字第11號
該批復已被1994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代替。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逮捕前交「群眾監督勞動」的日期可否折抵刑期問題的批復
1982年9月8日〔1982〕法研字第7號
該批復是對個案問題的處理意見,現已不再適用。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案件被告人在審理過程中患精神病應否中止審理的批復
1983年2月4日(83)法研字第1號
該批復已被1994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代替。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個人非法製造、銷售他人注冊商標標識而構成犯罪的應按假冒商標罪懲處的批復
1985年5月9日法(研)復(1985)28號
1993年2月2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了《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該批復內容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播放淫穢錄像、影片、電視片、幻燈片等犯罪案件如何定罪問題的批復
1985年7月8日法(研)復(1985)40號//1990年12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了《關於懲治走私製造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犯罪分子的決定》,該批復內容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1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罪犯減刑時應將判決前羈押的日期折抵為已執行的刑期的批復
1985年11月14日
該批復是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79年10月10日《關於死緩犯和無期徒刑犯減刑問題的聯合通知》有關問題的解釋,該《聯合通知》已廢除,該批復不再適用。
1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嚴懲獵殺大熊貓、倒賣走私大熊貓皮的犯罪活動的通知
1987年7月24日
該批復已被1988年11月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的《關於懲治捕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代替。
1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罪犯減刑的管轄和處理程序的批復
1988年1月5日法(研)復〔1988〕1號
該批復已被1994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代替。
1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害人對刑事案件中附帶的民事訴訟部分提出的上訴應全案審查並就附帶民事訴訟部分作出終審裁判的批復
1988年5月11日法(研)發〔1988〕23號
該批復已被1994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代替。
1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案件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在法院審理期間潛逃應宣告中止審理的批復
1988年7月6日法(研)復〔1988〕29號
該批復已被1994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體規定》代替。
1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假冒商標案件兩個問題的批復
1988年12月26日法(研)復〔1988〕73號
該批復已被1993年2月2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的《關於懲治假冒注冊商標犯罪的補充規定》代替。
1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拐賣人口案件中嬰兒、幼兒、兒童年齡界限如何劃分問題的批復
1989年7月7日法(研)復〔1989〕5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代替。

