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人民法院
⑴ 出嫁女戶口未轉出村上不給分地合法嗎
出嫁女戶口未轉出村上,村裡不給分地符合法律規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
(1)佔用耕地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
(2)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
(1)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
()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3)因撤銷、遷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4、在土地承包經營期限內,對個別承包經營者之間承包的土地進行適當調整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1)尉氏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1、出嫁女不能在戶籍地長期居住地進行耕作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如果出嫁女承包給他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可以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村裡不分給出嫁女土地符合政策;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 :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因為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出嫁女要取得宅基地不符合政策。村裡不分給出嫁女宅基地是按照法律規定辦事。
⑵ 出嫁女戶口未轉出,村上不給分地合法嗎
11月6日,河南省尉氏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恢復供給李女每月麵粉10公斤至戶口遷出之日並給付原告李某應得收益分配款11200元。2.出嫁女戶口未遷出原村,其在娘家的原承包地該不該被抽回?近日,臨沭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對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999年5月,該縣某村進行土地延包時,劉某及其女兒小梅等一家三口承包了該社區3.3畝土地,承包期限為30年,縣政府頒發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不合法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你仍然是本村村民,應該分地請看下面的案例,你應該有信心李女出嫁後未遷戶口,村委卻按村規民約取消了李女每月領取20斤麵粉的權利及應得的收益分配款11200元,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李女將尉氏縣大西門村三組告上法院。
⑶ 被告尉氏縣小陳鄉去哪法院起訴
中國法院分四級,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級人民法院,市中級人民法院,縣(區)基層人民法院,一般的案件一審管轄權在縣,因此你可以去尉氏縣人民法院起訴。
⑷ 尉氏縣國土資源局
尉氏縣位於豫東平原,在北緯34°121′~34°37′,東經113°52′~114°27′之間,屬河南省開封市。東鄰通許縣、扶溝縣,南與鄢陵縣、長葛市接壤,西與新鄭市交界,北與開封縣、中牟縣相連。南北長40.77公里,東西寬43.76公里,總面積1307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和1個產業集聚區、516個行政村,總人口91萬人,耕地132萬余畝。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優質棉生產和出口基地縣、水利百強縣、林業百佳縣、中部六省綜合實力百強縣。
尉氏縣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19年)置縣。歷史名人有戰國軍事家尉繚,「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辛亥女傑劉青霞等。當代名人有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唐喜成、牛得草,「梅花大王」王成喜等。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其中太平興國寺塔、劉青霞故居被命名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葛國平 黨組書記、局長
羅連政 黨組副書記、紀檢組長
馬留生 副局長
孫亞西 副局長
盧文良 副書記、副局長
戎仁和 副局長
張新 副主任科員
葛國平簡介:1963年5月出生,漢族。1976年~1978年7月,在庄頭鄉高中學習;1979年8月~1982年8月,在邢庄鄉屈樓村小學任民辦教師;1982年8月~1984年7月,在開封市三師范學校學習;1984年9月~1988年12月,在邢庄鄉聯中任教兼副校長;1989年1月~1992年12月,在邢庄鄉政府工作,任文書,黨委秘書;1992年8月~1994年7月,在開封市師范中文系進修函授;1995年8月~1998年6月,在鄭州大學行政管理系進修,成人自學;1993年1月~1994年5月,在小陳鄉任黨委副書記;1994年6月~1999年6月,在崗李鄉任政府鄉長、黨委書記職務;1999年7月至今,任尉氏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土地資源】據尉氏縣第二次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統計,尉氏縣行政區域總面積129700.27公頃,其中,耕地面積88332.31公頃,園地面積620.85公頃,11693.77公頃,草地6.85公頃,城鎮村級工礦用地17465.12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631.3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558.43公頃,其他土地2391.56公頃。
