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與當事人溝通

法官與當事人溝通

發布時間: 2022-06-08 19:33:08

1. 被執行人如何與執行法官溝通

法律分析:被執行人盡量與法官就案件進行良性溝通,使得執行措施被快速合法採取。一是與法官建立有效的溝通,從而使執行案件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即規范執行。二是措施採取的時效性:如申請執行異議期限,查扣凍期限,包括處理輪候查封等問題。執行實務工作是保障案件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的「終點站」,已經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有權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按照法律規定,只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等執法機關可以要求銀行凍結賬戶。凍結最長期限6個月,逾期自動撤銷凍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第一百零一條 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採取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2. 審判法官會見當事人一方有什麼規定

當事人不可以到法院與法官見面。
法官在審判活動中,不得私自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案件相關問題可以打電話和法官溝通。除非法官想就案情進行談話,一般不會安排。正常庭前法官也會見兩方當事人,了解下案情經過。開庭時,該帶的訴訟材料,如身份證、答辯狀、證據原件一定要帶齊。法院一般讓當事人做的陳述,最好前提寫好,開庭一邊看,一邊說。由於原、被告所處的角度不同,准備的陳述材料也不同。在辯論階段,聽對方陳述時一定要聚神會神,不要為對方不中聽的言辭氣暈了頭腦。對方說的不對的要點,要拿筆記住,然後繼續向下聽。在反駁時,要有條理地圍繞自己的主張反駁。很多當事人在答辯時,往往按對方說錯的地方,一條一條糾正,作為辯論提綱,其實這是不妥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第一百三十九條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
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3. 當事人可以到法院與法官見面嗎

可以的,一般法院都有會見室的
當事人一般禁止和法官單獨見面,特別是私下回,就是在單位之外答
但是,可以在單位見面,在單位沒有禁止
見面要提前預約,碰到開庭或者出差的會讓你很不舒服
要有正常理由,無理由或者純粹問問結果,別人是不見你的,現在的案件多的沒法辦,他們經常加班,半夜還寫文書呢
另外,最好讓律師替你去,很多專業問題,律師能搞明白,沒有專業知識的人不明白

4. 原告被告相同的兩個案件法官之間是否可以溝通嗎

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一般情況下案件的法官是不可以相互溝通的,因為都是獨立辦案。如果兩個案件相同而被告屬於同一被告,則兩個案件的法官是可以勾通的,有時甚至可以並案。

5. 案件在民事訴訟中,原告可以去找承辦法官溝通嗎

當然可以了,你有什麼想法或者你能讓步的話,可以讓法官從中調解。

6. 淺議如何避免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沖突

法官害怕當事人?
作者:趙佳 發布時間:2010-04-13 16:30:23 列印 字型大小: 大 | 中 | 小
一天,一位老法官問我:「你害怕當事人嗎?」我先是一愣,一時答不上來,後來我笑著說有的當事人還真不好對付。「怕就對了,那樣才能感覺到身上的那份責任。」老法官嚴肅地說。其實,入院幾個月來,怎樣看待當事人、怎樣和形形色色的當事人打交道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法官、當事人是法院工作的最重要的兩個角色,怎樣對待當事人可能是我們應當處理的最迫切的問題。

幾千年來,「官民」這種二元政治角色演繹著中國的歷史。「民不與官斗」類似的「箴言」不能勝數。掌權者高高在上的形象印在了人們的心裡,訴訟也叫打官司,當事人讓人感覺屬於「民」這一角色,來到法院理所應當服從「官」角色的法官。當事人來到法院打官司是有求於法院,兩者地位上不能並論,求人辦事哪能與人講平等。此外,法院作為行使審判權的國家機關,得讓人生畏,不得冒犯。順著這個思路想,當事人進入法院應該是謹慎顫巍的,應該害怕法官。

現在的情況是,法官似乎害怕當事人。在實際的工作中,法官可能稍有不慎就會被當事人投訴;有時當事人會抓住一些問題不依不饒;有時出現的一些情況會引起上訪,嚴重時甚至是群體性事件。而這些情況直接關系著法官的榮辱得失,小則會影響到法官的優劣考核,大則影響到法官的前途命運甚至飯碗。因此,我們看到,法官履行職務時對待當事人謹小慎微。

如果要從「當事人害怕法官」和「法官害怕當事人」這兩種情境中做選擇,我想人們會選擇後者,法官害怕當事人似乎不是壞事。在現代民主法治國家裡,通行的做法是限制公權保障民權,權力在監督下行使。而我國是社會主義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一切權力來源於人民也為人民而行使。司法為民是我們司法審判的宗旨,因此國家也理所應當賦予了人民監督法院、法官的權利。有了當事人的監督,承辦法官會更加謹慎地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力,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對一個法官好壞的評價,也不再是法院一方的意見,而是更多地注重當事人的看法。當事人有權對法官有意見、投訴甚至上訪,正是行使國家賦予其監督權的應有之意,也是法院踐行司法為民的體現。

