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法院
① 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工農路246號)怎麼走
坐9、37、51到都市豪庭下
見地圖
② 從工農路到南通經濟開發區法院坐幾路公交車
公交線路:832路 → 810路 → 如東203路 → 如東214路,全程約57.1公里
1、從工農路步行約2.3公里,到達專三餘公交回車場站屬
2、乘坐832路,經過11站, 到達遙望港派出所站
3、步行約320米,到達221省道304縣道口站
4、乘坐810路,經過8站, 到達東安閘站
5、步行約40米,到達東凌站
6、乘坐如東203路,經過24站, 到達如東客運站
7、步行約150米,到達汽車站
8、乘坐如東214路,經過4站, 到達淺水灣站(也可乘坐如東222路、如東105路南線)
9、步行約50米,到達如東縣法院
③ 中國國徽有什麼象徵意義
中國國徽象來征的意義源:
國徽圖案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斗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尊嚴。
國徽呈圓形,國徽中心為紅地上的金色天安門城樓,城樓正上方的4顆金色小五角星呈半弧形狀,環拱一顆大五角星。國徽四周由金色麥稻穗組成正圓形環,麥稻稈的交叉處為圓形齒輪;齒輪中心交結著紅色綬帶,分向左右結住麥稈下垂,並把齒輪分成上下兩部分。
(3)工農法院擴展閱讀:
中國國徽上麥穗的由來:
1942年冬,山城重慶,寒風凜冽。董必武要返回革命聖地延安,宋慶齡在她的寓所舉行歡送茶話會,周恩來和鄧穎超也應邀出席。桌上擺著兩串顆粒飽滿的麥穗,被灼灼火爐映得金光熠熠。這些麥穗是重慶附近的農民送來的。
看著這金黃麥穗,席上有人贊美說:「真像金子一般。」宋慶齡充滿感情地說:「它比金子還寶貴,中國人口80%是農民,如果年年五穀豐登,人民便可豐衣足食了。」周恩來也撫摸麥穗,意味深長地說:「等到全國解放,我們要把麥穗畫到國徽上。」
全國解放後,在制定國徽圖案時,周總理果然鄭重地建議要把麥穗畫上去。
④ 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謝覺戰生平
是「謝覺『哉抄』」
謝覺哉(1883-1971),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法學家。原名維鋆[jun],字煥南,別號覺齋,湖南省寧鄉人。1921年參加新民學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到上海,負責編輯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和《上海日報》。後任中共湘鄂西省委政治秘書、《工農日報》主編兼文化部副部長。1933年到中央蘇區,任毛澤東秘書,後任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秘書長、內務部長、司法部長、代理最高法院院長。1934年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代表,中央黨校副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長、邊區參議會副議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華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長兼政法大學校長,試擬《陝甘寧邊區憲法草案》。新中國成立後,任內務部長、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中共第八屆會議上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善詩文,尤以聯語勝。有《謝老詩選》、《謝覺哉文集》、《謝覺哉日記》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