【機構設置】縣國土資源局設8個職能股室,即辦公室、規劃股、信訪室、法制監察股、地政地籍股、建設用地股、地礦股、人事教育股(紀檢監察室);下設二級機構即土地開發整理中心、土地執法監察大隊、天秤地價評估咨詢責任有限公司、土地收購儲備交易中心、測量隊;下轄城關、大橋、邢庄、門樓任、大營、大馬、洧川、崗李、朱曲、蔡庄、小陳、南曹、十八里、張市、永興、水坡、庄頭、工業紡織基地18個國土資源所。2010年,尉氏縣國土資源局現有幹部、職工297人。其中,行政人員17人,事業全供92人,事業(差供、自收支)188人,臨時工25人;局長1名,副局長5名,副主任科員1名。
【耕地保護】嚴格落實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確保全縣耕地保有量穩定在88118公頃,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78090公頃;實現耕地佔補平衡;儲備耕地指標6000畝。
【土地整理】2007年度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投資的水坡鎮土地整理項目和2008年度投資的邢庄鄉土地整理項目,2010年7月底完成全部主體工程,向市局報驗。2009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根據2008~2012五年規劃實施方案,該項目擬落實在門樓任鄉,項目總投資約1435.42萬元,總規模779.55公頃。項目實施後新增耕地面積9.56公頃,項目區涉及門樓任鄉的東周楊村、齊庄村、錢家村、西周楊村、閆後村、閆前村、張庄村7個行政村的集體土地。該項目正在做前期准備工作,2011年6月動工實施。
【用地保障及土地徵收】完成國家重點項目和產業集聚區建設用地保障工作,2010年內,共申報兩批城市建設用地。為凱華皮革有限公司、世紀第一城、瑞福祥老年公寓等項目供地1010畝。在實施徵收過程中,嚴格執行了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標准,並督促補償費及時足額發放到位,確保被征地群眾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及執行情況】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經省政府批准實施,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報市政府待批。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對確立的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進行任何調整。
【節約集約用地】積極推進並嚴格落實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一是嚴格執行《限制供地目錄》、《禁止供地目錄》,對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項目實行禁止供地,對限制類的項目實行有限制條件的供地,從土地供應上制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二是認真執行國有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對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系數等應符合國家和省市規定。尉氏縣人民政府適時出台了《工業用地聯審聯批辦法》和《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實施意見》。三是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出讓價格不得低於國家公布的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四是積極推進多層標准化廠房建設。現已建成三層標准化廠房3萬平方米,對電子電器、服裝加工、生物工程等十大類項目必須進入多層標准化廠房,不單獨供地。2010年內,共處置批而未用土地32公頃。
【依法行政】2010年,全面落實依法行政責任制,進一步完善了《內部工作規程》,將全系統業務辦理程序置於制度的管理之下,每個環節都有具體規定,同一業務多個部門辦理的對如何協調和銜接也作了具體規定。凡涉及文書、合同文件、土地登記資料、違法案件卷宗等材料均要進行法制審核,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備案率達到100%。為規范全局執法監察人員的執法行為,局法制監察股對各執法部門的執法情況進行定期檢查,依據執法監察責任制、土地違法案件巡查制和錯案追究制等制度,發現失職失察行為及時處理。保證了沒有錯案和行政敗訴現象的發生,行政復議案件的維持率一直保持在100%。
【政府信息公開】推行陽光行政,積極開展網上辦公服務,2010年,共在門戶網站發布「招拍掛」公告6篇,國土動態信息15篇,業務信息6篇,自由欄目2篇,發布網上信訪說明3篇,圖片10張,增設了國土動態、政務公開、網上信訪、企業服務四個專欄,使局門戶網站點擊率達5萬人次,網上集體土地證查詢、網上信訪工作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提高了行政工作的透明度。
【執法監察】2010年,全國第十次衛片執法檢查,尉氏縣共監測到10個變化圖斑7宗土地,監測面積136.3畝。這7個圖斑中,1宗為養殖用地,簽訂有養殖合同;1宗為合法用地,辦理有合法手續;5宗違法佔地,現已全部拆除的有4宗,剩餘1宗違法用地依法處理到位後申請報批。配合縣政府落實實心粘土磚瓦窯廠整治目標責任制。積極同鄉鎮政府、縣司法等部門配合,保持高壓態勢,沒有死灰復燃和反彈現象發生。落實動態巡查責任制,不斷提高土地違法案件的發現、查處、執行率,全年共立案查處非法佔地案件13宗,其中今年發生案件5宗8.76畝,10宗移送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違法宗數和面積較往年大幅下降,杜絕了重大土地違法違規案件的發生。
