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公文附件

法院公文附件

發布時間: 2022-06-10 19:03:14

㈠ 行政公文的格式有誰知道

以下內容是比較嚴格的。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
(GB/T9704-1999 代替GB/T9704-1988)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國家行政機關公文通用的紙張要求、印刷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順序和標識規則。
本標准適用於國家各級行政機關制發的公文。其他機關可參照執行。
使用少數民族文字印製的公文,其格式可參照本標准按有關規定執行。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面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標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8-1997 印製、書寫和繪圖紙幅面尺寸。
3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3.1 字word
標識公文中橫向距離的長度單位。一個字指一個漢字所佔空間。
3.2 行line
標識公文中縱向距離的長度單位。本標准以3號字高度加3號字高度7/8倍的距離為一基準行。
4 公文用紙主要技術指標
公文用紙一般使用的紙張定量為60g/m2~80g/ m2的膠版印刷紙或復印紙。紙張白度為85%~90%,橫向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為7.5~9.5。
5 公文用紙幅面及版面尺寸
5.1 公文用紙幅面尺寸
公文用紙採用GB/T148中規定的A4型紙,其成品幅面尺寸為210mm×297mm,尺寸允許偏差見GB/T148。
5.2 公文頁邊與版心尺寸
公文用紙天頭(上白邊)為:37mm±1mm
公文用紙訂口(左白邊)為:28mm±1mm
版心尺寸為:156mm×225mm(不含頁碼)
6 文中圖文的顏色
未作特殊說明公文中圖文顏色均為黑色。
7 排版規格與印刷裝訂要求
7.1 排版規格
正文用3號仿宋體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個字。
7.2 製版要求
版面干凈無底灰,字跡清楚無斷劃,尺寸標准,版心不斜,誤差不超過1mm。
7.3 印製要求
雙面印刷;頁碼套正,兩面誤差不得超過2mm。黑色油墨應達到色譜所標BL100%,紅色油墨應達到色譜所標Y80%,M80%。印品著墨實,均勻;字面不花、不白、無斷劃。
7.4 裝訂要求
公文應左側裝訂,不掉頁。包本公文的封面與書芯不脫落,後背平整、不空。兩頁頁碼之間誤差不超過4mm。騎馬訂或平訂的訂位為兩釘釘鋸處訂眼距書芯上下各1/4處,允許誤差±4mm。平訂釘鋸與書脊間的距離為3mm~5mm;無壞釘、漏釘、重釘,釘腳平伏牢固;後背不可散頁明訂。裁切成品尺寸誤差±1mm,四角成90o,無毛茬或缺損。
8 公文中各要素標識規則
本標准將組成公文的各要素劃分為眉首、主體、版記三部分。置於公文首頁紅色反線(寬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統稱訓眉首;置於紅色反線(不含)以下至主題詞(不含)之間的各要素統稱主體;置於主題詞以下的各要素統稱版記。
8.1.1 公文份數序號
公文份數序號是將同一文稿印製若干份時每份公文的順序編號。用阿拉伯數碼頂格標識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8.1.2 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如需標識秘密等級,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級各保密期限之間用"★"隔開。
8.1.3 緊急程度
如需標識緊急程度,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與緊急程度,秘密等級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緊急程度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8.1.4 發文機關標識
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後加"文件"組成;對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標識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25mm。對於上報的公文,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80mm。
發文機關標識推薦使用小標宋體字,用紅色標識。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以醒目美觀為原則酌定,但是最大不能等於或大於22mm×15mm。
聯合行文時應使用主辦機關名稱在前,"文件"二字置於發文機關名稱右側,上下居中排布;如聯合行文機關過多,保證公文首頁顯示正文。
8.1.5 發文字型大小
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序號組成。發文機關標識下空2行,用3號仿宋體字,居中排布;年份、序號用阿拉伯數碼標識;年份應標全稱,用六角括弧"〔〕"括入;序號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01),不加"第"字。
發文字型大小之下4mm處印一條與版心等寬的紅色反線。
8.1.6 簽發人
上報的公文需標識簽發人姓名,平行排列於發文字型大小右側。發文字型大小居左空1字,簽發人姓名居右空1字;簽發人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2號楷體字標識簽發人姓名。
如有多個簽發人,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置於第1行,其他簽發人姓名從第2行起在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之下按發文機關順序依次順排,下移紅色反線,應使發文字型大小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並使紅反線與之的距離為4mm。
8.2 主體
8.2.1 公文標題
紅色反線下空2行,用2號小標宋體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間距恰當。
8.2.2 主送機關
標題下空1行,左側頂格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回行時仍頂格;最後一個主送機關名稱後標全形冒號。如主送機關名稱過多而使公文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應將主送機關名稱移至版記中的主題詞之下、抄送之上,標識方法同抄送。
8.2.3 公文正文
主送機關名稱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頂格。數字、年份不能回行。
8.2.4 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附件",後標全形冒號和名稱。附件如有序號使用阿拉伯數碼(如:"附件:1.××××");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附件應與公文正文一起裝訂,並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頂格標識"附件",有序號時標識序號;附件的序號和名稱前後標識應一致。如附件與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裝訂,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頂格標識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並在其後標識附件(或帶序號)。
8.2.5 成文時間
用漢字將年、月、日標全;"零"寫為"O";成文時間的標識位置見8.2.6。
8.2.6 公文生效標識
8.2.6.1 單一發文印章
單一機關制發的公文在落款處不署發文機關的名稱,只標識成文時間。成文時間右空4字;加蓋印章應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壓成文時間,印章用紅色。
當印章下弧無文字時,採用下套方式,即僅以下弧壓在成文時間上;
當印章下弧有文字時,採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線壓在成文時間上。
8.2.6.2 聯合行文印章
當聯合行文需加蓋兩個印章時,應將成文時間拉開,左右各空7字;主辦機關印章在前;兩個印章均壓成文時間,印章用紅色。只能採用同種加蓋印章方式,以保證印章排列整齊。兩印章間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過3mm。
當聯合行文需加蓋3個以上印章時,為防止出現空白印章,應將各發文機關名稱(可用簡稱)排在發文時間和正文之間。主辦機關印章在前,每排最多3個印章,兩端不得超過版心;最後一排如餘一個或兩個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間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後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標識成文時間。
8.2.6.3 特殊情況說明
當公文排版後所剩空白處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時,應採取調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決,務使印章與正文同處一面,不得採取標識"此頁無正文"的方法解決。
8.2.7 附註
公文如有附註,用3號仿宋體字,居左空2字加圓括弧標識在成文時間下一行。
8.3 版記
8.3.1 主題詞
"主題詞"用3號黑體字,居左頂格標識,後標全形冒號;詞目用3號小標宋體字;詞目之間空一字。
8.3.2 抄送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題詞下1行;左空一字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抄送",後標全形冒號;抄送機關間用頓號隔開,回行時與冒號後的抄送機關對齊;在最後一個抄送機關標句號。如主送機關移至主題詞之下,標識方法同抄送機關。
8.3.3 印發機關和印發時間
位於抄送機關之下(無抄送機關在主題詞之下)佔1行位置;用3 號仿宋體字。印發機關左空1字,印發時間右空1字。印發時間以公文付印的日期為准,用阿拉伯數碼標識。
8.3.4 版記中的反線
版記中各要素下均加一條反線,寬度同版心。
8.3.5 版記的位置
版記應置於公文最後一頁(封四),版記的最後一個要素置於最後一行。
9 頁碼
用4號半形白體阿拉伯數碼標識,置於版心下邊緣之下一行,數碼左右各放一條4號一字線,一字線距版心下邊緣7mm。單頁碼居右空1字,雙頁碼居左空1字。空白頁和空白以後的頁不標識頁碼。
10 公文中的表格
公文如需附表,對橫排A4紙型表格,應將頁碼放在橫表的左側,單頁碼置於表的左下角,雙頁碼置於表的左上角,單頁碼表頭在訂口一邊,雙賈碼表頭在切口一邊。
公文如需附A3紙型表格,且當最後一頁為A3紙型表格時,封三、封四(可放分送,不放頁碼)應為空白,將A3紙型表格貼在封三前,不應貼在文件最後一頁(封四)上。
11 公文的特定格式
11.1 信函式格式
發文機關名稱上邊緣距上頁邊的距離為30mm,推薦使用小標宋體字,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酌定;發文機關全稱下4mm處為一條武文線(上粗下細),距下頁邊20mm處為一條武文線(上細下粗),兩條線長均為170mm。每行距中排28個字。發文機關名稱及雙線均印紅色。兩線之間各要素的標識方法從本標准相應要素說明。
11.2 命令格式
命令標識由發文機關名稱加"命令"或"令"組成,用紅色小標宋體字,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酌定。命令標識上邊緣距版心上邊緣20mm,下邊緣空2行居中標識令號;令號下空2行標識正文;正文下一行右空4字標識簽發人名章,簽名章左空2字標識簽發人職務;聯合發布的命令或令的簽發人職務應標識全稱。在簽發人名章下一行右空2字標識成文時間。分送機關標識方法同抄送機關。其他從本標准相關要素說明。
11.3 會議紀要格式
會議紀要標識由"××××會議紀要"組成。其標識位置同8.1.4,用紅色小標宋體字,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酌定。會議紀要不加蓋印章。其他要素從本標准規定。
12 式樣
A4型公文用紙頁邊及版心尺寸見圖1;公文首頁版式見圖2;上報公文首頁版式見圖3;公文末頁版式見圖4;聯合行文公文末頁版式見圖5;聯合行文公文末頁版式見圖6。
以下內容是學校里的公文
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GB/T9704-1999)》規定,公文一般由公文份數序號、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單位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單位、正文、附件說明、成文日期、印章、附註、主題詞、抄送單位、印發單位和印發日期等要素組成。公文中各要素劃分為眉首、主體、版記三部分。置於公文首頁紅色反線(寬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統稱眉首;置於紅色反線(不含)以下至主題詞(不含)之間的各要素統稱主體;置於主題詞以下的各要素統稱版記。
一、眉首
(一)公文份數序號
公文份數序號是將同一文稿印製若干份時每份公文的順序編號。秘密文件要求標識。如需標識公文份數序號,用阿拉伯數碼頂格標識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編寫位數應根據公文的份數來決定,但至少應不少於兩位,即「1」編為「01」。對份數序號,可用印號機手工在成文上加蓋,也可用印刷設備與成文同時印刷。
(二)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涉及國家秘密的公文應當按照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定分別標注「絕密」、「機密」或「秘密」。如需標識秘密等級,用4號黑體字,頂右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格;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用4號黑體字,頂右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之間用「★」隔開,秘密兩字之間不空字格。
(三)緊急程度
緊急程度是對公文送達時限的要求。緊急公文應當根據緊急程度分別標明「特急」、「急件」。如需標識緊急程度,用4號黑體字,頂右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兩字之間空1字格;如需同時標識秘密等級與緊急程度,秘密等級頂右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緊急程度頂右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四)發文單位標識
由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後加「文件」組成;對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標識發文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發文單位標識推薦使用標宋體字,用紅色標識。字型大小由發文單位以醒目美觀為原則酌定,一般應小於上級單位的字型大小。
聯合行文主辦單位名稱在上,「文件」二字置於發文單位名稱右側,上下居中排布。如聯合行文單位過多,必須保證公文首頁顯示正文。可通過縮小發文單位字型大小、行距加以解決。
(五)發文字型大小
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單位代字(含區域代字、單位代字、發文形式代字三部分)、年份和序號組成。發文單位標識下空2行,用4號仿宋體字居中排布;年份、序號用阿拉伯數碼標識;年份要標全稱,用六角括弧「〔〕」括上;序號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01),不加「第」字。發文字型大小之下4mm處印一條與版心等寬的紅色反線(目的是使文件眉首醒目、美觀)。
(六)簽發人
上報的公文需標識簽發人姓名,平行排列於發文字型大小右側。有簽發人的上行文發文字型大小居左空1字格,簽發人姓名居右空1字格排列;「簽發人」用4號仿宋體字,簽發人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4號楷體字標識簽發人姓名。文件中如有多個簽發人(會簽人),亦需標注,其順序為: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置於第1行,其他簽發人姓名從第2行起在主辦單位簽發人姓名之下按發文單位順序依次順排,下移紅色反線,應使發文字型大小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並使紅色反線與之距離為4mm。發文字型大小左空1字格和簽發人姓名右空1字格的要求不變。
二、主體
(一)公文標題
紅色反線下空2行(如標題行數多,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紅色反線下可空1行或不空行),用2號小標宋體字,可分1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間距恰當。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並標明公文種類,除上行文外,一般應當標明發文單位。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用標點符號。
(二)主送單位
主送單位指公文的主要受理單位,位於標題下空1行,頂格用4號仿宋體字標識,回行時仍頂格;最後一個主送單位名稱後標全形冒號。如主送單位名稱過多而使公文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應將主送單位名稱移至版記中的主題詞之下、抄送欄之上,標識方法同抄送。標識主送單位時應標明主送單位的全稱、規范化簡稱或同類型單位的統稱(同類型單位如「各院、部、處、中心、所」等)。
(三)正文
正文用4號仿宋體字,位於主送單位名稱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格,回行頂格。數字、年份不能回行(採取縮小或擴大字距等辦法解決)。
(四)附件說明
公文正文中有些內容,如圖表、名單等,如穿插在公文正文中,往往隔斷公文前後的聯席而造成閱讀上的不便。這時需要將其從公文正文中抽出而作為公文的附件單獨表述。附件說明位置放在公文生效標識印章之前。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格用4號仿宋體字標識附件說明,即「附件」,後標全形冒號和名稱,附件如有序號應使用阿拉伯數碼標注(如附件:1.XXXX),然後標附件名稱,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附件應與公文正文一起裝訂,並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頂格標識「附件」,有序號時標識序號(如附件1、附件2)。附件的序號和名稱前後標識一致。如附件與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裝訂,應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頂格標識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並在其後標識附件(有序號的還需標序號)。
(五)成文時間
成文時間即公文生效的時間,包括年、月、日,用漢字標全,「零」寫為「○」。「1月」不能寫「元月」,成文時間居右空4字格。成文時間以負責人簽發的日期為准,聯合行文以最後簽發單位負責人的簽發時間為准。
(六)附註
附註一般是對公文的發放范圍、使用時需的事項加以說明。公文如有附註,用4號仿宋體字,居左空2字加圓括弧標識在成文時間下一行。上行文「請示」應當在附註處註明聯系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
三、版記
(一)主題詞
主題詞是用於揭示公文內容,便於公文檢索查詢的規范化詞。標注主題詞是文書和檔案部門相互銜接的一項工作。具體標注方法是:「主題詞」用4號黑體字,居左頂格標識,後標全形冒號,詞目應用4號小標宋體字,詞目之間空1字格。標注主題詞以國務院公文主題詞表(國辦秘函[1997]350號)為准,由類別、類屬和文種組成,一般不超過5組,每組不超過5個字。
(二)抄送
抄送指除主送單位外需要執行或知曉公文的其他單位,應當使用全稱或規范化簡稱、統稱。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題詞下一行,左空1字格用4號仿宋體字標識「抄送」,後標全形冒號;回行時與冒號後的抄送單位對齊;在最後一個抄送單位後標句號。標注按上級、平級、下級和黨、政、軍、群的順序,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置於最後一行。如主送單位移至主題詞之下,標識方法同抄送單位。
(三)印發單位和印發時間
印發單位是指公文的印製主管部門,一般是各單位的辦公室或文秘部門。標識印發時間是為了准確反映公文的生成時效。印發單位與印發時間為一行位置,如果印發單位字數太多,可自行簡化。標注位於抄送單位之下(無抄送單位在主題詞之下),用4號宋體字。印發單位左空1字格,印發時間右空1字格。印發時間以公文付印的日期為准,用阿拉伯數碼標識。
(四)版記中的反線
版記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條反線,寬度同版心。目的是為顯示各要素之間的區別,且顯得條理清晰、美觀。
(五)版記的位置
版記應置於公文最後一頁,版記的最後一個要素置於最後一行。公文主體之後的空白如容不下版記的位置,需另起一頁標識版記,採用調整行距、字距的方法使正文與印章同處一個頁面。如附件後的空白能容下版記,而該頁又是雙頁,此時版記應置於該空白處。如是轉發的文件,原件也有版記,此版記不能代替轉發件的版記,應另標注版記。

