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梅州法院長

梅州法院長

發布時間: 2022-06-09 07:37:39

❶ 區三把手和區法院院長長級別

肯定是區三把手級別高,區三把手一般至少是副處職,區法院院長一般是副處級。區三把手一般都是區委常委,區法院院長只是區委委員。

❷ 2021年,現任法院,院長付院長,庭長,審判長,名單(慈溪市)

摘要 您好,我這邊正在為您查詢,請稍等片刻,我這邊馬上回復您~

❸ 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院簡介

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現內設19個部門,審判職能部門有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行政審判庭,執行局(副處建制)及其下屬的執行一庭、執行二庭、綜合科,立案庭,審監庭等11個部門,還有政治處(副處建制)、監察室、辦公室、研究室、行政科、教育培訓科、法警支隊、機關服務中心等政工、審判綜合、後勤管理部門,下轄梅州市梅縣區人民法院、梅州市梅江區人民法院、蕉嶺縣人民法院、豐順縣人民法院、大埔縣人民法院、五華縣人民法院、平遠縣人民法院、興寧人民法院,基層法院共派出中心人民法庭24個。
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在中共梅州市委領導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監督和指導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接受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指導和監督,對梅州市人大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其主要職責是:審判法律規定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由市中院管轄的以及市中院認為依法應當由自己管轄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審案件;審判法律規定由市中院管轄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二審案件;審查處理不服本院和全市基層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各類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審判由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對全市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轄;監督和指導全市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依法決定國家賠償;管理、協調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參與立法活動,對地方性法規規章等草案提出意見;針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等等。

❹ 請問原廣東省高級法院院長麥崇楷是那裡人

鄭來鄂,男,漢族,1952年源11月生,山東濟南人。197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1969年至1977年先後為解放軍37900部隊班長、副排長;1977年後任江蘇省南京油泵油嘴廠黨委書記、副廠長;1989年任共青團江蘇省南京市委書記、黨組書記;1991年起歷任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委書記、區政協主席;1997年任江蘇省南京市計劃委員會主任;1999年任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書記;2003年任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兼反貪污賄賂局局長;2005年任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2007年任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2008年1月當選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2013年1月31日,再次當選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❺ 法院長一般任職幾年

法院院長一般都是任命,期限為五年期,與當屆政府同期,但是如果有提拔,不滿五年也有可能。

❻ 為什麼會有方言全國有多少種方言

漢語有多少種方言

我們中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據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講,我國的56個民族共有80多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地區方言,分別屬於漢藏語系(如漢語、藏語、景頗語、彝語、苗語、壯語等)、阿爾泰語系(如蒙古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等)、南島語系(如高山語)、南亞語系(如佤語等)、印歐語系(如俄羅斯語、塔吉克語等)。其中使用漢語的人數最多,除了漢族,還有滿族、回族,大部分畲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也都使用漢語。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不同的民族語言之間固然是互相聽不懂了,但是說同一種語言的也不一定都能自由交談,因為大多數語言都有方言的差別,漢語的方言分歧就十分嚴重。漢語方言的種類實在太多了, 各地方言之間的差異也實在太大了。

什麼是方言呢?

方言就是人們常說的「地方話」,是在某個或大或小的地區通行的交際工具。方言是民族語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分化出來的地域性變體。所謂地域性變體,自然是相對於民族共同語而言。漢語方言自然是相對於普通話來說的。普通話通行於全國,是國家通用語言;方言通行於某幾個省、或某個省、或者更小的一個地區,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語言。普通話為全體漢族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服務,而方言只能為局部地方的人民服務。從組成語言的要素(語音、詞彙、語法)來看,方言之間、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是兄弟姊妹的關系,都是同一古老語言歷史發展和分化的結果。

那麼,漢語到底有多少種方言呢?

