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暫緩
Ⅰ 暫緩執行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暫緩執行,是指執行程序開始後,人民法院因法定事由依職權或根據當事人、其他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決定對某一項或幾項執行措施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供擔保暫緩執行的一種制度。暫緩執行只能發生在執行過程中須有法定的事由出現。暫緩執行只是暫時的停止執行申請暫緩執行必須提供擔保,待法定事由消失後應立即恢復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一百零七條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由被處罰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條件的擔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標准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暫緩執行。
Ⅱ 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暫緩執行嗎
法律分析:可以,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會依據申請人的要求,中止執行,申請人表示執行時,恢復執行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
Ⅲ 暫緩執行的條件
條件:(一)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請或人民法院依職權提出;(二)必須有法律規定的事實的理由,依據《暫緩規定》第一條規定,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定事由外,人民法院不得決定暫緩執行;(三)當事人必須在指定的期限內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四)暫緩執行有一定的期限。
【法律分析】
暫緩執行其特點:(一)暫緩執行只能發生在執行過程中;(二)須有法定的事由出現;(三)暫緩執行只是暫時的停止執行;(四)申請暫緩執行必須提供擔保;(五)、待法定事由消失後應立即恢復執行。暫緩執行,是指執行程序開始後,人民法院因法定事由依職權或根據當事人、其他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決定對某一項或幾項執行措施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供擔保暫緩執行的一種制度。暫緩執行的情形,是指需要暫緩執行的事實和理由。只要這些法定事實和理由出現,就必須暫緩執行。暫緩執行只能發生在執行過程中須有法定的事由出現。暫緩執行只是暫時的停止執行申請暫緩執行必須提供擔保,待法定事由消失後應立即恢復執行。暫緩執行的期限一般不得超過三個月,因特殊事由,可以適當延長,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個月。日期從執行法院作出暫緩執行決定之日起計算。暫緩執行的決定由上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從執行法院收到暫緩執行決定之日起計算。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正確適用暫緩執行措施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決定暫緩執行;
(一)上級人民法院已經受理執行爭議案件並正在處理的;
(二)人民法院發現據以執行的生效法律文書確有錯誤,並正在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審查的。
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決定暫緩執行的,一般應由申請執行人或者被執行人提供相應的擔保。
Ⅳ 強制執行延期執行
法律分析:延期執行是我國民事訴訟法在執行程序中規定的,申請執行人對自己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能夠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處分從實體權利上說,他有權同意被申請執行人暫緩履行義務,從訴訟權利上說,他有權同意暫停執行程序。因此,申請執行人自願表示延期執行的。執行程序應予中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第二百三十一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Ⅳ 如何申請暫緩執行
法律分析:暫緩執行由執行法院或者其上級人民法院作出決定,由執行機構統一辦理。人民法院決定暫緩執行的,應當製作暫緩執行決定書,並及時送達當事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一條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暫緩執行及暫緩執行的期限。被執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權執行被執行人的擔保財產或者擔保人的財產。
Ⅵ 民事執行暫緩執行的條件
法律分析:(一)當事人或利害關系人向法院提出申請或人民法院依職權提出;(二)必須有法律規定的事實的理由,依據《暫緩規定》第一條規定,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定事由外,人民法院不得決定暫緩執行;(三)當事人必須在指定的期限內提供相應的財產擔保;(四)暫緩執行有一定的期限。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正確適用暫緩執行措施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一條 執行程序開始後,人民法院因法定事由,可以決定對某一項或者某幾項執行措施在規定的期限內暫緩實施。執行程序開始後,除法定事由外,人民法院不得決定暫緩執行 。
Ⅶ 民事行為執行的案件可以暫緩執行嗎
民事行為執行的案件不能暫緩執行,法院必須按照判決書確定的日期進行強制執行。但是,如果申請人與被申請人達成和解協議,申請人同意,就可能暫緩執行。
法律分析
暫緩執行有利於緩解被執行人暫時的困難,保護被執行人的生產生活方面的損失降到最低。但是,另一方面又要防範被執行人可能會利用暫緩執行的制度來拖延執行,給申請執行人造成損害。根據上述規定,被執行人可以申請法院暫緩執行的情形有:一、執行措施或者執行程序違反法律規定的;被執行人如果認為執行措施或者執行程序違反了法律規定就可以向法院申請暫緩執行,暫緩執行的理由是否成立由法院審查認定。二、執行標的物存在權屬爭議的。從法理上講,執行標的物存在權屬爭議的情況,可以通過確權之訴來確認所有權,如果法院已經受理了針對執行標的物的被執行人或者第三人的確權之訴,執行行為就要中止,等待法院對執行標的物權屬的生效判決再決定是否繼續執行該標的物。三、被執行人對申請執行人享有抵銷權的。一般而言,如果被執行人對申請執行人享有抵銷權,為了節約司法資源、保護被執行人的權利,被執行人可以行使抵銷權,扣除其享有抵銷權的部分債權,其餘的債權(如有)則可以繼續執行。四、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並經申請執行人同意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