㈡ 法院常用公文

公文種類

批 示

批示是上級領導機關用於轉發或批轉下級機關的工作報告、建議時所使用的應用文體。批示與批復不能混用。批示雖具批復作用,但其發送對象較廣泛,一般要帶附件。通常由標題、稱呼、正文、署名與日期等部分組成。標題有的帶「批示」,有的不帶。正文首先引敘來的請示事項,作為批示的依據。然後針對來文提出下級機關應當如何貫徹執行的方法和措施。

各級黨政機關的負責同志對於各種文件、報告、情況反映等提出自己的意見、要求,通常也稱為「批示」,也作為要求各有關部門和下級機關貫徹執行的依據。但這類「批示」不是一個文種,也沒有格式要求,應用時比較靈活。

議 案

一、概說

是指國家大會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向本屆大會提出,並請求大會予以審議的文書。

議案一般涉及重大問題,具有建議性、可行性特點。《憲法》第72條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分別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二、寫法

全文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組成。正文包括提出議案的案由、案據和方案三部分。議案撰寫要目的明確,理由充分,文字簡潔,忌用命令口氣。

議案與建議的區別:議案涉及重大問題並且有一定的呈文程序,建議適用范圍較廣,事無巨細,均可提出建議。


通 告

一、概說

通告是屬於周知性的文種之一,是在一定的范圍內,對人民群眾、機關團體公布應當遵守和周知的事項的文件。通告與布告、公告都同屬於周知性公文,但它們之間相比還有其特點。通告所宣告的事項多屬於專業性或業務性的,多涉及公安、交通、金融方面,而布告內容廣泛得多,涉及面較廣;公告為重大事項的發布。通告適用的范圍,不僅僅限於上級對下級,不相隸屬的單位也可使用。它有具體范圍和時限性。通告發布的形式較多,可登報,可廣播,可張貼。布告以張貼為主,公告多廣播、登報。

二、種類

通告從內容上分類,一類為全國范圍內的重大法規性通告,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通告》;一類為針對某一項工作或專門問題發布的通告。從通告的效用上分,又可分為制約性通告和周知性通告。前者屬於在一定范圍內,為保證某一項工作的開展與某項活動的進行,而發布的規定性措施。


指 示

—、概說

(一)指示的含義及特點。

指示,是上級領導機關根據憲法、法律、法令以及有關決定、命令等,對下級機關部署工作,闡明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提出基本要求,指出方法步驟的指導性下行公文。指示同命令、指令的不同之處是:命令、指令一般由國家行政領導機關或領導人發布。指示,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人亦可使用;命令、指令一經發布,即產生法律效力,必須堅決執行,沒有變通餘地。而指示,下級可根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不象命令那樣嚴格。

