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票據
1. 票據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簡介
票據法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
1、因行使票據權利或者票據法上的非票據權利而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2、出票人以在票據未轉讓時的基礎關系違法為由,要求返還票據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因行使票據權利或者票據法上的非票據權利而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條
依照票據法第十條的規定,票據債務人(即出票人)以在票據未轉讓時的基礎關系違法、雙方不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持票人應付對價而未付對價為由,要求返還票據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2. 最好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審理票據糾紛的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屬於行政法規嗎
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頒布規定,解釋,決定批復等屬於司法解釋。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形式公布實施。
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全文
(2000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02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32號)
為了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票據法),公正、及時審理票據糾紛案件,保護票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根據票據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現對人民法院審理票據糾紛案件的若干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因行使票據權利或者票據法上的非票據權利而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條依照票據法第十條的規定,票據債務人(即出票人)以在票據未轉讓時的基礎關系違法、雙方不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持票人應付對價而未付對價為由,要求返還票據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三條 依照票據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票據被拒絕承兌、被拒絕付款或者匯票、支票超過提示付款期限後,票據持有人背書轉讓的,被背書人以背書人為被告行使追索權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四條持票人不先行使付款請求權而先行使追索權遭拒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有票據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和本規定第三條所列情形外,持票人只能在首先向付款人行使付款請求權而得不到付款時,才可以行使追索權。
第五條付款請求權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一順序權利,追索權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二順序權利,即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或者具有票據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所列情形的,持票人請求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其他債務人支付票據法第七十條第一款所列金額和費用的權利。
第六條因票據權利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上未載明付款地的,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本票出票人的營業場所,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代理付款人即付款人的委託代理人,是指根據付款人的委託代為支付票據金額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
第七條因非票據權利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八條人民法院在審理、執行票據糾紛案件時,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票據,經當事人申請並提供擔保,可以依法採取保全措施或者執行措施:
(一)不履行約定義務,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票據當事人所持有的票據;
(二)持票人惡意取得的票據;
(三)應付對價而未付對價的持票人持有的票據;
(四)記載有「不得轉讓」字樣而用於貼現的票據;
(五)記載有「不得轉讓」字樣而用於質押的票據;
(六)法律或者司法解釋規定有其他情形的票據。 第九條票據訴訟的舉證責任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承擔。
依照票據法第四條第二款、第十條、第十二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持票人有責任提供訴爭票據。該票據的出票、承兌、交付、背書轉讓涉嫌欺詐、偷盜、脅迫、恐嚇、暴力等非法行為的,持票人對持票的合法性應當負責舉證。
第十條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對與其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持票人提出抗辯,人民法院合並審理票據關系和基礎關系的,持票人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已經履行了約定義務。
第十一條付款人或者承兌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持票人因行使追索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應當向受理法院提供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宣告破產裁定書或者能夠證明付款人或者承兌人破產的其他證據。
第十二條在票據訴訟中,負有舉證責任的票據當事人應當在一審人民法院法庭辯論結束以前提供證據。因客觀原因不能在上述舉證期限以內提供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以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延長的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
票據當事人在一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隱匿票據、故意有證不舉,應當承擔相應的訴訟後果。 第十三條票據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一)、(二)項規定的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
第十四條票據債務人以票據法第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為由,對已經背書轉讓票據的持票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的規定,對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並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
(二)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據,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
(三)明知票據債務人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
(四)因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
(五)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
第十六條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九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和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對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的;
(二)超過票據權利時效的;
(三)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權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
(四)以背書方式取得但背書不連續的;
(五)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
第十七條票據出票人或者背書人被宣告破產的,而付款人或者承兌人不知其實而付款或者承兌,因此所產生的追索權可以登記為破產債權,付款人或者承兌人為債權人。
