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人大代表監督法院

人大代表監督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6-11 07:17:48

㈠ 合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實行監督的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了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監督職權,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暫行規定。第二條 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市中級法院)、市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市檢察院)的工作;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對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三條 市人大常委會對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實行監督的主要內容是:
1、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本市地方性法規的實施情況;
2、上級和本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有關決議、決定的執行情況;
3、市人民代表大會有關議案的辦理情況;
4、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違法、犯罪案件審理情況;
5、本市發生的對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案件辦理情況;
6、非法干擾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的情況;
7、市中級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實行審判公開、迴避、辯護、兩審終審以及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等基本原則的貫徹情況;
8、市檢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檢察活動,依法監督市中級法院的審判活動、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以及監督看守所、勞動改造、勞動教養場所的活動情況;
9、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受理申訴、告訴、舉報工作的情況;
10、依照法律規定,由市人大常委會監督的其它事項。第四條 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的工作報告。
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工作報告,須經院長、檢察長簽發,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舉行7日前報送。
在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工作報告時,由院長、檢察長到會報告工作,聽取意見,解答詢問。
院長、檢察長因故請假,應委託副院長、副檢察長列席會議。
市人大常委會根據對報告的審議情況,必要時作出相應的決議或決定。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對決議或決定的貫徹執行情況,應及時報告市人大常委會。
在市人大常委會閉會期間,主任會議委託法制工作委員會聽取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的某一項工作情況匯報,必要時可以提出相應的建議。第五條 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對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依法提出的質詢案,市中級法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應當在指定的時間到會答復質詢。經主任會議同意,也可以延期答復或者書面答復。
質詢案半數以上的提案人對答復不滿意的,經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第六條 市人大常委會可以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對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進行視察。
視察的項目、時間、處所和組織由主任會議決定。
被視察單位應如實匯報情況,認真聽取視察中提出的意見,負責及時辦理,並報告辦理結果。第七條 市人大常委會在必要時,可以組織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對特定問題進行調查。市人大常委會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可以作出相應的決定。第八條 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對市人大常委會交辦的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應當認真辦理,及時答復代表,並將辦理情況報告市人大常委會。第九條 公民對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及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控告,市人大常委會根據情況分別作如下處理:
1、屬於法院、檢察院尚在審理中的案件以及不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的。分別交由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辦理。不服逮捕、公訴或不服免予起訴的,交由市檢察院辦理。
2、對涉及縣、區法院、檢察院所辦案件的申訴和控告,分別轉交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依照法律程序處理;對縣、區法院、檢察院工作人員的控告,轉交縣、區人大常委會處理。
3、市人大常委會交辦的公民申訴、控告,其中案情重大或者涉及枉法裁判和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主要負責人要親自主持辦理,主任會議可以委託法制工作委員會調卷審閱或進行調查。對於要求報告處理結果的申訴和控告,市中級法院和市檢察院應在3個月內作出書面報告。因案情復雜,在限期內不能辦結的,要說明原因。
4、市人大常委會對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依法行使職權予以支持。對正確的判決、裁定、決定、調解和處理予以維護,對無理纏訟的,應當批評教育,使其息訟。對借申訴、控告進行誣告、陷害的,責成檢察機關依法查處。

㈡ 人民代表大會監督的范圍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一府兩院」(政府、法院、檢察院)的權力。

人民代表大會向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主要體現在:

1、對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的議案,都要在審議前或審議中,廣泛聽取人民群眾和各有關方面的意見。如每年代表大會召開前,都要組織人大代表進行集中視察,了解情況,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為審議列入代表大會會議的各項議題做好准備。又

如對審議的法律草案,都要通過召開座談會和其他方式,聽取各地方、各有關部門、專家學者和人民群眾的意見。一些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的法律草案,還要在報紙上公布,徵求全民的意見。

2、採取各種辦法,使人民群眾了解人大工作,使人大的工作自覺地置於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如規定人大會議一般都公開舉行,會議的主要內容都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報道。又如在有些地方,如北京市、大連市等,普通公民經申請批准還可旁聽人大會議。