從大處說,現代漢語可分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廣義的官話),流通在我國中原、東北、西北和西南的廣大地區。

北方方言還可以再分為4大次方言:

1.華北東北次方言(狹義的北方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話):覆蓋山西、內蒙古西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話):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話):覆蓋安徽省內長江兩岸、江蘇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鎮江的兩岸沿江地區。

第二是吳方言,即江浙話,分布在江蘇省的江南地區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話以上海話為主要代表。

第三是贛方言,即江西話,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東部以及湖北省的東南部。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話,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話以長沙話為主要代表(舊時以雙峰話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話、客話。客家話分布比較分散,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與湖北、廣東、福建接壤的地區,以及四川、廣西和台灣等地。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中有很多說客家話的。客家話以梅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粵方言,又叫粵語、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分布在廣東省大部、廣西自治區的東南部,以及港澳地區和北美華人社區。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七是閩方言,即閩語,分布很廣,包括福建省大部、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和西部的雷州半島、海南省、台灣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閩方言在東南亞華人社區流行很廣。閩方言內部分歧很大,大概來說,閩南片以廈門話為代表,閩東片以福州話為代表,閩北片以建甌話為代表,閩中片以永安話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話為代表。

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話分布最廣,其分布地域大約佔全國面積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漢語人口的70%左右,其餘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總和大約只佔漢語人口的30%。

除北方方言以外的六大方言都是南方方言。北方方言內部差異較小,主要差異是語音,語音的主要差異是每個聲調的調值不同。調值是各地方言相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區分北方方言各地差異的主要標志之一。我在下面這個表裡列出北方話區9個城市方言的調值,它們都有「陰陽上去」四聲、也都沒有「入聲」,你可以比較一下它們的不同。如果你用各地不同的調值分別說「山明水秀、千奇百怪、非常好看、觀察仔細」等詞語,你就能感受到各地方言的特殊味道。

同南方方言比起來,北方方言內部的一致性很強,所以北方的黑龍江人同大西南的雲貴人交談,可以互相聽懂對方的大概意思,保證最基本的交際需要。北方農村自古流行一句諺語:「從南京到北京,人生話不生。」就是說北京話是華北東北次方言,南京話屬於江淮次方言,都屬於一個大方言區,互相可以聽得懂。

這七大方言乃是現代漢語方言的粗略劃分,實際上的方言情況還要復雜得多。不但北方人聽不懂廣東人、福建人說話,就連廣東省內部的廣州人、梅州人和汕頭人之間,福建省內部的福州人、莆田人、廈門人也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話。方言最復雜的福建省大田縣就有5種互相難以通話的小方言。類似情況在南方方言區的各個省份都是很常見的現象。前幾年,我在長沙一所高校聽到一個小故事。一個從婁底來的新生在聯歡會上朗誦自己的詩作:mǎguà,mǎguà,fóng mǎguà。聽的人都莫名其妙,難道是「馬褂、馬褂、紅馬褂」嗎?而magua 這個音在湖南有的地方是「青蛙」的意思,但「青蛙、青蛙、紅青蛙」也令人費解。後來見到那位同學的詩稿才明白,原來他寫些的是「玫瑰、玫瑰、紅玫瑰」!有一年我去梅州,一位法院院長對我說:「我們一定要說好普通話,只有說好普通話,才能騙民。」我聽了實在是奇怪,法院院長,說普通話騙民?經追問,才知道是「便民」!客家話把不送氣的「便」說成送氣的「騙」。

「方言島」也是令人詫異的語言現象。所謂方言島就是在一個較大的方言區內有個較小的說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方言的地面,這個地面可以是縣,也可以是鎮、鄉、村。例如廣東省中山市是粵方言區,但中山市區附近有個小鎮,鎮里的人都說與周圍粵方言完全不同的客家話。方言島是古代或者近代駐軍和移民現象造成的。在廣東、福建、海南乃至北方很多地方也常見方言島現象。天津話同周圍的河北話有較明顯的差異,據說,明初時以安徽籍人為主的朝廷軍隊大批駐扎在天津並在此繁衍生息,故此也可以說天津是一個在河北方言區內的一個較大的安徽方言島,也可以說天津話是安徽話(宿州一帶的話)與河北話的合成作品。山東省青州市有個滿族村,那裡的滿族居民是清朝雍正八年起奉朝廷旨令駐守青州的滿族旗兵的後代,直到今天那裡的年輕人和老年人一樣仍然保留著從北邊帶來的口音,說著同周圍青州人絕對不同的話。20世紀初修建津浦鐵路,從天津遷到浦口許多鐵路工人,於是直到六七十年代浦口還有個說天津話的鐵路職工聚居區。新中國在五六十年代曾大規模地在祖國的西部地區搞工業建設,從東部沿海地區遷移過去很多工人和技術人員,因此在今天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如西安、洛陽、包頭、銀川、石河子等城市裡很容易找到說北京話、天津話、上海話、東北話的小方言島。近20年來,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民有序或無序地向城市流動,同鄉聚居,形成了更新的方言島,如北京南郊的「浙江村」、海淀的「新疆村」都是。