民事

1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見
1979年2月2日//該司法解釋已被1986年4月1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等法律所代替。
1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規定(試行)
1979年2月2日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司法解釋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1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復員、轉業軍人的復員費、轉業費、醫療費能否按家庭共同財產處理問題的批復
1979年3月21日(79)法辦研字第9號
該批復已被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代替。
2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給我國旅居加拿大的公民寄遞離婚訴訟文書問題的批復
1980年8月25日(80)民他字第26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2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日本國詢問有關繼承的幾個問題的答復
1980年10月25日
1985年4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該司法解釋有關內容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2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女方外流男方要求離婚的案件仍應由原告(男方)戶口所在地法院管轄的函
1982年9月21日(82)民他字第32號
該司法解釋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23、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二款和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二款的兩個問題的批復
1982年12月17日(82)法研字第18號
該批復已被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代替。
2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公告送達起訴書而不應訴的居住在國外的民事被告缺席判決後仍應公告送達判決書的批復
1983年2月7日(83)法研字第2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2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能否受理當事人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處罰而提起的訴訟的批復
1983年3月19日(83)法研字第8號
1989年4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2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被告在外地就醫的離婚案件管轄問題的批復
1984年3月26日(84)法民字第5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2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雙方當事人在戶籍所在地結婚後去外地居住的離婚案件應由何地法院管轄的函
1984年5月11日(84)民他字第5號
該司法解釋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2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訴訟法(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
1984年9月8日
該司法解釋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29、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收費辦法(試行)
1984年9月15日
該司法解釋已被1989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人民法院訴訟費收費辦法》代替。
30、最高人民法院就吉林省渾江市衛生防疫站的來信給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通知
1984年9月11日(84)法民字第10號
1989年4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該司法解釋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3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王威與徐保俊離婚一案中幾個問題的批復
1984年9月18日(84)民他第12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3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女方外流重婚後原夫起訴要求人民法院受理的復函1984年10月27日(84)法民字第12號
該司法解釋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33、關於申請執行仲裁裁決應向何地法院提出的批復
1985年1月17日法(研)復(1985)5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3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財產案件受理費如何計算等問題的批復
1985年1月24日法(民)復(1985)6號
《民事訴訟收費辦法(試行)》已於1989年9月1日廢止,該司法解釋是對《民事訴訟收費辦法(試行)》中有關問題的解釋,不再適用。
3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盧偉明與盧偉范繼承案管轄問題的批復
1985年2月24日法民復〔1985〕14號
該批復已被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代替。
36、關於民事案件上訴後,第二審法院對案件的實體問題作了改判後,可否變更第一審法院關於訴訟費用負擔的決定等問題的批復
1985年5月30日法民復(1985)31號
該批復已被1989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代替。
37、關於勝訴一方當事人提起上訴第二審法院維持原判第二審的訴訟費用應由誰負擔等問題的批復
1985年5月30日法(民)復(1985)32號
該批復已被1989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代替。
3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事人一方提起上訴如何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問題的批復
1985年5月30日法(民)復(1985)33號
該批復已被1989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代替。
39、關於一方當事人在國內居住另一方當事人在國外居住的涉外民事案件的上訴期應如何確定的批復
1985年6月11日法(研)復〔1985〕34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4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財產案件受理費如何計算等問題的批復
1985年7月24日法(民)復(1985)6號
《民事訴訟收費辦法(試行)》已於1989年6月30日廢止,依據《民事訴訟收費辦法(試行)》作出的批復不再適用。
41、關於一、二兩審人民法院駁回起訴的裁定確有錯誤應如何予以糾正的批復
1985年10月28日法(民)復(1985)52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4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王佔有與王言林贍養管轄問題的批復
1986年1月7日(1985)法民字第24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4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繼承案件中可以將實際佔有遺產的其他人列為被告並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批復
1986年4月3日(1983)民他字第12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4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同意將馬本師房產按歸僑政策處理的批復
1986年5月9日法(民)復(1985)字第9號
1985年4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4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付桂芬與李興凱離婚案管轄問題的批復
1987年7月29日(1987)民他字第37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46、最高人民法院對生效多年的判決逾期申請執行的依法不予支持的批復
1987年8月25日(1987)民他字第20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4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侵害名譽權案件有關報刊社應否列為被告和如何適用管轄問題的批復
1988年1月15日法民復(1988)11號
該批復已被199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問答》代替。
4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委託執行工作中兩個問題的批復
1988年6月20日法(研)復〔1988〕25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49、關於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書是否適用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限等問題的批復
1988年8月15日法(研)復〔1988〕35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5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甘秀珍與李福高離婚是否需要通過再審程序撤銷原調解書問題的函
1989年9月7日(1989)民他字第36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司法解釋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經濟