3、在閉會期間加強人大代表與選民的聯系。通過代表視察,人大機關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受理申訴、控告或檢舉,建立代表接待日制度,開展代表小組活動等,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反映群眾的意見、傾聽群眾呼聲。

4、從法律上規定,人大代表要接受原選舉單位和選民的監督,選民或原選舉單位可依照法定程序罷免他們不滿意的代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監督職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推進依法治國,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行使監督職權。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監督職權的程序,適用本法;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法律的規定。

第三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監督職權,應當圍繞國家工作大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

第四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集體行使監督職權。

㈢ 大同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試行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的監督,保證憲法、法律和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正確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山西省市、縣、區人民代表大會組織通則》的規定,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市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市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職權;兩院應依法接受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向它負責並報告工作。第三條市人大常委會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實行監督的主要內容是:
(一)國家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方針、政策和山西省及本市地方性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
(二)上級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有關決議、決定的貫徹執行情況;
(三)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交辦的有關事項的辦理情況;
(四)市人大常委會依法可以監督的其他問題。第四條市人大常委會監督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採取下列方式:
(一)聽取和審議全面的或專項的工作報告;
(二)組織市人大代表或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視察,委託工作委員會進行調查;
(三)組織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
(四)派員參加有關重要會議;
(五)委託主任會議或工作委員會聽取重大案件辦理情況的匯報,依法決定調閱有關案卷;
(六)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依法提出的有關監督的議案、質詢案;
(七)檢查、催辦市人大代表的有關議案、建議和意見;
(八)受理、批轉人民群眾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及其工作人員的申訴或控告;
(九)依法應當或可以採取的其他方式。第五條市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應通知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列席。院長、檢察長列席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可以就本次會議的議題發表意見。第六條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應在會議召開的十五天以前通知報告機關。報告機關應在會議召開的五天以前,將書面材料報送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第七條市人大常委會議審議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時,報告機關及有關負責人應到會聽取意見,解答詢問。第八條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委會提出關於監督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方面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委會會議審議。第九條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期間,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書面提出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質詢案,由主任會議決定交受質詢機關向常委會會議作出口頭或書面答復。決定口頭答復的,應由受質詢機關的領導人到會答復;決定書面答復的,須經受質詢機關領導人簽署。第十條市人大常委會根據需要,在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范圍內,可以組織對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工作進行視察或檢查,被視察或檢查機關應如實匯報情況;對視察或檢查中提出的建議和意見,應採取認真負責的態度及時研究,依法辦理,並按要求書面報告辦理結果。第十一條市人大常委會認為有必要對某一重大問題進行專題調查時,可以組織調查委員會或者委託政治法律工作委員會進行調查,被調查機關應積極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調查後,市人大常委會可以提出處理意見,或做出決議、決定。第十二條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受理市人大代表和由市人大常委會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犯罪的案件,以及審理有關市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中的違法案件,應及時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有關情況。第十三條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傳達上級機關重要會議精神,應告知市人大常委會。市人大常委會可派員參加。第十四條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問題時,如果檢察長在重大問題上不同意多數人的決定,可以報請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市人大常委會應及時做出決定。第十五條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文件和工作計劃、總結、簡報、信息、情況反映等資料,應一式三份報送市人大常委會;上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給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的有關司法政策、司法解釋的文件、通知和批復應告知市人大常委會。

㈣ 人大代表如何監督法院案件

法律分析:(一)在人代會期間聽取和審議法院工作報告,對法院年度工作進行宏觀監督。在人代會閉會期間對法院專項工作進行審議,對法院重大工作事項進行有針對性的具體監督,此種監督方式有效保障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在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上的決定權。

(二)執法檢查。依照監督法的規定,各級人大常委會每年可選擇若干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有計劃地對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組織執法檢查,通過檢查糾正錯誤、總結經驗,保障法院公正司法。

(三)質詢。縣級以上人大常委會的組成人員,符合法定聯名人數的,可以向常委會書面提出對本級法院的質詢案,提質詢案的常委會組成人員的過半數對受質詢者的答復不滿意的,可以提出要求,經主任會議決定,由受質詢的機關再作答復。

(四)縣級以上人大常委會可以依照法定程序撤銷其任命的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㈤ 人大代表怎樣監督司法案件