【信訪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加大源頭防範力度,切實解決群眾訴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全年共接待來訪群眾16起49人次,受理電話反映4起,接聽咨詢電話5次,反映的問題中有11起得到了化解處理,對其餘5起信訪事項轉基層所或相關業務股室限期辦理,日常受理信訪事項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達90%。接上級各部門交辦、轉辦案件6件,全部按時進行了辦理報結,辦結率100%。
【基層所建設及鄉村幹部法律知識教育培訓】尉氏縣基層所經過幾年的實施建設,全縣18個基層所在2010年已有17個達到規范化建設標准所。充分利用多種手段,不斷加強對鄉、村幹部的國土資源法律知識教育培訓工作,一是為全縣鄉、村幹部訂閱《資源導刊》雜志,使基層幹部能及時了解全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新動態、新形勢、新政策,努力提高基層鄉村幹部的耕地保護與依法用地的雙重觀念,共訂閱《資源導刊》400餘份;二是利用全縣各種土地專項工作會議,廣泛面向基層幹部尤其是鄉、村幹部宣傳國土資源管理的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三是由縣國土資源局牽頭,各基層所具體負責,採取以會代訓等方式,對本轄區內鄉、村幹部每年培訓不少於三次。
【科技和管理創新】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針對本縣淺層地熱水資源豐富,而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的現狀,成立了礦產資源管理股,充實了人員。同時,積極籌備「河南省尉氏縣地熱水勘查項目」,2010年已經上報省廳待批,完成了調研課題《河南省尉氏縣地熱水開發可行性研究報告》。
【信息化建設】2010年初,尉氏縣局對照省廳要求,投入10萬余元對局信息化建設軟硬體進行了更新。同時,建設用地申報審批系統和土地供應管理系統已經運行;除第二次土地調查資料庫正在構建外,其他種類資料庫已更新;實現了區域網與國土資源主幹網的對接;初步實行了遠程電子申報和信息直報,切實加強了基層土地監測和執法巡查在線監測。
(楊平新)
⑸ 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基層法院
龍亭區位於開封市中北部,1956年建區,2005年進行區劃調整,因著名古建築「龍亭」而得名。現轄2鄉(北郊鄉、柳園口鄉)、4辦事處(北書店辦事處、午朝門辦事處、大興辦事處、北道門辦事處),共有44個行政村、13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91.51平方公里,人口16.6萬。
龍亭區人民法院的前身是開封市人民法院第四區分庭,建立於1953年8月,1954年6月第四區分庭撤銷,1957年11月建立龍亭區人民法庭。1960年8月龍亭、鼓樓兩區合並,龍亭區人民法庭撤銷,1961年6月龍亭、鼓樓兩區重新分開,恢復龍亭區人民法庭建制。1968年1月並入龍亭區軍管組法院組,1973年3月市軍管會撤銷後,恢復開封市人民法院,同年6月建立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龍亭區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建院初期,內部未設庭室,1976年10月以來,根據審判工作和法院建設的需要,建立了相應的機構。現有機構: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審判庭、立案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法警大隊、辦公室、政治處、研究室、紀檢組、監察室。
主要榮譽:
2004年被授予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2005年被龍亭區委、區政府授予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先進集體、優秀投資環境貢獻獎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標兵;
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院黨支部被龍亭區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院黨組被區委授予統一戰線先進集體;
民一庭被市中院授予集體三等功;
刑庭被區委、區政府授予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先進集體2007年被市委授予開封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
被區委、區政府授予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執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體三等功、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先進集體;
民二庭被市中院授予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先進集體;
法警隊被市中院授予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速射射擊比賽第二名、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隊列比賽第三名;
2008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平安建設先進成員單位;被區委、區政府通令嘉獎一次;執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體三等功;