指示,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普遍性、全局性的問題,向下級發布指示,闡明指導原則、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驟;另一種是針對某項工作、局部性的問題,向下級機關布置任務,說明意義,提出辦法。指示是指導性的公文,其特點主要有:

1.內容具有原則性。

指示布置工作任務,闡明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不像通知那樣對工作作具體、詳盡的安排。受文單位可按指示精神,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加以貫徹落實,指示的內容都是原則性的。

2.作用具有指導性。

指示是針對全局或局部的重要工作而發,其中有些問題按以往的政策措施不能解決或解決得不好。上級機關為了統一認識,統一行動,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便在指示中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原則。指示不僅體現上級機關的意圖,還明顯地體現其政策性和指導性。

3.發文機關級別較高。

理論上說,凡有下級機關的機關,都可發指示。但實際上,基層單位一般不用,市以上的機關才用得較多。這一點,同內容有關,高級領導機關居高臨下,才能較好地提出指導原則問題。另外,指示的特點和適用范圍決定了指示的嚴肅性,切忌濫發,既不能對任何問題都發指示,也不能對任何機關和個人都發指示。除了高中級黨政機關及其主要領導人外,縣以下的基層機關及其領導人,不宜直接發指示。一般情況下,縣以下的機關向下級機關布置日常具體工作,多用「通知」行文。 (二)適用范圍和類型。

1.全局性指示。

為解決當前工作中一些全局性、普遍性問題而發的指示,叫全局性指示。

2.局部性指示。

針對當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局部問題而發的指示,叫局部性指示。

二、寫法

指示不論是全局性的,還是局部性的,都是由標題、發文字型大小、正文和發文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標題。

指示的標題,多用全稱(完整式),即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三要素都俱全的標題。發文緊迫的指示,其標題可在文種前加「緊急」字樣。指示的標題如果省略了發文機關和文種,應該在題解中加以必要的說明。

(二)正文。

指示的內容如果比較簡單,正文可以是一段到底。有的指示涉及的內容較多,篇幅較長,結構上就要適當安排。這種指示的正文,一般分指示依據、指示事項和執行要求等三個部分。

指 令

一、指令的定義和適用范圍
指令是專門發布經濟、科研等方面的指示性和規定性相結合的措施和要求的下行公文。1987年《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指出:「發布指示性和規定性相結合的措施或要求時用『指令』。」

指令的特點和命令大致相同,它本身也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要求受文單位必須執行。國家為了統一措施,制定一致性的要求,對於經濟、科研、事業、企業、社會的各方面往往用指令性文件加以統制,表現了行政管理的強制性。它是國務院及各地各級政府經常使用的文件之一,非國家行政權力機關無權使用。

二、指令的寫法和要求

指令多用於經濟、科研、技術方面的文件,因此它的專業性很強,多使用一定的專業性術語和某些專業的理論知識。指令的起草多數由專業部門撰擬,貫徹主管部門的要求與管理精神,再由它的上級單位核稿,並以上級機關的名義發布,實行對該行業與全局的管理。

指令一般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寫明發指令的緣由,要簡單明了,富有概括性和切中時弊。第二部分是指令的內容,要分條履述,寫明具體措施。

命 令

—、概說

命令(令)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軍事機關及其負責人頒布的,是具有強制執行性質的領導性、指揮性的下行公文。從詞義上看,是「使人為事」的意思。「命」還有「嚴肅」的含義,「令」有「告誡」的含義。命令是我國最古老的公文文種之一。三國時候曹操為了完成其統一中國的大業,千方百計廣招人才,先後頒布了《求賢令》、《舉士令》和《求逸才令》等。在我國古代,命令有稱作「誓」、「誥」、「制」、「政」、「策」等的。

(一)含義。

命令(令)是「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獎懲有關人員;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時所使用的公文。

(二)特點。

命令(令)與別的公文相比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內容重要。

命令(令)所涉及的事項,有的是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有的是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這些都是重要的內容。運用命令來獎懲有關人員,往往也是在全國或某一地區影響較大的。如果是一般性的表彰先進或批評錯誤,就不用命令而用通報等別的公文文種。

2.權威性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規定,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國務院總理、國務院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以及縣以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據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發布命令,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發布命令。在實際工作中,各級地方政府都很少使用命令這一文種,國家高級領導機關和主要領導人才較多使用。因此,命令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命令一旦發布,別的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修改或歪曲,如果別的公文的內容與命令的有關精神相抵觸的,也一律以命令的為准。

3.強制性大。

命令具有明顯的強制性,上級機關發布了命令,下級機關不管是否同意,不管有什麼困難或問題,都必須堅決地無條件地執行。令出必行,違反命令或抗拒執行命令,就要受到懲罰,在所有國家機關行政公文中,命令是最具有強制性的。

二、分類和寫法

命令的主要種類有:發布令、行政令、嘉獎令、撤銷令、懲戒令等。

(一)發布令。

發布令就是用於發布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文件。由令文及附件組成。附件即應公布的法規或制度、規章。

發布令的寫作:

1.標題。

發布令的標題有兩種:一是由發令機關領導人職務加上文種(令);二是發令機關加上文種(令)。常見的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2.發文字型大小。

發布令的發文字型大小往往採用流水號,即該屆政府的主席或總理在任期間所發的命令(令)的順序號。也有用一般文號的。

3.正文。

發布令的正文一般包括幾個內容:一是發布的對象,即發布的是哪一個行政法規或規章;二是發布的依據,即由哪一級組織或哪一次會議在什麼時候通過了本法規或規章;三是執行要求,即由什麼時候起施行本法規或規章。

決 定

—、概說

(一)含義及特點。

決定是各級黨政機關普遍使用的一種下行公文。它適用於對重要事項和重大行動做出安排。這里的重要事項,是指帶有全局性或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的事項,重大行動是指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行動。當然,重要事項和重大行動是相對而言的,並不是事事都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經常使用決定,比如一些表彰、處分、機構編制、人事安排等事項都可用決定行文。

由於決定的內容是「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做出安排」,所以決定具有如下兩方面的特點:

一是制約性:因為決定比較集中地體現發文機關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的指揮和處置意圖,要求下級機關無條件執行,決定的制約性和強制性雖然沒有命令那麼嚴格,但比其他公文都要強,有些決定還有法規作用,在某些方面,決定往往是法規的延伸和補充,具有較大的強制性和行政約束力。

二是指揮性和指導性:因為決定是對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做出安排,這對下級機關就有指揮性和指導性。

(二)適用范圍(類型)。

決定的適用范圍相當廣泛,按其內容和作用劃分,大體可分為下面三類:

1.對某項工作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的決定。如《國務院關於嚴肅稅收法紀加強稅收工作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

2.對某一重大問題作出處理的決定。

3.對設置機構、任免人員、召開會議或表彰、處分等重要事項作出的決定。

二、寫法

決定一般由標題、正文、發文機關、發文日期等部分組成。

(一)標題。

決定的標題要求寫明發文機關、事由、文種,這三部分一般不能隨意省略。

標題下一行,有一題注,標明通過或發市時間。

(二)正文。

由於決定的類型不同,其正文的內容側重點就有不同,寫法也有不同。

對某項工作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的決定正文的寫法:

這種決定具有很強的規定性和指揮效能,既要提出工作任務或重大行動,又要闡述完成工作任務或重大行動的政策規定、方法措施等,內容豐富,行文較復雜。正文通常由決定原由和決定事項兩部分構成。

決定原由是指對某項工作或重大行動作出安排的依據。行文要求簡明扼要,依據要恰當充分,令人信服。

決定事項是全文的主體內容,主要包括開展工作的有關政策原則、執行的事項及有關規定要求等。涉及材料較多的,一般採用分條式或分題式表述,行文要眉目清楚,用語要確切明了,易於有關人員把握和執行。

三、寫作注意事項

(一)不能濫用決定行文。

決定的內容要與「決定」文種相符,不能濫發決定。有些單位以為用決定才能引起注意,把該用「通知」行文的內容,用「決定」行文。這種濫用決定的情況應當盡量避免。

(二)決定原由要充分、准確、合理。

決定的原由是決定事項的依據、理由。要注意交待清楚,做到既簡明扼要,以要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三)決定事項要具體、明確、清楚。

決定事項是決定的主要內容,有關機關據此貫徹執行。因此,決定事項要求具體,明確,明明白白地講清應當如何貫徹執行。內容比較復雜的決定,事項部分要分條列項表述,把主要的、重要的放在前面,次要的放在後面。結構要合理,層次要分明,內容要合乎邏輯。

(四)標題要完整、時間標注要准確。

決定的標題,一般應寫明發文機關、事由、文種,而且要規范、准確,特別是事由要能准確概括決定的主要內容。決定的時間標注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成文時間要以會議通過的日期或領導人簽發日期為准。二是決定的時間一般要標注在標題下方,可用小括弧括起來。

四、與其它文種的區別

(一)決定與決議的區別:決定和決議都能反映重大的事件或重要的問題,都具有較強的法規性,但兩者又有區別:

1.形成的方式不同。

決議必須是某一級領導機關或組織法定的正式會議表決通過,才能形成文件,並以會議名義發布。決定則不同,它既可以經某種會議討論通過,以機關的名義下發,也可以由某一級領導機關直接制定並發布。

2.行文用語不同。

決議的行文中常用「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號召」等慣用語領起下文。決定的原由和事項兩部分之間常用「為此,特作如下決定」之類的慣用語過渡。