第十八條票據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四)項規定的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不包括對票據出票人的追索權。
第十九條票據法第四十條第二款和第六十五條規定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不包括對票據出票人的追索權。
第二十條票據法第十七條規定的票據權利時效發生中斷的,只對發生時效中斷事由的當事人有效。
第二十一條票據法第六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書面通知是否逾期,以持票人或者其前手發出書面通知之日為准;以信函通知的,以信函投寄郵戳記載之日為准。
第二十二條票據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所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是指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企業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
第二十三條代理付款人在人民法院公示催告公告發布以前按照規定程序善意付款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以已經公示催告為由拒付代理付款人已經墊付的款項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四條票據喪失後,失票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或者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十五條出票人已經簽章的授權補記的支票喪失後,失票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十六條票據法第十五條第三款規定的可以申請公示催告的失票人,是指按照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在喪失票據佔有以前的最後合法持票人。
第二十七條出票人已經簽章但未記載代理付款人的銀行匯票喪失後,失票人依法向付款人即出票銀行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十八條超過付款提示期限的票據喪失以後,失票人申請公示催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二十九條失票人通知票據付款人掛失止付後三日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的,公示催告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票面金額;
(二)出票人、持票人、背書人;
(三)申請的理由、事實;
(四)通知票據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掛失止付的時間;
(五)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名稱、通信地址、電話號碼等。
第三十條人民法院決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請,應當同時通知付款人及代理付款人停止支付,並自立案之日起三日內發出公告。
第三十一條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收到人民法院發出的止付通知,應當立即停止支付,直至公示催告程序終結。非經發出止付通知的人民法院許可擅自解付的,不得免除票據責任。
第三十二條人民法院決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請後發布的公告應當在全國性的報刊上登載。
第三十三條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定,公示催告的期間,國內票據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六十日,涉外票據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九十日。
第三十四條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在公示催告期間,以公示催告的票據質押、貼現,因質押、貼現而接受該票據的持票人主張票據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示催告期間屆滿以後人民法院作出除權判決以前取得該票據的除外。
第三十五條票據喪失後,失票人在票據權利時效屆滿以前請求出票人補發票據,或者請求債務人付款,在提供相應擔保的情況下因債務人拒絕付款或者出票人拒絕補發票據提起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票據支付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六條失票人因請求出票人補發票據或者請求債務人付款遭到拒絕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被告為與失票人具有票據債權債務關系的出票人、拒絕付款的票據付款人或者承兌人。
第三十七條失票人為行使票據所有權,向非法持有票據人請求返還票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三十八條失票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除向人民法院說明曾經持有票據及喪失票據的情形外,還應當提供擔保。擔保的數額相當於票據載明的金額。
第三十九條對於偽報票據喪失的當事人,人民法院在查明事實,裁定終結公示催告或者訴訟程序後,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追究偽報人的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依照票據法第一百零九條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票據當事人使用的不是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統一格式票據的,按照《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認定,但在中國境外簽發的票據除外。
第四十一條票據出票人在票據上的簽章上不符合票據法以及下述規定的,該簽章不具有票據法上的效力:
(一)商業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單位負責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二)銀行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和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人的簽章,為該銀行匯票專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三)銀行本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為該銀行的本票專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四)支票上的出票人的簽章,出票人為單位的,為與該單位在銀行預留簽章一致的財務專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者蓋章;出票人為個人的,為與該個人在銀行預留簽章一致的簽名或者蓋章。
第四十二條銀行匯票、銀行本票的出票人以及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人在票據上未加蓋規定的專用章而加蓋該銀行的公章,支票的出票人在票據上未加蓋與該單位在銀行預留簽章一致的財務專用章而加蓋該出票人公章的,簽章人應當承擔票據責任。
第四十三條依照票據法第九條以及《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票據金額的中文大寫與數碼不一致,或者票據載明的金額、出票日期或者簽發日期、收款人名稱更改,或者違反規定加蓋銀行部門印章代替專用章,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對此類票據付款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四條因更改銀行匯票的實際結算金額引起糾紛而提起訴訟,當事人請求認定匯票效力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銀行匯票無效。
第四十五條空白授權票據的持票人行使票據權利時未對票據必須記載事項補充完全,因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拒絕接收該票據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四十六條票據的背書人、承兌人、保證人在票據上的簽章不符合票據法以及《票據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的,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章的,其簽章無效,但不影響人民法院對票據上其他簽章效力的認定。 第四十七條因票據質權人以質押票據再行背書質押或者背書轉讓引起糾紛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背書行為無效。
第四十八條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票據的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票據持有人背書轉讓的,背書行為無效。背書轉讓後的受讓人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票據的出票人、承兌人對受讓人不承擔票據責任。
第四十九條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七條和第三十條的規定,背書人未記載被背書人名稱即將票據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據被背書人欄內記載自己的名稱與背書人記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十條依照票據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連續背書的第一背書人應當是在票據上記載的收款人,最後的票據持有人應當是最後一次背書的被背書人。