法警大隊被市委政法委授予政法系統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先進集體;刑庭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政法系統先進庭;
歷任院長:
劉夢珠、高潤才、龐樹田、李良民、宋航林、馮憲寬
歷任副院長:
劉夢珠、付明聰、高潤才、朱天廣、馮憲寬、趙研明、王峰嵐、張忠、王巧鳳、李寶金、劉建庄、胡平、谷景良、鄭永強、焦世峰、李利華、程向輝
現任院領導班子成員:
黨組書記、院長 趙 洪黨組副書記、政治處主任 劉 兵黨組成員、副院長 鄭永強黨組成員、副院長 李利華黨組成員、副院長 程向輝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霍建國黨組成員 劉建庄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 栗慶平 尉氏縣地處豫東平原,淮河的一大支流賈魯河從境內穿過,轄區6鎮11鄉,轄區面積1257平方公里,人口85萬人,尉氏縣城居於開封南45公里,城內有風景優美的東湖、曹魏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嘯台和與秋瑾齊名的辛亥革命女志士劉青霞故居,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尉氏縣人民法院成立於1952年,現有在編幹警102人,建院以來,全院幹警以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為指針,全面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人民法院的各項職責,大力推進審判方式改革和其他改革,全院的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及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03年,洧川人民法庭被最高院授予「全國指導基層民事調解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張市人民法庭被最高院評為「全國優秀基層人民法庭」並榮立集體一等功 ,刑事審判庭等7個部門先後8次榮立集體二等功,該院的新聞宣傳、司法行政、公文處理、信息、調研等多項工作多次被省高院評為先進集體。2007年尉氏縣人民法院被評為全市優秀基層法院。尉氏縣人民法院設二級機構22個:
機構負責人:
政治處 仝新華
未成年人綜合審判庭 馬麗梅
執行局 周火才
民事審判第一庭 吳延嶺
辦公室 蔡燕峰
民事審判第二庭 崔志強
司法行政科 趙 年
民事審判第三庭 朱凱峰
研究室 黃 超
行政審判庭 段根喜
監察室 吳艷麗
張市人民法庭 王志偉
紀檢組 李帥華
水坡人民法庭 楊鐵池
司法技術科 王曉明
大馬人民法庭 陳占喜
立案庭 李向東
洧川人民法庭 戚振嶺
審判監督庭 馬占國
蔡庄人民法庭 李國卿
刑事審判庭 范開尉
司法警察大隊 張瑞喜
院領導班子:
劉世亮:男 漢族 1965年11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歷任杞縣人民法院書記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審委會委員、副院長、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員、紀檢組副組長,2006年5月至今任尉氏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張東風:男 漢族 1958年12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黨組副書記 副院長仝新華:男 漢族 1967年4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黨組副書記 政治處主任盧現庄:男 漢族 1965年6月出生 法律研究生學歷
副院長杜芳: 女 漢族 1961年1月出生 法律大專學歷
副院長張振奎:男 漢族 1969年11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副院長耿福彥:男 漢族 1963年6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副院長王震峰:男 漢族 1963年10月出生 法律研究生學歷
副院長宋國君:男 漢族 1966年4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紀檢組組長周火才:男 漢族 1967年7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黨組成員 執行局局長:王明賀:男 漢族 1969年9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黨組成員曹新民:男 漢族 1971年4月出生 法律本科學歷 黨組成員 開封市金明區人民法院(原開封市人民法院郊區人民法院)始建於1975年12月,辦公地址在區政府院南100米,與公安局、檢察院同院,當時內設刑事、民事兩庭及辦公室。1989年,區人民法院下設10庭、1室、和4個人民法庭,編制48人。2002年3月辦公地址遷至區文教局南鄰。2002年10月機構改革,撤消告申庭,合並立案庭審監庭。至2007年,其內設機構有辦公室、政治處、紀檢組、監察室、司法技術行政科、法警大隊、黨總支、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巡迴法庭、行政審判庭、執行局、立案庭、審判監督庭,編制74人,實有74人。
各部門負責人:刑庭庭長董征、民一庭庭長邢允波、民二庭庭長徐昆、民三庭庭長徐躍、巡迴法庭庭長朱廣兵、行政庭庭長黃衛勇、立案庭庭長張永林、審監庭庭長卞亞峰、辦公室主任高衛東、監察室主任陳登賢、法警大隊大隊長張學剛、行政科科長任文玲。1989年1月~2005年9月期間,開封市郊區人民法院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以維護社會穩定為重點,以審判工作為中心,以確保司法公正為主線,以深化司法改革為動力,以提高隊伍素質為組織保證,全面推進各項審判工作和其他工作。同時,區法院與區檢察院、公安分局密切協作,在堅持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和嚴重經濟犯罪的同時,致力於調整各種經濟關系和其他社會關系,為加快全區的經濟發展和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這些年來,共受理各類案件27361件,審結26973件,結案率為98.58%。