5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經濟審判工作中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
1984年9月17日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司法解釋有關內容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5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與銀行系統的營業所、信用社聯系查詢、凍結或者扣劃企事業等單位存款的批復
1985年1月17日法(研)復〔1985〕4號
該批復已被1993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布的《關於查詢、凍結、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銀行存款的通知》代替。
5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國內工礦產品購銷合同農副產品購銷合同中的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的批復
1985年7月4日法(經)復〔1985〕39號
該批復已被1996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代替。
5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合同糾紛當事人一方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仲裁機關已立案另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批復
1985年8月3日法(經)復〔1985〕42號
1993年9月2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的決定》,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5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經濟行政案件不應進行調解的通知
1985年11月6日法(經)發〔1985〕25號
該司法解釋已被1989年4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代替。
5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原告向某人民法院起訴後撤訴又向另一個人民法院起訴該法院是否受理的批復
1985年12月14日法(經)復〔1985〕58號
該批復已被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代替。
5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合同簽訂地問題的批復
1986年4月11日法(經)復〔1986〕15號
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該批復與之抵觸,不再適用。
5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需要再審而發現遺漏了訴訟第三人的案件應指令哪一級法院按什麼程序再審問題的批復
1986年5月21日法(研)復〔1986〕18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5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業銀行信用社擔保的經濟合同被確認無效後保證人是否應承擔連帶責任問題的批復
1987年2月5日法(經)復〔1987〕5號
該批復已被1995年6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代替。
60、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經濟糾紛案件具體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的若干問題的解答
1987年7月21日
該司法解釋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6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決定採取民事拘留措施的法院能否委託被拘留人所在地法院代為執行的批復
1987年10月15日法(經)復〔1987〕43號//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6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經人民法院裁定凍結的當事人銀行存款其他人民法院不應就同一筆款額重復凍結問題的批復
1987年12月14日法(經)復〔1987〕49號
該批復已被1993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布的《關於查詢、凍結、扣劃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銀行存款的通知》代替。
6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借款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未經保證人同意達成延期還款協議後保證人是否繼續承擔擔保責任的批復
1988年1月9日法(經)復〔1988〕4號
該批復已被1995年6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代替。
6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一審判決後的上訴期限內原審法院能否採取訴訟保全措施的批復
1988年1月13日法(研)復〔1988〕7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6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分支機構作為經濟合同一方當事人的保證人其保證合同是否有效及發生糾紛時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1988年3月24日法(研)復〔1988〕17號
該批復已被1995年6月3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代替。
6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定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
1988年4月22日法(經)復〔1988〕20號
該批復已被1996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在確定經濟糾紛案件管轄中如何確定購銷合同履行地的規定》代替。
6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經濟合同糾紛案件復查期間執行問題的批復
1989年8月8日法(經)復〔1989〕6號
該批復已被1991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代替。
6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事人雖表示上訴但未在法定期限內提交上訴狀是否作為上訴案件受理問題的批復
1989年8月21日法(經)復〔1989〕7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6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經濟糾紛案件執行過程中當事人自願達成和解協議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或者翻悔可否按原生效法律文書執行問題的批復
1989年9月16日法(經)復〔1989〕8號
該批復已被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代替。

『貳』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2008調整)

1、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的重大涉外案件,是指爭議標的額大,或者案情復雜,或者居住在國外的當事人人數眾多的涉外案件。2、專利糾紛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二)項、第二十條的規定,從本地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案情繁簡、訴訟標的金額大小、在當地的影響等情況,對本轄區內一審案件的級別管轄提出意見,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4、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戶籍所在地,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5、公民的經常居住地是指公民離開住所地至起訴時已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醫的地方除外。6、被告一方被注銷城鎮戶口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確定管轄;雙方均被注銷城鎮戶口的,由被告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7、當事人的戶籍遷出後尚未落戶,有經常居住地的,由該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戶籍遷出不足一年的,由其原戶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超過一年的,由其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8、雙方當事人都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或被勞動教養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被勞動教養地人民法院管轄。9、追索贍養費案件的幾個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轄區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10、不服指定監護或變更監護關系的案件,由被監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11、非軍人對軍人提出的離婚訴訟,如果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離婚訴訟雙方當事人都是軍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團級以上單位駐地的人民法院管轄。12、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13、在國內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婚姻締結地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婚姻締結地或一方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14、在國外結婚並定居國外的華僑,如定居國法院以離婚訴訟須由國籍所屬國法院管轄為由不予受理,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國內的最後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15、中國公民一方居住在國外,一方居住在國內,不論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國內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如國外一方在居住國法院起訴,國內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受訴人民法院有權管轄。16、中國公民雙方在國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離婚的,應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17、對沒有辦事機構的公民合夥、合夥型聯營體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注冊登記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注冊登記,幾個被告又不在同一轄區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18、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19、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
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20、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21、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22、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23、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24、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25、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保險標的物是運輸工具或者運輸中的貨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運輸工具登記注冊地、運輸目的地、保險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