關於人大代表監督權的行使方式,我國《代表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有權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對各方面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有關機關、組織必須研究處理並負責答復。」也就是說,人大代表的建議、批評和意見,可以通過人大常委會向有關機關、組織提出,也可以自行向有關機關、組織提出。但不管採取哪種方式提出,都具有監督的性質和效力。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這就是說,公民有權利對司法機關以批評和建議的方式進行監督,每位公民都有監督司法機關的權利,監督主體中當然也包括人大代表。但是這種建議和批評應以干涉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為限。鑒於有時個別代表反映的具體案件,是基於個人或單位、組織反映的意見,所以代表這時所代表的是個人或單位、組織。法律沒有賦予人大代表可以要求司法機關必須如何辦理案件的權利。如果代表提出的建議和批評強烈地要求或指令司法機關如何辦理案件,顯然不是正確的監督方式,是對司法機關行使權利的一種干擾。

在實際中,有的人大代表可能沒有司法方面的專業知識,並不精通法律,往往也不了解案情,但是他接受委託,對案件一方當事人表示堅決支持,並為他多方奔走,積極呼籲,這就會造成誤導,會使當事人誤認為自己的要求絕對合法,於是強化了他對司法機關的不信任感,增強他不服司法機關生效決定的決心也增加了司法機關堅決依法作出的處理決定做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和息訴工作的難度。這實際不利於維護司法機關工作的權威,也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不利於社會的穩定。

法律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但因為人大代表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和神聖的職權,也許還因為人大代表手中還握有對司法機關工作報告的審議、批准權,所以司法機關處理案件時對人大代表就案件提出的要求會產生較多的顧慮。這種顧慮形成的壓力有時會使司法機關無所適從,要採納意見,與公正原則不符,不採納意見,可能被認為是不接受監督,這樣的壓力,對案件的公正處理不利,是不應該存在的。

在辦理案件時,司法機關應該堅持以法律為准繩,堅決地服從法律。如果不這樣,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就成為空話,法律要得到統一正確的實施就無從談起。人大代表在對司法機關的工作進行監督時,也應該理性思考,並正確地開展活動,防止不妥當的做法造成不良的社會效果,既影響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也影響人大代表正確行使監督權。

目前在各級人大代表中,並不是個個都能嚴格要求自己,依法秉公辦事,難免有個別的自律不嚴,從個人和親友的利益出發,以監督為名對司法機關的辦案工作施加壓力,這既不符合現代的法治精神,更玷污了人大代表的神聖和尊嚴。

㈥ 人大要對什麼起監督作用

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權,依法監督敢擔當,發揮好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推進新時代人大工作創新發展。近年來,不僅切實履行職責,增強監督實效,把維護好、實現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大監督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探索監督方式,找准監督工作的切入點,謀發展、促改革,促進「一府一委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推動區委重大決策的實施和全區重點工作的落實。

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圍繞重點問題、重點區域和民生領域,每年選定1—2部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查找影響法律法規實施的典型問題,提出務實有效的意見建議,保證憲法和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得到全面實施。致力於弘揚法治精神,認真履行對「一府一委兩院」執法、司法工作的監督職責,先後對本行政區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11部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執法檢查,針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76條意見建議,促進相關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正確實施。同時組織人大代表參加「兩院」旁聽庭審12批次,聽取「兩院」專題工作匯報9項。扎實做好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完成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9件,有效規范政府部門的行政行為。視察調研本行政區域「七五」普法工作,組織開展「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5次,持續深入推進全民普法教育。受理和接待人民群眾來信來訪151件(次),對每一個信訪案件,都給予認真的解釋、轉辦,督促相關部門給予解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等。

㈦ 人大可以監督法院辦案嗎

法律分析:可以。人大代表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其中主要擁有四項權力,即提案權,審議權,表決權,質詢權。人大代表反而要受人民的監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十九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㈧ 人民法院應採取哪些形式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

法律分析:(一)做好向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報告工作

(二)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

(三)接受人大代表依法提出的質詢

(四)接受和邀請人大代表視察

(五)積極辦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六)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或者人大專門委員會的執法檢查