新中國建國六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民主法制建設成就卓著,建設法治國家的進程不斷加速。在這種大背景下,百姓加強了對法律的了解、理解,法制觀念日益增強,法律武器在百姓生活中被廣泛運用。但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他們會拿起法律武器尋求法院幫助。百姓到法院尋求幫助,是對法院的信任,是對法官隊伍的信任。法院很多時候是人們解決問題的首選,中國人不再害怕打官司,進法院維權不再躲躲藏藏,正說明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法官害怕當事人」似有其合理性,然過猶不及也。工作中,對當事人合理的意見,我們應當虛心接受改正,對不合理的甚至是過分要求,我們也應當義正詞嚴,依法辦事,不能因為害怕「得罪」當事人,害怕當事人投訴、上訪,就消極不為,或敷衍推諉,悖法行事。如果過分依賴當事人意見,看當事人臉色行事,會給法官正常履行職務造成一定影響,影響審判權的正常行使,甚至影響審判工作的大局。因此,在法官和當事人中間找到一平衡點,顯得十分重要。

怎樣對待當事人才是最合理的態度?當事人害怕法官肯定不行,法官害怕當事人也有不妥,經過這段時間的工作實踐,同時向老法官們請教,我認為對待當事人應當尊重當事人,同時依法辦事。要讓當事人充分行使其合法權利,認真傾聽其意見,公平、公正處理其請求。「敬人者,人恆敬之。」讓當事人打一個有尊嚴的官司,當事人才會真正地尊重、信任承辦法官、法院。當前,我國還處於轉型期,社會矛盾較為突出,定紛止爭,緩解、解決社會矛盾的重擔很大程度上落在了法院的肩上。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應該創造條件,充分保障人民法院行使審判職能,這不僅是維護法律尊嚴的需要,也是維護審判權正常運行的需要。
責任編輯:梅玉蘭

7. 開庭前可以找法官溝通案情嗎

開庭前不可以找法官溝通案情。法官在審判活動中,不得私自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有案件相關問題可以打電話和法官溝通。除非法官想就案情進行談話,一般不會安排。
正常庭前法官也會見兩方當事人,了解下案情經過。開庭時,該帶的訴訟材料,如身份證、答辯狀、證據原件一定要帶齊。法院一般讓當事人做的陳述,最好前提寫好,開庭一邊看,一邊說。
由於原、被告所處的角度不同,准備的陳述材料也不同。在辯論階段,聽對方陳述時一定要聚神會神,不要為對方不中聽的言辭氣暈了頭腦。對方說的不對的要點,要拿筆記住,然後繼續向下聽。
在反駁時,要有條理地圍繞自己的主張反駁。很多當事人在答辯時,往往按對方說錯的地方,一條一條糾正,作為辯論提綱,其實這是不妥的,要有自己的思路,不要順著對方安排的路走,以防陷入對方的陷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七條 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紀律。
開庭審理時,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第一百三十九條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
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
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8. 法官說當面溝通意味著什麼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意味著法官會來到當事人當地,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會在溝通中說明不履行義務的法律後果,並且這是法官一種辦理案件的方式。

9. 和執行庭法官的溝通技巧

裁判的價值在於執行。但現實中的執行案件往往是「骨感」的。

很多沒打過官司的當事人,以為只要勝訴就能拿到屬於自己的那部分錢款。然而現實是他們雖然打贏了官司,但是執行判決時卻遭遇「滑鐵盧」。

常常能聽到這樣的提問:「法官,我官司打贏了,可是遲遲拿不到錢,該怎麼辦?」「法官,你們憑什麼凍結我的銀行賬戶?」「他要是再不還錢,你們就去執行他全家呀!」……

有太多當事人因為執行不到位,贏了官司輸了錢。那麼債權人怎樣才能拿到錢?當時是請律師代理執行。

如果說執行實務工作是保障案件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的「終點站」,那麼律師代理執行案件就是當事人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助推器」,在整個代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尤其隨著執行難問題日益突出,律師在執行工作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代理律師可以用精良的專業知識、精準的執業判斷、精細的工作技巧,為當事人在執行階段挽回損失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那麼,律師在執行案件過程中的專業價值究竟在哪?在執行過程中,律師又可以提供哪些法律服務?尤其在全國法院力爭「基本」解決執行難的關鍵時期,律師究竟應該如何代理執行案件? 那麼,律師在執行案件過程中的專業價值究竟在哪?在執行過程中,律師又可以提供哪些法律服務?尤其在全國法院力爭「基本」解決執行難的關鍵時期,律師究竟應該如何代理執行案件?
首先,律師可以做的是申請法院調查令或根據律師法規定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幫當事人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財產情況。該項事務,執行法官特別喜歡,因為案多人少,法官特別希望有律師代勞,又合法。

其次,與法官進行案件良性溝通,使得執行措施被快速合法採取。一是與法官建立有效的溝通,從而使執行案件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即規范執行。二是措施採取的時效性:如申請執行異議期限,查扣凍期限,包括處理輪候查封等問題。

另外律師可以參與執行和解,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些情況下,被執行人確實現在沒錢,但有償還能力,可以慢慢履行,在這種情況,律師需要提醒當事人盡量達成和解,防止被執行人破罐子破摔。

還有可以做的是:

1、申請執行異議:包括對違法執行行為提出的執行異議,也包括實體上的執行異議之訴,執行復議等;
2、申請參與分配;
3、申請執行轉破產程序;
4、被執行人轉移財產或有拒執行為,可從刑事自訴方面追究被執行人的拒執刑事責任從而突破執行。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