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包括具體行政行為和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行政職權有關的,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害的,違反行政職責的行為。第二條賠償請求人對行政機關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又決定不予賠償,或者對確定的賠償數額有異議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第三條賠償請求人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實施了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三)、(四)、(五)項和第四條第(四)項規定的非具體行政行為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並造成損失,賠償義務機關拒不確認致害行為違法,賠償請求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第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並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一並受理。
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須以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為前提。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義務機關確定的賠償數額有異議或者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予賠償,賠償請求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第五條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被作出最終裁決的行政機關確認違法,賠償請求人以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賠償而不予賠償或逾期不予賠償或者對賠償數額有異議提起行政賠償訴訟,人民法院應依法受理。第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行政法規規章或者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侵犯其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並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條的規定管轄。第八條賠償請求人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請求涉及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第九條單獨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案件由被告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
(1)被告為海關、專利管理機關的;
(2)被告為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
(3)本轄區內其他重大影響和復雜的行政賠償案件。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和復雜的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有重大影響和復雜的第一審行政賠償案件。第十條賠償請求人因同一事實對兩個以上行政機關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其中任何一個行政機關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人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第十一條公民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或者對行政賠償機關基於同一事實對同一當事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和對財產採取強制措施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在提起行政訴訟的同時一並提出行政賠償請求的,由受理該行政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轄;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或原告住所地或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第十二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再行移送。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他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第十四條與行政賠償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作為第三人參加行政賠償訴訟。第十五條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撫養關系的親屬以及死者生前撫養的無勞動能力的人有權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第十六條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被行政機關撤銷、變更、兼並、注銷,認為經營自主權受到侵害,依法提起行政賠償訴訟,原企業法人或其他組織,或者對其享有權利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均具有原告資格。第十七條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共同侵權,賠償請求人對其中一個或者數個侵權機關提起行政賠償訴訟,若訴訟請求系可分之訴,被訴的一個或者數個侵權機關被告;若訴訟請求系不可分之訴,由人民法院依法追加其他侵權機關為共同被告。

『肆』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人民法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幾個問題的解釋》的通知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以下簡稱賠償法)第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依照刑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不負刑事責任的人和依照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人被羈押,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對起訴後經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並已執行的上列人員,有權依法取得賠償。判決確定前被羈押的日期依法不予賠償。二、依照賠償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採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適用刑事賠償程序予以賠償:
(一)錯誤實施司法拘留、罰款的;
(二)實施賠償法第十五條第(四)項、第(五)面規定行為的;
(三)實施賠償法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行為的。
人民法院審理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發生錯判並已執行,依法應當執行回轉的,或者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申請有錯誤造成財產損失依法應由申請人賠償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請人民法院依照賠償法規定予以賠償的案件,應當經過依法確認。未經依法確認的,賠償請求人應當要求有關人民法院予以確認。被要求的人民法院由有關審判庭負責辦理依法確認事宜,並應以人民法院的名義答復賠償請求人。被要求的人民法院不予確認的,賠償請求人有權申訴。四、根據賠償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有期徒刑緩刑、剝奪政治權利等刑罰的人被依法改判無罪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賠償請求人在判決生效前被羈押的,依法有權取得賠償。五、根據賠償法第十九條第四款「再審改判無罪的,作出原生效判決的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的規定,原一審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後,被告人沒有上訴,人民檢察院沒有抗訴,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原一審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被告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抗訴,原二審人民法院維持一審判決或者對一審人民法院判決予以改判的,原二審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六、賠償法第二十六條關於「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中規定的上年度,應為賠償義務機關、復議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作出賠償決定時的上年度;復議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決定維持原賠償決定的,按作出原賠償決定時的上年度執行。
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數額,應當以職工年平均工資除以全年法定工作日數的方法計算。年平均工資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為准。

『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報送死刑復核案件的幾項規定的通知

二)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由本院用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二)死刑復核案件的訴訟案卷中,應具備下列訴訟文書和證據:
1.拘留證、逮捕證、搜查證;
2.扣押贓物、證物的清單;
3.公安機關的偵查終結報告和起訴意見書;
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
5.中、高級人民法院承辦人的審查報告、法庭審判筆錄、合議庭的評議記錄和審判委員會的討論決定記錄;
6.被告人上訴書、人民檢察院抗訴書;
7.中、高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和向被告人宣判的筆錄、送達回證;
8.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並經過查證屬實的肯定的和否定的證據,包括物證(大型的、易腐爛的在運送途中有腐蝕、溶解、爆炸、放射等危險的,可以不送原物,但要附送原物的照片和對物證的鑒定及說明)、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和勘驗、檢查筆錄。(三)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是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應的,由本院用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或者由本院用判決直接改判。

『陸』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問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問題的通知
(1981年2月21日 〔81〕法民字第4號)