方言之間的分歧主要體現在語音差異,但是詞彙之間的差異也十分可觀,京津唐3地互為鄰居,但是北京人所說的「白薯」,唐山人叫「紅薯」。我問一個天津小姑娘:「你愛吃白薯嗎?」她奇怪地反問我:「白鼠怎麼能吃?」我說:「蒸著吃,煮著吃,熬粥吃,都行啊。」她說:「啊?多惡心哪!」原來她是把「白薯」當成「白鼠」了,因為天津人管「白薯」叫「山芋」。另一個例子是在廣州白雲山公園,我向一位老者打聽「纜車在什麼地方」,老者說:「很方便的啦,向前走,一拐彎。」我向前走,一拐彎,迎面而來的是「男廁」!原來廣東人管「纜車」叫「索道」,說「纜車」,就聽成了「男廁」。你看,漢語的方言分歧有多大!

❼ 梅州的名人有哪些

梅州的名人有羅大綱、羅芳伯、田家炳、林風眠、曾憲梓、謝晉元、吳奇偉、姚子青、肖月華、劉復之、羅明等。具體介紹以下幾位:

1、羅大綱

羅大綱(1804—1855年),原名亞旺,天平天國名將,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種玉上圍/上圍古寨人,是一位一開始就對太平軍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主要將領。

2、羅芳伯

羅芳伯(1738年-1795年),原名芳柏,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蘭芳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印尼婆羅洲開發的重要貢獻者。1738年出生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石扇堡一耕讀之家。1777年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富可敵國,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1795年,因病在坤甸逝世,終年58歲。

3、田家炳

田家炳(1919年-2018年7月10日),男,祖籍廣東梅州,香港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4、林風眠

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出生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家名紹瓊,字鳳鳴,後改風眠,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

5、謝晉元

謝晉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廣東梅州蕉嶺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歷任國軍排長、連長、營長、師參謀、旅參謀主任、副團長、團長等職。

❽ 梅州市豐順縣法院副院長是誰

陳聲歡 廖俊洪 鄭志剛

❾ 省高院法院長相當於什麼官和市長比那個大

省高級法院(高級人民法院)為正廳級單位,院長高配為副部級。縣級市市長為正處級,地級市市長為正廳級;直轄市市長為正部級。

因此,省高院院長的行政級別大於縣級市和地級市市長,小於直轄市市長。

各級法院的院長在行政級別上相當於同級政府的副職級別,也就是比同級政府小半級,省高級法院院長相當於副省級。庭長為正處級,不排除極個別年資高的副廳級庭長。

(9)梅州法院長擴展閱讀: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❿ 市法院長是什麼級別

1、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由人大同時選舉產生的是「一府兩院」,即政府和法院、檢察院版,按理說權,一府兩院的一把手是平級的,如果是市法院,理論上應當是正廳級。
2、實際上,我國並沒有這么做。兩院即法院和檢察院一把手的職級要比同級政府低半級,即市法院院長是副廳級。

熱點內容
婚姻法那條最不合理 發布:2025-02-02 09:08:55 瀏覽:272
違反行政法規導致合同無效 發布:2025-02-02 09:08:22 瀏覽:482
廣州市天河法院 發布:2025-02-02 08:55:03 瀏覽:363
工資隨意更改勞動法怎麼辦 發布:2025-02-02 08:06:44 瀏覽:595
模範法官胡國運的妻子 發布:2025-02-02 07:59:34 瀏覽:234
貴陽有名離婚律師 發布:2025-02-02 07:43:16 瀏覽:515
有關禁毒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2 07:28:50 瀏覽:350
香港律師資格考試 發布:2025-02-02 06:53:18 瀏覽:335
新民事訴訟法涉外基層法院 發布:2025-02-02 06:45:22 瀏覽:789
港府司法復核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