第五十一條依照票據法第三十四條和第三十五條的規定,背書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委託收款」、「質押」字樣,其後手再背書轉讓、委託收款或者質押的,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票據責任,但不影響出票人、承兌人以及原背書人之前手的票據責任。
第五十二條依照票據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貸款人惡意或者有重大過失從事票據質押貸款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質押行為無效。
第五十三條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出票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其後手以此票據進行貼現、質押的,通過貼現、質押取得票據的持票人主張票據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十四條依照票據法第三十四條和第三十五條的規定,背書人在票據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其後手以此票據進行貼現、質押的,原背書人對後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票據責任。
第五十五條依照票據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匯票設定質押時,出質人在匯票上只記載了「質押」字樣未在票據上簽章的,或者出質人未在匯票、粘單上記載「質押」字樣而另行簽訂質押合同、質押條款的,不構成票據質押。
第五十六條商業匯票的持票人向其非開戶銀行申請貼現,與向自己開立存款賬戶的銀行申請貼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是,持票人有惡意或者與貼現銀行惡意串通的除外。
第五十七條違反規定區域出票,背書轉讓銀行匯票,或者違反票據管理規定跨越票據交換區域出票、背書轉讓銀行本票、支票的,不影響出票人、背書人依法應當承擔的票據責任。
第五十八條依照票據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票據被拒絕承兌、被拒絕付款或者超過提示付款期限,票據持有人背書轉讓的,背書人應當承擔票據責任。
第五十九條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依照票據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對逾期提示付款的持票人付款與按照規定的期限付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十條國家機關、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職能部門作為票據保證人的,票據保證無效,但經國務院批准為使用外國政府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進行轉貸,國家機關提供票據保證的,以及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在法人書面授權范圍內提供票據保證的除外。
第六十一條票據保證無效的,票據的保證人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六十二條保證人未在票據或者粘單上記載「保證」字樣而另行簽訂保證合同或者保證條款的,不屬於票據保證,人民法院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有關規定。 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票據糾紛案件,適用票據法的規定;票據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等民商事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
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並公布施行的有關行政規章與法律、行政法規不抵觸的,可以參照適用。
第六十四條票據當事人因對金融行政管理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票據法以及《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等有關票據管理的規定。
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並公布施行的有關行政規章與法律、行政法規不抵觸的,可以參照適用。
第六十五條人民法院對票據法施行以前已經作出終審裁決的票據糾紛案件進行再審,不適用票據法。 第六十六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票據,未經背書轉讓的,票據債務人不承擔票據責任;已經背書轉讓的,票據無效不影響其他真實簽章的效力:
(一)出票人簽章不真實的;
(二)出票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
(三)出票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
第六十七條依照票據法第十四條、第一百零三條、第一百零四條的規定,偽造、變造票據者除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行政責任外,給他人造成損失的,還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被偽造簽章者不承擔票據責任。
第六十八條對票據未記載事項或者未完全記載事項作補充記載,補充事項超出授權范圍的,出票人對補充後的票據應當承擔票據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出票人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六十九條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未能識別出偽造、變造的票據或者身份證件而錯誤付款,屬於票據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的「重大過失」,給持票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承擔責任後有權向偽造者、變造者依法追償。
持票人有過錯的,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七十條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承擔責任:
(一)未依照票據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對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證明或者有效證件以及匯票背書的連續性履行審查義務而錯誤付款的;
(二)公示催告期間對公示催告的票據付款的;
(三)收到人民法院的止付通知後付款的;
(四)其他以惡意或者重大過失付款的。
第七十一條票據法第六十三條所稱「其他有關證明」是指:
(一)人民法院出具的宣告承兌人、付款人失蹤或者死亡的證明、法律文書;
(二)公安機關出具的承兌人、付款人逃匿或者下落不明的證明;
(三)醫院或者有關單位出具的承兌人、付款人死亡的證明;
(四)公證機構出具的具有拒絕證明效力的文書。
第七十二條當事人因申請票據保全錯誤而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因出票人簽發空頭支票、與其預留本名的簽名式樣或者印鑒不符的支票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支票的出票人和背書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十四條人民法院在審理票據糾紛案件時,發現與本案有牽連但不屬同一法律關系的票據欺詐犯罪嫌疑線索的,應當及時將犯罪嫌疑線索提供給有關公安機關,但票據糾紛案件不應因此而中止審理。
第七十五條依照票據法第一百零五條的規定,由於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票據業務中玩忽職守,對違反票據法規定的票據予以承兌、付款、貼現或者保證,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由該金融機構與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第七十六條依照票據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由於出票人製作票據,或者其他票據債務人未按照法定條件在票據上簽章,給他人造成損失的,除應當按照所記載事項承擔票據責任外,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持票人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前款情形而接受的,可以適當減輕出票人或者票據債務人的責任。
4. 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已於2000年2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0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為了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以下簡稱票據法),公正、及時審理票據糾紛案件,保護票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根據票據法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做出了本規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因行使票據權利或者票據法上的非票據權利而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依照票據法第十條的規定,票據債務人(即出票人)以在票據未轉讓時的基礎關系違法、雙方不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持票人應付對價而未付對價為由,要求返還票據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5. 票據追索權管轄法院