(二)決定與通知、指示的區別:一般事關全局、政策性強,任務艱巨、執行時間長的重大工作,才適宜使用「決定」這一文種。它的使用范圍較「通知」要窄一些。指示雖也是指導性的文件,但它是針對某一時期全面的、原則性問題,且偏重於步驟、方法和原則的指導。在使用時要加以區分。


公告

—、概說

公告是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的公文。

公告主要有兩種,一是宣布重要事項,如最近我國將在東海進行地對地導彈發射訓練;二是宣布法定事項,如宣布某項法規或規章,宣布國家領導人選舉結果。

有一類公告是屬於專業性的或向特定對象發布的,如經濟上的招標公告,按國家專利法規定公布申請專利的公告,屬專業性公告;也有按國家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遞交訴訟文書無法送本人或代收人時,可以發布公告間接送達,是向特定對象發布的,這些都不屬行政機關公文。

行政機關公文中的公告,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內容重要。

公告宣布的內容是重要事項或法定事項。如公布憲法,宣布我國將向太平洋發射運載火箭試驗。專業性公告不具有這種特點。

二是對象廣泛。

一般公文發送對象都是特定的地區、單位或個人,而公告的對象則是國內外,有時甚至通過新華社用登報、廣播的形式向全國、全世界發布。

三是制發機關級別高。

公告一般是由較高級別的國家領導機關,或者授權新華社制發的。基層單位不能濫用公告。報紙上常見到××單位遷移地址,××公司聘請×××為法律顧問,也用「公告」,都是濫用「公告」。

二、寫法

公告是一種嚴肅莊重的公文,它內容單一,篇幅較短,或篇段合一,或分條列點,表達直截了當,語言簡潔明快。

(一)標題。

公告標題有三種:一是完全式標題,包括發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二是省去事由,只寫發文機關和文種;有的只有文種,如《公告》。標題之下,有時可依公告單獨編號。

(二)正文。

公告的正文一般由依據、事項和結語組成。

開頭要簡明扼要地寫出公告的依據,有時也可以不寫。

告知性公告,事項簡單,用篇段合一寫出。規定性公告,事項較多,可分條列點寫出。

公告的結尾一般用「現予公告」、「特此公告」作結語,也可以提出要求作結尾。也可不寫結語。

(三)落款和日期。

公告日期有的注在標題下方,也可注在正文末尾落款處。重要的公告落款處除註明發文機關和日期外,還標明發布地點。

三、使用要求

目前,公告的使用比較混亂,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把公告當作「啟事」、「聲明」、「廣告」用,望文生義,以為「公告」就是公開告知有關事項,如聲明某業務與本單位無關,揭露有人冒充某報記者行騙,也用「公告」;二是「公告」代行「通告」,凡公布性事項,事無巨細都用「公告」,甚至街道告知居民領取物價補貼也用「公告」。使用公告必須以「公告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的有關規定來衡量,避免公告濫用。

通 知

通知是知照性公文,是上級機關用來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發布規章,向下級機關和有關單位傳達需要周知或者共同執行的事項,以及用來任免和聘用幹部的。

通知的特點:

1、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於知照。
2、廣泛性。通知的廣泛性表現在多方面。
3、時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時效要求。

通知的分類:

根據內容的不同,通知大體可以分為五類:
1、批轉、轉發、頒發性通知。
2、指示性通知。
3、事務性通知。
4、會議通知。
5、任免通知。

� 批 復

一、批復的概念

批復是用於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回復性公文。其製作和應用一般以下級的「請示」為條件。當下級機關的工作涉及到方針、政策等方面的重大問題,報請上級機關審核批准時;當下級機關在工作中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無章可循,報請上級機關給予明確指示時;當下級機關遇到無法解決的具體困難,報請上級機關給予指導幫助時;當下級機關對現行方針政策、法規等有疑問,報請上級機關予以解答說明時;以及當下級機關因重大問題有意見分歧,報請上級機關裁決時,上級機關都應該用「批復」予以答復。除此之外,有時「批復」還被用來授權政府職能部門發布或修改行政法規和規章。

二、批復的特點

1、針對性。批復的針對性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批復必須針對請示機關行文,而對非請示機關不產生直接影響;二是批復的內容必須針對請示事項,不涉及請示事項以外的內容。

2、回復性。批復的內容屬於回復性的內容。因為批復的製作和應用是以下級機關的請示為條件,對上級機關來說是被動的發文,下級機關請示什麼事項,上級機關就批復什麼事項。並且,上級機關對請求事項無論同意與否,都必須有針對性地明確予以回答。

3、權威性。批復是答復下級機關請求事項的回復性公文,它提出的處理意見和辦法,代表上級機關對問題的決策意見,對下級機關具有行政約束力。特別是對一些重大事項的答復,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具有權威性。所以批復一經下發,下級機關必須遵照執行。

三、批復的分類

根據內容、性質的不同,批復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審批性批復;一類是指示性批復。審批性批復主要是針對下級機關請示的公務事宜,經審核後所作的指示性答復。比如關於機構設置、人事安排、項目設立、資金劃撥等事項的審批。指示性批復主要是針對方針、政策性問題進行答復。這一類批復,不只是對請示機關提出請示事項的答復,而且批復的指示性內容,在其管轄范圍內,具有普遍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另外,授權政府職能部門發布或修改行政法規和規章的批復,也屬於指示性批復。

四、批復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批復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內容和寫法要求如下:

1、首部。包括標題和主送機關兩個項目內容。

(1)標題。批復的標題有多種構成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批復事項、行文對象和文種構成;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第三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第四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加原件標題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批復的主送機關是指與批復相對應的請示發文機關。授權性的批復,主送機關應當是被諶ǚ⒉際┬行姓�ü婧凸嬲碌南錄痘�亍?

2、正文。正文是批復的主體,其內容比較具體單一,層次構成相對固定。其中除授權性批復與一般批復的寫法有所不同外,其他批復的結構一般由開頭、主體和結語三部分組成。

(1)開頭。通過引敘來文以說明批復緣由。首先點明批復的下級機關並寫明來文日期、標題和文號,以交代批復的根據。

(2)主體。主要說明批復事項。應當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和實際情況,針對「請示」的內容給予明確肯定(或否定)的答復或具體的指示,一般不進行議論。也有的批復,在批復事項後面概括提出希望和要求,進一步強調批復的主旨。

(3)結語。一般用「此復」「特此批復」等習慣用語。

3、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時間兩個項目內容。署名寫上批復機關單位名稱,並加蓋公章;成文時間寫明年、月、日。

五、撰寫批復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行文的針對性。下級機關請示什麼事項,上級機關就批復什麼事項。

2、批復的觀點要明確。無論審批性批復還是指示性批復,上級機關的態度要明朗,不能太原則,更不能模稜兩可,以免使下級機關無所遵循。

3、批復要及時。批復是因下級機關的請示而行文,凡下級機關能夠向上級機關行文請示的,說明事關重要,時間緊迫,急需得到上級機關的指示和幫助,所以上級機關應當及時批復,否則就會貽誤工作,甚至會造成重大損失。

4、批復的行文要言簡意賅。要做到言止意盡,莊重周嚴,以充分體現批復的權威性。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或者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事項時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為公文中惟一的一種平行文種,其適用的范圍相當廣泛。在行文方向上,不僅可以在平行機關之間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行文,其中包括上級機關或者下級機關行文。在適用的內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於不相隸屬機關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外,也可以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事項,向上級機關詢問具體事項,還可以用於上級機關答復下級機關的詢問或請求批准事項,以及上級機關催辦下級機關有關事宜,如要求下級機關函報報表、材料、統計數字等。此外,函有時還可用於上級機關對某件原發文件作較小的補充或更正。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二、函的特點

(一)溝通性。函對於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起著溝通作用,充分顯示平行文種的功能,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備的特點。

(二)靈活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行文關系靈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還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沒有其他文種那樣嚴格的特殊行文關系的限制。二是格式靈活,除了國家高級機關的主要函必須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較靈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辦。可以有文頭版,也可以沒有文頭版,不編發文字型大小,甚至可以不擬標題。

(三)單一性。函的主體內容應該具備單一性的特點,一份函只宜寫一件事項。

三、函的分類。

函可以從不同角度分類:

(一)按性質分,可以分為公函和便函兩種。公函用於機關單位正式的公務活動往來;便函則用於日常事務性工作的處理。便函不屬於正式公文,沒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標題,不用發文字型大小,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機關單位名稱、成文時間並加蓋公章即可。

(二)按發文目的分。函可以分為發函和復函兩種。發函即主動提出了公事事項所發出的函。復函則是為回復對方所發出的函。

(三)另外,從內容和用途上,還可以分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辦事宜函,邀請函、請示答復事宜函,轉辦函,催辦函,報送材料函等等。

四、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由於函的類別較多,從製作格式到內容表述均有一定靈活機動性。主要介紹規范性公函的結構、內容和寫法。

公函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內容和寫法要求如下:

(一)首部。主要包括標題、主送機關兩個項目內容。

1、標題。公函的標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構成。另一種是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2、主送機關。即受文並辦理來函事項的機關單位,於文首頂格寫明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其後用冒號。

(二)正文。其結構一般由開頭、主體、結尾、結語等部分組成。

1、開頭。主要說明發函的緣由。一般要求概括交代發函的目的、根據、原因等內容,然後用「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或「現將有關事項函復如下:」等過渡語轉入下文。復函的緣由部分,一般首先引敘來文的標題、發文字型大小,然後再交代根據,以說明發文的緣由。