(七)認真復查人大及其常委會依照法定監督程序提出的案件

(八)邀請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委員旁聽公開審理案件

(九)做好人大及其常委會交辦的信訪工作。人民法院應當把人大及其常委會交辦的信訪案件作為接受監督的一項內容,認真查處

(十)重視同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的聯系制度

(十一)接受人大代表檢查法院工作,接受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對法院工作的評議

(十二)主動通報法院工作情況徵求人大代表對法院工作意見

(十三)建立人大代表擔任執法監督員、特邀咨詢員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七十一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並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時候,一切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有義務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第一百三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㈨ 吉林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規定

第一條 為保障全省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行使監督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職權,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內容:
(一)執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情況;
(二)執行上級或者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決定的情況;
(三)制定指導審判、檢察工作的規定、辦法等規范性文件是否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相抵觸;
(四)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或者常務委員會任命的審判和檢察工作人員的遵紀執法情況;
(五)其他應當由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法監督的事項。第三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方式:
(一)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
(二)組織人大代表或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進行視察、檢查;
(三)組織特定問題的調查;
(四)審查規范性文件;
(五)派員參加有關重要會議;
(六)根據工作需要聽取重大案件執法情況的匯報;
(七)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議案、質詢案;
(八)檢查對人大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和意見的辦理情況;
(九)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訴、控告和檢舉。第四條 省、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監督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省、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三人以上聯名,可以向本級常務委員會提出監督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工作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第五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報告的議題,可以由法制(政法)委員會或者常務委員會法制辦事機構提出,也可以由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經主任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決定。
列入會議議程的報告議題,應在會議舉行三十日以前通知報告機關;報告機關的報告文本、資料應在會議舉行十五日以前報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臨時確定的報告議題,應當及時通知報告機關;報告機關須按要求時間報告。第六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聽取、審議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報告時,應當由報告機關負責人到會作報告,並聽取意見、建議,回答詢問。
常務委員會審議後,辦公廳(室)應當於七日內將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意見,交報告機關辦理,報告機關應當在三十日內將辦理情況報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省、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法制(政法)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聽取本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匯報和提出詢問。第八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組織人民代表或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審判、檢察工作進行視察、檢查;視察、檢查的時間、內容、范圍由主任會議確定。
視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向當地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反映或者告知有關部門,並可提出意見、建議;視察、檢查結束後應當於十五日內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
被視察、檢查機關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資料,回答問題,並在要求的時間內,將視察、檢查中提出的意見、建議的處理結果報告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條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受理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本級或者下級人民法院的申訴,應當按以下程序辦理:
(一)由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關部門批轉本級人民法院按法律規定認真辦理,並通知申訴人。要求報告查處結果的,承辦機關應當在二個月內辦結,不能如期辦結的,應當向交辦部門說明情況,交辦部門可視情況限期辦結;
(二)主任會議或者法制(政法)委員會對人民法院報告查處結果的案件,認為處理不當,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重議,並應當於三十日內將重議結果報告交辦機關;
(三)主任會議或者法制(政法)委員會對人民法院重議結果仍然認為理由不足的,可以交人民檢察院辦理,人民檢察院應當於四十日內報告辦理結果;
(四)主任會議或者法制(政法)委員會對人民檢察院辦理結果有意見,可以依法組織調查,如果確屬錯案,可以責成人民法院依法糾正或處理。

熱點內容
行政法規一般有三種 發布:2025-02-02 02:37:24 瀏覽:122
范莉法官 發布:2025-02-02 02:32:16 瀏覽:432
民法協議內容 發布:2025-02-02 02:31:48 瀏覽:299
律師賺多少錢 發布:2025-02-02 02:06:27 瀏覽:674
南京森林法院 發布:2025-02-02 01:53:24 瀏覽:99
上海市司法局的電話 發布:2025-02-02 01:49:57 瀏覽:727
敘述體育法學 發布:2025-02-02 01:19:23 瀏覽:899
勞動法出勤獎勵 發布:2025-02-02 00:32:06 瀏覽:575
旅遊加法治 發布:2025-02-02 00:18:51 瀏覽:720
女律師外傳 發布:2025-02-02 00:18:43 瀏覽:789