主要榮譽
2006年3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解放軍總政治部表彰為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權益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等,涌現出全省十大傑出法官、一等功獲得者李桂芝等一批優秀法官隊伍。
歷任院長:
於光榮 1989.1~1990.4肖合鈞 1990.4~1993.7曹德安 1993.7~1995.4龐樹田 1995.4~1997.12李冉齋 1998.3~1998.8閆國順 1999.3~2003.1王文濤 2003.1~2006.5常風臣 2006.5至今 蘭考縣位於河南省東北部,東連商丘,西接開封,是通往魯西南的重要門戶,轄11個鄉、5個鎮,總人口 76萬人,總面積1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95萬畝。這里是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志生前戰斗過並為之獻身的地方,是焦裕祿精神的發祥地。
蘭考縣人民法院的前身是蘭封和考城兩縣設立的司法科,新中國成立後兩縣分別成立人民法院,1954年6月蘭封縣和考城縣合並成為蘭考縣,法院也相應合並為蘭考縣人民法院。蘭考縣人民法院成立以來,歷任共有22任科長(法院前身為司法科)、院長。
現任院長、黨組書記為孔令營。蘭考縣人民法院現有在職人員114人,其中法官64人,法警7人,其他幹部34人,工人9人。四高法官9名,一級法官32名。副科級以上幹部45名。蘭考縣人民法院機構有21個,分別是:民一庭、民二庭、刑事審判庭、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行政庭、執行局、固陽法庭、紅廟法庭、壩頭法庭、張君墓法庭、立案庭、審監庭、法警大隊、司法技術科、辦公室、行政科、基建科、通訊科、政治處、研究室、監察室
1990年來,蘭考法院榮獲的省級以上榮譽有:
1990年12月被省高院授予「兩庭建設先進單位」。
1992年3月被省高院授予「集體二等功」,
1992年12月被省高院授予「信息調研先進單位」。
1995年被國家經貿委工商管理局技術監督局授予「打假先進單位」。
1998年12月被省高院授予「司法統計先進單位」。
1999年1月被省高院授予「法制宣傳先進單位」,1999年4月被省高院授予「『四最』先進單位」、同時被授予「集體二等功」。
2000年,被最高院、團中央評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2001年被授予省級「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
2002年被省高院評為「司法統計先進單位」。
2004年先後被省高院授予「兩庭建設先進單位」、「紀檢監察先進單位」、「思想宣傳工作先進單位」,2004年12月被省愛衛會授予「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2005年先後被省高院授予「信訪工作先進集體」、「集體一等功」。
2005年被最高院授予「全國優秀少年法庭」。
2006年固陽法庭被省高院授予「集體二等功」、「2005年度涉訴信訪工作先進集體」,2006年1月少刑庭被十九部委授予「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貢獻獎」。
2007年,固陽人民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授予「全國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刑事庭獲得「全國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時被省高院記集體一等功;蘭考法院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被省委政法委、省高院評為清理執行積案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民二庭被授予「全省民商事審判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於被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河南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並榮立集體三等功。
院領導班子成員:
孔令營,男,1968年4月出生,河南通許人,漢族,黨員,法學碩士,現任蘭考縣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中南政法學院學習1989年7月至2004年8月,在河南省通許縣人民法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辦公室主任、副院長2002年2月至2004年1月,在華東政法學院讀研究生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在開封市政法委工作2006年5月至今,在蘭考縣人民法院工作
孫汐,男,1968年10月出生,河南省蘭考縣人,漢族,黨員,法學學士,現任蘭考縣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分管刑事庭、青少年綜合審判庭、行政科、基建科和通訊科工作。1983年8月至1986年6月,在開封市第二師范學校學習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在蘭考縣壩頭鄉初中任教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在中南政法學院學習1992年8月至今,在蘭考縣人民法院工作