2、主體。這是函的核心內容部分,主要說明致函事項。函的事項部分內容單一,一函一事,行文要直陳其事。無論是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還是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准事項等,

㈢ 公文寫作格式

公文一般由文頭、正文、文尾三部分組成。

1,國家行政機關正式公文的文頭一般由文件名稱、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緊急程度、秘密等級等組成。占文件首頁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用橫隔線與正文分開。

①文件名稱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簡稱加上「文件」二字組成(函只署發文機關名稱),置於首頁的上端,用莊重、醒目的字體套紅印刷。兩個以上機關聯合行文,牽頭主辦機關排列在前,也可只用主辦機關的名稱。黨委和政府聯合行文,黨委排列在前。

②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標於括弧內的年份、順序號組成,位於文件名稱之下、橫隔線之上正中位置(函的發文字型大小標注在標題的右上方)。兩個以上機關聯合行文,只標明主辦機關的發文字型大小。

③上報的文件,應當在發文字型大小的同一行右端標明簽發人姓名。

④秘密等級、緊急程度,應視文件內容需要從上至下依次標注在文件名稱的左上角。秘密等級分為「秘密」、「機密」、「絕密」三種;緊急程度分為「急件」、「特急件」。機密、絕密文件應標注份號。

⑤政府令的文頭由套紅印刷的「政府令」和編號組成。政府令的編號為「第���號」。

2,公文的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發文機關等。

①標題。

公文標題應當准確、簡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內容,一般由發文機關名稱、內容提要和文種三部分組成。公文標題的作用:一是揭示內容,點明主題,使人一目瞭然;二是給公文定名,標題就是該公文的名稱,便於收文機關登記管理,便於查找詢問。公文標題位於橫隔線之下居中位置。公文標題中除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加標點符號,不能以引用文件字型大小代替內容提要。

②主送機關。

指收受、辦理文件的單位。俗稱「抬頭」。除「公告」、「布告」、「通告」以外,正式公文一般都應標明主送機關。主送機關名稱位置一般在標題之下,正文之上左端頂格位置書寫。「決定」、「命令(令)」、「會議紀要」等文種,主送機關可置於文尾主題詞之下,發送欄內抄送機關的上方,標為「主送:���」或「分送:���」。向上級機關的請示,只寫一個主送機關,如需同時送其它機關,用抄送形式。

③正文。

即公文的具體內容,是公文的核心部分。需要使用序數符號標明層次時,一般排列順

序是:第一層用「一」,第二層用「(一)」,第三層用:1。,第四層用「(1)」。行政規章視需要按章、節、條、款、項標明層次。正文的位置在主送機關以下。較長的公文一般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組成。正文的寫法從內容上講,要把事情交待清楚,什麼事、什麼問題,准確無誤。觀點要鮮明。需要受文單位做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准確明白。從形式上講,條理層次清楚,文字簡練確切,標點符號准確無誤,篇幅力求短。

④發文機關。

是指正文之後、附件之下所署發文機關名稱。發文機關的位置在正文之後偏右下方。如果正文占滿了公文紙的全頁,不得不在下一頁落款時,可將落款放在空白頁,同時,必須在落款前的空白處用括弧加以註明:「此頁無正文」。發文機關應寫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的簡稱。(也可用單位的印章代替)

⑤成文時間。

是以領導人簽發日期為准。經會議批準的文件,以會議通過的日期為准,電報以

發出日期為准,幾個機關聯合發文的,按最後一個領導人簽發的日期為准。成文日期使用公元

紀年,用漢字書寫。成文日期的位置一般在發文機關的下面。成文日期是文件生效和查閱的重要依據,要求准確、完備、具體,不能忽視。

⑥印章。

印章是發文機關表示對公文負責並標志公文生效的憑證。公文除會議紀要外,都應加蓋印章。聯合上報的非規章性文件,由主辦單位加蓋印章。聯合下發的公文,聯合發文機關都應加蓋在成文日期處,上邊沿不壓正文,下邊沿騎年蓋月。會議通過的「決定」,日期可注於標題之下,印章可蓋在正文末尾發文機關處。

⑦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附件名稱注在正文之後,文件落款之前,如有兩個以上附件應註明附件的順序。附件與主件訂在一起發送,如不能訂在一起,應在附件首頁左上角註明主件的發文字型大小和附件的順序號。

⑧抄送機關。

即指除主送機關以外需要了解該公文內容的有關機關。在實際工作中,需注意幾個方面:抄送機關不能濫抄濫送,也不能漏抄漏送;請示公文不要同時抄送下級或同級機關;向下級機關的重要行文要抄報直接上級機關;向下轉發上級機關的文件,不要再抄報上級機關。

3,文尾部分包括主題詞、發送欄、印發機關與印發日期、共印份數等項。

①主題詞:標於文尾部分發送欄之上。上報的文件從受文機關制發的主題詞表中選詞標注,其

它文件可從本機關制定的主題詞表中選詞標注。標注主題詞不少於2個不超過7個。標注主題詞應准確,規范。

②發送欄:位於主題詞之下、印發機關與印發日期欄之上。抄送范圍如涉及各方面機關,一般

按黨委、人大、政協、紀委、法院、檢察院、軍隊、政府部門的順序排列。發送機關的名稱用全稱或規范化簡稱。正文中已標明主送機關的,發送欄只標明抄送機關。

③印發機關與印發日期欄位於發送欄之下,左端標注公文印發機關名稱,右端標注印發日期。

翻印文件,此欄標注翻印機關名稱和翻印日期。

④文件印製份數標注在印發機關與印發日期欄之下右側,標注有「(共印���份)」。

主題詞、發送欄、印發機關與印發日期欄之間分別加橫線分開。

公文從左至右橫寫橫排。少數民族文字按其習慣書寫、排版。公文紙一般用16開型(長260毫米,寬184毫米),左側裝訂。「布告」、「公告」、「通告」用紙大小,視實際需要確定。

㈣ 公文排版格式標准

法律分析:1、標題一般用2號小標宋體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時,要做到詞意完整,排列對稱,長短適宜,間距恰當,標題排列應當使用梯形或菱形。

2、正文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每個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頂格。文中結構層次序數依次可以用「一、」「(一)」「1.」「(1)」標注;一般第一層用黑體字、第二層用楷體字、第三層和第四層用仿宋體字標注。一般公文中標題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單倍行距。

3、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編排「附件」二字,後標全形冒號和附件名稱。如有多個附件,使用阿拉伯數字標注附件順序號(如「附件:1.XXXXX」);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附件名稱較長需回行時,應當與上一行附件名稱的首字對齊。

4、單一機關行文時,在正文(或附件說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編排發文機關署名,在發文機關署名下一行編排成文日期,首字比發文機關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長於發文機關署名,應當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編排,並相應增加發文機關署名右空字數。

5、成文日期中的數字:用阿拉伯數字將年、月、日標全,年份應標全稱,月、日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1)

6、頁碼一般用4號半形宋體阿拉伯數字,編排在公文版心下邊緣之下,數字左右各放一條一字線;一字線上距版心下邊緣7mm。單頁碼居右空一字,雙頁碼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記頁前有空白頁的,空白頁和版記頁均不編排頁碼。公文的附件與正文一起裝訂時,頁碼應當連續編排。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第四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㈤ 公文寫作的要素

公文的行文規則
公文的行文規則,是關公文制發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的概括和總結。
1、行文原則。有2條值得注意:(1)「少而精」的原則。《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第11條明確規定:「行文應當確有需要,注重實效,少而精,可發可不發的公文不發,可長可短的公文要短。」《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也有同樣規定。在具體聯絡協調工作中,也是提倡多人來人往,少文來文往。
(2)不以機關名義向領導個人報送公文原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22條規定:「除上級機關負責人直接交辦的事項外,不得以機關名義向上級機關負責人報送『請示』、『意見』和『報告』」。《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也有相同規定。直接向領導同志個人報送公文,有損領導機關的權威,違背公文流轉辦理程序,從報送者角度看可以提高效率,但對領導機關而言,則損害了效率。就法院而言,領導同志批示、交辦的案件比較多,對於交辦案件,領導同志明確批示「望復」、「回告結果」等意思的,可以公文形式對領導同志個人報送,除此之外,一般不要向領導同志個人報送公文。
2、行文關系。分為領導與被領導關系、指導與被指導關系、互不統屬關系三類。
3、行文方式。根據制發機關劃分,可分為單獨行文和聯合行文;根據接收機關劃分,可分為縱向行文(逐級行文、多級行文、越級行文、通行行文)和橫向行文。
4、具體要求。(1)恪守隸屬關系,一般不越級行文。《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黨的機關的行文關系,根據各自的隸屬關系和職權范圍確定。……不得越級向上級機關行文,尤其不得越級請示問題;因特殊情況必須越級行文時,應當同時抄送被越過的上級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有相同規定。允許越級行文的情形:發生了嚴重緊急情況;直接上級機關的上級機關越級交辦某些事項,同時指令越級上報的;詢問只有直接上級機關的上級機關才能答復的某些重要問題或事項,且這些問題和事項與直接上級機關沒有任何聯系的;數次向直接上級機關行文請求解決某項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直接上級機關長期不予解決,以致對工作或即將對工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的;等等。
(2)明晰發文許可權,向適宜的對象行文。根據規定,黨委和政府可以向各自的上一級或下一級黨委和政府行文;黨委、政府辦公廳(室)在得到黨委、政府授權後,可以向下一級黨委、政府正式行文;黨委、政府的其他下設部門,一般不得向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正式行文;其行文對象,包括各自的上一級或下一級黨委、政府的對口部門,以及同級黨委、政府的下設部門。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行文,適用「函」這一商洽性公文,不能採用指令性、指導性和規范性公文文種。法院公文的行文對象要求是一樣的。
(3)尊重機關職權,准確認定主送機關和抄送機關。簡單地說,誰是主管,那麼主送就是誰。公文的主送機關,一般只能是一個。《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21條規定:「請示」應當一文一事;一般只寫一個主送機關,需要同時送其他機關的,應當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級機關。第20條規定:向下級機關或者本系統的重要行文,應當同時抄送直接上級機關。第23條規定:受雙重領導的機關向上級機關行文,應當寫明主送機關和抄送機關。上級機關向受雙重領導的下級機關行文,必要時應當抄送其另一級機關。《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志對一些重要公文忽視抄送,導致法院的一些重要工作部署和動態不能及時被上級和地方有關機關了解和掌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效果。要准確確定抄送機關,需要全面把握公文內容和與之有工作聯系的有關機關,才能做到既不漏送,又不枉送。