法律分析:因票據糾紛提起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由票據兌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未載明付款地的,票據付款人(包括代理付款人)的住所地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6. 票據糾紛的管轄權是哪
法律分析: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未載明付款地的,票據付款人(包括代理付款人)的住所地或主營業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條 因票據權利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上未載明付款地的,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本票出票人的營業場所,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代理付款人即付款人的委託代理人,是指根據付款人的委託代為支付票據金額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
7. 票據糾紛如何判定
確定股權轉讓合同糾紛案件的管轄的方式:一般情況下,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且若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上未載明付款地的,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票據付款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
因票據權利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上未載明付款地的,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本票出票人的營業場所,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代理付款人即付款人的委託代理人,是指根據付款人的委託代為支付票據金額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第七條因非票據權利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20修正)
一、受理和管轄第一條因行使票據權利或者票據法上的非票據權利而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第二條依照票據法第十條的規定,票據債務人(即出票人)以在票據未轉讓時的基礎關系違法、雙方不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持票人應付對價而未付對價為由,要求返還票據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第三條依照票據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票據被拒絕承兌、被拒絕付款或者匯票、支票超過提示付款期限後,票據持有人背書轉讓的,被背書人以背書人為被告行使追索權而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第四條持票人不先行使付款請求權而先行使追索權遭拒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除有票據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和本規定第三條所列情形外,持票人只能在首先向付款人行使付款請求權而得不到付款時,才可以行使追索權。第五條付款請求權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一順序權利,追索權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二順序權利,即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或者具有票據法第六十一條第二款所列情形的,持票人請求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其他債務人支付票據法第七十條第一款所列金額和費用的權利。第六條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依法由票據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票據支付地是指票據上載明的付款地,票據上未載明付款地的,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本票出票人的營業場所,支票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的營業場所所在地為票據付款地。代理付款人即付款人的委託代理人,是指根據付款人的委託代為支付票據金額的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二、票據保全第七條人民法院在審理、執行票據糾紛案件時,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票據,經當事人申請並提供擔保,可以依法採取保全措施或者執行措施:
(一)不履行約定義務,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票據當事人所持有的票據;
(二)持票人惡意取得的票據;
(三)應付對價而未付對價的持票人持有的票據;
(四)記載有「不得轉讓」字樣而用於貼現的票據;
(五)記載有「不得轉讓」字樣而用於質押的票據;
(六)法律或者司法解釋規定有其他情形的票據。三、舉證責任第八條票據訴訟的舉證責任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承擔。
依照票據法第四條第二款、第十條、第十二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持票人有責任提供訴爭票據。該票據的出票、承兌、交付、背書轉讓涉嫌欺詐、偷盜、脅迫、恐嚇、暴力等非法行為的,持票人對持票的合法性應當負責舉證。第九條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十三條的規定,對與其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持票人提出抗辯,人民法院合並審理票據關系和基礎關系的,持票人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證明已經履行了約定義務。第十條付款人或者承兌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持票人因行使追索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應當向受理法院提供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宣告破產裁定書或者能夠證明付款人或者承兌人破產的其他證據。第十一條在票據訴訟中,負有舉證責任的票據當事人應當在一審人民法院法庭辯論結束以前提供證據。因客觀原因不能在上述舉證期限以內提供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以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延長的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
票據當事人在一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隱匿票據、故意有證不舉,應當承擔相應的訴訟後果。四、票據權利及抗辯第十二條票據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一)、(二)項規定的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第十三條票據債務人以票據法第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為由,對業經背書轉讓票據的持票人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十四條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的規定,對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並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
(二)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據,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
(三)明知票據債務人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
(四)因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
(五)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
9. 法院發的往來票據是啥意思
最高法院
票據為有價證券,借用票據進行融資屬借貸關系
閱讀提示
票據為有價證券,以其所記載的票面金額直接體現其權利價值。票據的有價性決定了其一定條件下可作為融通資金的工具,民間借貸亦不例外。2015年頒布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雖未規定出借有價證券的行為可成立民間借貸關系,但200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條明確將借貸「外幣、台幣或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的行為借貸案件。那麼,非金融機構出借票據的的行為,是否仍可認定為民間借貸呢?