孔維君,男,1961年1月出生,河南省蘭考縣人,漢族,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蘭考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分管執行局、法警隊工作。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在鄭州牧專學習1984年8月至1984年12月,在蘭考縣農牧機要局工作1985年1月至2004年8月,在蘭考縣檢察院工作2004年8月至今,在蘭考縣人民法院工作
陳志力,男,1967年8月出生,河南省蘭考縣人,漢族,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蘭考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分管行政審判、立案信訪、審判監督工作。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在鄭州大學學習1991年7月至今,在蘭考法院工作
張建民,男,1966年2月出生,河南省蘭考縣人,漢族,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蘭考縣人民法院副院長,分管民事審判、司法技術室,主抓工、青、婦工作。1985年12月至今,在蘭考縣人民法院工作
庄著立,男,1965年12月出生,河南省蘭考縣人,漢族,黨員,本科學歷,現任蘭考縣人民法院政治處主任,分管政治處、研究室。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在河南省司法學校學習1987年9月至今,在蘭考法院工作
陳劍光,1974年6月出生,河南省蘭考縣人,漢族,黨員,研究生學歷,現任蘭考縣人民法院紀檢組長,主管紀檢、辦公室工作,協管司法能力考評、信息、宣傳、調研工作。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河南省司法學校學習1994年7月至今,在蘭考法院工作 開封縣位於豫東平原,北依黃河,三面環抱古都開封,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轄區15個鄉鎮,面積1302平方公里,總人口67萬人。
開封縣人民法院位於縣城縣府西街38號,在編幹警98人。開封縣人民法院1951年12月正式成立,自1955年10月12日開封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至今。
歷任院長分別是:張鋒、朱兵勝、王文軒、杜緒忠、李春觀、付智廣、顧憲良、曹德安、趙延明和李佩生。
現任院長李佩生。
開封縣人民法院設置二級機構20個,分別是政治處、辦公室、研究室、紀檢組(監察室)、立案庭、刑事審判庭、少年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民事審判第二庭、民事審判第三庭、行政審判庭、審判監督庭、執行局、司法警察大隊、司法鑒定技術科和陳留法庭、杜良法庭、范村法庭、八里灣法庭、朱仙鎮法庭。
各部門負責人
政治處主任李運新
辦公室主任仇政法
研究室主任趙根喜
監察室主任張貴山
立案庭庭長耿士毅
刑事審判庭庭長楊友才
少年刑事審判庭庭長郭慶霞
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文彬
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葉素琴
民事審判第三庭庭長王培德
行政審判庭庭長焦志強
審判監督庭庭長段耀禮
執行局副局長(負責人)崔建民
司法警察大隊長魯健
司法鑒定技術科科長馬國光
陳留法庭庭長秦曉歌
杜良法庭副庭長(負責人)王忠貴
范村法庭庭長曹自強
八里灣法庭庭長何曉梅
朱仙鎮法庭庭長李冰。
開封縣人民法院成立以來,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在各個歷史時期緊緊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行使審判權,維護生產、教學、科研、人民群眾生活秩序,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
近年來,院黨組提出了整體工作創一流,單項工作爭第一的奮斗目標,狠抓管理管理和隊伍建設,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受到群眾歡迎,得到省高級法院、最高法院的肯定推廣。
開封縣人民法院先後被命名為全省優秀基層法院,全省法院思想作風整頓先進集體,新聞宣傳、兩庭建設、司法行政、公文處理、信息、調研等多項工作被省高院評為先進單位,2007年被省高級法院榮記集體二等功。
開封縣人民法院院長及班子成員簡介
1、李佩生,1965年 2 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省法學會會員,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1985年7月到開封市順河回族區法院工作,歷任書記員、助審員、審判員、副庭長、庭長、副院長。2002年調至開封縣法院任黨組書記、代院長、院長。
2、王連山,1959年6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
3、薛冰,1966年5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4、王秉坤,1963年11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5、陳廣偉,1958年9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6、魏國成,1970年5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7、李安偉,1971年5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8、李偉,1965年12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9、仇政法,1973年11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10、劉琦,1981年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11、李運新,1967年1月出生,漢族,法律本科文化,現任開封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 開封市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組建於1973年5月,其前身是開封市人民法院順河區人民法庭。該院現轄兩個鄉、六個辦事處,轄區面積86.73平方公里,轄區人口24.11萬。