各省、市、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
新婚姻法從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各地法院在1980年12月31日以前受理未結的婚姻案件,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當事人又提出申訴的婚姻案件,適用當時的原婚姻法還是適用新婚姻法的問題,現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委員會1981年2月16日法委發文(81)10號函復同意我院意見:即對1980年12月31日以前受理未結的婚姻案件,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當事人又提出申訴的婚姻案件,仍依照原婚姻法處理。1981年1月1日以後受理的婚姻案件,依照新婚姻法規定處理。特此通知。

『柒』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糾紛案件地域管轄問題的通知

一、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而製造、使用、銷售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以及製造、銷售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由該產品製造地的人民法院管轄;製造地不明時,由該產品的使用地或者銷售地的人民法院受理。二、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了生產經營目的而使用專利方法的,由該專利方法使用者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三、未經專利權人授權而許可或者委託他人實施專利的,由許可方或委託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被許可方或受委託方實施了專利,從而雙方構成共同侵權,則由被許可方或受委託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四、專利權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許可他人實施專利的,由許可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被許可方實施了專利,從而雙方構成共同侵權,則由被許可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五、專利權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而轉讓超過其應有份額的專利權的,由轉讓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受讓方明知對方越權轉讓而仍然接受,從而雙方構成共同侵權,則可由受讓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六、假冒他人專利尚未構成犯罪,但給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害的,由假冒行為地或損害結果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有困難,可由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按上列各項確定地域管轄時,仍應按照我院《關於開展專利審判工作的幾個問題的通知》中關於案件指定管轄的規定辦理。

『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領事條約中對派遣國船舶實行強制措施時保護條款的通知

一、訴前扣船是在緊急情況下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執行扣押船舶的海事法院,必須在發布扣船命令的同時,書面通知船籍國駐我國的使、領館。二、海事法院裁定拍賣被扣押船舶清償債務的,必須在發布拍賣船舶公告前,書面通知被告所在國駐我國的使、領館。三、海事法院因海事、海商糾紛需要,在締約國船舶上進行正式調查的,應事先通知船籍國駐我國的使、領館,如情況緊急,不能事先通知,應在調查之後立即書面通知。四、各海事法院在採取上述行動時,凡因情況緊急,事後通知船籍國駐我國使領館的,如該國領事官員請求提供所採取行動的全部情況的,應當迅速提供。五、上述通知書由海事法院報送其所在省、市高級人民法院審查後,徑送外交部領事司,再通過領事司負責轉給被通知的船舶派遣國駐我國的使、領館。六、在送達通知書時,須附有扣押船舶的民事裁定書。或強制拍賣被扣押船舶的民事裁定書和送達回證。
附:(1)通知書的文書樣式(略)
(2)我國已簽訂的領事條約情況

附(2):
^^我國已簽訂的領事條約情況

『玖』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繼承法的通知

一、各級人民法院要組織幹警認真學習繼承法,掌握立法精神,理解法律條文的確切含義。要與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統籌安排,在繼承法施行前,廣泛深入地開展一次宣傳活動,教育幹部和群眾根據繼承法的規定正確處理繼承問題,反對見利忘義、爭奪遺產、危害家庭和睦與社會安定的錯誤行為,使繼承法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熟悉、掌握和遵循。二、各級人民法院要加強調查研究,了解近年來繼承案件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根據繼承法的規定,認真總結過去審理各類繼承案件的成功的經驗,搜集、整理典型案例,指導審判實踐。三、繼承法一經生效,各級人民法院就必須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過去《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和有關批復中對於繼承問題的規定、解釋,凡與繼承法相抵觸的,均應停止執行。四、繼承法施行前,最高人民法院將召開由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參加的小型座談會,討論、研究貫徹執行繼承法的有關問題。請各級人民法院積極報送經驗、案例等有關材料,以便選用參考;如有問題,並請提出,以便研究。

『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涉槍、涉爆申訴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處理涉槍、涉爆申訴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
(法[2003]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我院於2001年9月17日發出《對執行<關於審理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後,一些高級人民法院向我院請示,對於符合《通知》的要求,但是已經依照我院於2001年5月16日公布的《關於審理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當事人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能否根據《通知》精神再審改判等問題。為准確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解釋》公布後,人民法院經審理並已作出生效裁判的非法製造、買賣、運輸槍支、彈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當事人依法提出申訴,經審查認為生效裁判不符合《通知》規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並依照《通知》規定的精神予以改判。

2003年1月15日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