㈥ 公文的書面格式內容有哪些

推薦閱讀:公文 書面格式
公文的書面格式
公文的書面格式,是指公文全部文面組成要素的排列順序和標識規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將公文的書面格式劃分為眉首、主體、版記三部分,並分為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7個要素。置於公文首頁紅色反線(又稱間隔橫線)以上的各要素統稱眉首;置於紅色反線(不含紅色反線)以下至主題詞(不含主題詞)之間的各要素統稱主體;置於主題詞以下的各要素統稱版記。

——眉首。眉首一般由公文份數序號、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紅色反線等要素組成,實際上就是置於公文首頁紅色反線(寬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

1、公文份數序號

公文份數序號是將同一文稿印製若干份時每份公文的順序編號。公文如需標識份數序號,用阿拉伯數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採用紅色號碼機套印,比如同一文稿共印100份,其中第1份的序號可寫「001」,最後一份的序號可寫成「100」。標識份數序號,其主要作用是便利公文的登記、分發和檢查。

2、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是對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公文的保密程度和傳遞處理的要求,是在一定時間內只限於特定范圍的人員知曉的。黨和國家機關的公文密級均為「絕密」、「機密」、「秘密」三個等級,其中「絕密」、「機密」兩個密級的公文應當標明份數序號。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如果泄露出去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公文如需標識密級,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有上角第1行,並且標識密級的兩字之間須空1個字;如需同時標識密級和保密期限,則兩項同用3號黑體字,並且密級在前,保密期限置後,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密級和保密期限之間用「★」隔開。標注密級的同時應標注保密期限,保密期限一般分一年以內、一年及一年以上、長期和期限不作標注。期限不作標注的一般按保密期20年認定,如秘密★6個月、機密★3年、絕密★長期。

3、緊急程度

緊急程度是對公文送達和辦理的時間要求。黨的機關公文的緊急程度分為「特急」、「加急」兩種,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的緊急程度分為「特急」、「急件」兩種。如需標識緊急程度,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並且標識緊急程度的兩字之間須空1個字;如需同時標識密級、保密期限和緊急程度,則密級和保密期限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緊急程度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發文機關標識

發文機關標識,《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稱之為「版頭」。發文機關標識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加「文件」組成,某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標識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不加「文件」字樣,比如「函」:「命令(令)」、「會議紀要」除標識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外,還應加上文種。《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版頭「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加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弧標明文種組成,用套紅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頁上部」。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一般為25mm;上報的公文,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80mm.「函」的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距上頁邊的距離為30mm,發文機關全稱下4mm處為一條武文線(上粗下細),距下頁邊20mm處為一條文武線(上細下粗),兩條線長均為170mm.「命令(令)」的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20mm.發文機關標識原則上應使用小標宋體字和紅色標識,字型大小以醒目美觀為原則由發文機關酌定,但一般應小於22mm×15mm.聯合行文時應使主辦機關名稱在前,「文件」二字置於發文機關名稱右側,上下居中排列。即使是聯合行文機關較多,也必須保證公文首頁顯示正文。

5、發文字型大小

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序號組成。發文字型大小一般在發文機關標識下空2行處,用3號仿宋體字標注並居中排布。「命令(令)」的發文字型大小標注在「命令(令)」的發文機關標識下邊緣空2行居中位置:「會議紀要」編號置於「會議紀要」標識之下、紅色反線之上正中間。聯合行文一般只標明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機關代字應當反映發文機關或部門的性質。同一機關。部門的同一類公文的代字應當統一,不可有幾種寫法。機關代字一般可取機關名稱前一個或兩個字,但要注意與名稱相近的其他機關相區別。年份、序號用阿拉伯數字標識;年份應標全稱,用六角括弧「〔〕」括住;序號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01),不加「第」字。

6、簽發人

發文機關簽發簽批公文的領導人的姓名。上報的公文需標識簽發人姓名,簽發人姓名平行排列於發文字型大小右側。發文字型大小居左空1字,簽發人姓名居右空1字:「簽發人」用3號仿宋體字,「簽發人」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3號楷體字標識簽發人姓名。如果是聯合行文,則有多個簽發人,這時,主辦機關簽發人姓名置於第一行,其他簽發人姓名從第二行起在主辦機關簽發人姓名之下,按發文機關順序依次順排,下移紅色反線,並使發文字型大小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並使紅色反線與其距離為4mm.

7、紅色反線

紅色反線一般標印在發文字型大小之下4mm處,其長度與版心等寬(即156mm)。

——主體。主體一般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成文時間、印章、附註等要素組成。

1、標題

公文的標題是對公文內容的概括和對行文目的的揭示,因而應當准確扼要地反映公文的主要內容。公文標題中除法律、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書寫批轉、轉發、印發或貫徹上級機關發出的公文的標題,應將事由寫清楚,而不能只寫原文發文字型大小。下發行政法規、規章的公文標題用「發布」,下發隸屬機關的公文標題用「批轉」,下發上級、同級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標題用「轉發」,印(轉)發「方案」、「計劃」等沒有抬頭的公文或其他資料性的公文,標題中一般不冠原制發機關名稱,而將原制發機關名稱及成文時間在印發的原文標題下註明,並用圓括弧括起來。

公文標題一般標識在紅色反線下空2行處,用2號小標宋體字居中排布。如果字數偏多,需要分行排列,分行時須注意不要把各行上下對齊排成等長,更不得將兩個字以上的詞拆開排在不同行的首尾,總之標題的排布要做到詞義完整、排列對稱、間距恰當。

2、主送機關

主送機關是指公文的主要接收機關,應當使用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統稱。如果主送機關較多,則應按其性質、級別和有關規定或慣例依次排列,同性質或同級別的機關之間用頓號,不同性質或不同級別的機關之間用逗號。比如國務院對下行文,其主送機關的排列形式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中院對下行文,其主送機關排列形式一般是:「各基層人民法院,中院各部門」。

主送機關一般在標題下空1行、左側頂格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回行時仍頂格,最後一個主送機關名稱後標全形冒號。如果主送機關名稱過多而使公文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應將主送機關名稱移至版記中的主題詞之下、抄送之上,標識方法同抄送。向上級機關請示只寫一個主送機關;向下級部分機關發送的公文,如果發送機關少,可將發送機關名稱全部寫上,發送機關多,可採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等辦法概寫。

3、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體部分。正文應置於主送機關下一行,用3號仿宋體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頂格;數字、年份不能回行。「命令(令)」的正文置於令號下空2行的位置。正文中的人名、地名、數字、引文應當准確。引用公文應當先引標題,後引發文字型大小;引用外文應當註明其中文含義;日期應當寫明具體的年、月、日;必須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用詞、用字要准確、規范,文內如果要使用非規范化簡稱,必須在首次使用全稱的同時註明簡稱,並且還要注意簡稱在同一篇公文中必須前後統一;公文中的數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結構層次數和在詞、片語、成語、慣用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一般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用數字表示多層次結構序數,其標識方法為:

第一層用「一、」「二、」「三、」……

第二層用「(一)」「(二)」「(三)」……

第三層用「1、」「2、」「3、」……

第四層用「(1)」「(2)」「(3)」……

絕對不可以將層次顛倒過來,隨意使用,比如用「(一)」「(二)」「(三)」……作第一層,用「一、」「二、」「三、」……作第二層,等等,這是不允許的。

4、附件

附件是正文的附屬部分,是補充公文正文內容的其他公文或材料(包括圖表)。公文如有附件,應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的位置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附件」,後標全形冒號和名稱。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公文僅二個附件的只標注其名稱,不標序號,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附件,則應在附件名稱前標明序號,序號使用阿拉伯數字,比如:

附件:(1)XXXXXX

附件:(2)XXXXXX

如果正文中已寫明附件的名稱,在正文之下可不做附件說明。附件應在公文成文日期之後,另起一頁與正文一起裝訂,並在附件左上角第二行頂格標識「附件」,有序號時還要標識序號,比如「附件1」、「附件2」等。附件的序號和名稱應與公文正文之下的附件說明一致。如果附件與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裝訂,應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頂格標識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並在其後標識附件(或帶序號)。

需要說明的是,附件並不是每份公文都必須有的,是否附列附件,應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決定。

5、成文時間

成文時間以負責人簽發的時間為准,聯合行文以最後簽發機關負責人的簽發時間為准。公文成文時間用漢字將年、月、日標全,「零」寫為「○」,一般置於正文右下方,具體的上下位置依印章來定,左右位置由字數來定。「命令(令)」的成文時間標識在簽發人簽名章下一行右空2字處,「會議紀要」的成文時間居右頂格標識在紅色反線之上右側。

6、印章

印章指正文末尾加蓋的發文機關印章或領導同志簽名章,是發文機關對公文表示負責並標志公文生效的憑證。公文除會議紀要、翻印件外,均應加蓋印章。應加蓋印章的公文,除用「令」發布行政法規、規章,按照法定程序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提請審議事項的議案和少數函件用領導同志簽名章外,均應加蓋發文機關印章。聯合上報的公文由主辦機關加蓋印章;聯合下發的公文,發文機關都應加蓋印章。公文所蓋的印章一定要與發文機關的名稱一致,因故需用別的印章代替時,應註明「代」字。單一機關制發的公文在落款處不署發文機關名稱,只標識成文時間並加蓋印章。成文日期右空4字。加蓋印章應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壓成文時間。正確的蓋章方式有:(1)下套方式。當印章文字環行排列、下弧無文字時,採用下套方式,即僅以下弧壓在成文日期上;(2)中套方式。當印章下弧有文字時,採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線壓在成文時間上。

當聯合行文需加蓋兩個印章時,應將成文時間拉開,左右各空7字。主辦機關印章在前,兩個印章均壓成文日期。要注意只能採用同種加蓋印章方式,以保證印章排列整齊。兩印章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過3mm.