三十多年來,該法院經歷了恢復組建和曲折發展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該院在黨的領導下,始終不渝地貫徹黨的「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 在偉大的改革開放事業中創出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業績。在隊伍建設上, 他們堅持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強化專業素質教育, 認真做好增編補員工作,隊伍不斷發展狀大,到2007年底,該院在編幹警由組建時的不足10人增加到69人,其中本科以上畢業55人。
近年來,他們結合法院工作實際,狠抓法院隊伍建設,充分運用審判職能作用,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服務經濟建設,促進社會和諧,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該院曾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
院領導簡介
現任院長許新啟,漢族,1962年1月出生,研究生畢業,中共黨員,1997年11月任河南省尉氏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2002年12月任河南省杞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2006年5月任開封市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副院長:李昂,漢族,1967年6月出生,本科畢業,中共黨員,2003年7月任開封市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副院長:肖兵,漢族,1967年11月出生,本科畢業,中共黨員,2004年8月任開封市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副院長:凌敏,漢族,1968年6月出生,本科畢業,中共黨員,2004年8月任開封市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副院長:張武捷,漢族,1967年9月出生,本科畢業,2004年8月任開封市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副院長。
黨組成員:翟淵濤,漢族,1961年12月出生,本科畢業,2004年8月任開封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
政治處主任:趙芳,回族,1968年1月出生,本科畢業,2007年6月任開封市順河回族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
歷任院長:
1973年5月---1979年3月 張保臣
1979年3月---1984年3月 海金生
1984年3月---1992年12月 崔茂森
1992年12月---2002年12月 馮憲寬
2002年12月---2006年5月 宋航林
2006年5月至今許新啟
主要榮譽:
2004年被授予省級衛生先進單位。2005年被龍亭區委、區政府授予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先進集體、優秀投資環境貢獻獎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標兵;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院黨支部被龍亭區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院黨組被區委授予統一戰線先進集體;民一庭被市中院授予集體三等功;刑庭被區委、區政府授予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先進集體2007年被市委授予開封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被區委、區政府授予信訪工作先進單位;執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體三等功、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先進集體;民二庭被市中院授予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先進集體;法警隊被市中院授予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速射射擊比賽第二名、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隊列比賽第三名;2008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平安建設先進成員單位;被區委、區政府通令嘉獎一次;執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體三等功;法警大隊被市委政法委授予政法系統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先進集體;刑庭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政法系統先進庭;
歷任院長:
劉夢珠、高潤才、龐樹田、李良民、宋航林、馮憲寬
歷任副院長:
劉夢珠、付明聰、高潤才、朱天廣、馮憲寬、趙研明、王峰嵐、張忠、王巧鳳、李寶金、劉建庄、胡平、谷景良、鄭永強、焦世峰、李利華、程向輝
現任院領導班子成員:
黨組書記、院長 趙 洪