裁判要旨
作為非金融機構的雙方行為系由票據出借人向票據持有人支付票面金額取得票據,並以票據在市場流通的方式進行資金融通,符合借用有價證券進行資金融通這一民間借貸形式的本質特徵,雙方的法律關系可認定為民間借貸關系。
案情簡介
一、2013年5月15日,劉樟根通過票據買賣(未背書,支付對價)從案外人劉文華處購得案涉銀行承兌匯票,票面金額為2311660元;出票人為蘭海廬陵公司,收款人為廬陵園林公司,付款行為中行廬陵支行營業部,且已承兌。後該票據又被謝玲(劉樟根之妻)實際持有。
二、2013年6月13日,唯冠公司因需償還銀行貸款,其法定代表人李東峰向劉樟根借款200餘萬元。因劉樟根現金不足,便提議將上述銀行承兌匯票出借。唯冠公司、李東峰共同向謝玲出具了一份《承諾函》:謝玲同意將上述票據出借;唯冠公司確保在2013年6月18日以前歸還票據票面金額現金2311660元;李東峰本人願意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唯冠公司收票後,未經背書即行轉讓並獲得對價。後票據又經多次流轉。
三、2013年6月18日,吉安縣公安局以涉嫌詐騙罪對劉文華刑事拘留,並於2013年7月24日執行逮捕。吉安縣公安局查明:案涉匯票系劉文華詐騙向銀行置換後所得。2013年6月24日,吉安縣公安局從唯冠公司扣押了該匯票。
四、唯冠公司、李東峰拒絕承擔償還借款。謝玲向吉安中院起訴,要求唯冠公司還款並支付利息,李東峰承擔連帶責任。吉安中院一審判決支持謝玲訴請。
五、唯冠公司、李東峰不服,上訴至江西高院,主張:出借票據不能認定為民間借貸關系;案涉借款涉嫌經濟犯罪,不應予以返還。江西高院二審僅改判還款利息起算時點。
六、唯冠公司、李東峰仍不服,向最高法院申請再審。最高法院再審裁定駁回再審申請。
裁判要點
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在於唯冠公司與謝玲之間的法律關系究竟為何?雙方是否存在民間借貸關系?在再審階段,唯冠公司、李東峰主張,票據不屬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條規定的「有價證券」,一二審法院隨意擴大該條規定的「有價證券」范圍,明顯違法。謝玲和唯冠公司之間應屬於票據轉讓關系,而非民間借貸關系。但最高法院認為,雙方行為系由票據出借人向票據持有人支付票面金額取得票據,並以票據在市場流通的方式進行資金融通,符合借用有價證券進行資金融通這一民間借貸形式的本質特徵。謝玲、唯冠公司均為在票據上背書簽章,唯冠公司、謝東峰主張雙方形成票據轉讓關系,有違票據的文義性,理據不足,也與《承諾函》中關於唯冠公司到期償還票面金額的約定不符。唯冠公司、謝東峰因此敗訴。
實務經驗總結
北京雲亭律師事務所唐青林律師、李舒律師的專業律師團隊辦理和分析過大量本文涉及的法律問題,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大量辦案同時還總結辦案經驗出版了《雲亭法律實務書系》,本文摘自該書系。該書系的作者全部是北京雲亭律師事務所戰斗在第一線的專業律師,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該書系的選題和寫作體例,均以實際發生的案例分析為主,力圖從實踐需要出發,為實踐中經常遇到的疑難復雜法律問題,尋求最直接的解決方案。
1、票據為有價證券,以其記載的票面金額及到期時間體現其現金價值,持有票據即代表享有一定的財產性權利,但該項權利需在票據到期後方能實現。持票人在票據到期前將票據出借他人用於融資,相當於將一定的「將來的現金」借予他人,符合民間借貸的特徵,票據出借人可要求借款人到期按約定承擔還款義務。
2、票據既可以通過背書的方式轉讓,也可以通過空白被背書人後直接交付票據的方式轉讓。但通過背書轉讓票據與直接以交付的方式轉讓票據在法律效果上存在不同,確定各方權利義務關系所依據的法律也會有所差異。(1)完整背書方式轉讓票據,直接前後手之間可形成票據關系,雙方根據《票據法》的規定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2)以空白背書後直接交付票據的方式轉讓票據,雙方是否形成票據關系,應視不同情形分別予以認定:如後手補記自身為被背書人,則可與直接前手形成票據關系;如後手未補記自己為被背書人而將票據轉讓給他人,後由他人補記被背書人的,則空白背書人與最終補記的被背書人形成票據關系;如雙方均未在票據上簽章的,雙方不形成票據關系,而為普通的民事債權轉讓關系。因此,持票人如何以及向何人行使何種權利,必須綜合判斷,選擇錯誤可能面臨敗訴風險。
3、形式完備、要素齊全、背書連續的票據即使在出票時存在欺詐、脅迫等行為甚至構成犯罪,在背書流轉後,善意取得票據的主體仍可行使票據權利。票據權利並不因為所持票據涉嫌票據詐騙而當然無效。
(我國並不是判例法國家,本文所引述分析的判例也不是指導性案例,對同類案件的審理和裁判中並無約束力。同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司法實踐中,每個案例的細節千差萬別,切不可將本文裁判觀點直接援引。北京雲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對不同案件裁判文書的梳理和研究,旨在為更多讀者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觀察的視角,並不意味著北京雲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對本文案例裁判觀點的認同和支持,也不意味著法院在處理類似案件時,對該等裁判規則必然應當援引或參照。)
相關法律規定
《票據法》