當聯合行文需加蓋三個或三個以上印章時,為防止出現空白印章,應將各發文機關名稱(可用簡稱)排在成文時間和正文之間。主辦機關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個印章,兩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後一排如一個或兩個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間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後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標識成文時間。當公文排版後所剩空白處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時,應採取調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決,務必使印章與正文同處一面,不得採取標識「此頁無正文」的方法解決。

7、附註

附註一般是對公文的發放范圍、使用時需注意事項等情況的說明,比如「此件發至省、軍級」、「此件發至縣、團級」等。公文如有附註,一般用3號仿宋體字,居左空2字加圓括弧標識在成文時間下一行。公文附註不屬於公文內容,標注公文附註一般在公文落款印章的左下方,用圓括弧標注。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規定,請示性的公文應當在附註處註明聯系人和聯系電話。

——版記。版記一般由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時間、份數、反線等要素組成。版記應置於公文的最後一頁(即封四,亦稱封底),版記的最後一個要素置於最後一行。

1、主題詞

主題詞是反映公文主要內容的規范化名詞或名詞性片語,應按照上級機關的要求標注主題詞。「主題詞」用3號黑體字,居左頂格標識,後標全形冒號;詞目用3號小標宋體字,詞目之間空1字。主題詞應先標反映公文內容的詞,後標反映公文文種的詞。一般情況下,一篇公文可標1~5個主題詞,但最多不超過5個。主題詞詞目之間不用標點分隔,而是彼此間隔一個字的距離。主題詞應置於公文最後一頁的下半部,即成文時間的右下方以及抄送機關的左上側。

2、抄送機關

公文都必須有的,應根據公文內容、發文目的和隸屬關系嚴格控制,其排列順序一般為:上級機關單排一行,黨政機關、軍事機關、人民團體、民主黨派等合排一行,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等合排一行,其他單位合排一行。公文如有抄送,則在「主題詞」下一行,左空1字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抄送」,後標全形冒號;抄送機關間用逗號隔開,回行時與冒號後的抄送機關對齊;在最後一個抄送機關後標句號。如果主送機關移至「主題詞」之下,標識方法同抄送機關。

3、印發機關和印發時間

印發機關多數不以行文機關名稱出現,而只用機關辦公室名稱。印發機關位於抄送機關之下(如無抄送機關則在「主題詞」之下),佔1行位置,用3號仿宋體字。印發機關左空1字,印發時間右空1字。印發時間以公文付印的日期為准,用阿拉伯數字標識。

4、份數

份數置於印發時間之下,右空3字,用3號仿宋體字和阿拉伯數字標識。

5、反線

版記中主題詞、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時間等要素之下分別加一條反線,其寬度等同於版心。

㈦ 去法院領取訴訟公文要做些什麼准備

(一)民事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二)民事訴訟起訴應當提交的訴訟材料:1、民事起訴狀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1)當事人(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工作 ..

㈧ 公文寫作的要求

公文的行文規則

公文的行文規則,是關於公文制發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的概括和總結。

1、行文原則。有2條值得注意:(1)「少而精」的原則。《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第11條明確規定:「行文應當確有需要,注重實效,少而精,可發可不發的公文不發,可長可短的公文要短。」《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也有同樣規定。在具體聯絡協調工作中,也是提倡多人來人往,少文來文往。

(2)不以機關名義向領導個人報送公文原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22條規定:「除上級機關負責人直接交辦的事項外,不得以機關名義向上級機關負責人報送『請示』、『意見』和『報告』」。《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也有相同規定。直接向領導同志個人報送公文,有損領導機關的權威,違背公文流轉辦理程序,從報送者角度看可以提高效率,但對領導機關而言,則損害了效率。就法院而言,領導同志批示、交辦的案件比較多,對於交辦案件,領導同志明確批示「望復」、「回告結果」等意思的,可以公文形式對領導同志個人報送,除此之外,一般不要向領導同志個人報送公文。

2、行文關系。分為領導與被領導關系、指導與被指導關系、互不統屬關系三類。

3、行文方式。根據制發機關劃分,可分為單獨行文和聯合行文;根據接收機關劃分,可分為縱向行文(逐級行文、多級行文、越級行文、通行行文)和橫向行文。

4、具體要求。(1)恪守隸屬關系,一般不越級行文。《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黨的機關的行文關系,根據各自的隸屬關系和職權范圍確定。……不得越級向上級機關行文,尤其不得越級請示問題;因特殊情況必須越級行文時,應當同時抄送被越過的上級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有相同規定。允許越級行文的情形:發生了嚴重緊急情況;直接上級機關的上級機關越級交辦某些事項,同時指令越級上報的;詢問只有直接上級機關的上級機關才能答復的某些重要問題或事項,且這些問題和事項與直接上級機關沒有任何聯系的;數次向直接上級機關行文請求解決某項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直接上級機關長期不予解決,以致對工作或即將對工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的;等等。

(2)明晰發文許可權,向適宜的對象行文。根據規定,黨委和政府可以向各自的上一級或下一級黨委和政府行文;黨委、政府辦公廳(室)在得到黨委、政府授權後,可以向下一級黨委、政府正式行文;黨委、政府的其他下設部門,一般不得向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正式行文;其行文對象,包括各自的上一級或下一級黨委、政府的對口部門,以及同級黨委、政府的下設部門。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行文,適用「函」這一商洽性公文,不能採用指令性、指導性和規范性公文文種。法院公文的行文對象要求是一樣的。

(3)尊重機關職權,准確認定主送機關和抄送機關。簡單地說,誰是主管,那麼主送就是誰。公文的主送機關,一般只能是一個。《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21條規定:「請示」應當一文一事;一般只寫一個主送機關,需要同時送其他機關的,應當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級機關。第20條規定:向下級機關或者本系統的重要行文,應當同時抄送直接上級機關。第23條規定:受雙重領導的機關向上級機關行文,應當寫明主送機關和抄送機關。上級機關向受雙重領導的下級機關行文,必要時應當抄送其另一級機關。《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同志對一些重要公文忽視抄送,導致法院的一些重要工作部署和動態不能及時被上級和地方有關機關了解和掌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的效果。要准確確定抄送機關,需要全面把握公文內容和與之有工作聯系的有關機關,才能做到既不漏送,又不枉送。

(4)部門之間對有關問題未經協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5)需要聯合行文時,作者應是同級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16條規定:同級政府、同級政府各部門、上級政府部門與下一級政府可以聯合行文;政府部門與相應的黨組織和軍隊機關可以聯合行文;政府部門與同級人民團體和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也可以聯合行文。聯合行文應當確有必要,應當明確主辦部門,應當嚴格控制聯合行文單位數量。

(6)關於「請示」的具體規定。「請示」應當一文一事;請示事項涉及其他機關職權范圍的問題時,應與有關機關協商一致,如未能達成一致,需在請示中寫明;請示問題應當提出明確的意見;請示一般只寫一個主送機關;請示不得抄送其下級機關;「報告」不得夾帶請示事項。

二、公文的格式規范

公文的格式,指的是公文的外觀形式,它既包括組成公文的各部分文字元號在載體(紙張等)上的排列和標識規則,也包括公文的用紙要求和印製規范,換言之,公文的格式就是公文的書面結構與公文的用紙和印製規范的總和,是對公文的文面要求。公文格式的特點具有較強的規范性。規范的公文格式有利於維護公文的嚴肅性,使公文的寫作規范化、標准化,不僅增加公文的美學效果,而且方便對其進行閱讀與傳遞、處理,提高工作效率。《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分別以一章的篇幅對黨的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的格式做了規定,而由中國標准研究中心和國務院辦公廳秘書局共同起草、國家質監局發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更是前所未有的,最為全面、具體、細致、科學的公文格式標准。為規范公文的製作和處理,2005年開展「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期間,中院參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和最高法院有關規定,於9月7日制定了《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公文處理辦法》,編入《規章制度》一書,就公文的製作、處理進行了規范,作了比較詳細的規定。下面分別就公文的發布形式、書面格式、用紙格式和印裝格式加以介紹。

(一)公文的發布形式和適用范圍

就法院系統來說,以中院為例,主要有:

1、《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文件(宜市中法發)》,主要用於傳達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或重要工作部署,發布重要的決定、通知等。

2、《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宜市中法)》,主要用於人事任免、重要會議及其他事項的通知、批復、命令、議案、請示、報告、通報、函等。