黨組副書記、政治處主任 劉 兵
黨組成員、副院長 鄭永強
黨組成員、副院長 李利華
黨組成員、副院長 程向輝
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霍建國
黨組成員 劉建庄黨組成員
執行局局長 栗慶平
⑹ 尉氏縣崗李鄉起訴離婚去哪裡
起訴離婚,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⑺ 尉氏縣大馬鄉起訴離婚去哪裡
女方不在家,有外玉,住在一起,男方要求,起訴離婚,去那裡起訴離開
⑻ 買賣兒童會判刑嗎
會,出賣兒童構成拐賣兒童罪,起刑點是五年。對於收買被拐賣兒童罪,法律規定可以判處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
依據《刑法》
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罪】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
(三)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
(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
(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
(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
(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的。
第二百四十一條【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強奸罪;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罪;侮辱罪;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非法剝奪、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傷害、侮辱等犯罪行為的,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並有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犯罪行為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又出賣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對被買兒童沒有虐待行為,不阻礙對其進行解救的,可以從輕處罰;按照被買婦女的意願,不阻礙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8)尉氏人民法院擴展閱讀
案例:「坑娃」父親賣掉親生子 涉嫌拐賣兒童罪被判刑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孩子之間有血溶於水的骨肉親情,可尉氏縣一個糊塗的父親,竟將親生孩子當做商品買賣。12月4日,尉氏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被告人陸某某因犯拐賣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2014年10月,被告人陸某某之妻在尉氏縣中醫院產下一男嬰,喜得貴子的陸某某不思如何將孩子撫養成人,竟然因一時的財迷心竅,打起了買賣孩子的主意。在孩子出生兩天後,陸某某和「人販子」蘇某某(已另案處理)取得了聯系。
並在其介紹下,將該男嬰以65000元的價格賣予他人。今年4月份,尉氏縣十八里鎮駐村民警在一次走訪期間,從同村村民口中得知了此事。隨後被告人陸某某被尉氏縣公安局傳喚到案。
尉氏縣人民法院合議庭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陸某某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出賣自己親生子,其行為已構成拐賣兒童罪,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予以支持,鑒於陸某某當庭認罪,依法可從輕處罰;遂依法做出上述判決。
⑼ 出嫁女戶口仍在娘家,怎樣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不合法
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你仍然是本村村民,應該分地
請看下面的案例,你應該有信心
1.李女出嫁後未遷戶口,村委卻按村規民約取消了李女每月領取20斤麵粉的權利及應得的收益分配款11200元,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李女將尉氏縣大西門村三組告上法院。11月6日,河南省尉氏縣人民法院判決被告恢復供給李女每月麵粉10公斤至戶口遷出之日並給付原告李某應得收益分配款11200元。
2.出嫁女戶口未遷出原村,其在娘家的原承包地該不該被抽回?
近日,臨沭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對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999年5月,該縣某村進行土地延包時,劉某及其女兒小梅等一家三口承包了該社區3.3畝土地,承包期限為30年,縣政府頒發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02年8月,小梅出嫁,小梅出嫁後戶口也未遷出。2005年秋,該村在調整土地時,以小梅已出嫁為由,將她承包的1.1畝土地抽回並轉給他人耕種。
在多次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去年9月她將村委會告上了法庭,請求判令返還被抽去的承包地
法院認為,小梅雖已出嫁,發包方應將抽回的土地予以返還。依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判決該村委會補給小梅土地1.1畝,賠償經濟損失,並承擔訴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