第四條 票據出票人製作票據,應當按照法定條件在票據上簽章,並按照所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 持票人行使票據權利,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據上簽章,並出示票據。 其他票據債務人在票據上簽章的,按照票據所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 本法所稱票據權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 本法所稱票據責任,是指票據債務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的義務。 第三十條 匯票以背書轉讓或者以背書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時,必須記載被背書人名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四十九條依照票據法第二十七條和第三十條的規定,背書人未記載被背書人名稱即將票據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據被背書人欄內記載自己的名稱與背書人記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已失效)
二、因借貸外幣、台幣和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發生糾紛訴訟到法院的,應按借貸案件受理。
法院判決
以下為法院在裁定書中「本院認為」部分對該問題的論述:
根據一、二審法院查明的事實,2013年6月13日,唯冠公司因資金緊張以借銀行承兌匯票的形式向謝玲提出借款,謝玲同意並將票號為20450977的銀行承兌匯票交付唯冠公司。唯冠公司為此向謝玲出具了《承諾函》,承諾其確保在2013年6月18日以前歸還票面金額現金2311660元,其法定代表人李東峰以保證人身份在《承諾函》上簽名。雙方行為系由票據出借人向票據持有人支付票面金額取得票據,並以票據在市場流通的方式進行資金融通,符合借用有價證券進行資金融通這一民間借貸形式的本質特徵。唯冠公司、李東峰申請再審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條並未明確規定票據轉讓為借貸行為為由,主張一、二審法院隨意擴大該條規定中「外幣、台幣和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的范圍,系對上述規定的錯誤理解,不能成立。本案中,謝玲未在票據上簽章,嗣後亦未經背書以交付方式將票據轉讓給唯冠公司,並非票據債務人。唯冠公司、李東峰申請再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十九條的規定,主張其與謝玲之間的票據轉讓行為構成票據法律關系,既與《承諾函》中謝玲向其出借票據,其到期返還票面金額現金的約定不符,亦有違票據文義性,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本案中,謝玲取得票據支付了相應對價,亦無充分證據證明其具有重大過失,其嗣後與唯冠公司達成出借票據的合意,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二審法院認定謝玲和唯冠公司之間構成合法有效的借貸關系,並無不當。
票據具有無因性、要式性和文義性。案涉匯票出票人吉安市蘭海廬陵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的簽章真實,已經中國銀行吉安市廬陵支行承兌,票據上記載事項完備,具備票據法上的形式要求。雖匯票上收款人江西廬陵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的公章和其法定代表人劉新軍的私章系偽造,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票據上有偽造、變造的簽章的,不影響票據上其他真實簽章的效力。唯冠公司、李東峰亦未舉證證明該匯票已被依法宣告無效,其作為持票人,仍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四條、第二十六條、第六十八條之規定,行使票據上的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故唯冠公司、李東峰申請再審主張其根本無法避免風險,不應承擔任何責任,欠缺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二審法院在判令唯冠公司歸還借款的同時,將《承諾函》中約定的每日一萬元的違約金計算標准調整為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已屬對當事人利益的綜合平衡,符合公平原則,本院予以維持。
案件來源
安福唯冠油壓機械有限公司、李東峰與謝玲民間借貸糾紛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1403號]
1
出借票據所形成的民間借貸借款利息應從票據到期之日起起算。
案例一:李永與徐州金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債權轉讓合同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蘇民終字第00221號]該院認為:「關於涉案債務利息應如何認定的問題。金煌公司出具的借條雖未約定利息,但2011年7月10日的說明中明確承諾月息2.5分,且從2011年6月16日起計算,該說明加蓋了金煌公司的印章,且有其公司受託人劉華林簽名,可以證明對涉案借票據行為進行了利息的約定。涉案承兌匯票的到期承兌日為2011年12月2日,原審法院認定以承兌匯票的到期承兌日的次日起算利息並無不當。」