3、《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辦公室文件(宜市中法辦)》,是中院文件的補充形式,主要適用於辦公室根據院領導授權、傳達或代本院發布某些事項,發布辦公室職權范圍內的事項。

4、《傳真電報(宜市中法明傳、密傳)》,用於中院和中院各部門通知召開會議、時效性較強事項、事務活動安排、處理突發事件的措施等。

5、以中院各部門名義制發的公文,一般使用中院信箋版頭。

(二)公文的書面格式

公文的書面格式,是指公文全部文面組成要素的排列順序和標識規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將公文的書面格式劃分為眉首、主體、版記三部分,並分為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等7個要素。置於公文首頁紅色反線(又稱間隔橫線)以上的各要素統稱眉首;置於紅色反線(不含紅色反線)以下至主題詞(不含主題詞)之間的各要素統稱主體;置於主題詞以下的各要素統稱版記。

——眉首。眉首一般由公文份數序號、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識、發文字型大小、簽發人、紅色反線等要素組成,實際上就是置於公文首頁紅色反線(寬度同版心,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

1、公文份數序號

公文份數序號是將同一文稿印製若干份時每份公文的順序編號。公文如需標識份數序號,用阿拉伯數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採用紅色號碼機套印,比如同一文稿共印100份,其中第1份的序號可寫「001」,最後一份的序號可寫成「100」。標識份數序號,其主要作用是便利公文的登記、分發和檢查。

2、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

秘密等級和保密期限是對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公文的保密程度和傳遞處理的要求,是在一定時間內只限於特定范圍的人員知曉的。黨和國家機關的公文密級均為「絕密」、「機密」、「秘密」三個等級,其中「絕密」、「機密」兩個密級的公文應當標明份數序號。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如果泄露出去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公文如需標識密級,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有上角第1行,並且標識密級的兩字之間須空1個字;如需同時標識密級和保密期限,則兩項同用3號黑體字,並且密級在前,保密期限置後,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密級和保密期限之間用「★」隔開。標注密級的同時應標注保密期限,保密期限一般分一年以內、一年及一年以上、長期和期限不作標注。期限不作標注的一般按保密期20年認定,如秘密★6個月、機密★3年、絕密★長期。

3、緊急程度

緊急程度是對公文送達和辦理的時間要求。黨的機關公文的緊急程度分為「特急」、「加急」兩種,國家行政機關公文的緊急程度分為「特急」、「急件」兩種。如需標識緊急程度,用3號黑體字,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並且標識緊急程度的兩字之間須空1個字;如需同時標識密級、保密期限和緊急程度,則密級和保密期限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緊急程度頂格標識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4、發文機關標識

發文機關標識,《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稱之為「版頭」。發文機關標識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加「文件」組成,某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標識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不加「文件」字樣,比如「函」;「命令(令)」、「會議紀要」除標識發文機關全稱或規范化簡稱外,還應加上文種。《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規定:版頭「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加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弧標明文種組成,用套紅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頁上部」。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一般為25mm;上報的公文,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80mm。「函」的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距上頁邊的距離為30mm,發文機關全稱下4mm處為一條武文線(上粗下細),距下頁邊20mm處為一條文武線(上細下粗),兩條線長均為170mm。「命令(令)」的發文機關標識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為20mm。發文機關標識原則上應使用小標宋體字和紅色標識,字型大小以醒目美觀為原則由發文機關酌定,但一般應小於22mm×15mm。聯合行文時應使主辦機關名稱在前,「文件」二字置於發文機關名稱右側,上下居中排列。即使是聯合行文機關較多,也必須保證公文首頁顯示正文。

5、發文字型大小

發文字型大小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和序號組成。發文字型大小一般在發文機關標識下空2行處,用3號仿宋體字標注並居中排布。「命令(令)」的發文字型大小標注在「命令(令)」的發文機關標識下邊緣空2行居中位置;「會議紀要」編號置於「會議紀要」標識之下、紅色反線之上正中間。聯合行文一般只標明主辦機關發文字型大小。機關代字應當反映發文機關或部門的性質。同一機關。部門的同一類公文的代字應當統一,不可有幾種寫法。機關代字一般可取機關名稱前一個或兩個字,但要注意與名稱相近的其他機關相區別。年份、序號用阿拉伯數字標識;年份應標全稱,用六角括弧「〔〕」括住;序號不編虛位(即1不編為001),不加「第」字。

6、簽發人

發文機關簽發簽批公文的領導人的姓名。上報的公文需標識簽發人姓名,簽發人姓名平行排列於發文字型大小右側。發文字型大小居左空1字,簽發人姓名居右空1字;「簽發人」用3號仿宋體字,「簽發人」後標全形冒號,冒號後用3號楷體字標識簽發人姓名。如果是聯合行文,則有多個簽發人,這時,主辦機關簽發人姓名置於第一行,其他簽發人姓名從第二行起在主辦機關簽發人姓名之下,按發文機關順序依次順排,下移紅色反線,並使發文字型大小與最後一個簽發人姓名處在同一行並使紅色反線與其距離為4mm。

7、紅色反線

紅色反線一般標印在發文字型大小之下4mm處,其長度與版心等寬(即156mm)。

——主體。主體一般由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成文時間、印章、附註等要素組成。

1、標題

公文的標題是對公文內容的概括和對行文目的的揭示,因而應當准確扼要地反映公文的主要內容。公文標題中除法律、法規、規章名稱加書名號外,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書寫批轉、轉發、印發或貫徹上級機關發出的公文的標題,應將事由寫清楚,而不能只寫原文發文字型大小。下發行政法規、規章的公文標題用「發布」,下發隸屬機關的公文標題用「批轉」,下發上級、同級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標題用「轉發」,印(轉)發「方案」、「計劃」等沒有抬頭的公文或其他資料性的公文,標題中一般不冠原制發機關名稱,而將原制發機關名稱及成文時間在印發的原文標題下註明,並用圓括弧括起來。

公文標題一般標識在紅色反線下空2行處,用2號小標宋體字居中排布。如果字數偏多,需要分行排列,分行時須注意不要把各行上下對齊排成等長,更不得將兩個字以上的詞拆開排在不同行的首尾,總之標題的排布要做到詞義完整、排列對稱、間距恰當。

2、主送機關

主送機關是指公文的主要接收機關,應當使用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統稱。如果主送機關較多,則應按其性質、級別和有關規定或慣例依次排列,同性質或同級別的機關之間用頓號,不同性質或不同級別的機關之間用逗號。比如國務院對下行文,其主送機關的排列形式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中院對下行文,其主送機關排列形式一般是:「各基層人民法院,中院各部門」。

主送機關一般在標題下空1行、左側頂格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回行時仍頂格,最後一個主送機關名稱後標全形冒號。如果主送機關名稱過多而使公文首頁不能顯示正文時,應將主送機關名稱移至版記中的主題詞之下、抄送之上,標識方法同抄送。向上級機關請示只寫一個主送機關;向下級部分機關發送的公文,如果發送機關少,可將發送機關名稱全部寫上,發送機關多,可採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等辦法概寫。

3、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體部分。正文應置於主送機關下一行,用3號仿宋體字,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頂格;數字、年份不能回行。「命令(令)」的正文置於令號下空2行的位置。正文中的人名、地名、數字、引文應當准確。引用公文應當先引標題,後引發文字型大小;引用外文應當註明其中文含義;日期應當寫明具體的年、月、日;必須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用詞、用字要准確、規范,文內如果要使用非規范化簡稱,必須在首次使用全稱的同時註明簡稱,並且還要注意簡稱在同一篇公文中必須前後統一;公文中的數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結構層次數和在詞、片語、成語、慣用詞、縮略語、具有修辭色彩語句中作為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外,一般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用數字表示多層次結構序數,其標識方法為:

第一層用「一、」「二、」「三、」……

第二層用「(一)」「(二)」「(三)」……

第三層用「1、」「2、」「3、」……

第四層用「(1)」「(2)」「(3)」……

㈨ 公文中的附表有些什麼規定

沒有附表這一說法,標準的稱呼是附件。可以附上表格。但是不應稱呼為附表。如果是標準的行政公文格式,首行縮進1.11厘米,寫「附件:XXXXXXX」。附件隨正文一起制發。
法律分析
1、醫療費: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2、誤工費: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3、護理費: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4、交通費: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5、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6、營養費: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7、殘疾賠償金: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法律依據
《 國家行政機關公文格式》第七條 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號仿宋體字標識「附件」,後標全形冒號和名稱。附件如有序號使用阿拉伯數碼(如:「附件:1.××××」);附件名稱後不加標點符號。附件應與公文正文一起裝訂,並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頂格標識「附件」,有序號時標識序號;附件的序號和名稱前後標識應一致。如附件與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裝訂,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頂格標識公文的發文字型大小並在其後標識附件(或帶序號)。

熱點內容
錫林郭勒盟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5-02-02 06:07:56 瀏覽:136
法官藏匿偽造證據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請流程 發布:2025-02-02 05:55:41 瀏覽:966
醫葯公司法律監管 發布:2025-02-02 05:54:19 瀏覽:734
電力公司違法規定罪名 發布:2025-02-02 05:37:18 瀏覽:477
常芬律師 發布:2025-02-02 03:58:35 瀏覽:638
代理律師為勞動法費用多少 發布:2025-02-02 03:36:12 瀏覽:635
法院疫情紀實 發布:2025-02-02 03:34:20 瀏覽:192
九龍坡區法律援助中心西彭工作站 發布:2025-02-02 03:33:54 瀏覽:653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