2
出借票據形成的民間借貸關系合法有效。
案例二:棗庄盛田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張平民間借貸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棗庄市中級人民法院 (2017)魯04民終1169號]該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是被上訴人與上訴人之間以銀行承兌匯票作為出借款項標的物是否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是否享有合法債權。流通性是票據的基本特性之一,銀行承兌匯票進入市場流通後即成為一種支付和結算工具。本案中上訴人因資金緊張以借用銀行承兌匯票的形式向出借人借款,實際是由票據借用人向票據持有人支付對價取得票據,並以票據在市場流通的方式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本質上符合借用有價證券在市場融通資金的民間借貸的法律特徵。且被上訴人已向上訴人實際交付票據,上訴人也已將所借票據進行流通使用,雙方之間的借貸行為並未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應認定為合法有效。原審被告高輝為盛田公司的上述借貸行為向被上訴人張平提供保證擔保,亦應為合法有效擔保,應按照擔保法的相關規定承擔保證責任。上訴人上訴主張本案借貸關系違法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一審法院按照民間借貸糾紛審理本案適用法律正確。」
案例三:夏某某等與李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上訴案[重慶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3)渝三中法民終字第443號]該院認為:「承兌匯票系具有現金價值,可通過一定手續和程序合法轉讓的票據。從查明的事實看,夏某某在與李某某達成借款100萬元給李某某的合意後,將自己持有的價值100萬元的兩張承兌匯票作為出借款項的載體交與李某某,由實際用款人江某某經由其他單位將該兩張匯票貼現獲取現金,進而完成本次民間借貸行為,實際上系雙方達成合意——雙方一致認可該兩張匯票價值100萬元,夏某某交付承兌匯票即視為提供100萬元借款。該過程中涉及到的匯票轉讓行為雖未經過連續的、完善的背書,手續上存在一定瑕疵,但匯票的權利人以及貼現銀行對此並未提出異議,相關法律法規也未明確規定此類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故本案不能因上述瑕疵而否認夏某某與李某某此次民間借貸行為的效力。上訴人李某某認為夏某某出借承兌匯票的行為系無效法律行為的上訴理由,於法無據,其理應按借條載明的金額償還借款。李某某以借貸行為無效為由主張其不應支付任何資金利息的上訴主張亦不能成立。」
主編簡介
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研究中心
歡迎就文章所討論的法律問題與我們聯系
深度探討或咨詢個案問題
電話:010-59449968;
手機:18501328341(李舒律師)
18601900636(唐青林律師)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路126號瑞賽大廈16/17/18層
(來訪請提前預約,否則恐無時間安排接待)
雲亭法律實務書系
我們推出的系列文章經過精雕細琢、修訂完善後,陸續集結在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歡迎購買。有部分作者反映買到盜版書,還給我們微信發來盜版書的截屏。為此我們開闢作者直銷渠道「法客帝國書店」,確保100%正版!
10. 票據糾紛哪些情況下可以行使抗辯權
行使票據抗辯權情形:因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並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據的;明知票據債務人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其他。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
票據債務人依照票據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的規定,對持票人提出下列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與票據債務人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並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
(二)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據,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於惡意取得票據的;
(三)明知票據債務人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
(四)因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
(五)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